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發蓮
(青海省稱多縣拉布鄉人民政府,青海 稱多 815100)
近幾年來,隨著林業生產的快速發展,各種先進的植樹造林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已全面推廣,但目前的防治措施還比較薄弱。我國很多林區的經濟狀況較差,不能為林業部門提供專門的資金,購置先進的檢驗儀器。另外,當地政府僅關注于造林,而忽視了造林后的養護、管理和病蟲害控制,以及常規的病蟲害監測手段落后。我國林業生產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但由于受到國內外多種因素的制約,目前我國林業病蟲害的控制方法僅限于控制方法,還存在著不完善的問題。
在植樹的時候,由于害蟲的危害,許多農民都會采取單純的化學殺蟲劑來控制害蟲。目前,化學控制仍然是主要的控制手段在林業病蟲害中,所占的比重很大,用途也很廣泛。但是,在具體的化學控制中,許多林農對化學殺蟲劑的使用缺乏重視,往往使用高毒高殘留的殺蟲劑。目前,我國森林病蟲害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高毒、高殘留農藥仍會給森林生態系統帶來一定的損害,使整個森林生態環境不斷惡化。慢慢地陷入了用藥愈多、病蟲害愈多的怪圈。某些化學殺蟲劑將會對樹木的健康生長產生不利影響,使其品質下降,從而影響到造林的存活率。
在全國植樹造林的工作中,少單位對人工造林的關注程度較高,因為并沒有對整個植樹造林過程作出合理的計劃,也沒有全面掌握造林地的自然狀況和要求,所以造林過程存在著盲目化和單一化。由于林分的自然抵抗能力比較弱,所以一旦出現了病蟲害,很迅速就會從森林內傳播,而造成了病蟲害的有效控制。由于林分總體構造相對簡單,生物多樣性低,長期很容易給周邊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損害,導致周邊生態系統不平衡,從而導致了爆炸性疾病的蔓延。
森林害蟲的控制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其實防治過程中常常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從而導致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在林業生產中,要加大對林業病蟲害的投資力度,同時要加大對林業生產的扶持力度。然而,在我國森林病蟲害發生的多發季節,由于林業主管部門沒有準備相應的資金,也沒有相應的配套設施,導致了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難以進行,導致蟲害的蔓延更加嚴重。
目前,林業資源利用還處于起步階段,森林保護制度還不健全,配套設施落后;林業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員沒有經過全面、系統的專業訓練。病蟲害的早期檢測不到位,防治效果不明顯;防治、檢查、防疫等工作不能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這對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很多工人對林區的情況不甚了解,盲目地使用殺蟲劑,不但影響了害蟲的控制,還錯失了防治病蟲害的最好時機,給人體的免疫系統帶來了極大的傷害。樹木和疾病造成的損害越來越嚴重。目前,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還不夠成熟,采用單一的化學藥劑進行防治,給病蟲害的防治帶來了困難。
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具有系統性、復雜性,必須引起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政策、經費的支持,以確保害蟲防治工作的全面和及時。防治病蟲害的擴散,給森林的整體生態環境帶來極大的損害。要積極呼吁有關部門和當地的林業部門加強對森林病蟲害的控制。蟲害防治,不僅僅是要加大防治經費投入,還要對防治過程中病蟲害較多的區域進行綜合、科學的評價。防治病蟲害在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下,應積極發揮其社會作用,采取可持續發展策略、科學植樹造林、不斷調整周邊生態環境、營造復雜的生物群體。這樣才能夠防止害蟲的傳播和大面積的蔓延。
在防治林業害蟲時,除要有足夠的資金投入,還要做好有關林區管理人員的疫情控制。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不合理的引種行為是導致新的林間害蟲蔓延的一個重要因素。編制林業害蟲防治知識手冊,建立完善的林業病蟲害防治制度和明確崗位職責,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防治林業病蟲害、維護生態環境,實現綜合治理目標和控制。另外,在從國外引進幼苗前,必須經過嚴格的檢疫,保證所引進的幼苗品質優良,不會有任何疾病。有關人員在經過林區的車輛時,必須加以嚴密的檢查,保證任何危害的樹木都不得侵入森林。病苗一經發現,必須及時處理,并進行無害化處理,使森林生態環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在人工造林中,林業主管部門要深入到基線層次,深入造林,對植樹地的狀況進行全面的調查和整改。根據造林地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人工造林方案,通過政策號召、技術指導和各類樹種的供應,組織廣大林農進行各類混交林的建設。在選擇鄉土樹種時,要以優良的鄉土樹種為重點,與優良的引進樹種進行科學地匹配,以保證樹種的優勢互補,從而形成一個復合的生態系統。對病蟲害的控制也是十分有利的。加速推廣和利用經濟抗蟲樹種。大力發展經濟林,一方面能給廣大農民帶來較大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也能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構建出復雜化的林分業生態群落結構
近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概念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滲透。為擴大我國的森林覆蓋率,每年都要進行大規模的造林。然而,在人工造林時,多數部門只注重植樹的數量與面積,而在植樹后,若整個森林生態系統處于合理的狀態,而不能對其自然生長還有栽植的密度情況給予足夠的重視。有些林業工程是隨意進行的,沒有充分考慮到目前的森林狀況和適用性,在同一個區域內大面積栽植相同的樹種,即使是造林,也不一定能達到技術要求,因為樹木間的間隙會造成土壤養分的大量消耗,造成樹木生長密度過大,爭奪養分和日照,土壤養分大量流失。在單層結構模式下,整體的抗性比較弱,一旦出現疾病,由于整體結構比較簡單,生態系統比較薄弱,容易引起病蟲害的迅速蔓延,造成病蟲害蔓延,加重危害,甚至失控,造成大面積的死亡。另外,單一的造林方式會對當地的森林生態系統造成一定的影響,造成生態系統的多樣性逐步降低,從而使生態系統的平衡受到破壞,從而影響到整個林分的恢復能力,從而造成多種形式的迅速蔓延。所以,就需要對造林規劃進行控制,要充分調研,合理規劃,科學計算造林面積、科學選擇造林林木品種,合理搭配,體現出更好的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