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永勝
(甘肅白龍江阿夏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甘肅 迭部 746300)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綠化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人類的生產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對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在林業資源保護的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引發病蟲害大面積蔓延,這些都給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威脅了林業的健康發展。本文針對林業病蟲害防控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意見和對策。
林業病蟲害危及林木的正常健康生長,林業部門的工作人員需要對林業病蟲害的防控工作加以重視,對林業病蟲害產生的問題加以分析解決,然而,在實際的防控工作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護林工作遠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存在著很多棘手的問題。
一些地區,特別是甘肅甘南地區,由于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在林業病蟲害防控檢疫工作中所使用到的技術手段也較為落后,機械設備不夠先進,防控措施不到位,這些現象都是病蟲害防控資金投入不足而造成的。落后的設備和技術手段已經不能夠適應現如今的林業健康發展,檢疫設備的老化不能夠及時將有害的病蟲檢測出來,進行無害化的處理,也不能夠對森林中所存在的病蟲害情況做好實時監測,無法清晰地預測到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護林員病蟲害防護工作。
當地一些基層單位對于病蟲害的認識和所帶來的危害性相對不夠了解,也就無法從根本上重視病蟲害防控工作,甚至一些地區的林業部門還沒有將病蟲害的防控工作提上日程,認為這項防控工作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簡單地將病蟲害防護工作與滅蟲劃等號,造成了病蟲害的大面積蔓延。近幾年,林業病蟲害時有發生,病蟲害的種類也在不斷更新,護林員對發生的病蟲害知識更新不夠,對有些病蟲害缺乏全面的認識和了解,當新的病害發生時,不能快速準確地認識到病蟲害病原體,都是在跟上級部門交流學習過程中逐步認識,不能及時將病蟲害扼殺在搖籃中。
在林業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森林資源為人們提供了許多的經濟效益,現在的護林地區都非常重視對于森林資源的保護,將林業生產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相結合。對于那些忽視林業保護工作的地區,沒有將林業病蟲害的防控納入生產中加以重視,病蟲害發生時,反應度靈敏度也不高,在育苗和造林工作中缺乏防護,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森林資源的生產質量不高,甚至還有一些地方在出現大面積的病蟲害蔓延之后才開始進行防治,在日常的林業管理過程中忽視了病蟲害的預防環節,導致了災害的發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一些林業病蟲害具有突發性的特點,護林員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過程中,需要做好監測與預報的工作,這樣做是為了工作人員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對病蟲害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有針對性地尋找解決措施,確保病蟲害防治工作能夠順利開展,保護森林的生態環境。然而,一是由于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沒有充分得到管理人員的重視,二是缺乏先進的監測設備,導致林業病蟲害監測預報工作環節不到位,未能充分有效地找到預防解決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病蟲害問題沒有有效解決,經過一段時間后病蟲害又會大面積蔓延,對林業正常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
工作人員需要立足于當地病蟲害發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按照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病蟲害防治原則,充分建立起科學完善的病蟲害監測體系,做好檢疫預防環節工作,有針對性地采取解決措施,做好相關工作,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對林業病蟲害進行防控是一項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的事業,林業的各級部門需要利用媒體手段和平臺,加大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宣傳,強化工作人員和群眾的認識,使人們能夠對病蟲害相關知識有一個更加廣泛地了解。可以利用這一渠道充分號召社會各界形成合力,積極投身到病蟲害的防控工作中,人民群眾對于病蟲害防治的認知有所增加,護林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也能夠與日俱增。
為了進一步提升林業病蟲害防控工作,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需要完善有關防控病害的制度體系,依法依規做好防控,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控制體系,使病蟲害防治工作可以有法可依、有制可循。一些基層的林業管理部門需要根據相關的政策和規范做好應急處理,貫徹落實好崗位責任制的方針政策,加強對防控工作的重視,對于病蟲害做好根除工作,并在此過程中對防治的效果進行監督,避免復發病蟲害蔓延的現象,對于那些執行力度不強的企業或個人需要依法進行處理。
要想對林業病蟲害的分布和危害情況有一個更加清晰的了解,就需要工作人員和相關部門做好林業病蟲害的調查監測工作,通過基層鄉鎮和林場的監測機構進行實地調查,將病蟲害的發生地點和蔓延情況進行匯總記錄,上報給上一級的監測中心,由監測中心利用信息網絡和渠道將動態信息進一步分析。市級和縣級的林業部門可以根據相關的病蟲害發生情況信息作出分析和決策,對于不同時間和階段的病蟲害,需要掌握發生規律做好預測工作,將關注的重點放在防御環節,降低由病蟲害發生所引起的損失。對于那些危害較重的病蟲害需要進行專項監測和預防,利用其規律制定相關的防控措施。
一些外來苗木和林產品入境也可以造成病蟲害的大面積蔓延,因此,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需要對外來苗木和林產品做好檢疫和復檢工作,從源頭上切除病蟲害的入侵。還需要對當地的檢疫工作加以重視,對于那些已經發生病蟲害的苗木應當做出不予進入造林地和進入市場流通的決斷,外來苗木和林產品進入造林地應當以確保當下的苗木安全為準則。與此同時,還需要積極打造一批素質高、設備完善的檢疫人才隊伍,提高隊伍的檢疫水平和技術,及時發現林業病蟲害,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定期地對病蟲害情況進行檢查,對于那些故意逃避檢疫的個人或部門,應當嚴厲打擊,確保林業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為了提高林業病蟲害防治水平,首先,需要提高防治技術,化學藥劑防治比較常見。工作人員可以利用化學藥劑對病蟲害進行防治,這種防治技術具有成本低、快速等優勢,防治效果非常顯著。常見的化學防治藥劑有硫酸銅、波多爾液和石硫合劑等,這些都是常見的化學藥劑,在防治過程中可以立足于林木的樹種和病蟲害的蔓延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化學藥劑,還需要結合撫育管理措施,對常見的竹竿銹病、松苗葉枯病、楊樹黑斑病等進行防治。利用化學藥劑進行病蟲害干擾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抗藥性,因此,不應當長期使用一種化學藥劑進行防治,而是應該多種藥劑混合輪流使用,避免抗藥性的產生。利用化學藥劑還有一定的缺點,就是非常容易污染生態環境或對病蟲害的天敵造成傷害,因此,工作人員在選擇化學藥劑的過程中,需要選擇適宜的藥量,科學防治,立足于當地的實際情況,劃分病蟲種類,把握好防治的時機。
綜上,在林業森林保護和生產的過程中,病蟲害是一個常見的制約問題,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需要立足于當地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展開病蟲害防治工作,降低由病蟲害所引來的損失。為了進一步提高病蟲害的防治效果,需要工作人員克服困難,提高防治質量和水平,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