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時代,媒體融合已經成為一種無處不在、影響深遠的媒體現象、社會現象,對電視新聞編輯的轉型產生了極大影響。電視新聞編輯須積極轉型,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和創新思維,以更好地服務觀眾。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案例分析法和專家訪談法等多種研究方法,探討媒體融合對電視新聞編輯轉型的影響。首先,對媒體融合的相關理論進行分析,包括媒體融合的內涵和優勢。其次,深入探討媒體融合對電視新聞編輯轉型的影響,得出的結論為:媒體融合對電視新聞編輯轉型產生了極大影響,主要表現在工作發生轉變和編輯質量要求提高、對電視新聞編輯綜合素養的要求更高等方面。電視新聞編輯不僅要具備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如技術能力、創新能力、學習能力等,還要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適應和應對行業變革。最后,提出媒體融合語境下電視新聞編輯轉型的建議,具體包括轉變思維模式、增強創新力、提高多媒體技能、深化新聞內容、優化工作方式以及加強觀眾需求的關注等。文章旨在為電視新聞編輯的未來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以提高電視新聞編輯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和競爭力。
關鍵詞:媒體融合;電視新聞編輯;轉型;思維模式;媒體技能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24-0128-03
媒體融合是媒體發展的必然趨勢,能促進不同類型媒體之間的相互滲透和融合,提高信息傳播的效率和質量,同時也能提高媒體的競爭力和創新力。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應深刻理解媒體融合的內在屬性,正確認識媒體融合給新聞編輯帶來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積極進行轉型,以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和發展要求。
媒體融合是指將不同類型、不同形式的媒體進行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媒體形態和業務模式,其不僅涵蓋了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之間的融合,也包括不同類型新興媒體之間的融合。
媒體融合的優勢在于能夠將不同類型媒體的優點進行互補,提高信息傳播的效率和質量。例如,互聯網可以提供海量的信息和互動性,而傳統媒體則可以提供更加權威和深入的報道和分析。媒體融合可以將這些優點結合起來,實現更為全面、深入、互動的信息傳播[1]。
(一)工作方式發生轉變,編輯質量要求提高
在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中,媒體融合帶來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電視新聞采編報道方式發生變化。媒體融合使得電視新聞采編的報道手段更加多樣。過去,電視新聞報道主要采用圖像和視頻,但隨著媒體融合的出現,新聞報道方式更加多元,如結合文字、音頻、網絡直播和社交媒體,并且各種不同形式的新聞獲取途徑大大增加。電視新聞報道更為靈活、覆蓋范圍更廣。
第二,媒體融合對電視新聞編輯的內容生產也產生了變革。傳統的電視新聞內容生產以記者采訪和拍攝為主,而媒體融合使得電視新聞編輯可以通過網絡搜索、社交媒體等渠道獲取信息和素材,從而提高了新聞內容生產的效率[2]。
第三,人們獲取新聞的渠道變得多樣,電視新聞媒體獲取信息的途徑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例如,通過互聯網、APP、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平臺搜索信息。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新聞編輯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能夠吸引受眾的注意,電視新聞編輯要從獨特的視角進行新聞撰寫,并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和嚴謹性。對于新聞記者來說,在新聞編輯實踐中,切忌為了追求新聞效果而出現虛假宣傳或是主觀報道等情況,應當深入分析新聞事件的性質及原因等,并在實踐中堅守質量原則,有效提升新聞編輯的整體質量[3]。
(二)對電視新聞編輯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媒體融合對電視新聞編輯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具備跨媒體傳播的能力
媒體融合語境下,電視新聞編輯需要具備跨媒體傳播的能力,熟悉各種媒體平臺的傳播特點,包括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能夠適應不同媒體平臺和傳播渠道的需求,且懂得運用各種媒體技術和工具進行新聞傳播,以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4]。
2.注重互動和用戶體驗
