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泉ZHU Yong-quan;陳浩楠CHEN Hao-nan
(①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通 226001;②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南京 210094)
在機械結構中,焊接件被廣泛采用。要保證焊接質量和生產效率,則需要使焊槍準確且快速地找到焊接位置,對于整個結構件的加工非常關鍵。當采用手工焊接方式時,通常使用夾具進行工件的固定,由操作者手持焊槍,尋找焊槍的焊接位置。這種方式存在著很多問題,例如:操作者不安全、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焊接效率不高、焊接質量不佳等。當采用自動焊接方式時,通常情況下,焊槍的位置固定不動,必須采用自動的方式移動結構件,變換焊接位,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增加安全保障,提高焊接的準確性,提高工件的焊接質量。即便使用焊接機器人時,雖然焊槍的位置可以移動,但也會因焊縫的位置特殊而產生焊槍干涉的情況,此時仍然需要使用焊接變位器進行結構件的位置變換,使焊槍便捷地找到焊縫位置。
綜上所述,變位機是專用焊接輔助設備,在焊接過程中用于使工件得到理想的加工位置,提高焊接質量,減少焊槍的移動,提高焊接效率。尤其在焊接機器人被日益廣泛應用的情況下,焊接變位機的開發,可與工業焊接機器人配套使用,與控制系統相連,實現聯動操作,組成自動焊接中心,實現焊接自動化和無人化。
按照運動軸的數量分類,變位機有單軸翻轉變位機、雙軸變位機、三軸變位機等。
運動軸的直線或回轉運動由電動機或液壓傳動裝置為動力,改變了傳統的手工搬運焊件的方法,從而節省了人力,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焊件的質量。
小型焊接件的結構千差萬別,其焊縫的位置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其中,圖1 和圖2 為兩個典型焊接件實例。圖1 的焊縫位于焊接件內側,焊縫形狀為直線。這類焊接件在不采用變位機的情況下,由于焊接件的尺寸和焊縫位置的限制,在焊接時隨著焊縫位置的前移,需要改變焊槍相對于焊接件的角度,否則焊槍與焊接件之間可能會產生干涉,使焊槍無法達到指定位置。而焊槍與焊接件的相對角度的改變,若使用變位機將焊接件傾斜,可使焊槍方便地找到需要焊接的位置,當焊槍固定時,采用變位機使焊接件傾斜成為了必然。圖2 的焊縫形狀為圓形,焊接時,焊槍需要相對于焊接件運動一周,且焊接姿態保持不變。這一情況下,若焊接件固定不動,則焊槍需要做繞焊縫的圓周空間運動,其夾持焊槍的機構較為復雜,即便在使用焊接機器人時,其機器人運動程序也較為復雜;若焊接時使用變位機,使焊接件繞焊縫中心點做旋轉運動,可在焊槍固定不動的情況下完成焊接工作。
圖1 焊接件實例1
圖2 焊接件實例2
根據小型焊接件的結構特點分析,設計了一款能使工件進行傾斜和旋轉的座式焊接變位機。此變位機雖然不能解決所有小型焊接件的焊接位置問題,但可以作為一種焊接輔助設備,解決較多場合下的結構件焊接便捷性問題。
工件可以傾斜45°、工作臺回轉與傾斜的速度與焊接時焊槍的移動速度相匹配。因而,變位機的主要技術參數確定為:
①工作臺回轉角度為0°~360°。
焊接件安裝在工作臺上。當焊縫為圖2 所示的圓周形狀時,工作臺需要回轉一周,即360°。當焊接件有多條焊縫時,通過工作臺的旋轉,也可以將其背面的焊縫旋轉到焊槍的正面。
②工作臺回轉角速度為0~0.4r/min。
根據焊接工藝參數,焊接時焊槍與焊接件之間的相對移動速度較慢,一般為0.15m/min。設小型焊接件圓形焊縫的最大直徑為120mm,則焊接件的旋轉速度為0.4r/min。
③工作臺傾斜角度為0°~140°。
圖1 所示的焊接件焊縫處于上方焊接板的下方,焊槍的位置需要向上傾斜,與常規方向相反。若將焊接件傾斜135°,則焊縫變為焊接板的上方,此時焊槍的位置向下傾斜,較為合理。根據以上分析,并將傾斜角度范圍略做擴大,取變位機的工作臺傾斜角度為0°~140°。
④工作臺傾斜角速度為0~0.6r/min。
同理,按照工作臺回轉角速度值的確定過程分析,并考慮到將焊接件傾斜時,可將傾斜速度適當增加,以減少傾斜時間,提高加工效率,故確定工作臺傾斜角速度為0~0.6r/min。
