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萌萌,陳家鳴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案例分析法對高爾夫運動的發展情況進了歸納整理,主要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器具裝備專業化、高爾夫規則精細化、高爾夫賽事多樣化、參與人群年輕化、與科技結合不斷強化。以此類趨勢為基礎提出了我國高爾夫運動的發展路徑:加大政府扶持、培養專業人才、開發品牌賽事。
◆ 高爾夫運動;發展趨勢;路徑
高爾夫運動是指球手利用不同的高爾夫球桿將高爾夫球打進球洞的具有健身性、娛樂性、交際性和高尚性的一項古老的戶外體育運動,被譽為“時尚優雅的運動”。從古至今,高爾夫運動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和人的需要,其發展也在經歷不斷地調整與進化。
在我國,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的思想不斷發生轉變,高爾夫作為一項體育活動,也隨之不斷進步與發展,本文主要研究了高爾夫運動的發展趨勢,并以此提出我國高爾夫運動的發展路徑。以期通過對高爾夫運動的發展趨勢與路徑進行研究,使人們了解高爾夫這項運動的發展情況,為我國高爾夫運動的發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高爾夫運動的起源一直是許多國家爭論不休的問題,起源于15世紀的蘇格蘭是目前流傳最廣的說法,當時的放牧人熱衷于玩一種用棍子把石頭擊入洞穴的小游戲,后來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高爾夫運動。在廣義進化論視角下,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會經歷三個階段,而高爾夫的發展也遵循這三個階段,即發生初創階段、組織構建與傳播階段、完善普及階段[1]李杰凱.運動項目廣義進化規律與體育教學原理[D].北京體育大學,2006.。
高爾夫運動的發展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早期的高爾夫運動只在皇室貴族中盛行,稱為“貴族運動”。高爾夫運動出現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作為休閑娛樂的方式,由民間組織自行舉辦,沒有官方的賽事或規則。其形式簡單,用木桿將小球擊打至預先定好的球洞中既為成功。1744年,世界上第一個高爾夫運動的文字版規則發布,由利斯紳士高爾夫球手俱樂部推出,但是該規則簡單,僅有十三條。而后各個俱樂部都開始制定自己的規則,但由于各個俱樂部之間沒有統一的機構來規范該運動規則,使得其規則多樣,無法得到較好推廣。
隨著高爾夫運動的不斷演進,其組織形式、器材和規則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進與提高,1834年,影響力最強的圣安德魯斯高爾夫俱樂部被當時的國王冊封為“蘇格蘭圣安德魯斯皇家古老高爾夫俱樂部”,而后該俱樂部編寫的高爾夫規則,成為世界上第一部統一的規則,高爾夫運動長達一百年的規則混亂局面就此結束。1860年,世界上首個高爾夫公開賽事舉辦。1919年,全英業余比賽舉辦。從此,高爾夫運動開始在世界范圍內傳播。隨著賽事的增加、參與人口的增多,高爾夫這項運動的影響力不斷增強。高爾夫的球、球桿也不斷改進,1921年,規定了高爾夫球尺寸與重量的標準,高爾夫球桿的桿身也經歷了木制、鐵制、鋁制、輕金屬和碳素制等一系列更為專業化的發展變遷。
隨著高爾夫運動在世界范圍內的開展,該項目得到了普及,逐漸趨于完善。1951年,高爾夫運動競賽規則不統一的局面愈發顯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高爾夫球協會與蘇格蘭圣安德魯斯皇家古老高爾夫俱樂部協商決定每四年組織召開一次會議,進行高爾夫運動競賽規則的修改與制定。通過此次協商,這兩家機構成為了世界上高爾夫競賽規則制定、解釋和仲裁的最高權威機構。到了20世紀末,世界上已經出現了多種類別的高爾夫球賽,根據選手的專業、年齡、性別劃分了不同的賽事類別,這些球賽成為高爾夫愛好者、運動員展現自我的舞臺。專門機構的建立、制度的完善、賽事的開展與普及都表示著高爾夫運動更科學、和諧,更經濟、有效率,更復雜、有影響力。意味著高爾夫運動正處于完善與普及階段[2]徐聞博.我國大眾高爾夫球后備人才發展的戰略研究[D].哈爾濱體育學院,2020.。
人類社會是一個不斷發展進步的社會,高爾夫運動是人類社會的產物,從過去到現在,在那三個發展階段,高爾夫運動由孤立和封閉狀態進化為具有活力的開放狀態,組織化程度逐漸提高,功能變得強大,社會影響力增強。雖然發展過程中有遇到到困難與阻礙,但整體上都是不斷進步的,最終是向著更高的國際化組織層次和更強的社會影響力方向進化。
從高爾夫運動的出現到現在,高爾夫的器材經歷了很多變化。球桿由最開始的木質彎曲的棍子演變成現在一套種類多樣、功能齊全的器具,可以根據球場上出現的不同情況,選擇最佳擊球球桿。高爾夫球也由最開始裝滿羽毛的薄皮袋演變成現在重量、尺寸都有嚴格要求的白色方形網格球,不僅如此,球還根據層數、硬度、性能等進行分類,人們可以根據需求不同,選擇不同的球,以達到最好的擊球效果。除此之外,隨著高爾夫運動的普及,還出現了專用的球鞋、球帽、手套和服裝,這表明高爾夫運動的器具配備正不斷朝著專業化趨勢發展。
最初高爾夫運動的規則只有13條,內容簡單,只在小規模范圍內使用,沒有統一機構進行規則的制定與修改。現在高爾夫運動已經建立了世界通用的規范用書,規則經過多次修訂完善,涵蓋了包括球場上禮貌規范與行為舉止等各個方面,并且有專門的機構每四年進行一次修訂,保障了規則能夠順應比賽開展的需要。這也彰顯了高爾夫運動規則更加精細化的趨勢。