新媒體時代,觀眾與媒體之間的互動越來越頻繁,也越來越重要。同時,觀眾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他們能夠通過社交媒體等平臺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對此,電視新聞編輯要注重與觀眾之間的互動,及時了解觀眾的需求,以提供更符合受眾口味的新聞內容[5]。
3.具備數據分析和可視化能力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新聞傳播中,數據分析和可視化也成為重要的手段。在這樣的背景下,就要求電視新聞編輯具備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的能力,善于利用數據可視化的手段呈現新聞內容,從而提高新聞傳播的效果與質量[6]。
4.具備創新編輯思維和技術能力
媒體融合對電視新聞編輯的技術要求也發生了變化。電視新聞編輯需要掌握新技術,如網絡編輯、多媒體編輯等,以更好地適應新的傳播方式和觀眾需求。同時,電視新聞編輯也要創新編輯思維模式,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要求。
5.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技能
媒體融合語境下,電視新聞編輯要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技能,關注新媒體的發展趨勢,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媒體技術和工具,以更好地適應媒體融合的變化和發展[7]。
(一)轉變思維模式
當前媒體融合趨勢不斷加深,為更好地適應新的媒體環境和觀眾的需求,電視新聞編輯應積極轉變思維模式。
第一,電視新聞編輯應樹立全局觀念。在新聞工作中,從宏觀角度把握新聞信息的全貌,從而更好地篩選、整合發布新聞信息[8]。
第二,電視新聞編輯還應形成多元化的思維模式。在新聞編輯過程中,能夠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領域深入剖析和解讀新聞信息,從而更好地滿足觀眾對多元化信息的需求。
第三,電視新聞編輯應樹立大數據思維,深入挖掘數據價值。傳統的編輯由于不具備大數據思維,數據收集和分析不夠徹底。新媒體時代,大數據技術應用更為廣泛,數據分析和數據驅動將貫徹新聞編輯的全過程,因此就需要電視新聞編輯人員樹立大數據思維,深入挖掘數據價值,不斷提升數據處理能力,以增強新聞編輯的有效性[9]。
(二)增強創新能力
媒體融合語境下,電視新聞編輯在轉型過程中只有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環境及觀眾需求。
第一,加強新技術、新手段、新方法的學習,并積極運用到新聞編輯工作中,以有效提高新聞編輯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第二,挖掘新的信息來源和渠道,在新聞編輯工作中,從更多元化的角度獲取和篩選新聞信息。
第三,積極創新新聞表現形式,在新聞編輯工作中,使用更加生動、形象、直觀的方式來呈現新聞信息,從而提高觀眾的接受度和滿意度[10]。
(三)提高多媒體技能
當今時代,互聯網、社交媒體和手持設備快速普及,給觀眾帶來了更為豐富多樣的視聽體驗。在這樣的背景下,電視新聞編輯的轉型要重視自身多媒體技能的提升,從而更好地滿足觀眾的實際需求[11]。
第一,電視新聞編輯應學習和掌握視頻編輯、拍攝和制作技能,創造出更加生動、形象、直觀的行為節目。
第二,電視新聞編輯應熟悉各種新媒體平臺的傳播特征和運營方式,通過多種渠道將新聞信息傳播給觀眾,增強新聞信息的時效性。
第三,電視新聞編輯要掌握數據分析和可視化技能,面對日益復雜的新聞信息,能夠利用數據可視化的方式將新聞呈現給觀眾,提高新聞傳播的效果[12]。
(四)深化新聞內容
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和觀眾需求,電視新聞編輯人員要深化新聞內容,提高新聞質量,更好地為受眾服務。
第一,選題深度化。選題是新聞編輯的首要任務,也是新聞內容深化的重要基礎。在新聞編輯過程中,應注重選擇具有深度和廣度的選題,并從不同的角度、層面深入剖析問題,將事件的全面性和復雜性展現給觀眾[13]。
第二,解讀深度化。解讀是新聞內容深化的關鍵環節。電視新聞編輯人員應深入分析新聞事件,挖掘時間的內在聯系和規律,為觀眾提供有深度的解讀和分析,幫助觀眾更好地了解新聞事件。
第三,背景分析深度化。背景分析也是新聞內容深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電視新聞編輯人員應充分了解事件的相關背景信息,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為觀眾提供全面的背景分析[14]。
(五)優化工作方式
在媒體融合趨勢下,電視新聞編輯應不斷優化工作方式,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第一,優化采編流程,實現采編一體化和智能采編。通過對采編流程進行標準化、流程化、智能化的改造,減少人力投入,提高采編效率;積極引入現代化的編輯系統和工具,實現稿件自動分類、審核、排版等,縮短新聞生產周期;將智媒技術應用至新聞采編流程中,提高新聞采編效率和質量[15]。
第二,加強與各部門之間的協作和配合,實現真正的多媒體融合和資源共享。媒體融合語境下,電視新聞編輯須具備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能夠與其他編輯、記者和媒體平臺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作,共同完成新聞報道和傳播任務。為此,需要建立良好的團隊合作機制和溝通渠道,確保各部門之間的協作和配合,并加強團隊成員之間的交流和學習,提高團隊成員的專業素養[16]。
