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子煥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 廣東珠海 519088)
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蔓延,云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廣泛應用,對銀行業傳統服務模式、經營理念乃至市場生態均造成顛覆性沖擊。2022年1月,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要求“以數字化轉型推動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構建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數字金融新格局,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對此,大部分商業銀行積極把握轉型窗口期,紛紛展開數字化轉型。本質而言,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是在激烈的互聯網競爭環境下,利用數字科技拉進銀行與客戶之間的距離,以數字化金融服務快速響應客戶的金融需求。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涉及范圍較廣,不僅關乎銀行系統內部軟硬件環境的技術升級與生態布局,還涉及人員、管理等組織架構的數字化轉型?;诖?,數字化技術在為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提供多樣化科技手段的同時,更衍生出廣闊的金融生態服務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因此,如何利用數字化技術提高商業銀行的運營管理效率與核心競爭力,實現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環境整體面臨表外業務壓縮、金融風險增多、信貸風險上升、居民儲蓄風險乏力一系列嬗變,經營業務凈利潤增速放緩,不良資產及撥備壓力增大,使得商業銀行傳統“存貸匯”業務亟須轉型[1]。2021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新時期金融科技發展指導意見,明確金融數字化轉型的總體思路,為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提供政策支撐。在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成為普遍共識的當下,金融科技加速涌入銀行業,為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注入重要推動力,成為金融體系納新重塑、銀行機構提質增效的重要方式。因此,本文將金融科技與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納入同一分析體系,通過探討金融科技影響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機理,提出相關實踐路徑,以期為加速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打造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提供理論支撐。
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對金融科技進行了明確定義,指出金融科技是由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帶來的金融創新,能創造新的業務模式、應用、流程和產品,從而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或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響[2]。廣義而言,金融科技是將最新的科學技術應用于金融行業,而從實踐意義上來看,金融科技則是指智能分析、智能投顧等前沿金融技術[3]。
從本質來講,金融科技是金融領域的一種創新,大致經歷了金融電子化的1.0階段、金融信息化的2.0階段,當前正步入科技重塑金融業態的3.0階段[4]。
第一階段,金融電子化階段。20世紀70年代,中國銀行引入第一套理光-8型(RICOH-8)主機系統,實現銀行業部分業務的自動化處理,拉開金融電子化發展的帷幕。此后,各大銀行陸續引進國外先進信息系統,不斷增強業務處理能力。
第二階段,金融信息化階段?!皵祿谩焙汀熬W上銀行”的崛起,標志著金融科技由電子化階段邁入信息化發展階段。此階段,銀行業利用互聯網技術與環境完成業務的集中處理,創新大量金融產品,并逐步開啟了互聯網金融服務。
第三階段,金融科技階段。金融科技階段伴隨新一輪產業革命和科技變革應運而生,可利用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化技術助力金融業務開展,在降低資金邊際成本、推動金融機構優化業務形態、簡化供需雙方交易環節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成為推動金融業轉型升級的全新引擎。
麥肯錫開展的國際銀行業調研顯示,國外領先銀行將稅前利潤的17%~20%用于數字化轉型研發,并取得顯著成效。花旗銀行2017—2019年數字渠道交易量增長了15%,移動客戶總量增長了40%,數字化轉型成果斐然。摩根大通的股價較2008年穩步上漲170%,其數字化轉型贏得資本市場的廣泛認可。上述數據表明,數字化轉型對商業銀行能否取得成功至關重要。事實上,金融行業一直都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參與者[5],數字化時代來臨,商業銀行面臨巨大的戰略變革和商業升級,依托金融科技賦能傳統銀行業務和系統化改造成為鞏固商業銀行競爭力、維持市場份額穩定的有效途徑??梢哉f,金融科技可以商業銀行資產端、負債端、支付端及商業模式四個方面為切入點,賦能商業銀行的數字化轉型(見圖1)。

