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罕
(安徽省阜陽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監督支隊,安徽 阜陽 236000)
幼苗葉色濃綠,生長勢較旺,葉緣和葉鞘紫色,成株葉片21片,植株莖粗3.1厘米左右。安徽省夏播株高227.8厘米,穗位高81.5厘米;河南省夏播株高250.4厘米,穗位高100.4厘米;河北省夏播株高244厘米,穗位高94厘米。株型半緊湊,穗位以上葉片上沖,穗位下葉片平展,花藥淡紫色,雄穗分支9~11個,花絲綠色,穗上有小箭葉,果穗夾角小,下部氣生根發達,抗倒伏能力強。
果穗筒型,穗軸紅色,籽粒半馬齒型,黃色,角質。安徽省夏播穗長15.6厘米,穗粗4.5厘米,穗行數17.2行,千粒重297.1克,出籽率87.6%;河南省夏播穗長18.3厘米,穗粗5.0厘米,穗行數16~18行,千粒重312克,出籽率87.5%;河北省夏播穗長17.7厘米,穗粗5.0厘米,穗行數16行,千粒重348克,出籽率88.2%。
安徽農業大學抗病接種鑒定結果:2017年抗小斑病、中抗南方銹病、中抗紋枯病、抗莖腐病;2018年抗小斑病、抗南方銹病、中抗紋枯病、高抗莖腐病。
2021年河南農業大學植保學院接種鑒定:感莖腐病,中抗穗腐病,抗彎孢葉斑病和小斑病,中抗南方銹病,感瘤黑粉病。
2022年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保所抗病性鑒定結果:高抗莖腐病;抗小斑病、抗穗腐病、抗南方銹病;中抗彎孢葉斑病;高感瘤黑粉病。
儂玉662在安徽省夏播生育期99天,比對照鄭單958早熟1.5天;在河南省引種試驗中,夏播生育期103.4天,比對照鄭單958晚熟1天;在河北省引種試驗中,夏播生育期99天,比對照鄭單958早熟0.5天。
安徽省試驗產量:2017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59.6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0.09%;2018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87.0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82%。2019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40.9公斤,較對照品種鄭單958增產3.48%。
河南省引種產量:2021年在河南省夏播區的引種試驗匯總,10個試點平均畝產673.9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6.83%。
河北省引種產量:2022年在河北省夏播區10個點次引種試驗,各試點的平均畝產744.94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8.1%。
農業農村部谷物及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籽粒容重802克/升,粗蛋白質(干基)含量11.8%,粗脂肪(干基)含量4.59%,粗淀粉(干基)含量72.90%,賴氨酸(干基)含量0.30%。
該品種屬高產型品種,豐產性好,需選擇中等肥力以上田塊進行種植,不宜在鹽堿地或者低洼地種植。播種前應做到土地平整,對于容易發生芽澇和干旱的地區,有條件的農戶可采取起壟播種;淮河以北的麥茬地塊可采取板茬直播。播種前的種肥準備建議采取配方施肥,用農家肥和復合肥做底肥,一般每公頃施用農家肥35~40噸、三元復合肥(氮∶磷∶鉀=17∶17∶12)350公斤、二銨225公斤;硫酸鋅15公斤。
黃淮地區夏播玉米應注意合理密植,嚴防密度過大造成空桿、倒伏等不良后果。一般在安徽、河南和河北省夏播適宜密度在60000~67500株/公頃,高肥水田塊可適當增加密度。
種植方式采取等行距(60~66厘米)或者寬窄行種植方式。
安徽省、河南省夏播適宜播期在6月15~25日之間;河北省適宜播期在6月20~30日之間。
土地整地質量直接影響到播種質量,在保證土地整地質量的同時,播種深度要做到深淺適宜,以便保證種子苗勢整齊,最大限度的減少大小苗比例。建議播深在4~6厘米之間,干旱墑情差的時期,適當增加播深至10厘米。播種后及時進行鎮壓和澆水。
夏玉米的追肥分為苗肥、穗肥和花粒肥。有效做好大喇叭口期的穗肥追肥是夏玉米獲得高產的關鍵措施,一般追施速效氮肥,可每公頃施用尿素300公斤。
播種期和苗期的蟲害主要是防控地下害蟲和蟲傳播的病毒病,防治對象為灰飛虱、蚜蟲、薊馬、黏蟲、玉米螟和蠐螬等,施用藥劑如吡蟲啉、高效氯氰菊酯等;針對易發生苗枯病和黑穗病的田塊,播種前可用戊唑醇或三唑酮進行拌種預防。
雜草防治建議使用苗后除草劑,藥劑選擇煙嘧磺隆,一般在7葉一心前進行噴施,注意苗后除草劑施藥前、后一周內禁用有機磷農藥,防止發生藥害。
黃淮地區的夏玉米穗期是病蟲害的盛發期,蟲害防治對象主要是三代黏蟲、草地貪夜蛾、玉米蚜蟲等,防治藥劑可選用阿維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氟鈴脲等。
穗期病害的防治對象主要是大、小斑病和銹病等真菌性病害。大小斑病的防治時期在玉米拔節至抽雄期,施用藥劑最好為內吸式殺菌劑,如丙環唑乳油或嘧菌酯等,也可選敵菌靈、代森錳鋅等噴施;銹病的防治藥劑主要是施用三唑酮、苯醚甲環唑、氟環唑等,在易發生年份應連續噴施2~3次,可有效預防。
玉米收獲的標準是籽粒乳線消失,籽粒尖部出現黑皮層,這時候收獲是玉米的最佳收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