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欣

摘要:中國共產黨歷來十分重視婦女事業。號召廣大婦女投身于抗日救亡運動,是全面抗戰爆發后中國共產黨婦女解放事業的重大舉措與偉大勝利。在號召和組織婦女抗日救亡的諸多信息傳播載體中,《新中華報》以其黨報的特殊屬性,精準傳達、生動闡釋黨的婦女政策,增強了邊區婦女同志對黨的婦女解放工作的政治認同,喚起了婦女同志的主人翁意識,對抗日救亡運動作出了重大貢獻。
關鍵詞:抗戰時期 《新中華報》 婦女解放 民族解放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立足中國國情和革命實際,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全民族抗戰的歷史大背景下,中國共產黨將婦女解放與民族解放有機結合,以動員婦女積極投入到抗日救亡運動中來。中國共產黨通過協同推進“婦女解放”“民族解放”兩條戰線,使廣大婦女在求得自我解放的同時,也為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缎轮腥A報》作為抗日戰爭時期陜甘寧邊區政府宣傳工作的重要載體,以其“黨報”的特殊屬性,推動了抗日民主根據地婦女解放的意識形態建構。
《新中華報》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在宣傳報道中將婦女解放與民族解放有機結合起來,并將其作為宣傳報道的方向,這是黨在全民族抗戰背景下的重要選擇,也是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文化傳播領域的生動表達。
1.婦女解放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婦女問題一直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關注的社會問題之一,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神圣家族》《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共產黨宣言》等著作和一些論文及書信中都論述到了婦女問題,可見其對婦女問題的重視。馬克思主義婦女觀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內容:“(1)私有制是產生婦女壓迫的根源之所在;(2)婦女解放的先決條件是參加社會勞動;(3)婦女解放要走無產階級解放的道路;(4)婦女在社會革命和建設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馬克思和恩格斯肯定了婦女的重要社會作用,闡釋了婦女地位低下的產生根源及婦女解放的途徑——參加社會生產勞動,為中國共產黨的婦女解放工作提供了理論基礎,指明了方向。
2.從中國社會實際出發。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結合中國國情和革命實際的客觀需要,對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做出了本土化提升,成為傳播婦女解放思想的現實基礎。本土化后的馬克思主義婦女觀不僅僅把婦女解放定義為參加社會生產勞動,而是提升到與民族解放相等的高度上。這一現實基礎來源于毛澤東對中國社會實際的深刻洞察,他認為占人口半數的婦女同志,尤其是經濟地位低下、受壓迫深重的勞動婦女對革命有著迫切的需要,她們將會是決定革命勝敗的一個重要力量??箲饡r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認為,從中國社會實際來看,占人口總數半數的婦女同志既是中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重要成員?;诖?,中國共產黨制定了婦女統一戰線組織并規定:“凡十五歲以上婦女,只要贊同抗日,不分階級、黨派、民族、職業、宗教,經報名批準者,均得為婦聯或婦救會的會員”,以動員廣大婦女同志積極投入到抗日救亡運動中來,幫助廣大婦女同志在求得自我解放的同時,也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而戰斗。
3.《新中華報》的革命實踐??箲鸬钠惹行蝿荩笮侣勑麄鲌蟮绖毡丶皶r精準地傳達黨的婦女解放思想及政策,并取得廣大婦女同志的政治認同,以喚醒婦女群體的磅礴力量積極投入到抗日救亡運動中,這給中國共產黨統戰工作能力帶來了極大挑戰?!缎轮腥A報》以其黨報的特殊作用,在宣傳婦女解放思想同時,號召婦女同志參加到抗日救亡運動中來,為黨的統戰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一時期,《新中華報》通過對以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為價值內核的“婦女解放”思想的宣傳普及,滌蕩了封建社會階級壓迫下的落后婦女價值觀。中國革命的現實需求,成為“婦女解放”思想的實踐動因。
