孫果,徐洋,陳雨華,邵思超
(江南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1.檢驗科,2.兒呼吸內科,江蘇 無錫 214023)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兒童是其主要易感人群之一。雖然哮喘癥狀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得到緩解,但是仍存在復發風險,長期的治療和監測可以促進患兒病情恢復,保障患兒健康成長[1-2]。因此,尋找一種簡單、可靠的生物學指標,用于預測哮喘患兒的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相關研究表明,炎癥反應與患兒氣道高反應性的發生、持續密切相關[3-4]。血清嗜酸性粒細胞陽離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及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是炎癥反應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被證實與哮喘發病和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5-6]。研究表明,當哮喘患者受到呼吸氣道刺激時,免疫細胞會聚集到氣道周圍,釋放包括ECP 在內的多種炎癥因子,導致氣道炎癥反應,而ECP 可誘導平滑肌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釋放炎性介質,加重氣道炎癥[7-8];LTB4 是一種與炎癥反應有關的白三烯類物質,由響應炎性介質的白細胞產生,讓白細胞活化并依附在內皮上,參與氣道的炎癥反應。且LTB4 能夠誘導形成活性氧類,促進溶酶體中酶的釋放,引起氣道壁的腫脹、痙攣,促使黏液分泌增多,并出現一系列哮喘的臨床表現,加重哮喘炎癥反應,增加哮喘發作的風險[9-10]。因此,探究ECP 和LTB4 聯合檢測預測支氣管哮喘患兒預后的臨床價值,將有助于為兒科醫師提供更有效的、綜合性的評估工具,從而更好地指導兒童支氣管哮喘的治療和監測。
選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江南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兒80 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女童44 例,男童36 例;年齡3~12 歲,平均(6.21±1.50)歲;病程2~15 個月,平均(6.27±2.09)個月。納入標準:①符合《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16年版)》[11]的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標準;②年齡3~12 歲;③入院后各項檢查資料、治療資料及病情記錄資料清晰、完整;④處于臨床緩解期。排除標準:①先天性心、肺功能不全;②氣管、支氣管發育不良;③合并肺結核感染;④肝、腎功能指標檢測結果異常;⑤依從性差,無法配合完成研究;⑥入組前3 個月使用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類藥物治療。本研究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研究取得患兒監護人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1.2.1 臨床資料收集收集并整理所有患兒的臨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病程、父母哮喘史、家庭飼養寵物、過敏史、呼吸道反復感染史等。
1.2.2 治療方案參考《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16年版)》[11]中推薦的治療方案,并結合患兒病情予以對癥治療。將2 mL 布地奈德混懸液(連云港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規格:2 mL∶1 mg,國藥準字:H20203063)加入3 mL 0.9%生理鹽水中,霧化吸入治療,每次霧化15 min 左右,2 次/d,維持治療1 周。同時口服孟魯司特鈉咀嚼片(石家莊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規格:5 mg,國藥準字:H20203048)5 mg/次,1 次/d,維持治療28 d 后檢測肺功能指標,并維持口服孟魯司特鈉咀嚼片用于長期控制和預防哮喘發作。
1.2.3 肺功能指標檢測 治療28 d 后,采用QuarkPET3 型肺功能儀(意大利科時邁公司)檢測患兒呼吸峰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百分比和第1 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
1.2.4 血清ECP、LTB4 檢測入院時采集患兒外周空腹靜脈血2 mL,3 000 r/min 高速離心12 min(離心半徑13.5 cm),吸取上清液,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ECP、LTB4 水平。ECP 試劑盒購自上海雅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LTB4 試劑盒購自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5 兒童哮喘控制測試(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C-ACT)C-ACT 包括癥狀、胸悶和呼吸困難、運動能力、夜間癥狀、采用急救藥物的頻率5 個維度,分值總計27 分,20~23 分為部分控制、<20 分為未控制、>23 分為控制[12]。
1.2.6 預后分組治療28 d 后,依據肺功能指標改善狀況及C-ACT 結果將患兒分為病情控制良好組和控制不佳組。治療28 d 后,C-ACT ≥ 20 分,肺功能指標恢復正常,停藥后隨訪3 個月內無哮喘復發計入控制良好組,反之計入控制不佳組。
數據處理采用SPSS 19.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構成比或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影響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 回歸模型;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80 例支氣管哮喘患兒中控制不佳17 例,患兒病情控制良好且未見復發63 例。
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程、父母哮喘史、家庭飼養寵物、入院時PEF 及入院時FEV1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的過敏史、呼吸道反復感染史占比及血清ECP、LTB4 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控制不佳組過敏史、呼吸道反復感染史占比及血清ECP、LTB4 水平均高于控制良好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臨床資料比較


表2 賦值表

表3 影響患兒支氣管哮喘病情控制的多因素分析
ROC 曲線分析結果顯示,血清ECP、LTB4 單一及聯合預測支氣管哮喘患兒預后的敏感性分別為73.6%、77.1%和88.5%,特異性分別為80.3%、66.9%和76.4%,AUC 分別為0.786、0.743 和0.834。見表4和圖1。

