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棣
(黑龍江省綏芬河市農業農村局,黑龍江 綏芬河 157300)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政府的行政能力要求不斷增加,在這種要求和背景下,行政管理制度不斷變革。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就是在深化改革背景下整合組建的綜合執法隊伍之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是統一實施法律法規賦予農業部門的行政執法工作,解決農業執法中存在的多頭重復執法、力量分散、執法缺位等問題。適應農業農村經濟社會新形勢新變化,更好的履行農業農村部門職責,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保障農民和消費者權益,應加快建設堅強有力的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努力實現依法護農、法治興農。
2018年國家機構改革,成立5支綜合行政執法隊伍,規定2022年底市縣兩級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完成組建。因此,基層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多數在近幾年內組建,時間較短,并未得到社會認識和認可。一是重視不足。人員組建后的基層農業綜合執法隊伍,在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上都不如農業技術推廣等機構。二是宣傳不到位,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涉及法律、行政法規多達43部,法律法規宣傳還不到位,群眾對農業法律法規知曉率、認知度不高,造成一些人違法了也不知道。
基層農業綜合執法隊伍人員由之前涉及執法的畜牧、農機、水產等部門組建,組成人員不同專業,有技術人員也有非技術人員,但大多數都不是法律專業人員或經過系統培訓的法律人員。現階段,農業相關法律涵蓋了畜牧獸醫、種植業、農機、漁政、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村土地等多個方面。而且為適應新形勢,法律也在不斷修訂,這對執法人員也就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基層的執法人員缺乏行政執法的工作經驗,執法程序不熟練,法律知識不全面,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行政執法質量。
基層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涉及現場檢查、抽樣、檢樣等,需要執法車輛、執法記錄儀、照相機、采樣箱等多種設備來固定證據,提高快速行動能力、辦案效率。但基層農業綜合執法經費不足,設備不完備,不能滿足各項執法工作同時開展。
法律貴在執行,執行人員是法律執行的關鍵,因此,提高基層農業綜合執法的執法能力迫在眉睫。一是加大對執法人員法律方面的培訓,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人員的政治素質和執法水平,特別是服務“三農”的意識。二是完善執法各項制度,如健全工作機制、學習培訓制度等,加強對執法行為的監督,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
應加大對基層農業綜合執法投入力度,配齊調查取證等裝備,保證執法機構的抽樣檢測等費用,不斷改善執法條件,提高執法裝備水平,確保高效率履行法定職責,做到規范、公平、公正。
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應加強與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城市管理部門、交通部門等多部門協作,規范農資市場、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行動等,建立聯動機制,在各自履行職責同時加強聯動,進一步加大對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
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堅持日常巡查與普法宣傳相結合,對典型案例進行宣傳,讓廣大群眾更有效地學習法律知識。積極參與法律宣傳月等活動,采取咨詢服務、發放宣傳單等方式開展法治宣傳,不斷提高群眾對農業法律法規的認識,營造良好的農業執法環境。
在新時代下,基層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不但要堅持規范、公正、文明執法,還要加強執法能力建設,加強農業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宣傳力度,提高農資生產經營單位、農產品生產單位,依法經營和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增強農民群眾依法維權意識,提高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的社會影響力,為農業現代化建設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