圖1 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作用機理
金融科技本質上是金融的突破性創新,在不斷推出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過程中,逐漸影響商業銀行金融功能的發揮。
一方面,金融科技能夠優化商業銀行信貸業務流程,帶動銀行服務便利化。憑借金融科技的信息化技術,商業銀行以大數據為基礎、客戶為中心,將傳統業務轉移至線上,實現業務的線上、線下協同推進,以不斷提高商業銀行服務效率。
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傳統特定領域的信貸服務競爭已邁入白熱化階段,積極開拓收益率較高的消費金融領域成為當前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方向[6]。金融科技的發展為個性化、多元化、移動化的消費金融需求提供了扎實的基礎支撐。依托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金融科技手段,商業銀行可高效識別各個消費鏈條場景,并將金融服務內嵌于各類消費場景中,實現場景與消費的無縫銜接。
傳統金融業態下,商業銀行的儲蓄來源于線下網點。在金融科技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極大地擠占商業銀行小額資本獲取來源,使得商業銀行逐漸轉向通過在線平臺拓寬低成本資金獲取渠道,以推進數字化轉型。具體而言,依托金融科技提供的豐富的信息化服務,定制精準的金融服務方案,吸引前端客戶實現有效資金沉淀。此外,利用金融科技的大數據分析技術,商業銀行可對用戶的資產狀況、理財需求進行精準化分析,及時把控客戶需求、提高客戶黏性。同時,利用互聯網進行實時跟蹤手段,商業銀行可為用戶提供高效率、便捷的財富管理服務。
在移動支付發展初期,商業銀行對移動支付的重視程度不足,與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相比,市場份額相對較小。換言之,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及其社交場景營造便捷的支付環境,使得商業銀行部分市場份額被第三方支付平臺擠占[7]。金融科技的發展為商業銀行在支付端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能。具體而言,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商業銀行可圍繞客戶需求開展數字化轉型,建立智慧支付場景。此外,金融科技的云計算技術賦能商業銀行移動支付服務,可促使商業銀行在海量的支付交易中保持穩定性,從而優化支付清算系統承載力。
傳統意義上的商業銀行主要以線下營業網點為服務和營銷渠道,此種模式不僅運營成本較高,還難以完全適應日新月異的互聯網環境下用戶的消費需求。金融科技的發展使得商業銀行在客戶服務模式和經營管理模式上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成為可能,可有效提高經營效率和降低運營成本。
一方面,商業銀行依托人工智能技術搭建人工智能客服平臺,提供證件讀取、電子簽名、影像識別等自助服務,優化客戶服務模式的同時,加快業務處理速度。
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可借助智能機器人優化線下業務的經營管理模式,在銀行網點設立智能機器人進行客戶引導和分流,實現咨詢業務的數字化、標準化升級。此外,金融科技在商業銀行公司業務的風險管理方面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8]。商業銀行依托生物識別技術進行人像監控預警,并對客戶的產品交易環節進行視訊鑒證,極大地提高了銀行的風險評估能力。
伴隨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圍內的迅猛發展,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取得一定進展,但要實現整體金融模式的數字化變革仍然任重道遠??傮w而言,當前金融科技賦能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主要面臨頂層戰略目標模糊、外部競爭壓力持續增加、數字化營銷服務能力有所不足等困境。
當前,各大商業銀行對金融科技和數字化轉型的重視程度逐漸加深,不斷加大金融科技領域的資金投入,其中諸多國有大型銀行與部分股份制銀行陸續出臺合理、完善的數字化轉型方案。2022年各銀行半年報披露的信息顯示,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等大型銀行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投入分別達53.60億元、21.38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6.03%和25.47%[9]。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型銀行依托金融科技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同時,部分中小銀行盲目跟風,紛紛展開數字化轉型,但由于對自身和目標市場的定位缺乏認知,以及頂層戰略目標設置模糊,部分銀行數字化轉型困難重重。在金融科技縱深推進的過程中,數字化轉型貫穿商業銀行研發、設計、交付、定價、客服、營銷的每個環節[10]。而商業銀行對于數字化轉型頂層戰略目標設置模糊,加之資源配套不足、組織推動困難、人才匱乏等難題,金融科技賦能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影響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
