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艷菊 吳 窮 沈佩莉 李家濤
黨的二十大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戰略部署,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行動指南。數字農業是農業現代化的高級階段,是我國由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的必經之路。2021年底,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對大力提升農業數字化水平提出新要求,尤其聚焦傳統農業向數字化轉型。農業數字化轉型不僅是實施城市管理服務方式變革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通過數字賦能補齊上海市農業農村發展滯后于城區發展的重要契機。近年來,上海市按照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數據化和服務在線化的要求,為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閔行區在各級領導的指導和帶領下,加快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盤活數據要素,催生內生動能,加快農業產業升級,實現數字賦能鄉村產業振興。
2021年,閔行區率先試點上海市“神農口袋”信息直報系統,有力促進了閔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數字化、智慧化轉型。截至2022年底,全區2.60萬畝農田、13380個農業地塊、99家規模化生產經營主體的全口徑數據被納入系統實現數字化監管。此舉打破數據壁壘,實現種植業、水產、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多套業務系統與“神農口袋”的互聯互通,做到蔬菜、糧食、瓜果、水產等行業的“一網”實時管理。兩年來,閔行區不斷開發優化“神農口袋”信息直報系統模塊功能,切實為生產者、監管者、消費者提供便利和數據參考。
為不斷提高財政補貼資金使用效果監管能力,為生產者厘清設施建設信息,閔行區提出管棚設施項目上線上圖管理方案,并在此基礎上,推進了“一棚一碼”項目建設,實現對設施大棚信息的入庫管理和動態維護。截至2022年底,閔行區將2013年以來建設的23個市、區管棚項目的610個管棚數據實現上線上圖。“一棚一碼”制作和掛牌后,監管人員可通過掃碼查看設施大棚的基礎信息、項目信息、經營主體信息、種植檔案等數據,實現一碼通查,確保約1.1億元市、區、鎮三級財政資金使用的電子化、可視化監管。
2021年神農口袋網頁端的保險版塊正式上線,閔行區率先開展農業保險數字化工作試點,在神農口袋網頁端成功實現蔬菜保險在線投保功能。2022年,閔行農業保險數字化的模式經驗在上海全域得到推廣,切實推動了上海市農業農村金融的可持續性發展,助力農業保險數字化。截至2022年底,閔行區累計完成線上保單136筆,保單總額超過73萬元,覆蓋投保面積達3449.53畝。
根據不同經營主體的種養殖需求,按照統一的數據傳輸標準和數據展示模板,建立企業級農業物聯網基地管理平臺。利用平臺實現了對該基地下所有部署的物聯網感知和控制設備的可視化呈現與管理,實現了對灌溉、卷簾、風機、增氧機等設施的遠程和自動化控制,利用物聯網技術為農業生產賦能,有效提升了農業生產管理的自動化、遠程化與高效化水平。
2022年以來,閔行區繼續推廣“神農口袋”系統功能模塊應用,區、鎮各條線及生產者達到對“神農口袋”數據的熟練應用,包括:第一,綠色認證,即實時查看認證品種種植情況,適時開展現場檢查,查看農藥使用及庫存情況,是否有非綠農藥;第二,例行監測,即每月查看當前種植品種和農藥使用情況,確定抽樣品種及檢測農藥項目;第三,例行監測結果應用,即針對異常結果及檢出農藥,反查系統上傳的農藥使用情況,核查系統數據與實際是否相符,若發現結果異常或違規現象,移交執法部門重點圍繞系統直報數據開展問題倒查和相關處置;第四,將數字農業建設與證后監管進行整合,通過“神農口袋”,對全區50家綠色認證企業實現生產端和監管端的全過程痕跡化管理,激發企業自覺做好安全生產管理,形成企業自律、行業他律、政府監管相結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格局。
神農口袋端匯聚了閔行區土地流轉信息、種植作物品種、作物播種面積、作物的種植檔案、采收記錄和銷售記錄等農業生產全口徑海量數據。當前數據資源的整合、共享、開放和利用不夠充分,數據資源價值有待進一步挖掘,農產品生產、流通、消費、服務(金融和信息)、政務等多個方面的數據應用場景有待拓展,尚未形成覆蓋全面、業務協同、上下互通的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格局。
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是一種新型金融服務,以農業大數據和信用體系為支撐,有效降低信息采集成本和風險評估成本,從而破解長期以來困擾農村地區發展的金融服務不足困境,緩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等問題。當前,閔行區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服務產品較為單一,尚未構建起數字風控、數字理財和數字保險等多元服務融合的農村數字普惠金融體系。
構建覆蓋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縱向一體的數字化新格局,需要不斷深化數字技術與農業農村實際需求的融合應用。當前閔行區農業數字化應用場景不夠豐富,需要打造數據采集、種植指導、病蟲害防治、農業資訊、農場管理、智慧農機、智能遠程管控、價格走勢監測、營銷推廣、質量溯源、人力資源管理等一體的全產業鏈數字信息服務體系應用場景,助力農業全鏈條數字化轉型。
習近平總書記的二十大報告,為新時期我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擘畫了藍圖,是未來五年做好“三農”工作的總綱領。下一階段上海市要立足超大城市特點,緊盯“到2025年在國內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目標,聚焦農業數字化轉型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立足閔行區都市農業特點,重點打造一批可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的農業數字化轉型標桿,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
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打造數字田園、智慧農場、智慧農機等數字化應用場景,推進農業示范項目建設,著力培育一批面向符合上海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所需的技術產品、解決方案。
深入推廣“申農碼”的賦碼、發牌與應用。將承諾達標合格證與綠色食品標志、“申農碼”三合一,消費者可通過掃碼查詢農產品追溯信息,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提高監管效率,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