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貝貝WANG Bei-bei
(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65)
2021 年3 月15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中提出我國力爭在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并強調這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1]。作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必然路徑,新能源項目建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截至2023 年上半年,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已突破13 億千瓦,達13.22 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4.18億千瓦,風電裝機3.9 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4.71 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0.43 億千瓦,如圖1 所示。歷史性超過煤電比重,約占我國能源總裝機的48.8%,同時國家能源局持續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新能源項目投資呈快速增長態勢,預期2027 年將保持70-120GW 左右的新增裝機量,2027 年我國光伏發電行業累計裝機量可能在827-938GW 之間。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深入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的建設規模持續快速擴大,在此背景下的新型儲能項目也正加速落地,裝機規模持續快速提升。
隨著新能源項目快速發展,技術更新速度與項目建設速度不斷加快,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傳統的造價定額體系由于其涵蓋的技術方法及其匹配的社會平均生產力與當前項目實際情況匹配度較低,在市場經濟體制背景下建設投資的確定,利用現有行業定額進行投資計算與已不滿足市場要求,大多數情況下新能源項目建設投資根據項目的商業運營模式,在滿足其全生命周期的經濟效益的前提下進行控制。新能源工程造價行業定額在新能源項目建設投資確定的過程中發揮的指導性作用愈發薄弱,市場經濟體制下新能源項目造價體系亟需轉型,以適應市場的變化。本文從新能源領域現行造價體系現狀出發,從在技術與信息數據快速更迭的新能源造價管理工作中如何利用數字化手段提高新能源項目造價定額體系更新效率、規范市場行為的角度進行分析,就推進新能源造價體系數字化轉型進行探討。
在計劃經濟時代,工程行業定額作為項目建設投資確定的量化標準,在工程建設投資管理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3]。而在當前市場經濟體制下,工程造價管理相關制度與行業標準已不作為強制性標準規范對項目建設投資的計算與確定進行約束,在完全市場化的情況下,項目建設投資的確定,多數情況已不再遵循統一的量化標準,而是由建設單位根據市場競爭環境和項目商業運營模式與收益要求確定項目建設投資限額標準,在此限額投資控制下,項目參建各方不斷壓縮項目建設成本,某種程度存在盲目擠壓投資與惡性競爭的情況。
工程造價行業定額為根據社會平均水平的原則,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在項目先進合理的設計方案及成熟有效的施工工藝、正常的施工條件下,大多數施工企業在常規施工組織下,以平均勞動生產力與技術熟練程度達到的完成單位合格工程所需的勞動力消耗量水平。
新能源領域工程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技術革新速度不斷加快,目前新能源工程現有的造價行業定額有:
①2016 年發布的《光伏發電工程設計概算編制規定及費用標準》(NBT32027-2016)、《光伏發電工程概算定額》(NBT32035-2016);
②2019 年發布的《陸上風電場工程設計概算編制規定及費用標準》(NBT31011-2019)、《陸上風電場工程概算定額》(NBT31010-2019);
③2019 年發布的《海上風電場工程設計概算編制規定及費用標準》(NBT31009-2019)、《海上風電場工程概算定額》(NB31008-2019)。
結合目前行業定額的使用現狀,定額體系更新速度未能有效地與技術革新速度匹配。在光伏、風電等已有定額體系下的項目概算文件編制過程中,現行定額消耗量與實際社會平均水平下的生產要素消耗量有一定差距,造成根據定額編制而成的工程單價水平較實際市場情況存在一定的差距,往往存在人為降低人機耗量的情況,而耗量調整并無統一的標準與原則,概算單價在無統一原則與標準的情況下,不斷被降低至不同建設單位所掌握的不同的市場價格水平,致使項目概算僅代表建設單位認知范疇內的項目建設投資,使行業定額失去了其對建設投資科學合理控制的指導意義,如圖2 所示市場經濟時代新能項目建設工程定額和造價體系的變化。
圖2 市場經濟時代新能項目建設工程定額和造價體系的變化
目前,光熱、壓縮空氣儲能、制氫、海上光伏等新型新能源項目造價定額體系的構建已滯后于市場需求,不能滿足新能源行業新型業務項目建設需求,亟需通過高效的手段快速建立相應的造價體系與定額標準,以合理確定工程投資。