(六)關注觀眾需求
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應關注觀眾需求。
第一,了解觀眾的喜好和需求,從觀眾的角度出發呈現新聞信息。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可以通過關注社交媒體上的熱點話題、評論、點贊等,了解觀眾的興趣和需求,以及他們對新聞報道的態度和反饋,也可以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了解觀眾的行為和喜好。通過分析網站訪問數據、新聞閱讀量、評論數量等,新聞編輯可以了解哪些新聞內容更受歡迎,哪些觀眾群體更活躍,從而調整報道策略和內容選擇。
第二,加強與觀眾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及時獲取觀眾的反饋和建議。加強互動能夠增強觀眾的參與感和沉浸感。新聞編輯需要設計互動環節和游戲化元素,引導觀眾參與其中,讓他們在接收信息的同時,也能積極地進行反饋和交流。這不僅可以增強觀眾黏性,還能促進其對信息的理解和記憶[17]。
例如,針對某些社會熱點事件,可以設計問答環節或者投票環節,讓觀眾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背景和相關知識點。同時,也可以通過投票的方式,讓觀眾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從而更好地反映社會輿論和民意。
媒體融合對電視新聞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視新聞編輯轉型是必然的選擇。在轉型過程中,電視新聞編輯應積極轉變思維、增強創新能力、提高多媒體技能、深化新聞內容、改進工作方式以及關注觀眾需求等,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謝薏.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轉型的必要性及路徑[J].傳播與版權,2023(17):5-7.
[2] 孫鵬飛.新時代背景下促進電視新聞編輯轉型的思路探究[J].傳媒論壇,2023,6(12):86-88.
[3] 丁怡.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編輯改革轉型分析[J].采寫編,2023(3):59-61.
[4] 鄭輝.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轉型策略研究[J].中國報業,2023(3):124-125.
[5] 王佳.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轉型發展策略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22,43(23):190-192.
[6] 于東曉.傳統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在新媒體時代實現轉型與創新[J].西部廣播電視,2022,43(22):188-190.
[7] 張曦東.創新思維指導下電視新聞編輯的轉型[J].記者搖籃,2022(11):99-101.
[8] 馮赫明.基于內容為王探討電視新聞融媒體轉型[J].中國報業,2022(16):90-91.
[9] 魏媛.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轉型方向研究[J].采寫編,2021(9):81-82.
[10] 關秀同.融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編輯轉型的實踐與思考[J].新聞文化建設,2021(13):105-106.
[11] 卡依薩爾·阿不來提.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轉型發展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21,42(8):152-154.
[12] 王玉榮.新媒體崛起背景下電視新聞編輯的轉變與創新研究[J].新聞文化建設,2020(16):118-119.
[13] 盧武林.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轉型[J].中國有線電視,2020(10):1237-1238.
[14] 裴穎.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轉型策略探索[J].記者搖籃,2020(9):34-35.
[15] 杜小榮.媒介融合視野下電視編輯轉型發展路徑分析[J].新聞文化建設,2020(8):44-45.
[16] 盧巍.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定位與發展研究[J].中國傳媒科技,2020(7):69-71.
[17] 張宇潔.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轉型[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13):119-120.
作者簡介 林蘭華,研究方向:新聞傳媒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