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宇博
(鐵嶺市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遼寧 鐵嶺 112000)
現如今,基于新時期發展背景下,自然環境保護工作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在地球生態系統中,濕地屬于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因為采取的保護措施不夠完善,導致濕地生態系統受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因此,要想滿足地球生態可持續發展要求,為人們營造出良好的生存環境,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就必須將濕地生態保護工作進行全面落實,針對目前濕地生態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進而及時采取有效的修復措施,從而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
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監測技術與濕地生態保護水平存在著密切關聯。由于受到地區經濟及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影響,現有生態濕地保護監測技術存在有待優化問題,實際監測效果與預期目標存在一定差距。因使用的監測技術較為單一,實際監測覆蓋面不廣,難以及時發現存在于濕地生態保護過程中的隱藏問題,對濕地生態保護效果造成一定不利影響。因此在現有濕地生態保護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當重點引進先進監測技術,針對監測原理以及監測設備操作技能,在監測人員群體中定期開展專業教育培訓工作,從根本上提升生態環境整體保護水平。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同時也帶來了更加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空氣、水體以及固體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問題,這也對濕地生態保護工作造成了威脅,甚至導致濕地生態不斷退化。特別是對于水體污染而言,對濕地生態產生的破壞現象非常嚴重。因為濕地生態以水資源為主,人們日常生活與生產中產生的污水,會對濕地生態帶來不可修復的破壞。
通過加強濕地生態保護工作,不僅關系到生態系統多樣性,同時與生態系統穩定性也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這也是開展濕地生態保護宣傳工作的重要切入點。但是,目前社會對濕地生態保護工作認識程度比較低,主要是因為各項宣傳工作沒有得到全面落實,從而導致對濕地生態保護工作缺少正確的認識,這也將直接影響到濕地生態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
濕地可以給很多生物提供棲息地,所以,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濕地保護屬于重點內容。結合相關調查結果,我國濕地瀕危的鳥類不斷增加,同時還涉及到了獸類、爬行類以及兩棲類動物。因此,通過構建濕地生態保護區,可以避免濕地進一步減少,同時還能對生態環境退化問題進行有效緩解。在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時,應該保證在方法上滿足一定的科學性,實現對保護策略的合理應用,降低物種滅絕的發生概率。
通過構建完善的濕地保護法律政策,能夠對濕地生態保護工作開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對現有的濕地管理資源進行充分開發,能夠促進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另外,構建完善的濕地生態保護法,還能夠以更加科學的形式加強濕地管理工作,從而有效避免各種破壞行為的產生。
濕地生態保護屬于水體保護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人們日常生活與生產中所需要的水資源,大部分都是來源于濕地,而濕地是地下水的主要來源。因此,通過實施濕地生態保護工作,能夠進一步加強水資源保護管理。濕地可以穩定持續提供水資源,能夠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提供非常重要的保障。
通過維護良好的濕地生態環境,不僅可以提升自然環境質量,同時也能為動物與植物營造出良好的生存環境。隨著動物與植物種類的不斷增加,不斷提升空氣質量,可以將濕地開發成旅游景區,從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對濕地生態保護工作應引起高度重視,在濕地保護工作中,應該加強資源方面的投入力度,在保證健康發展的基礎上,將濕地生態維護工作進行全面落實,加大旅游業發展力度,有效維護濕地周邊自然環境。因此,在提升濕地生態環境保護質量的基礎上,也能對城市經濟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例如,種植蘆葦、香蒲、荷花等大型水生植物,修復濕地水資源,凈化水質,增加濕地整體觀賞性。引入鰱魚、鳙魚等魚種控制濕地內藍藻數量。在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的同時,還可增加魚產數量。
目前,人類逐漸加強了對濕地的開發力度,比如,工廠改造擴建或者是對房屋進行改造等,因為受到了人類活動的影響,從而對濕地生態環境帶來了非常嚴重的破壞現象。如果開發力度超出了相應的范圍,將會直接影響濕地生態系統調節能力,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超負荷運轉問題的產生,從而引發非常嚴重的生態破壞問題。因此,在開展相應的開發與改造工作時,一定要保證滿足一定的科學性,避免濕地生態平衡發展受到影響。通過維持良好的濕地生態系統,不僅可以對國家生態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維持作用,同時也能為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非常重要的基礎條件,最終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
選擇適宜土地處理技術,具體處理過程中可配合使用慢滲率與快滲率結合、地表漫流、地下滲濾等施工工作。濕地處理還應當依照污水比例在濕地中進行分散與自我凈化。在兩岸擴大植樹覆蓋面,增加濕地整體生態功能,有效改善濕地環境溫濕度。
將水資源管理工作進行全面落實,可以實現對水資源方面的合理優化與配置,同時有效避免水資源浪費以及污染等問題的產生。做好水資源規劃以及管理等工作,對現有的水資源系統以及管理系統等進行充分優化與完善。嚴格按照相應的法律要求,加強水污染管理工作,同時采取有效的修復措施,有利于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濕地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對于水安全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保護作用。通過加強對現代用水技術的推廣工作,可以有效避免水資源浪費以及污染問題的產生。在更大程度上保證水環境安全性,不但可以為人們生存提供非常重要的水源,同時還能對濕地生態環境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維護作用,有助于溫度調節以及發電等功能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嚴格按照規定中的相關要求,將濕地環境污染控制以及預防工作進行全面落實。
著重開展污水處理工作。污水內通常具有懸浮物、金屬物或有機物。不同污染源應當采用適宜的處理方式,如針對懸浮物可以采用過濾、沉淀或者根系附著手段;有機物可使用定向培育微生物方式,將有機物在短時間內吸收代謝,并轉化為水及無機鹽等物質。
在開展濕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時,應該嚴格遵守預防為主、保護優先以及防治結合的基本原則。對現有的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在不破壞濕地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促進各項開發工作實現順利開展。另外,還應該正確處理人與濕地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引起高度重視,保護水資源安全,也就是在保護人類自己的生存環境。嚴格遵守可持續發展原則,站在長遠角度上進行分析,正確認識到濕地生態環境與人類利益之間存在的聯系。堅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在對地理因素以及人文因素全面了解的基礎上,全方面地開展濕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綜上所述,濕地生態環境質量與人類生存環境質量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因此,一定要全面認識到濕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針對目前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加強濕地污染防治工作,采取有效的修復措施,從而更好地實現濕地生態可持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