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好
基層干部自掏腰包倒貼工作開支的情況,在一些地方時有出現。有人認為,作為基層干部,既要求有所作為,更需有擔當、能“吃虧”,倒貼點錢都不行,還怎么為人民服務?也有人認為,雖說當干部理應擔當,但基層干部畢竟收入有限,墊付工作開支,加重了其經濟負擔,不但出工、出力,還得出錢,顯然不合理。
作為基層干部,毫無疑問要“敢于吃苦、勇于吃虧、保持擔當”,自掏腰包貼錢開展工作,也可看作是基層干部擔當干事的一種體現。為了群眾利益,為了黨和人民事業,優先考慮群眾的利益,而把自己和家人的利益放在最后,這樣舍小利、顧大義、順民心的精神,確實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把基層干部倒貼干活視為衡量基層干部工作態度的標準,甚至對基層干部進行道德綁架,則失之偏頗。

駐村干部和村民在農場管護獅頭鵝
基層干部自掏腰包辦公家事,精神雖然可嘉,但不是每個基層干部都有倒貼干活的實力,如果倒貼干活成為基層干部的“標配”,就說明基層工作的運行機制存在問題。當前,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選擇“三支一扶”、農村特崗教師、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等計劃項目,到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讓基層一線成為青春起跑線。如果當基層干部就意味著貼錢干活,勢必會給基層干部用人機制帶來消極影響。
部分基層干部之所以“倒貼”,主要有四種原因。一是預算規劃不到位。一些地方對于當地經費使用缺少中長遠規劃,導致經費使用混亂,出現階段性費用緊張,演化成基層干部自掏腰包解決辦公用品、電費、水費的倒貼現象。二是支出報銷難。基層單位一些費用開支無法入賬,基層干部被動承擔。在一些農村地區,即使村里有集體收入,但資金使用申請時需層層報簽、層層擔責,反復跑、多次跑,村干部等不及或不愿費這個勁兒,只好自掏腰包。三是調研接待多。有的基層單位頻繁接待上級的暗訪督查,經費運轉難免出問題。四是上級高壓攤派。有時上級安排任務,不談給不給錢,也不管基層單位有沒有錢,壓著基層干部完成任務,有的干部墊付資金就是因此攢下的。對基層干部倒貼之現象,不能見怪不怪,習以為常,理應高度重視,并及時糾正。
讓基層干部不再倒貼干活,要做好資金的謀劃與保障?;鶎訂挝灰巹澓媒涃M使用,不隨性而為。同時,上級政府應加大對農村的財政保障力度,將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和村干部基本報酬等納入預算,縣鄉兩級公共財政支出要加大傾斜力度,做到及時撥付,不得拖欠、挪用。
讓基層干部不再倒貼干活,要避免形式主義,為基層干部減負。不久前,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會議強調,把治理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那些大講排場、前呼后擁的調研,除了浪費基層干部金錢,更容易挫傷他們干事創業的熱情。上級政府部門要多聽取基層的意見,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不搞高壓攤派。
基層干部倒貼干活,看似是“錢”的問題,其實折射出當下基層治理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應設身處地為基層干部著想,常態化關愛基層干部,讓基層干部安心為群眾、為地方發展服務。
(摘自《半月談》)
當前經濟不景氣不是周期性因素帶來的。我們需要的是信心。如何擴大消費需求?得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個是有比較好的就業率,人們不擔心失業;第二個是個人收入還是要有所增加;第三個是有很好的社會保障,人們不會擔心把錢都花了,假如生一次病住一次醫院就完了。
——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經濟學家吳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