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煥 楊春雷
(1.鐵嶺縣農村經濟指導中心,遼寧 鐵嶺 112600 2.鐵嶺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遼寧 鐵嶺 112600)
地膜玉米栽培技術是一種新型的玉米栽培技術,通過科學管理、配方施肥和保濕增溫等方式,既可以提升種植產量,又能夠緩解降水量不足的玉米種植區域的旱情。本文對地膜玉米栽培技術要點和推廣方案進行簡要介紹,為玉米種植提供參考。
東北地區地膜玉米栽培技術的優勢十分突出,在東北地區種植玉米時,應科學合理應用此栽培技術。
通過地膜玉米栽培技術可以讓土壤攝取較多的太陽能,使土壤自身溫度提升,為玉米植株生長提供充足的熱量,加快玉米發芽的速度。此技術可以幫助玉米抵抗風雨襲擊,增加玉米之間的距離,使玉米根部生長加快,增強抗倒伏能力。此技術還可以減少土壤中水分蒸發和流失,防止雨水深入土壤中,保證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穩定,減少玉米植株生長時長,提升玉米產量。
當完成玉米地膜覆蓋后,人工灌溉和降水在地膜周圍橫向流入土壤之中,避免植株被水影響生長速度,并保證土壤周圍的通氣性。土壤溫度升高有利于土壤內的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長,增加土壤中的營養成分。另外,此技術還可以減緩土壤營養成分的流失,提升肥料的功效,使玉米植株在生長期間獲取充足的養分。
玉米覆蓋地膜后,隨覆膜時間的延長,地膜內溫度升高,高溫可以灼傷雜草。此外,采用地膜玉米栽培技術的植株會更健壯,并能夠有效控制病蟲害對植株造成的危害。
選擇土層深厚、肥力中上等、有機質豐富的疏松地塊。播種前,應進行精細整地、深翻農田,清理農田中的殘留物,保證土壤疏松、平整,利于種子出苗。
玉米品種繁多,根據溫度和土壤情況選用不同的品種。選擇種子時,盡量選擇高產、優質、中晚熟、產量高的品種,亦可選擇優良雜交玉米品種,有助于增產增收。地膜玉米栽培模式應選擇比當地露地種植品種生長發育期長半個月左右,高產的雜交品種。播種前,在天氣晴朗時,進行2~3日的曬種,并將霉變粒和雜質清除,并減少種子的含水量,提升種子對水分的滲透性,增強酶活性,進而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在玉米播種前,將篩選后的種子與藥劑攪拌,防止玉米種子被害蟲侵害。除此之外,應結合土壤質地、玉米的種植方式和生產成本選購地膜。
通常情況下,覆膜玉米的播種期比露地玉米應提早10天左右,根據東北地區的氣候特征,需在4月下旬前播種完畢,播種時,要注意合理密植。覆膜時,要將地膜拉緊、展平,保證緊貼地面,用泥土將膜邊壓嚴。
為了提高玉米的產量,在合理選擇播種期的同時,還應選擇科學的播種方式,保證玉米正常出芽。地膜玉米栽培技術通常分為播種覆地膜和覆地膜播種。播種覆地膜為完成播種后,開溝覆蓋地膜,確保膜邊置于溝內,以防出現漏風的情況。覆地膜播種為對土壤質量調整后,施用肥料,再覆蓋地膜。
玉米播種完成后,對地膜進行定期觀察和檢測,尤其是漏風情況,發現漏風需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此外,選用細土對地膜進行密封,也可以提升地膜的覆蓋率。當玉米苗出齊后開展間苗工作,處理小間隙玉米。當發現玉米苗稀少,采取補苗措施,使玉米苗間間隙均勻,同時,做好灌水與施肥工作,提高玉米生長速度和質量。進行苗前期管理時,保證苗內水分充足,避免幼苗置于高溫高濕的環境中。在玉米苗生長中期,需水量明顯提高,應開展灌水工作,保證玉米生長過程中獲取足夠的水分。收獲玉米時,處理殘余地膜。地膜殘余面積較小時,應合理處置無須保存。地膜殘余面積較大的農田,應用水沖刷后,妥善保管,以便二次使用。
玉米施肥應采用有機肥和化肥相結合的方式,測土配方,科學施肥,保證肥料施用的均勻性,并要做到深施肥。在玉米拔節期應進行追施攻稈肥,在大喇叭口期應施用穗肥,施肥方法為,打孔穴施法,每孔深度10~13厘米,并用土覆蓋,此法能夠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除此之外,還應根據實際墑情灌水,調整土壤的溫度。
在玉米植株的生長期內,易遭受病蟲害的侵襲,無論在玉米苗期、中期和生長后期都應重點防治玉米螟、金針蟲和地老虎等病蟲害,通過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的形式,提高防治效果。
地膜玉米的人工授粉應采用隔株或隔行的方式進行。地膜玉米的抽穗期到成熟期,不易發生倒伏,株間健壯,不早衰,且增重保粒,能提升玉米的產量。
當玉米成熟后,進行收獲,千粒重最高,并進行曬干脫粒。玉米應儲藏于通風處。完成收獲后,及時清除莖稈,徹底清除田間的殘膜,避免污染農田。
為保證地膜玉米的栽培技術的推廣,政府部門應加大地膜玉米栽培技術的推廣力度。各級各類政府機構應廣泛宣傳地膜玉米栽培技術的優勢,增強農民應用此技術的意識,掌握地膜玉米栽種技術。政府部門出臺惠民補貼,為農民提供資金支持,更好地落實地膜玉米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
充分發揮農業院校的科研優勢,考察地膜玉米的栽種方式和增產機理,對于技術難題應迎難而上,尤其注重此技術因地制宜的推廣。各級政府部門要做好政策引導,為相關政策提供配套服務,保證此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提高種植戶的經濟收益。
地膜玉米栽培技術的推廣有可能是增產增收,也可能存在投資風險,專業技術人員應對推廣技術實施管控,廣泛宣傳,使種植戶形成地膜玉米栽培技術系統化的認識,提高種植戶參與的熱情,營造種植戶使用此栽培技術的氛圍。開展栽培技術的應用實驗,保證此方法的科學性,拓寬農民群眾的視野,并對管理人員進行績效考評,保證栽培技術推廣效果。
結合種植地實際情況,定期開展地膜玉米栽培技術培訓,使種植戶熟練掌握栽培技術要點。落實此技術的具體化,確保種植戶對此技術要點深入了解,加強專業技術人員與種植戶的溝通,科學合理地應用此技術,提升玉米種植產量。
地膜玉米栽培技術能夠起到保水、保溫、保產的效果。在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應合理開展播種前的準備工作,選擇適宜的品種,采取覆膜種植,做好玉米田間管理、追肥與灌水工作,以充分發揮地膜玉米的栽植效果。通過加大宣傳力度,發揮農業院校的科研優勢,激發基層部門推廣熱情,提高種植戶的操作水平等策略,推動玉米栽培技術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