伴隨著全民族抗戰的深入發展,婦女解放運動也在邊區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邊區婦女同志積極投入到抗日救亡運動中,為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當時的很多報刊都對黨的有關婦女政策及婦女抗戰的信息進行了全面報道,為抗戰時期的婦女解放運動與抗日救亡運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其中,《新中華報》以其黨報的特殊屬性起到了強勁的宣傳作用。
1.《新中華報》的發展歷程及其黨報屬性。出版工作一直被中國共產黨視為在戰爭年代配合武裝斗爭的另一條重要戰線?!缎轮腥A報》的前身《紅色中華》報于1931年12月創刊于江西瑞金,是中華蘇維埃政府的機關報,主要刊登中共中央的方針政策、蘇區的建設情況等內容。為適應西安事變后國內革命形勢變化的需要,中共中央將《紅色中華》報改版為《新中華報》,其原編號仍得以延續。
改版后的《新中華報》以發表中共中央的方針政策、中共陜甘寧邊區的抗戰綱領以及國共兩黨的抗戰情況為主要內容,為此開設了國內政情、社會、戰爭形勢、戰局動向等欄目。其中,號召婦女抗日救亡便是重要內容之一。1937年9月,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形勢下,中共中央制訂了“經過統一戰線的活動和組織,團結各階層廣大婦女群眾在黨的周圍,并特別注意發動與組織勞動婦女”的婦女工作路線。為更廣泛地動員各階層婦女參加抗戰,促進婦女統一戰線的建立,《新中華報》緊跟時事進行報道,起到了“抗日先鋒”的作用,被毛澤東稱為“全國報紙中最好的一個”。但隨著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局面出現裂痕,中共中央于1941年5月15日,做出《新中華報》???,將其合并到《解放日報》中的決定。至此,《新中華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2.號召婦女抗日救亡的宣傳報道議程設置。《新中華報》對號召婦女抗日救亡的宣傳報道,遵循了新民主主義文化意識形態下婦女解放工作的議程設置。中共中央于1937年9月頒布《婦女工作大綱》,其中明確指出:“從爭取抗戰民主自由中爭取男女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的平等,改善與提高婦女地位,反對一切封建束縛與壓迫?!眿D女工作路線是“經過統一戰線的活動與組織,團結各階層廣大婦女群眾在黨的周圍,并特別注意發動與組織勞動婦女”。而后,《新中華報》的宣傳報道緊緊圍繞這一時期黨中央婦女工作的指示,闡釋黨的婦女工作政策,構建新民主主義文化意識形態,以刊登黨的方針政策、發表社論及文藝作品等形式推動婦女解放工作與抗日救亡運動協同開展。

由表1可見,從1937年全民族抗戰爆發到1941年???,《新中華報》共計發表了約256篇有關婦女解放的新聞報道,這些新聞報道將民族解放與婦女解放有機結合起來,從三八婦女節、社會生產、組織工作等方面來宣傳婦女解放思想,以提升婦女的社會地位?!缎轮腥A報》通過宣傳婦女參加自衛軍、從事戰地服務,樹立抗戰女英雄的光輝形象循序漸進地宣傳婦女解放思想,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為邊區政府號召婦女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華報》以闡發黨的中心任務作為宣傳報道工作的核心,探索出了一條民族解放與婦女解放有機統一,有效號召廣大婦女投入抗日救亡運動的宣傳報道路徑,充分發揮了其作為陜甘寧邊區政府理論政策傳播“代言人”的作用,使“我抗戰我光榮”“我勞動我光榮”的思想觀念深入民眾。
1.科學構建號召婦女抗日救亡的宣傳報道鏈條。對婦女解放思想的傳播,其目的是以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為精神內核,通過塑造典型的方式,讓大眾看到中國共產黨民主政權下的婦女新形象。為使廣大婦女更為容易地理解,《新中華報》將理論性較強的馬克思主義婦女觀進行了中國式的闡釋與宣傳,使其更易為民眾所接受,構建起了婦女解放與民族解放協同推進的宣傳報道鏈條。在主題宣傳上,主要圍繞“明晰婦女同志在抗日救亡運動中具有重要作用”“婦女自我解放與抗戰是有機統一的”“婦女同志團結一致抗日是抗戰勝利的重要保證”這一鏈條展開。通過對“婦女同志在抗日救亡運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宣傳,激發廣大婦女投身抗日救亡運動的自我意識和民族情懷,培育她們的愛國主義精神;通過對“婦女自我解放與抗日救亡是有機統一的”等回答,引導婦女同志認識到,想要獲得與男性在社會生活中同等的地位,實現自我解放,需積極支持抗戰工作、積極投入到抗日救亡運動中來。“婦女同志團結一致抗日是抗戰勝利的重要保證”這一宣傳,有助于提升婦女自我價值感,使婦女認識到自身對于實現抗戰勝利的重要性?!缎轮腥A報》通過這一宣傳報道鏈條的邏輯建構既科學地宣傳了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又從實踐上給婦女以自我身份的認同感,引導傳播受眾自覺參加到抗日救亡運動中來。
2.多維度宣傳婦女解放思想?!缎轮腥A報》之所以能產生如此強大的輿論影響力,一方面得益于其在宣傳報道設置上所具有的鮮明意識形態特征,另一方面則得益于其多維度的婦女解放思想宣傳報道。陜甘寧邊區地理位置偏僻、經濟落后,普通民眾的受教育率極低,而受過教育的婦女更是少之又少。據統計“鹽池縣100個婦女中僅有2個識字的,華池縣200人中只有1個人,平均起來,認識字的僅占百分之一”。婦女識字率過低對中國共產黨組織婦女運動、號召婦女同志加入抗日救亡運動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為促進婦女解放運動的開展,動員婦女廣泛參與到抗日救亡運動中來,《新中華報》根據中國國情和革命具體實踐,以創新的新聞傳播方式,多維度地宣傳婦女解放思想,號召婦女同志抗日救亡。
