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平/文

數字化轉型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構建創新驅動發展格局的有力抓手。近年來,重慶紅宇精密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穩步推進數字化轉型,賦能精細化管理,一批智能化建設成果涌現,不僅惠及了基層員工,也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裝上了“數智引擎”。2020年以來,公司利潤、營業收入、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率分別達13.66%、30.55%、20%。
在紅宇精工傳動產業部生產現場,手持終端的員工對著產品上的二維碼輕輕一掃,從貨物檢查、清點接收、上架入庫、生產分配、出庫銷售到客戶使用等全流程信息便一目了然展現出來,僅僅6個人即可完成每年80多萬套產品的清點、配送、數據錄入等工作,這是公司以創新供應鏈管理模式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的一個縮影。
紅宇精工推動傳統采購管理向高效、協同、精細化供應鏈管理轉型,打造了“一張網一平臺”采購信息化系統。該系統與ERP 系統、云之家移動辦公平臺等集成,整合供應鏈數據,具備“統一集中采購、線上詢比價、供應商管理、系統集成”等功能,實現了采購、生產計劃安排、物料準備、生產執行、在制品管理、批次管理等全流程數字化。
“一張網一平臺”采購信息化系統的運用,不僅有效拓展了供應商資源,而且能通過精準掌握各供應商針對不同批次產品的報價,有效控制物資采購成本;同時實現了招標采購、物資采購全流程公開,采購申請、計劃、詢價、到貨、入庫全過程跟蹤管理,提升了采購效率和管理效率。
成本核算時間從5天壓縮至2天,這是紅宇精工上線業財一體化系統平臺取得的成果。該平臺上線前,公司成本核算需要向技術部門要工藝路線、材料定額、工時定額,向生產部門要外協訂單合同、投產計劃,向供應部門要原材料采購價格,向財務部門要成本明細、結算發票……數據分散,核算費時費力,人員勞心勞力。平臺上線后,實現了產品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實時采集,成本結轉數據一次性自動生成,大幅壓縮了財務核算時間成本。
為打通業務、財務之間的數據通道,紅宇精工建設了從標準成本管控到制造物流環節的全過程管理信息系統,打破了部門之間、專業之間、系統之間的管理壁壘、技術壁壘,通過標準作業流程規范,將銷售與收款、采購與付款、生產與成本等業務活動信息與財務核算數據進行直接對接,實現物流、信息流與資金流的統一,使所有經營活動成果及時反饋到財務數據上,以數據揭示生產經營問題,大幅提升了財務核算效率和精細度,為生產經營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過去我們要查找一個產品三年的數據過程記錄,要在紙質資料中查找,花費很長時間。應用計量管理系統后,只要鼠標輕輕一點,需要的數據就出來了?!奔t宇精工品質部計量理化室的員工對數字化轉型帶來的變化深有感觸。公司自主開發的計量管理系統運行后,月度送檢通知、月度工作清單、校準/檢定統計、計量臺賬管理、年度檢定統計等都能在電腦上搞定,有效規范了計量過程管理,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公司持續發力軟件開發,在自主開發計量管理系統基礎上,針對設備管理信息化需求,打造了“智慧紅宇”設備運維管理系統,全方位滿足設備操作員、設備維修員、設備技術員、設備管理員等對設備管理及時性、運維可控性的需求,有效提升了設備管理效率。系統上線以來,累計完成1300余項設備故障維修流程,受到了設備管理人員和一線員工的一致認可,“信息化驅動設備管理提質增效”創新成果榮獲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基層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
產品自動對接,零件自動加工,物流小車來回穿梭,機械臂抓取自如,在紅宇精工新能源汽車傳動部件制造智能工廠,數條生產線同時開工,機械設備有序運轉,自動化生產的場面熱火朝天。紅宇精工大力推進兩化融合,以業務需求為導向,深入推進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建設,在自動變速器油泵車間、液力變矩器車間相繼被認定為“重慶市數字化車間”后,傳動部件制造工廠被認定為“重慶市智能工廠”。
在新能源汽車傳動部件智能工廠建設中,紅宇精工打造了“產品數字化分析、工藝仿真與虛擬加工、生產計劃智能調度、制造過程工藝執行管理、設備數據采集與可視化監控、物料配送自動化、生產大數據決策”涵蓋7個重點環節的智能制造典型應用場景,全面提升企業在生產管理資源配置、工藝優化、過程控制、質量控制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推動新能源汽車傳動部件制造實現智能制造和管理水平整體提升。截至目前,公司傳動產業部訂單關閉周期縮短12%,產量增加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