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曼 廣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黨建工作是國有企業開展各項工作、推動改革發展的根本核心。為保證煙草國有企業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行穩致遠,圓滿完成國家煙草專賣局下達的稅利增長目標,必須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聚魂,找準黨建工作服務生產經營、凝聚職工群眾、助力企業改革發展的著力點,不斷提高黨組織的組織力、戰斗力和凝聚力,以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實效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進入新發展階段,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迅速發展及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化,國有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與做好黨建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之間,越來越需要尋求一個結合點,將兩者優勢互相轉化、最大化,并最終實現互促共贏。為精準掌握當前制約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瓶頸問題,需通過建立診斷模型(見圖1),深入挖掘企業在黨建與業務方面的優勢、劣勢以及期望達到的目標等關鍵要素,圍繞“現有什么?缺乏什么?如何轉化?”開展廣泛調研,全面了解并分析亟須改進的薄弱環節和工作短板。

圖1 “黨業互融”診斷模型
廣東中煙原料供應中心黨總支通過建立“黨業互融”診斷模型,面向各黨支部黨員及全體干部職工,采用會議座談、個別訪談及問卷調查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對黨建與業務融合現狀進行客觀診斷、合理歸因。在明確自身作為基層黨組織和一線業務部門具有一定組織優勢和獨特資源的基礎上,也清醒認識到仍存在以下主要掣肘因素。
黨員干部對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實現普遍認識不足,大多認為黨建工作主要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要任務是將黨的理論知識及方針政策宣貫好、落實好,而對黨建與業務是否融合、怎樣融合缺乏深入思考。
黨建工作未能完全與中心工作一起安排部署、落實推動和檢查考核,找不準黨建工作服務大局的結合點和著力點,往往基層黨組織與業務部門各抓各的、各干各的,難以形成整體合力。
黨建工作未能完全把握新時代黨員群眾在思想上、文化上、心理上需求結構變化的特點,創新意識形態建設的宣傳載體、方式方法不夠,思想政治教育與具體業務工作結合不深入、不全面,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亟待增強。
黨建工作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仍不夠完善,黨建工作與部門特色、業務特點等各種資源要素有機融合不夠深入,黨建工作的成效未能充分體現在促進黨員隊伍的素質提升上、促進高質量發展上以及把優勢轉化為生產力上。
要充分發揮黨建工作在加強員工思想政治建設以及服務群眾、凝聚力量、促進發展上的積極作用,以黨建引領業務、融合業務,促進企業目標績效的全面實現并轉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1]。廣東中煙原料供應中心黨總支堅持黨建統領全面工作,從目標互融、機制互融、載體互融、隊伍互融、評價互融五個維度(見圖2),一體推進黨建與業務同向發力、融合發展。

圖2 一體推動“黨業深度融合”魚骨圖
要準確把握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方向,圍繞黨組織的領導和政治核心,將黨建工作納入企業的發展規劃和目標中,確保黨的領導在企業改革發展中統攬全局、協調各方、指導全面,實現黨的初心使命與國有企業責任擔當的有機統一。
一是強化黨組織對各項中心工作的統領作用。制定廣東中煙原料供應中心黨總支工作規則、“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辦法等,將黨組織的研究討論作為各項重要業務工作的前置決策程序,明確黨組織在決策事項中的決定權、建議權和監督權,充分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
二是黨組織工作目標和企業發展目標相結合。準確把握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內在聯系,堅持兩者同步謀劃、同步部署、同步推進,主動把生產經營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黨建工作的切入點。每年原料供應中心黨總支根據公司及中心重點工作目標,將鍛造基層黨組織與提升中心目標績效密切融合,將全年黨建工作任務與原料高質量發展目標細化、定性、量化,把組織功能實現與中心工作推動結合起來,堅持“一盤棋”推進黨建和業務工作[2]。
通過搭建實踐平臺和服務平臺,構建“黨總支決策、支部統籌、部門推進、黨員落實”的工作機制,圍繞煙葉生產、工藝質量、倉儲管理、服務煙農等重點工作組建多條“黨建×N”融合鏈,真正實現黨建與業務融合機制化、長效化。
一是搭建實踐平臺。采用“1+1+N”也即“黨建+業務+其他業務相關單位”聯合共建模式,各黨支部分別與各產區、復烤廠、倉庫等相關方黨組織結對子,通過聯建聯工聯學,將支部建設深入融合到煙葉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合提升。持續深化“書記項目”機制,由總支書記、各黨支部書記帶頭,建立科技創新攻關小組,圍繞品種培育、土壤改良、有機肥配方和栽培技術等關鍵技術環節,組織黨員技術骨干開展科研項目研究,推廣和落實新技術、新措施,以黨建帶動項目的方式提升煙葉質量水平[3]。
