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琛 王登廷 魏 曼 鄭忠禮 陳 濤 趙 琳 陳劍銘 鄭吉琦
1.甘肅省康復中心醫院眼科,甘肅蘭州 730000;2.甘肅省中醫院檢驗科,甘肅蘭州 730050
關注兒童眼保健,促進視力健康,是全社會關心關切的“光明工程”[1]。近年來,我國青少年兒童近視呈高發及低齡化態勢[2]。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積極響應我國提出的戰略目標,要求嚴格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0~6 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工作[3-5];各醫療機構降低兒童青少年近視的發生及進展,實現早監測、早發現、早預警、早干預[6]。本研究旨在從醫療人員診療體驗的角度分析甘肅省兒童眼保健門診開展和實施情況,研判兒童眼保健和近視防控相關政策的落實情況及近視預防所需的眼保健門診規范化建設的基礎問題,為提升甘肅省兒童眼保健服務能力,推進兒童近視防控工作發展提供依據[8-9]。
采用橫斷面研究,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甘肅省內108 所醫院眼科醫生,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在2022 年8 月至12 月,對其兒童眼保健方面的服務現況進行調查,發放問卷212 份,回收有效問卷195 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1.98%。本研究已通過甘肅省康復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甘康醫倫2021-06)。
調查問卷參考《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0~6 歲兒童眼保健及視力檢查服務規范(試行)的通知》[10]和《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11]。由研究者自行設計32 個題目,通過專家咨詢和預調研修訂完成。主要從調查對象基本信息、專業技術、診療能力、設備使用和影響因素等方面進行了解[12-13]。本研究使用問卷星網站設計電子調查問卷,將調查問卷發布到甘肅省眼科醫師微信平臺,調查對象匿名填寫、匿名提交。為保證調查數據的有效性,問卷限定同一賬號只填寫1 次,逐個審核結果是否存在答題時間過短、邏輯錯誤等影響數據有效性的因素后確定數據庫[14]。
采用SPSS 26.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或四分位數[M(P25,P75)]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95 例調查對象中,公立醫院171 名、非公立醫療機構24 名;綜合醫院173 名、專科醫院22 名;男81 名,女114 名;醫院管理層8 名,科室管理層87名,普通員工100 名;年齡≤40 歲73 名,>40~50 歲80名,>50 歲42 名。
不同醫院類別學歷、崗位類別比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項目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醫院類型學歷、崗位類別、專業職稱、從事眼科工齡、從事眼病診療比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基本技術信息統計[例(%)]
各類醫院參與兒童眼保健診療比例<45%。不同醫院類別參與開展兒童眼病篩查、建立兒童眼健康檔案比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醫院類型參與兒童眼保健診療、參與兒童眼病篩查、參與建立兒童眼健康檔案、參與兒童眼保健培訓、參與兒童眼保健培訓、發展兒童眼保健門診的意愿比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不同醫院類別、類型設備使用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專業技術得分、診療能力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4。

表4 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調查對象兒童眼保健專業技術、診療能力和設備使用得分比較(分)
不同醫院類別啟動資金不足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其他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醫院類型外環境缺乏相關支持、人員職稱不能解決、啟動資金不足、缺乏技術人員和專業培訓、場地受限及其他因素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6。

表5 公立醫院和非公立醫療機構兒童眼保健門診建設受限因素比較[分,M(P25,P75)]

表6 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兒童眼保健門診建設受限因素比較[分,M(P25,P75)]
近年我國青少年近視的發病率逐年上升[15]。兒童青少年近視呈“低齡化、廣泛化、高度化”趨勢[16]。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發展中國家約有100 萬盲兒,其中30%~70%是可避免的[17]。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近視眼防控重點應盡早干預[18-19]。在法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制訂了關于兒童眼病早期篩查和干預的相關規定,能夠在最佳治療時間醫治[20]。
從以上結果顯示,本科生是各類醫療機構中的主要組成,兒保崗位的眼科醫生比例較低;在公立醫院和綜合醫院中,工齡≥21 年的高年資醫生是主要技術力量,在非公立醫療機構和專科醫院中,從事兒童眼病≥16 年的醫生比例較高。各類醫院在不同程度上都開展了兒童診療工作,但公立醫院在參與診療、篩查、培訓、建檔4 個方面參與度較低,因此導致轉診率高(95.30%)、發展兒童眼保健門診的意愿強(84.20%);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在參與兒童眼保健服務中,同樣是轉診率和發展兒童眼保健門診的意愿比例高。提示在各類醫療機構人員的認知中,已經意識到兒童眼保健工作的重要和需要成立兒童眼保健門診的緊迫性。兒童眼保健門診建設受限因素中,啟動資金不足、場地受限是兒童眼保健門診發展受限的主要因素,各類醫療機構都存在技術人員培養和專業技術培訓的困難。
本研究結果顯示,甘肅省兒童眼保健服務能力偏低,僅有不足50%的醫療機構開展兒童眼保健診療工作,且能力參差不齊,總體處于低水平運轉狀態。非公立醫療機構政策的靈活性具有人才引進優勢,使其人員在學歷、職稱、從事兒童眼病診療方面略優于公立醫院。調研結果“診療、篩查、建檔、培訓中非公立醫療機構參與度略高于公立醫院”,也證明了這一點。相較之下反映出公立醫院在發展上受到制約,同時也體現了兒童眼保健工作發展的緊迫性。兩組專業技術、診療能力和設備使用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資金不足、缺乏技術人員和專業培訓、場地受限成為各類醫院發展兒童眼保健服務的共性問題。
近視發生的低齡化趨勢及高度近視患病率升高已成為危害我國兒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21-22]。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要求各省提升兒童眼病篩查轉診、建立檔案、健康教育[23-24]。各機構應按照規范建設要求,多途徑解決資金和場地方面的困難,加強人才培養和技術培訓,合理配置專業人員和檢查設備,促進兒童眼健康事業的進步和發展[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