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廣利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在社會基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機制。遷西縣稅務局全面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新時代“楓橋經驗”融入稅務分局建設,以“三堅持、三提升”扎實推進基層稅收治理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堅持黨的領導,提升稅務分局黨建引領效能
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強支撐、盯關鍵、抓基本,把基層稅務分局打造成堅強政治陣地。
(一)做強黨支部這個“支撐點”。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強化政治功能,從加強黨的建設入手,做到政治學習與業務學習同步開展,黨建工作與稅收業務同步落實,黨建成效與工作實績同步考核,推動黨支部建設和稅收業務相互融合、同頻共振。
(二)緊盯支部書記這個“關鍵點”。嚴格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推動黨建、業務“一肩挑”。加強對黨支部書記的教育培訓,不斷強化“圍繞稅收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稅收”的思想意識和能力水平,堅持在確定工作思路、作出工作部署、提出工作措施時,自覺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業務工作檢驗支部黨建成效。
(三)抓住黨員干部這個“基本點”。重視黨員干部黨建與業務綜合能力培養,在稅收業務一線掀起學思想的熱潮,確保主題教育在基層落地生根,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進工作發展的措施,充分發揮基層一線黨員干部在組織收入、稅收征管、減稅降費、為民服務等方面的模范帶頭作用。
二、堅持系統思維,提升稅務分局矛盾化解能力
圍繞“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征納更和諧”的目標,堅持系統思維完善涉稅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機制,有效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一)建立分級分類管理機制。嚴格按照兩個標準化手冊開展工作,建立納稅人滿意度網格微信群共38個,便捷稅企溝通交流。及時匯總、分類、歸納高頻稅費爭議矛盾和問題,建立爭議糾紛事項臺賬,根據復雜程度劃分不同等級,實行源頭分流、分級分類的高效化解模式。
(二)完善協調聯動化解機制。加強上下協調聯動,建立“分局+縣局”聯動協調格局,在分局設置權益保護室,對轄區內稅費矛盾爭議就地解決。在縣局設置納稅人繳費人權益保護中心,配強業務骨干和公職律師,集中專業力量處理較復雜的矛盾問題。建立“稅務+N”協同機制,同地方相關單位協作擴大矛盾解決范圍,強化稅收治理能力。
(三)健全事后跟蹤問效機制。通過電話、座談會、實地走訪等形式及時開展跟蹤問效和滿意度調查,聽取納稅人對解決方式、時間、結果的意見建議,有針對性地不斷提高調解質效。定期邀請納稅人代表參與稅費體驗活動,對最新政策、改革舉措進行沉浸式體驗,收集納稅人反饋,提升辦稅繳費體驗感。
三、堅持征管改革,提升稅務分局稅費服務體驗
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貫穿始終,持續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優化辦稅繳費服務體驗,讓廣大納稅人繳費人成為稅收治理現代化的堅定支持者。
(一)強化稅收征管基礎質效。利用“唐山基礎征管質效監控中心”模塊,通過數字化、智能化、可視化的場景化管理防控模型,實現稅收征管風險實時監測、精準溯源、有效預警,推動從末梢風險化解向前端預防治理延伸。完成稅務新辦納稅人管理監控、納稅申報征收監控、個體工商戶管理監控等6個場景化管理47個監控指標,工作質效更直觀,數據查詢更便捷。
(二)推進稅收業務基礎建設。立足工作實際,利用金稅三期稅收管理系統、征管質量5C5R系統、電子工作平臺等應用系統進行監控,對各項數據及時與分局溝通修改,規范稅收管理行為,提高稅收管理工作質量與效率,提升稅務分局規范意識、風險意識,強化稅收征管整體效能。
(三)推進精細化納稅服務。全面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搭平臺、優服務、強輔導,加速推動稅費紅利直達快享。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建成以綜合性辦稅服務廳為核心,以管理分局自助辦稅室和智慧服務廳為枝干,以政務服務中心、社會保險中心為末梢的智慧服務網點體系,最大限度實現納稅人繳費人就近辦理涉稅業務。
(作者系國家稅務總局遷西縣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