在設計變位機時,需要按照主要設計參數,滿足可以將工件進行傾斜和旋轉的基本要求。同時,在變位機的工作過程中,必須添加反行程的自鎖式驅動,用來防止突然斷電時,由于變位機自身的結構和焊接件自身重量等原因,使運動件產生運動,而發生事故。
焊接變位機根據其結構形式,可以分為三類:
①伸臂式焊接變位機。伸臂的一部分安裝在一個旋轉平臺上,它通常與該旋轉軸線形成一個特定的旋轉角度,使工作臺上的旋轉軸線位置發生變化,從而使得位移范圍變大,對工作的適應性更強,但總體穩定性會下降,常用于人工焊接。
②座式焊接變位機。工作臺連接于旋轉軸,由旋轉軸支承于底座。這種結構具有較高穩定性,便于運輸,常見于0.5 噸以下小型焊接件的變位。
③雙座式焊接變位機。該結構的框架為“U”字形,“U”型框架繞著在水平方向的一根軸以一定的速度轉動。這種結構被廣泛應用于重型焊接變位機。
綜合以上三種焊接變位機的結構特點,本設計采用座式焊接變位機。
針對小型焊接結構件的特點,設計的可使焊接件進行傾斜和旋轉的變位機機械結構如圖3 所示。
圖3 小型座式焊接變位機結構示意圖
該變位機由扇形齒輪使工作臺傾斜,由工作臺的旋轉使工件旋轉。
工作臺的回轉角度設計參數為0°~360°、回轉角速度設計參數為0~0.4r/min。該回轉機構選擇90SZ60 直流伺服電機,其額定轉速為1500r/min,額定扭矩為0.83N·m。電機運行在額定轉速時,工作臺以最高回轉速度0.4r/min運行,當工作臺需要以低于0.4r/min 的速度運行時,可以通過直流伺服電機的控制電路,進行在0~1500r/min 范圍內的無極調速,降低電機的轉速,從而滿足轉臺轉速為0~0.4r/min 的設計要求。
由于電機以1500r/min 的額定轉速運行時,轉臺的轉速為0.4r/min,所以,需要在電機與工作臺之間采用較大的傳動比進行降速。其結構設計如圖4 所示。
圖4 焊接變位機工作臺回轉機構
該回轉機構有兩級蝸輪蝸桿傳動。選用直流電機驅動,采用具有緩沖吸震的V 型帶,帶動蝸輪蝸桿傳動。由于蝸輪蝸桿傳動具有反行程的自鎖性,起到了安全保護作用。同時,兩級渦輪蝸桿傳動產生了較大的總傳動比,使工作臺以較低回轉速度在0°~360°范圍內回轉。
2.3.1 傳動方案
焊接變位機的回轉機構通過電機和V 型帶傳動,使得第一級蝸輪蝸桿軸4 進行轉動,驅動第一級渦輪5 旋轉;第一級蝸輪的軸心為第二級蝸輪蝸桿機構的蝸桿6,通過此蝸桿驅動第二級渦輪7 旋轉,最后使得工作臺8 進行回轉。
2.3.2 傳動比分配
電動機額定轉速為nm=1500r/min,此時工作臺回轉所要求的設計角速度為nw=0.4r/min,由此可得傳動比
回轉機構中V 型傳動帶的傳動比設計為ib=3,第一級蝸輪蝸桿傳動比設計為i1=35,第二級蝸輪蝸桿傳動比設計為i2=35,則總傳動比為3650,總傳動比略小于理論傳動比,符合實際要求。
表1 回轉機構運動和動力參數結果
工作臺傾斜機構采用扇形齒輪進行傳動,其結構如圖5 所示。
圖5 工作臺傾斜機構
2.4.1 傳動方案
焊接變位機傾斜機構由帶減速的直流減速電機1 驅動,通過蝸輪蝸桿減速器3 以及由減速器輸出軸驅動的齒輪4、中間齒輪5 驅動扇形齒輪6,實現工作臺傾斜的目的。選用的微型行星齒輪減速電機型號為J90ZYT(SZ)51PX16A1 ,其額定功率為80W,電機額定轉速為1500r/min,減速比i1=16。減速器選用蝸輪蝸桿減速器,保證反行程的自鎖性。扇形齒輪中心角取160°,使工作臺傾斜角度為0°~140°。
2.4.2 傳動比分配
當電機以額定轉速運行時,傾斜機構所要求的角速度設計參數為0.6r/min,由此可得設計時,選擇的直流減速電機的減速比i1=16,諧波齒輪減速器的傳動比i2=50,減速器驅動的齒輪4 與中間齒輪5 之間的傳動比i3=3,中間齒輪5 與扇形齒輪6 之間的傳動比i4=1,總減速傳動比為2400,略小于理論傳動比,可滿足設計要求。
表2 傾斜機構運動和動力參數
在焊機變位機上,機座作為支承部件,設計要求是:
①具有良好的工藝性能,易于制作,所需的材料更少,并且成本更低;
②必須具有很好的剛度和耐震能力;
③構架在溫度較高時不產生較大的形變,升溫時內部存在的應力不會過大;
④便于安裝及搬運。
設計機座時,由于機座的整體尺寸偏大。若采用鑄造結構件,加工起來較為復雜,且加工的成本大大提高,容易產生熱變形及內部應力。因此,采用焊接式的基座結構,通過焊接的方法設計出變位機機座。
針對小型焊接件,設計出來兩軸旋轉的座式焊接變位機,可以滿足常見結構件的焊接,達到了設計要求,為焊接變位機的制造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