二是搭建服務平臺。堅持將促農增收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落腳點,制定《廣東中煙“我為煙農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工作方案》,形成“六個一”助農實踐機制(一次探訪煙農、一次煙田勞動、一次黨建宣貫、一次技術指導、一次精準幫扶、一次效果回訪)。根據不同片區建立了六個黨員技術指導分隊,印制覆蓋品種培育、育苗和移栽、大田管理等煙葉生產種植全過程的《品牌技術指導手冊》,先后到湖南湘西、梅州大埔、普洱景東等煙葉基地開展煙葉收購等級質量標準培訓、烤煙生產關鍵技術宣講等。每當煙葉產區遭受大澇、大旱、冰雹等極端天氣災害,原料供應中心黨員突擊隊都會及時奔赴產區,幫助煙農開展生產自救,對受災及貧困煙農開展捐款捐資活動。在服務煙農的實踐中,原料供應中心黨總支走出了一條以黨建為引領、黨員職工群眾共同參與,廣大煙農受益得實惠的發展路徑。
要聚焦基層黨組織服務生產經營的著力點,樹立創新驅動發展理念,把握黨建工作政治引領作用與企業文化元素多樣性的優勢,充分利用互聯網、新媒體技術與社交媒體平臺,促使黨建工作方式加速迭代。
一是創新宣傳陣地。堅持理論學習與業務培訓相結合,將業務知識培訓、相關工作要求納入理論學習范疇。運用“云課堂”“云黨建”等載體,開展“指尖上的教育”,確保學習“不打烊”、不間斷。通過辦公協同、黨建工作企業微信群定期推送時事熱點、專題資料、圖片視頻以及開展理論知識搶答競賽,線上實時交流心得、開展研討,讓出差在外的黨員也能隨時開展學習。
二是創新教育場景。在煙葉采購加工季節、業務人員分散出差多階段,原料供應中心黨總支通過與產區煙站、復烤廠黨組織聯合開展學習教育活動,拓展和豐富黨建共建形式及內容,持續擴大黨建工作的影響力。倡導體驗沉浸式教育,積極開展“紅色走讀”系列活動,組織黨員到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中共三大會址等教育基地,以實地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方式認真上好“走讀課”。在辦公樓公共區域開設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墻報,制作黨建工作照片墻以及黨建微視頻、廉政教育片進行展播,烘托濃厚的教育氛圍。
三是創新鍛煉方式。堅持把主題黨日活動搬到田間地頭、融入基層一線,將活動的開展和煙葉生產緊密結合起來,組織黨員進煙田、干農活,充當煙農“好幫手”。以原料急、難、尖技術難題及重要工作、重大項目為練兵場,依托黨員突擊隊、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等活動載體,從搭建技能人才隊伍、提高煙葉采購質量、提升原料倉儲精益工程建設質量等研究方向精準發力,帶頭逐個攻關突破,把榜樣的力量融入破解原料發展難題中。
堅持組織建設與人才培養相結合,選優配強專兼職黨務工作者,提升黨員干部和業務骨干的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努力鍛造一支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干部隊伍,切實增強黨建與業務融合的內生動力。
一是優化組織運行架構。注重黨組織與行政機構同步設置,按照業務相近、工作內容相近的原則劃分黨支部,做到職能部門與業務部門、黨建人員與業務人員的交叉重合,形成黨建與業務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嚴抓干部“選育管用”。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把旗幟鮮明講政治貫穿干部選育管用全過程,選人突出政治素質、育人突出政治能力、管人突出政治責任、用人突出政治擔當。緊盯業務工作實際,加強實踐鍛煉,用實績勾勒干部的專業素養和組織領導能力。
三是深入推進“雙培工程”。將業務精湛、奮發有為的企業管理者或崗位技術能手培養為支部書記、支部委員,將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黨務工作者培養為部門管理者,實現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實現黨政職責一體化,為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組織保證。
四是選樹宣傳先進典型。持續開展“兩優一先”評選工作,通過選樹典型、弘揚先進、示范帶動,激勵和引導黨員干部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充分展現黨員工匠風采。
要根據黨建與業務融合的目標和要求,設置合理的考核指標,包括黨建工作完成情況、業務發展成果及效益、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等主要指標,建立黨建與企業生產經營指標掛鉤的考核評價體系。
一是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堅持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日常自查與年度檢查相結合的考核方式,保證考核工作全面深入和客觀公平。每年開展黨建與業務工作述職評議會,定期對黨建與業務融合情況進行總結和評估。
二是從“無形”向“有形”。要將黨建考核量化為具體指標,主要體現黨組織在企業管理中的決策參與度、黨建工作在業務發展中的作用,全面反映黨建與業務融合的實際情況和具體效果,進一步找準黨建工作定位,充分體現黨建工作價值。
三是從“有形”向“有力”。堅持用群眾的認可度和滿意度來評判黨的建設質量的高低,把黨建工作納入部門及黨員干部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之中,加強對重點工作任務的考核。通過定期檢查、情況通報、專項督查、重點考核等辦法,推進各項黨建工作任務落實到位。
四是從“有力”向“有效”。堅持以結果為導向擰緊黨建工作責任鏈條,充分發揮黨建考核的“指揮棒”作用。要運用好黨建考核結果,補短板、強弱項、提質效,強化正向激勵,切實推動企業黨建工作與經營管理工作互融互促。
五是從“有效”向“長效”。進一步完善黨建考核評價制度,不斷優化考核工作流程,科學制定基層黨組織“責任清單”“權力清單”,設置量化考核和雙向加權考核,促進黨建考核與企業經營指標考核的雙向融合,實現黨建考核體系與企業績效考核體系有機統一。
推動黨的建設與企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是新時代國有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廣東中煙原料供應中心黨總支主動掌握新形勢下做好基層黨建工作的思路方法,堅持黨建與業務工作同耕一塊“責任田”,通過在目標互融、機制互融、載體互融、隊伍互融和評價互融五個維度上不斷探路尋計,開創了黨建與業務深度互融互促新局面,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