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元
(山東省鄆城縣武安鎮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山東 鄆城 274700)
農村基層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工作的發展與改革,對推動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推動農業技術的開展可以大幅提高我國農村居民的收入,同時為我國社會平穩發展和提高國家糧食儲備能力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在新時代背景下,要想大力發展農業,實現發展目標,就必須根據地區實際發展情況,對現有的農業模式進行優化和改善,增加推廣農業技術的工作力度,為提高農業生產水平提供支持,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以及農業技術的發展水平。
政府為了促進農業發展而提出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農村基層推廣農業技術制度,這種體系主要依賴于行政手段,以教育手段為輔。建立基層推動農業技術開展服務體系,一方面是為了推廣農業技術體系,另一方面是為了推廣農民群眾的隊伍建設,以人為前提促進農業科技的進步,通過技術培訓有效提高農民的專業水平。農村基層推廣農業技術制度,可以帶動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奠定基礎,除此之外還可以有效節約資源,避免資源浪費,發展與節約相結合推動農村社會進步。由此可見農村基層推廣農業技術制度,在農村發展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貫穿于整個發展過程,一定要重視基層農業技術的積極作用。
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工作與其他工作相比難度相對較高,此項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技術性。現有的基層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團隊不符合新時代的發展要求,農業推廣工作者整體出現年齡偏大且工作能力不足的現象,具有農業相關資質的技術人員也沒有設身處地被安排到農業崗位上,沒有實際操作,不能利用專業知識發揮出真正的效果。經過系統化的學習之后,在開展基層工作的實際過程中,才能真正認識并掌握相關的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工作,更好地服務農業發展。換句話說,如果農業技術推廣團隊不能及時選拔并任用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就有可能會出現人員短缺的現象。與此同時,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者整體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在工作過程中任務繁重,也缺少相應的激勵政策,加之基層人員流動性大,在一定程度上對推廣農業技術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新時代農業技術推廣是一項公益性事業,建設基礎設施工作都是由政府包管的。但是現在的基層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相應的制度還不夠完善,在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工作過程中所涉及的經費、管理等方面還存在問題,會對基層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工作進程造成直接影響。例如,對那些有關推動農業技術開展部門沒有足夠投入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基礎設施,以至于有些推動農業技術開展機構沒有電腦,推廣農業技術的水平比較落后,這些都會對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工作造成不良影響。此外,國家相關部門在制定農業技術推廣方面的政策時,沒有根據現實農業發展的現狀進行有效開展推廣工作,無法保證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安全,對推動基層農業技術開展和使用會造成不良影響。
農業在生產過程中涉及到的各個環節都需要農業技術的支撐,新時代農業發展明顯顯示出推動農業技術開展的投入越大,農業生產效率與質量就越高。雖然國家相關部門在推動農業技術開展方面投入很多資源,但是現在農業企業技術化水平依然不高,農業技術沒有被完全應用,對基層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工作造成許多不良影響。與此同時,基層農業企業受到很多因素限制,例如資金支持、人員規模等。農業企業在農業技術開發方面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對新技術推廣的推動作用沒有明顯效果。此外,因為基層農業生產鏈比較短,大多數企業多處在初級層面加工產品,造成產品的價值率比較低,所以有很多農民沒有加入到推動農業技術開展中來。
增強對基層農村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者的培訓力度,提高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工作者的素質,比如可通過開展知識培訓,讓農業技術從業人員不斷學習新技術和農業生產新知識,以便讓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工作者完全掌握農業生產新技術,在農業實際生產過程中完全被應用,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水平。與此同時,更要注重農業技術從業人員參與實際工作中,幫助基層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工作者提高能力與水平。為了使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工作者在工作過程中保持積極的態度,要嚴格遵守農業相關部門的人員編制,保證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團隊的合理性,建立激勵機制,對工作中表現優秀者,賦予一些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吸引更多的農業技術從業人員來參加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工作中,從而打造一支與時俱進、綜合能力較強的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團隊。
為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工作增加投入保障,需要一整套建立健全、高效、靈活的運行機制。為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應把政府推動農業技術開展部門作為主體,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主體作用,制定相應政策強化農業改革,提供強有力支持,也要在激勵機制、推動農業技術開展人員激勵機制等方面加強農業機制創新力度,促進推動農業技術開展人員加入到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工作中。
要依據農村基層地區的實際發展情況,發掘獨特的地理優勢,創建農業技術示范基地,擴大農業生產規模,充分彰顯出區域的生產特色,把推動農業技術開展與農業項目連接起來,增加緊密性,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增強農業企業與農業技術之間的合作,形成推動農業技術開展良好的互動機制。與此同時,要響應國家的號召,以相關政策帶動地方發展,鼓勵基層區域建立農業產業合作社,促進農產品在加工、生產、流通、外貿等過程中農業技術的應用,增加使用效率。除此之外,也要創新推廣模式,例如常見的以農業科研及農林院校為載體,根據農村發展的實際需求充分發揮出農業產業的指導作用,希望可以有效實現農業技術的科學合理性,取得良好的成果,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及生產質量,促進農業的發展,滿足我國的發展需求。
綜上所述,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工作對基層農業發展過程有著關鍵性的作用。隨著基層農村農業生產方式不斷轉型和調整,以往的農業技術水平已經不能滿足當前農業的發展要求。與此同時,在推動農業技術開展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等實際情況進行多方面考慮,如果不符合實際發展情況,還要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新技術培訓。另外,推動農業技術開展工作持續時間長,需要不斷堅持,保證技術推廣的實用效果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