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鳴鏑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第十次視察河北并親臨滄州考察指導,在舊城鎮仙莊片區和黃驊港煤炭港區實地考察時的重要指示,飽含深情厚愛和殷切期望,為滄州加快建設沿海經濟強市提供了強大政治引領和科學行動指南。渤海新區黃驊市作為省市沿海經濟帶龍頭和改革開放高地,既深受鼓舞振奮,更倍感重任在肩,正按照省委十屆四次全會和滄州市委十屆七次全會部署,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堅定不移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全力推動沿海經濟高質量跨越發展,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貢獻滄州沿海力量。今年首次上榜中國賽迪2023縣域經濟百強名單,成為我省第二個全國百強縣市。
一、全面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快打造多功能、綜合性、現代化大港。把港口作為沿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資源,牢牢把握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根本定位,主動對接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等國家重大戰略,置身津冀沿海和我省世界級港口群建設,高水準修訂港口總體規劃,全力推動黃驊港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投資548億元的集裝箱、滾裝、LNG、液化等21個專業碼頭和涉港鐵路等重大基礎項目,著力打造國家多式聯運樞紐港,煤炭港區7萬噸級雙向航道成功首航、萬噸級液化碼頭建成開放、10萬噸級外貿油輪成功靠泊、港口鐵路中心站建成投用。重點抓好400萬噸國家煤炭儲備基地和煤炭、原油商儲基地等能源保障項目,集中實施礦石混配、散貨交割、冷鏈物流、電商平臺、綜合保稅等功能提升項目,著力提升港口綜合服務能力,加快建設北方煤炭主體裝船港、外貿進口礦石接卸港、外貿進口原油輔助港。繼續深化與天津港、上海港等實力港口合作,成功加入世界物流護照計劃,新開通至日本、俄羅斯、廣州等多條內外貿航線,實現與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及國內200多個港口貨物通航。加快推進港口智慧化、數字化改造,配套實施“綠港氫城”等超百億項目,著力打造全國綠色零碳智慧港口。上半年港口外貿吞吐量同比增長27.1%,煤炭下水量連續四年領跑我國北方港口,貨物吞吐量位居全國沿海港口第11位。國家發改委、交通部近日聯合印發《全國港口與航道布局規劃》,明確黃驊港上升為全國主要港口。
二、堅定不移推動臨港產業創新發展和優化重塑,加快形成支撐沿海經濟崛起跨越的新質生產力。把闖出創新驅動發展新路子作為臨港產業全面提質效的根本路徑,全力競跑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賽道,以全球視野布局創新鏈、重構產業鏈、融入供應鏈,讓更多的主導產業在全國實現領跑或并跑。緊緊扭住科技創新這個關鍵,用足用好鹽堿地綜合利用國家級試點,加大旱堿麥等適地作物開發推廣,全力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大文章,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展現新作為。聚焦綠色化工、裝備制造等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和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系統培育,下大力抓好綠色化工躍級千億規模,德誼科技新型綠色農藥、澳凱石化高端復合材料等253個超億甚至超百億項目落地開工,臨港產業集群化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用足用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培育更多創新型領軍企業,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16.6%,高新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到整個工業的35%,全社會科技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5.37%,成功獲批全國第二批創新型縣市。主動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應,重點打造和開放創新應用場景,加快構建從研發到產業化的全生命周期創新體系,吸聚南開大學綠色化工研究院、北交大軌道實驗基地、河北工業大學中試基地等高水平協同創新共同體,帶動建立近80個省級以上企業研發平臺、服務機構和產業技術聯盟,初步形成“京津研發、渤海新區黃驊中試、全域產業化”的全鏈條全要素科技創新體系。
三、堅持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國際聚合力的沿海開放新高地。把開放作為最大的潛力和希望,以滄州沿海開放服務和帶動全省乃至全國開放。著眼拓展京津產業協同深度廣度,張開雙肩、擁抱央企,在引進央企二、三級子公司或創新業務板塊上強力突破,新落地央企二級公司1家,累計引進二、三級央企公司32家,加快打造央企先進制造業重要板塊基地。搶抓滄州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良機,提速布局以20個內陸港為節點的陸港縱深,高標準設立黃驊港雄安綜合服務中心,推動中國(河北)自貿區雄安片區黃驊港聯動創新區申建,探索“區港通”模式,打造雄安新區便捷出海口,帶動形成陸海聯動、東西互濟的開放新格局。探索建立“項目九制”和“營商八條”,在全省率先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巡察,嚴格招標投標雙盲評審,加快營造走在全國前列的營商環境,成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以核心區未來創想之城、品質生活之城、青春友好之城、數字智慧之城創建為燃點,加快建設精神溯源之故事黃驊、品牌再塑之印象黃驊、活力激情之友好黃驊、功能完善之民本黃驊,全力打造開放包容、繁榮宜居的全省縣城建設樣板。堅持邁開兩條腿、對接各部委,乘借沿海漁港經濟區、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等國家級示范試點集中獲批落地契機,高標準提升中國-中東歐中小企業合作區、功能園區等園區承載能力和要素吸聚力,辦好中國-中東歐國家中小企業論壇,加快打造吸引全球資源的沿海開放平臺,全省開發區績效考核躋身A檔。
四、堅決扛起高質量跨越發展的沿海擔當,加快開創向海發展、向海圖強的生動局面。把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工作大落實作為搶先機、開新局的有力保障,始終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主動對標連云港徐圩新區等沿海先進地區,組織開展多批次實地輪訓,進一步增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和整體性推進意識和能力。建立“三夜兩日兩會一拉練”工作機制,進村入企、調研把脈,切實在改革發展一線發現和解決問題。嚴格重項工作“三色一志一評”動態考核,做到每周“調評述”績效考核、每月“紅黃綠”三色評比,讓馬上就辦、辦就辦好成為共識共為。堅持以上率下專班攻堅,在黃驊港規劃建設、鹽堿地利用和旱堿麥推廣等實戰歷練中,提高干部隊伍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群眾和防范化解風險本領,把“區政合一”的機制優勢轉化為解放思想、奮發進取的強大動能和沿海經濟高質量跨越發展的充沛活力。
(作者系滄州市委常委,渤海新區黨工委書記、黃驊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