新能源業務技術革新速度飛快,針對已有行業定額體系的更新、新興業務定額體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迫切性。目前新能源領域行業定額的更新與補充進度,已不能夠滿足行業發展需要。工程造價行業定額與技術更新速度的匹配程度決定了其對實際項目的指導意義和權威性,因此新能源工程造價行業定額的引領作用發揮的關鍵難點在于行業定額對技術更新的快速響應,如何建立行業定額體系的快速更新與補充機制將是行業定額建立過程中面臨的關鍵挑戰。
建立新能源領域工程造價行業定額體系的快速更新機制,搭建新能源業務行業定額高效快速補充通道,使行業定額能夠客觀地反映社會平均水平下的勞動生產效率,實現行業定額與實際項目并軌,充分發揮行業定額的行業指導意義。將對新能源行業合理確定工程投資,規范市場行為具有重要意義,為新能源領域工程持續、健康、有序發展助力。隨著國家加快推進能源業務數字化發展,進行工程造價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新能源項目造價體系數字化改革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目前新能源項目設計階段劃分未有明確文件規定,不同類型新能源項目不同設計階段設計深度未有明確要求,相應工程造價文件編制深度也無統一標準。建議結合不同新能源業務實際情況及技術要求,充分梳理新能源項目設計階段劃分及不同階段設計深度及造價要求。根據設計階段劃分及相應要求,制定不同新能源業務對應各階段的行業定額體系,同時利用數字化手段,搭建并集成各類新能源業務不同階段造價文件計算平臺,對新能源行業造價體系進行數字化、模塊化集成,為后續數據資產積累奠定基礎。
為建立新能源領域工程造價行業定額體系的快速更新與補充機制,建議利用數字化手段建立行業定額編標智能模塊。結合行業定額編制數據采集要求,搭建數據采集端口,利用數字化手段采集行業內人材機等各類生產消耗量數據,對建立光熱、制氫、壓縮空氣儲能、海上光伏等新型新能源業務定額體系及更新新能源業務定額奠定基礎;同時集成各類新能源項目數字化定額庫,并結合定額編制與數據處理方法建立定額消耗量分析模型與調整模型,以加快定額更新與補充效率,實現行業定額快速匹配技術更新與實際社會生產效率。
充分發揮定額在施工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定額作為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本質是指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時所消耗資源的數量標準,施工企業作為工程建設活動的主體應參照行業定額編制企業定額。在新能源領域工程建設過程中,大多數施工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盲目承接工程和盲目施工,忽略完成生產所需消耗的資源情況,造成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安全和質量風險,產生大量項目履約過程中的扯皮。因此,建立施工企業定額數字化管理機制,協助施工企業建立項目建設生產要素管理的數字化平臺,協助施工企業建立定額數據庫,并設置行業認證管理機制,以促使各施工企業進行科學合理的內部生產管理與對外經營活動,規范市場行為,同時為擴充新能源造價行業數據資源庫奠定基礎。
探索符合市場化發展規律的新型工程造價管理體系,對于建設施工工藝較為成熟的新能源項目建立數據分析平臺,建立科學合理的動態的指導價體系及造價指標體系,以市場化機制提高建設方控制建設投資的合理性與精準性。在社會平均生產效率下基于動態的市場價格水平測算項目各項施工工作的指導價及項目各部分對應的造價指標,按照市場變化情況定期調整指導價及造價指標,作為建設單位控制建設投資的參考依據。
工程造價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是解決現有新能源造價體系無法適應市場經濟體制下工程建設需求的有效途徑,通過研究建立新能源項目造價體系數字化平臺進行數據挖掘、數據建模分析、數據動態管理,實現造價數據模塊化管理,以達到新能源項目造價智慧管理的目的[4]。
在數字化轉型驅動下,建立基于新能源項目造價數據資源分析平臺,將行業造價體系定額編制與更新需求、項目建設投資計算需求與項目造價數據管理需求集成在新能源項目造價體系數字化平臺中,實現新能源項目各類生產消耗量數據的高效采集分析、造價定額的快速更新與補充,同時建立各類新能源項目各階段投資計算管理模塊,實現新能源項目造價高效計算與管理,最終高度集成新能源行業各類造價數據,為進一步挖掘數據潛在價值提供基礎。
根據新能源項目造價管理實際需求,分析造價體系數字化管理平臺的使用功能,主要分為四個模塊:數據采集模塊、數據分析模塊、行業定額集成模塊及造價數據動態管理模塊。數據采集模塊主要結合不同類型新能源項目特點,根據行業定額更新與補充數據需求,根據采集數據特點進行數據采集的統籌分類,設計數據采集端口,有效提升數據采集效率;數據分析模塊主要根據行業定額編制及數據處理方法,智能化調用已采集的數據資源,并進行數據自動篩選,同時結合定額編制方法及相關數據處理方法,設置行業定額編標智能模塊,提升行業定額更新與補充效率;行業定額集成模塊主要將各類新能源項目不同階段行業定額庫及更新擴充的定額子目集成于管理平臺中,實現各類造價計算的模塊化,提高造價文件編制效率,同時為各類數據集成奠定基礎;造價數據動態管理模塊主要基于數據采集模塊及行業定額集成模塊所集成的數據,進行大數據統計與分析,形成新能源常規項目動態指導價與指標,以提高新能源項目造價管理效率。如圖3 所示。
圖3 新能源項目造價體系數字化管理平臺構建
新能源領域工程造價行業定額體系的有效構建對新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新能源領域現行造價體系現狀出發,分析在技術與信息數據快速更迭的新能源領域造價管理工作面臨的困境與挑戰,從數字化的角度分析如何建立新能源領域工程造價行業定額體系的快速更新機制,提高新能源項目建設投資計算與造價管理效率。同時,結合新能源項目造價管理實際需求針對建立新能源項目造價體系數字化管理平臺展開了探討,以求充分發揮行業數據統籌后的潛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