在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多數銀行僅從業務端著手展開數字化轉型工作,在傳統KPI的考核導向下,并未著手技術儲備和提高數字化營銷服務能力[11-12]。具體而言,當前商業銀行以業務為中心、以部門為本位的傳統管理理念仍然存在,導致諸多銀行在運用金融科技的過程中對數據的應用能力和數字化營銷服務能力有所不足,使得客戶體驗、端到端業務流程的數字化改造難度較大。
大型銀行規模大、服務范圍廣,管理體制和服務水平均較高,能夠利用金融科技較為順利地開展數字化轉型。在此過程中,大型銀行下沉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得部分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外部競爭壓力持續增加。
一方面,在金融科技逐漸滲透的過程中,大型銀行憑借金融科技的無邊界性和高滲透性加速業務模式的數字化轉型和線上化發展,增加了金融供給,搶占大部分優質客戶,致使中小銀行發展空間遭到一定擠壓[13]。
另一方面,大型銀行不僅具有規模優勢和科技優勢,還在業務范圍、資金成本、服務地域、品牌影響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14],金融科技在中小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中的應用有所不足。
在金融科技發展由“立柱架梁”向“積厚成勢”邁入的全新階段,商業銀行若想保證核心競爭力,實現長足發展,利用金融科技助推數字化轉型成為關鍵手段。基于此,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實踐路徑可從構建科學的運營管理制度、打造數字化精準營銷服務模式、建設金融科技外部生態三方面展開。
在金融科技縱深發展中,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要結合自身實際,在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強化組織變革,構建科學的運營管理制度。
其一,商業銀行應立足金融科技科學戰略規劃,以數字化經營為發展理念,統領組織與管理變革,在頂層設計層面成立數字化轉型指導部門,為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制定規劃、確立方向[15]。
其二,商業銀行在推動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需要全過程、全方位評估風險活動,盡量規避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可能潛在的負面影響。具體而言,商業銀行要建立全方位、高標準的安全管理體系,謹慎評估并檢測可能存在的數字化技術風險,實現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是以技術創新為第一動力,改善經營模式和管理服務模式,打造數字化精準營銷服務模式。
一方面,著力構建客戶數據收集與分析模型。商業銀行應以客戶價值為核心,對客戶群體進行分類特征畫像,構建完整的業務與客戶視圖,提高銀行業務流程與客戶服務對接的流暢性與適配性,實現業務流程的標準化,進而推動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
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個人金融服務數字化轉型。商業銀行應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拓寬線上渠道,實現在線業務營銷、服務、交易、風控智能化,強化線上客戶的需求洞察力,滿足客戶個性化、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需求。
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要點是數據和科技[16]。
一方面,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應以金融科技為抓手,盤活存量、挖掘增量。具體而言,商業銀行要緊抓產業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機遇期,大力發展小微金融、供應鏈金融,在不斷豐富產品維度的同時,盤活和挖掘潛在客戶,增強客戶服務能力。
另一方面,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要在金融科技企業互聯互通的基礎上展開。商業銀行要與金融科技企業構建外部合作模式,通過自建、投資、合作、聯盟等形式搭建開放式平臺,共建客戶服務、管理、風控模型,不斷拓寬商業銀行普惠金融服務的邊界。
綜上所述,在金融科技推動數字化進程中,創新驅動和科技引領成為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動力來源。在此背景下,考察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作用機理與實踐路徑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能夠實現商業銀行的認知革新和經營模式革新。本文系統地介紹了金融科技發展歷程,并從資產端、負債端、支付端及商業模式四個方面探究金融科技如何賦能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同時,本文依據實際情況,客觀探討金融科技賦能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存在的困難,并提出針對性建議,以期用金融科技力量支撐商業銀行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