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興利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課程理念”中要求:“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實施從學生語文生活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而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閱讀內(nèi)容、擴大知識面,這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在此,筆者就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予以探討。
一、明確合作閱讀的教學目標
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還不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因而也缺乏明確的學習方向,所以這就需要教師確立并制定合理的合作學習目標,保障合作學習方式提高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為此,教師應全面深入地解讀、探究和摸索教學大綱、教材以及學生的學情,在此基礎上才能確立每一個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從而展開有效的合作閱讀教學,真正確保這種教學模式高效、高質(zhì)且有序的進行。例如,在引導學生《將相和》的合作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研究課文的內(nèi)容以及教學要求,教師應明確整篇文章的脈絡,領會和把握藺相如將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及廉頗勇于改過的精神,由此來確立閱讀教學的目標,然后設計相應的閱讀教學方案,組織學生分成多個小組,結(jié)合每一項的閱讀目標,進行有序的合作閱讀學習;接著,學生在合作學習的探討中,教師應注意做好點撥、指導,此時可讓小組的成員代表上臺闡述本組的探討結(jié)論,并最終對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的成果進行總結(jié)、點評,由此才能不斷完善每一個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成果,并給予學生閱讀思路一些正確的指導和方向,由此逐步引導學生展開深入的閱讀與理解,從而發(fā)揮合作學習的閱讀教學作用。
二、精選合作閱讀的教學內(nèi)容
要想使小學語文合作閱讀教學順利開展,語文教師必須要不斷提升備課質(zhì)量。要盡量選擇一些具有深遠教育意義,能夠引起學生閱讀興趣的文章來開展閱讀教學,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也能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積極性,促進整個語文閱讀教學課程順利開展。例如,可以針對小學生喜歡大自然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桂花雨》來開展合作閱讀教學,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更感興趣,而且通過閱讀教學也能讓學生認識到新的植物,又能進一步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三、關注學生合作閱讀的思維
小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有時會走進思維的牛角尖,產(chǎn)生誤解;大家的理解又與教師的講解不同,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進行拓展和澄清。而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閱讀可以較為有效地避免此類問題的發(fā)生。教師要鼓勵學生去爭論,要勇于表達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直接與教師進行辯論。另外,除了小組內(nèi)部的爭論,教師還要鼓勵小組之間的溝通交流,最大化地發(fā)展學生的閱讀思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得到全面且深刻的理解,才能賦予閱讀教學以更多的趣味和對學生的吸引力。例如,《窮人》這篇課文講述了這樣一個道理:經(jīng)濟上貧窮的人,他們的心靈可能并不貧窮,而是充滿了偉大的情懷,不能以經(jīng)濟條件作為衡量一個人的唯一標準。而有些學生可能領悟不到,只是覺得課文里的主人公是好人。通過小組合作閱讀,比較敏感或思想更為成熟一些的學生,就能將自己更加深入的方式分享給其他同學。即使有的學生一時理解不了而發(fā)生了爭論,也會隨著爭論的逐漸深入而改變看法,從此學會多思考、多聯(lián)想,獲得閱讀能力的提升。
四、提高學生合作閱讀的自主性
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的自主程度還不夠高,導致學生的作用發(fā)揮不出來,因此教師應該進一步提高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自主性,可以將傳統(tǒng)的課前預習、課中討論與課后鞏固環(huán)節(jié)同合作學習方式聯(lián)合起來使用,讓合作學習不僅服務于課中討論環(huán)節(jié),也服務于課前與課后環(huán)節(jié),使學生的主動性得到進一步發(fā)揮。教師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可以加強對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建立一個班級微信群,同時讓各個小組也建立一個小組群,從而讓合作學習變得更為便利。比如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方式,以組為單位在課前搜索與周總理相關的事例,讓學生能夠在課前對本課的主人公周恩來總理有一些了解,同時也幫助學生增加一定的閱讀量。課上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基礎的讀課文訓練以后,可以讓學生針對“周恩來總理的人格魅力及其啟示”等問題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掌握文章的內(nèi)涵,同時也發(fā)揮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德育作用。最后,在課堂鞏固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互相監(jiān)督,做好課后作業(yè),進一步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
五、鞏固學生合作閱讀的成果
合作閱讀教學的效果是多方面的。從短期或表面上來看,能夠提升學生閱讀時的流暢度,促進他們理解能力的提升;而從長期或更深的角度來思考,學生通過閱讀獲得的知識、懂得的道理只有被他們實際應用出來,才真正證明著閱讀教學的效果,代表著閱讀效果的鞏固。因此,教師應該更充分地利用小組合作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去鞏固自己的閱讀成果。例如,合作閱讀《父愛之舟》一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閱讀過程中分享自己日常與父親的相處,交流彼此的感受,加深學生的感悟。閱讀教學結(jié)束之后,教師可以發(fā)起一個倡議,讓大家回去之后找機會與父親進行一次深入的交流,幫助父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促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進一步的成長。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還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必須要將合作學習法引入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便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要,讓學生在強化自身閱讀能力的同時,也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為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閱讀的正確理念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