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班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良慶區南州林場,廣西 南寧 530200)
林地保護利用與規劃是保護森林資源、進行林業經營的重要依據。林地是我國重要的自然資源。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帶來了諸如林地過度砍伐、林地荒漠化、森林病蟲害頻發等林地資源破壞與生態失衡問題,要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經營,對林地進行合理的保護利用是當務之急。林地是森林的載體,是生態環境發展的根基,在保障國家木材戰略儲備供給、維護生態安全、兌現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承諾目標中具有重要地位。保護林地資源是生態林業建設需要,開展林地資源的保護工作對我國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我國林地保護利用的現狀,闡述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研究的成果,指出林地保護利用與規劃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上述問題提出了整改措施,為林業用地的利用和保護提供理論指導。
為科學地林地保護利用與規劃,我國頒布了《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綱要(2010~2020年)》等相關法律法規,明確了林地保護及使用辦法及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在林業生態建設長遠規劃中的重要地位。全國各級林業部門也相繼出臺了土地保護利用規劃具體實施細則,提高了土地保護利用規劃操作的可行性,并取得了許多成果。陜西省針對本省林地發展與保護、森林資源培育與利用不協調、農業與林業用地問題矛盾激烈化等問題,探索通過優化林地規劃、劃清農業與林地用地權屬等手段逐漸化解問題。針對內蒙古林西縣林地利用率低、林分質量差等問題,提出林地保護利用應當結合森林補償與恢復進行分區劃片經營。而在北京,通州區作為首都生態屏障功能區,發展經濟與林地保護的問題十分突出,存在林地界定和林權證梳理等不規范問題。及時控制采伐面積、健全林地保護利用動態監測和鼓勵營林造林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對于林地保護規劃中各行政部門對林權歸屬問題、荒山界定等標準不統一問題,各職能部門應當加強溝通、制定統一的認定標準、保證林地保護工作順利開展。山西作為全國煤炭生產大省,林地保護問題主要集中在礦山開采的合理調控,應加強礦山監管力度、嚴格執法,堅決守住生態安全的紅線。此外,對于違規占用林地、違規變更林地使用性質、林地有償機制不合法問題,應當通過地方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各地方根據國家林地保護政策制定各自行政區域的土地利用規劃細則,林地保護規劃與國土綠化規劃面積數據存在不一致的情況較為突出,這是在林地面積現場核對與林權證簽訂時出現了問題。另外,在實際核查工作中人員的變動及農戶的意識觀念,導致部分林地面積漏報、重復填報。農業支撐國家的糧食安全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部分農業用地性質發生改變為工業用地,其面積在減少,國土部分只能不斷地把適宜的林地劃為農業使用,而林地是國家生態安全的基礎屏障,林地減少勢必導致生態的失衡。因此,需要各級部門積極協調、創新可持續發展思路,破解農業土地流失與林地生態平衡問題。
林地性質的不同決定了審批的級別不同,臨時用地和永久用地分別是由縣市級和省級林地管理部門審批,這及其涉及到工業用地、住房等商業開發用地則需要其他部門一起辦理林地使用審批手續,每個部門的效率不一致導致行政審批效率過低。此外,各個行政部門管理的業務不一樣,但都離不開國土資源的利用問。發展經濟需要土地,生態建設需要林地,木材供應需要林地,城市擴容需要土地,各個部門都有自身業績的考量,有時候不可避免的出現利益偏重化,對存在有爭議的林地保護與規劃的具體落實中持有反對意見,導致林地保護工作推進緩慢,甚至停滯。
我國幅員遼闊,自然及氣候條件差異較大,各地的經濟發展不均衡,生態脆弱,導致林業生態問題較為突出。林地荒漠化發生后,會使林地的質量下降,林地生產力水平降低,并且會帶來一系列環境惡化的不良后果。如此反復,進行植被恢復和環境整治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林業建設的成效周期較長,資金投入量較大,短期內見不到顯著效果,與各級行政決策管理者的意愿產生偏差,加上其他產業的發展也需要大量的資金,短期見效,因此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投入林業建設的資金就較少,林業產業發展就相對落后。
深入廠礦、企業等單位廣泛宣傳《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強化公眾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林地的意識,使人們認識到保護林地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家園。同時,作為行政決策管理部門,應當將生態環境保護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認識到保護好生態環境、保護好林地才能有一個可持續的環境來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的生活。另外,要提升民眾的林地保護意識,群眾才是林地保護的基層監督員,能夠及時發現林地使用過程中的細微問題。
第一負責人作為行政部門的決策者,應該首先意識到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建立第一行政領導負責制,精心組織謀劃,認真實施,確保林地保護紅線不能動搖,林地征用補償足額發放。林地保護利用與規劃是一項系統工作,需要各部門積極溝通與協調,形成國土、林業、農業、水利、市政、鄉村振興等各單位協同機制,通力合作,對林地的利用與規劃審批問題進行合法合規高效的審批。
林權證是國家頒發給林地使用者的唯一合法憑證,對于林權證的核發與頒發,各級林業管理部門一定要認真謹慎,在充分調查與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進行林地邊界、林地面積的確認,并收集整理相關文字、圖表、使用者簽字筆錄等材料,最終落實林地林木性質與權屬事宜。強化農戶對林權的保護意識,依照林權證進行合法經營,保護林業用地不受到破壞。
林地保護利用與規劃涉及到新一輪的國土資源調查工作,森林資源的國土資源重要的組成部分,做好林地保護與規劃才能夠提高森林資源利用的科學性、嚴謹性及可操作性。林地保護與規劃涉及到“山水林田湖草沙”,涉及面廣、矛盾突出、形勢復雜、時間緊迫,要科學規劃與管理各類“生態空間”“天然林”和“公益林”等森林資源,實現林業生態建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就需要相關職能部門應當建立一個統一的協調平臺,建議依托省林長制,制定實施細則,做好林地邊界界定,有序開展林地保護規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