《新中華報》首先從社會層面,對三八婦女節紀念大會、全國各界婦女聯合會的召開,以及婦女罷工運動給予了正面積極的報道。例如,1938年3月8日,陜甘寧邊區第一次婦女代表大會在延安市召開,毛澤東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與會婦女代表積極發言?!缎轮腥A報》評價稱,“實在是延安市空前未有的盛況”。1939年3月8日,毛澤東出席了在延安召開的三八紀念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要真正求得社會解放,就必須發動廣大的婦女群眾來參加?!眳⒓哟髸母鱾€領域的婦女代表備受鼓舞。對此,《新中華報》評價到,“顯示著中國婦女是在新時代中邁進著”。需要強調的是,《新中華報》在三八婦女節還大力宣傳婦女抗戰的典范。如1941年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新中華報》發表文章紀念二十位為保衛膠東而犧牲的女同志,稱膠東婦女運動大道上的二十盞明燈毀滅了,她們的愛國行為展現了中華民族兒女的氣節,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優良品質。
《新中華報》響應黨中央政策,從宏觀層面宣傳婦女工作方針,以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婦女解放與民族解放有機結合起來,使婦女真正意識到自身在神圣的民族解放戰爭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缎轮腥A報》還從社會生產、參加抗戰、保育兒童、文化教育等多維度,對婦女解放運動進行了宣傳。從社會生產維度來看,中國共產黨力求通過提高女性的經濟地位來實現婦女解放。對此,《新中華報》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對婦女勞動模范進行了諸多報道。例如,甘泉縣第二區第二行政村某楊姓婆婆獨自種了十八坰地,《新中華報》稱她是“春耕中的勞動女英雄”。志丹縣積極參加春耕的婦女,《新中華報》稱“這些婦女同志真是模范的婦女”?!缎轮腥A報》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樹立起了婦女勞動模范的典型,既起到了引導廣大婦女同志積極參加抗戰生產建設的作用,又提高了女性地位、宣傳了黨的婦女解放政策。
《新中華報》號召婦女抗日救亡的宣傳報道,始終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構建起了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的黨報宣傳大眾化的路徑,成為推動婦女解放、積極抗戰的“精神力量”??箲饡r期,《新中華報》起到了宣傳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引導婦女同志正確認識自我價值,提升婦女社會地位的作用,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這為民主政權建設提供了價值啟示,也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重要啟示。歸根結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廣大婦女同志的努力,總結抗戰時期《新中華報》的婦女報道經驗,有助于繼續推進主流媒體的婦女宣傳工作,有助于激勵婦女同志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而奮斗,積極投入到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
作者系長春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本文系2022年度吉林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習近平黨史觀引領吉林省理工院校黨史教育的實踐路徑研究”(項目編號:JJKH20220623SZ)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楊端茹.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中國化進程[J].探索,2013(01).
[2]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蔡暢鄧穎超康克清婦女解放問題文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
[4]甘肅省社科院歷史研究室.陜甘寧革命根據地史料選輯:第4輯[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
【編輯: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