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靜亞
“生命語文——用生命而為的語文教育。”如何在在小組合作共學中,如何在語文學習任務包驅(qū)動下,去叩開生命語文這扇大門,是我近來一直在思索的問題。在校公開課上,摩拳擦掌,我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依托,以學習任務包驅(qū)動課堂教學,力求讓課堂成為生命語文的主陣地。至此,我的內(nèi)心有了答案。
一、學習任務包1——美讀導入,豐富文本內(nèi)涵的途徑。
宗璞的著名散文《紫藤蘿瀑布》是一篇意蘊深厚的文章,文中就提出了生命的話題,對于初一學生來說,這個話題還是顯得“高深”了點,我以如下,學習任務包的形式去開啟課堂教學。
課例設計的導讀,引用作者的另一篇散文《哭小弟》中間的文字,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去品讀,課前各組推選,班內(nèi)再選,最終課堂上產(chǎn)生一名優(yōu)秀學生代表范讀,效果頗佳:
“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種宗教企圖描繪的地方,也是每個人都會去,而且不能回來的地方。
我長小弟三歲。從我有比較完整的記憶起,生活里便有我的弟弟,一個胖胖的、可愛的小弟弟,跟在我身后……”
小弟是那么可愛、出色,作者是那么地愛著自己的小弟,而就是這么一位在作者心目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的親人,突然有一天會去到另一個世界,難以想象,這在作者的心里會造成多么巨大的傷痛!
這種“入境”、“入情”的設計方法,無形中豐富了課文的內(nèi)涵,而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包1——美讀導入,選拔優(yōu)秀學生代表,更是讓學生的“情”與作者所抒發(fā)的“情”具有了產(chǎn)生共鳴的背景,而“紫藤蘿瀑布”所揭示的內(nèi)在意蘊,在導入階段即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學習任務包2——合作探究,生命火花碰撞的舞臺。
在課例設計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任務包內(nèi)容極好的推動了生命語文的流淌。
任務學習包第一項目:
一、欣賞朗讀,分組合學,代表發(fā)言,理清文本脈絡。
學生呈現(xiàn),精彩紛呈:A、平實的說:看花——憶花——悟花。
B、詩意的說:與花相遇——與花對話——與花同行。
接下來,我不急于讓學生賞析課文,而是宕開一筆,推行此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任務包第二項目:
讓2位學生代表介紹自己事前準備的ppt,分別介紹作者思想及她的為人、個性、創(chuàng)作理念等。
“宗璞其人——
學生代表1:“創(chuàng)作翻譯并舉,小說散文俱佳,是當代女作家中屈指可數(shù)的學者型作家。
若能為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人增添一點抉擇的力量,或僅只減少些許抉擇的痛苦,我便心安。”
學生代表2:“即便不微笑,也讓人觸到慈愛;哪怕不開口,也覺得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象。她的創(chuàng)作如她的為人:真誠而嚴謹。宗璞散文最能打動人的地方產(chǎn)生于她的不事雕琢的真情。讀她的散文如面對一杯清茶,淡淡的綠色中,飄散著濃釅的清苦。”
雖然只是關于作者的只言片語,但這些零碎的信息由任務學習包的形式去開展推動,探尋搜集,讓學生們在課前以8個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這些溫婉的文字,我想才會真正能夠在學生心目中構(gòu)筑起對作者最初的形象來。在此基礎上,我再讓學生們自讀品味課文,其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而后,在老師引領作用下,師生的互動合作中,在不斷的“生成”中,生命的火花也漸漸擦碰出來。
任務學習包第三項目:
“品味其文:
我認為最美麗的一個畫面─—
我認為最動人的一種情感——
我認為最難理解的句子——
我認為最富有哲理的句子——
我認為用得最妙的詞語——
我認為用得最妙的修辭——
我認為最富有層次感的描寫——”
7個小組各自認領一題,1個小組專門為各組補充總結(jié),生命的拔節(jié),花開的聲音由此生發(fā)。
三、學習任務包3——拓展內(nèi)化,生命體驗感悟的延伸。
接著,我選擇了臺灣女作家席慕蓉的談花之作《白色山茶花》,通過閱讀,合作,探究,共情,讓學生思考學習任務包內(nèi)容:
山茶花對席慕蓉說了些什么?
孩子們的答案,讓我的課堂真正達到了高潮——生命語文由此生發(fā)。
有了“珍惜僅有一次的生命”、“努力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生命不在于漫長,而在于美好”、“即使明天就會凋零,也要在今天努力綻放”等不同感悟,引文與課文也就形成對照,通過比較閱讀,更加深入地認識了課文,凸現(xiàn)了教學立意。
在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在這樣的一項項任務學習包驅(qū)動下,課堂氛圍自由、熱烈,學生在不斷感悟中,的生命體驗得到了有效延伸。
四、學習任務包4——學習仿寫,領悟日常生活的載體。
最后,我這樣設計:在大自然里,宗璞遇見了藤蘿花,席慕蓉遇見了山茶花,這些花告訴了她們生命的真諦。相信你也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走進大自然,你遇見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以“與_________相遇”為題,學習兩位作者的手法,仿寫一篇從自然界體驗生命的文章,小組合作先擬寫開頭結(jié)尾,推選優(yōu)秀作品當堂展示。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讓語文與自然接軌,與生活接軌,讓所學、所感內(nèi)化,而學習任務驅(qū)動,小組合作推薦優(yōu)秀作品,也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從而引領學生們?nèi)ミM一步領悟生活,領悟人生。
五、我的深思回味——守望與聆聽的交織。
“生命語文”——將生命融入語文,使語文綻放生命活力。一位語文教師,如果能將自己的生命融入課堂,能將自己對語文、對學生的愛化入靈魂的深處,那樣的教學,那樣的深情,怎么會喚不醒“每個人靈魂里的詩的情感”呢?“當生命在場時,感染力真的不一樣。”
學習任務包的驅(qū)動,讓孩子們多了一份積極主動的力量,多了一份人人參與的快樂,在任務驅(qū)動下,愉快學習,積極探究,辯論激烈,勇于發(fā)言,學生那詩般流淌的唱響生命的篇幅,我深深地震撼了。
任務驅(qū)動,合作學習,教師、學生、教學一齊走向了自由的生命語文的王國。教師打包學習任務,學生快樂傳遞包裹,暢所欲言,激情洋溢,智慧的火花,靈魂的觸動,提出了獨到而精辟的見解。
語文課堂,是一首流淌的小詩,是一曲淺吟的歌謠,在自由的充滿愛的境界中,小組學習,任務驅(qū)動。在共生互享的師生關系中,達到了一種令人歡愉的、吸引人的境地。點亮生命之光,在小組合作中,靜靜走向了那一方語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