圖1 血清ECP、LTB4預測支氣管哮喘患兒預后的ROC曲線

表4 血清ECP、LTB4對支氣管哮喘患兒預后的預測效能分析
支氣管哮喘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疾病,誘發因素較多且發生機制復雜,隨著病情反復可誘導氣道高反應性、氣道黏液分泌增加等生理特征,加重呼吸功能障礙,甚至對呼吸系統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嚴重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13-14]。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哮喘發作時氣道的炎癥反應會引起氣道壁的腫脹、收縮和黏液分泌,導致呼吸道的狹窄和通氣障礙,而氣道狹窄導致空氣在呼吸道流動受阻,同時氧氣的供應也受到影響,這可能是導致哮喘反復的原因[15-16]。此外,研究發現,哮喘患者的氣道中常常存在過度敏感的免疫系統,這些免疫細胞和細胞因子產生的變化會導致炎癥反應和氣道肌肉的收縮,進而引起哮喘癥狀[17-18]。目前,氣道炎癥控制、放松氣道平滑肌、支持性治療、呼吸道物理治療等是針對支氣管哮喘患兒的主要治療方案,雖有助于緩解支氣管哮喘患兒的臨床癥狀,但由于病因仍然存在,部分患兒的病情遷延難愈或反復發作,成為困擾臨床醫師的難題。因此,正確評估支氣管哮喘患兒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研究發現部分炎癥因子在哮喘發作時表達水平明顯升高,且對氣道痙攣和咳嗽反射的發生具有增強作用,可能是誘導患兒支氣管哮喘發作的重要機制[19-20]。ECP 作為一種由嗜酸性粒細胞分泌的蛋白質,是哮喘發作時的早期指標之一,其具有基于炎癥反應的敏感性,可以反映炎癥活性和病情程度。RYDELL 等[21]在驗證氣道炎癥與哮喘的關聯性研究中證實,ECP 輔助診斷兒童哮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70.3%和81.4%,表明患兒哮喘的發生可能是引起ECP 表達水平變化的誘因。與ECP 類似,LTB4 是一種由炎性介質產生的白三烯類物質,可以增強咳嗽反射和引起氣道痙攣,同時還能刺激黏膜分泌和炎癥細胞浸潤。鄭華月等[22]研究表明,LTB4 表達水平升高是誘導兒童支氣管哮喘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筆者認為血清ECP 和LTB4 可能是預測支氣管哮喘患兒病情嚴重程度或預后的潛在生物學標志物。本研究結果顯示,控制不佳組患兒血清ECP、LTB4 表達水平高于控制良好組,且多因素逐步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清ECP、LTB4 水平升高均是患兒支氣管哮喘病情控制不佳的危險因素,提示血清ECP、LTB4 表達水平與患兒病情進展及預后密切相關。研究分析,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免疫介導的疾病,而ECP 是嗜酸性粒細胞釋放的一種細胞因子,對免疫細胞的活化、趨化和增殖等過程都具有重要作用,ECP可通過直接殺死細菌、病毒等感染性病原體,參與免疫球蛋白E 介導的過敏反應及調節其他細胞的免疫活性等方式,參與支氣管哮喘炎癥的發生和發展[23]。其次,ECP 可以誘導氣道上皮細胞、平滑肌細胞和基質細胞釋放多種炎癥介質,如白細胞介素-5、白細胞介素-8、腫瘤壞死因子-α、轉化生長因子-β 等,從而加重氣道炎癥和收縮性細胞的作用,而這些炎性介質可引起氣道壁的腫脹、痙攣和黏液分泌增多等哮喘的臨床表現,可能是ECP 影響支氣管哮喘患兒預后的原因[24];LTB4 作為一種由嗜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單核細胞等炎癥細胞產生的白細胞趨化因子,能夠引起氣道平滑肌收縮和黏液分泌增加,導致氣道狹窄和阻塞,從而誘發哮喘癥狀[25]。當氣道受到刺激時,炎性介質會促使嗜中性粒細胞等炎癥細胞聚集在氣道周圍,釋放出LTB4 等趨化因子。這些趨化因子會吸引更多的炎癥細胞涌入氣道,進一步釋放出大量的LTB4,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LTB4 作為一種強效的趨化因子,會誘導更多的炎癥細胞涌入氣道,促進氣道炎癥的持續和加重,最終導致氣道狹窄和阻塞。此外,LTB4 還能夠刺激氣道平滑肌收縮和黏液分泌增加,進一步加重哮喘癥狀,這可能是LTB4 影響支氣管哮喘患兒預后的原因。本研究ROC 曲線分析結果顯示,血清ECP、LTB4單一及聯合預測支氣管哮喘患兒預后的效能良好,進一步證實血清ECP、LTB4 可用于預測支氣管哮喘患兒的預后。但本研究采用單中心隨機樣本研究,納入研究的樣本量有限,結論可能與臨床實際存在偏差,后續研究中仍需完善大樣本、多中心研究證實本研究結論;此外,ECP、LTB4 與支氣管哮喘患兒發病及預后的病理機制探析較少,后續研究仍需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