圖1 校園內開展高爾夫球課
1860年,高爾夫運動有了第一個區域比賽,到現在不過150多年的時間,其賽事類型越發豐富多樣,出現了不少影響力較高的國際賽事。像“大滿貫”四大賽事、德萊杯、世界杯、美國PGA巡回賽賽事、老年高爾夫球賽等。賽事還根據級別分為地區賽事、全國性賽事、州級賽事和國家賽事;根據參賽資格劃分為職業賽和業余賽;根據性別劃分為男子賽和女子賽;根據年齡段劃分為青年組、成年組、中年組和老年組等,賽事數量場次也大幅提升。根據中國高爾夫協會的數據統計,比較2020年與2022年賽事數據得結果如表1所示,除了業余組賽事,我國高爾夫賽事數量都在不斷增加,尤其是青少年組的賽事數量增幅最大。這種種跡象表明,我國對高爾夫運動的關注不斷提高,賽事數量持續增加。

表1 中國高爾夫協會認定的高爾夫賽事數量安排
過去,高爾夫運動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是上層成功人士進行娛樂消遣的活動,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爾夫運動逐漸“平民化”,越來越多人參與其中。據統計顯示,目前參與職業比賽的人群,其年齡段有明顯的下降趨勢,有不少年僅十幾歲的選手開始參加比賽,并取得優異的成績。此外,在我國多個地區,高爾夫運動開始走進校園。青島為明學校在小學部開展了高爾夫選修課程,深圳大學、吉林體育學院開展了高爾夫球專業課程,東北大學開展了高爾夫公共體育選修課程等,高爾夫運動在各地區得到發展,有效促進了年輕群體參與高爾夫運動的行為,打破了高爾夫在大眾眼里遙不可及的形象。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與發展,高爾夫運動與科技相結合,有了新的發展趨勢——室內高爾夫球館。室內高爾夫球場對場地、環境、時間、天氣等沒有特定的要求,能夠模擬真實的擊球狀態,擊球結束后,擊球效果也能夠直觀的展現在屏幕上。其費用相對較低,符合普遍大眾的消費水平,降低了大眾的入門門檻。近幾年,各地出現了不少室內的模擬高爾夫球館。據大數據統計,2022年國內室內高爾夫球館數量已有1000余家,高爾夫運動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86.4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02.6億元。

圖2 室內高爾夫球場
政府支持有利于項目的發展。政府可以制定有利政策帶動高爾夫產業的發展。例如:天津市地稅局規定免征該市高爾夫球場每年冬季封場期數月的土地使用稅,遼寧、江蘇和湖南等省下調球場營業稅率[3]許毅濤.高爾夫實用教材[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政府通過對稅務的減免和下調能夠給高爾夫運營者減少經營成本、降低營業壓力,當經營成本減少時,企業就有可能通過下調打球價格來吸引消費者,從而可以使更多人參與其中。室內高爾夫球場是當下新的流行趨勢,其價格相對較低,能夠符合大眾的消費水平,降低了高爾夫運動的入門門檻,對室內高爾夫球場進行宣傳推廣,鼓勵群眾參與,有利于高爾夫運動的大眾化。
當下我國校園高爾夫課程開展正處于較好的勢頭,有不少地區和學校開始將高爾夫運動引入校園,應該充分利用該優勢,加大高爾夫運動在小中高階段的推廣與普及。先以培養興趣為主,通過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其參與其中,逐漸擴大參與群體,與此同時,使得選材范圍擴大,更利于挖掘、培養專業人才。此外,對于專業院校應加強培養力度,鼓勵學校與專業的高爾夫俱樂部、企業合作,用專業人才去進行專業知識的授課,教學主要方向應立足行業需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生的知識與技能,以此彌補專業人才的空缺。
賽事有利于增強群眾對項目的關注,也利于培養項目的競技人才。目前我國高爾夫產業雖得到了一定發展,賽事數量也不斷提高,但是仍然缺乏知名賽事的帶動性。應該鼓勵俱樂部、協會積極交流,相互合作,共同打造賽事品牌,擴大賽事吸引力與影響力。通過舉辦比賽給我國高爾夫球員帶來機會,以賽代練,提升競技能力,有利于培養我國競技人才,提升競技水平;同時,賽事的舉辦還有利于提升群眾的關注度,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參與其中,從而推動高爾夫運動的發展。
高爾夫運動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內,高爾夫運動組織化程度、功能、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強,達到了目前較為完善的階段。高爾夫運動發展至今,雖然遇到過障礙,但總體上發展趨勢大好。未來,我國高爾夫運動也將不斷進步,隨著社會發展提出影響自身進化方向的新思想、新理論和新方法,在此基礎上不斷推動自身的發展[4]吳鐵勇.新時期我國高爾夫球的發展困境與突破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19(11):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