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迎杰
(沈陽農業大學,遼寧 沈陽 110866)
農業科技期刊是我國農業科學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的重要陣地,農業科技期刊的質量與農業科學技術的不斷向前發展休戚相關。在科技期刊質量體系中,傳播質量是僅次于學術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期刊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貢獻巨大。我國農業科技期刊數量較多,期刊質量參差不齊,為了掌握農業科技期刊傳播質量現狀,本研究對遼寧省農業科技期刊傳播質量指標信息傳播速度進行調查,具體包括論文發表時滯、按期出版情況、網絡優先出版情況等,并對信息傳播速度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對策分析。
以遼寧省農業科技期刊為研究對象,包括《遼寧農業科學》《沈陽農業大學學報》《土壤通報》《應用生態學報》《遼寧林業科技》。
2023年3月,調查5本期刊2023年1期第一篇論文的投稿日期,計算論文發表時滯;調查供試5本期刊是否存在拖期現象;調查供試5本期刊是否開展網絡優先出版業務;調查供試5本期刊整期雜志上傳數據庫和期刊網站的時滯長短。
《遼寧農業科學》和《遼寧林業科技》的論文發表時滯最短,均為120天;《沈陽農業大學學報》和《應用生態學報》的論文發表時滯居中,為180天;《土壤通報》的論文發表時滯最長,為360天。可見,不同農業科技期刊論文發表時滯差距較大。
供試的《應用生態學報》《沈陽農業大學學報》《遼寧農業科學》《土壤通報》《遼寧林業科技》5本期刊,在調查的時間節點均已按期出版,不存在拖期出版和提前出版的情況。按期出版期刊是傳播速度的體現。
《沈陽農業大學學報》《土壤通報》和《應用生態學報》均開通網絡數據庫優先出版業務,不定期將部分優秀的論文采用網絡首發的形式,提前和讀者見面。《遼寧林業科技》和《遼寧農業科學》兩刊均未開通優先出版業務。
《土壤通報》和《應用生態學報》在紙刊出刊前約5天就可以在中國知網、萬方等國內重要數據庫檢索當期雜志,下載閱讀和引用;在紙刊出刊前約7天就能在期刊網站下載閱讀和引用當期論文的電子版。《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紙刊出版前約3天,相應內容可上傳中國知網、萬方等國內重要數據庫,在紙刊出刊前約5天可在期刊網站點擊下載閱讀新出版的期刊論文。《遼寧農業科學》和《遼寧林業科技》在紙刊出版幾乎同時,相應內容就已經上傳中國知網、萬方等國內重要數據庫,在紙刊出刊之前即可在期刊網站上點擊下載閱讀最新出版的期刊論文。
科技期刊是農業科技信息傳播的主要陣地,科技期刊的辦刊質量對農業科學的創新和進步具有重要意義,傳播質量是科技期刊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信息傳播速度的快慢是科技期刊傳播質量的一個方面,本研究對5種遼寧省農業科技期刊的信息傳播速度進行調查。結果表明,農業科技期刊信息傳播速度均較快,沒有拖期延遲出版的情況,且一些學術水平較高的期刊還開通了網絡優先出版業務來增強期刊信息傳播速度。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發現一些學術水平較高且影響力較強的科技期刊存在論文發表時滯較長的問題,可能是由于期刊影響力高導致的稿源過于充分,建議可以通過增加刊期或者頁碼來協調安排,將論文發表時滯縮短,提高信息的傳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