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彬
(四川省西充縣仁和鎮人民政府農業服務中心,四川 西充 637200)
為獲取更理想的晚熟柑橘種植產量,結合種植區域實際條件對晚熟柑橘栽培技術進行適當調整極為必要。
四川南充地區年均溫度接近18℃,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晚熟柑橘最適的生態區。基于這樣的氣候條件,南充地區將晚熟柑橘作為主要農作物進行廣泛種植。南充市政府提出,到2023年將建成100萬畝晚熟柑橘基地,打造“中國晚熟柑橘之鄉”。西充縣是南充市晚熟柑橘的主要種植區,2021年的數據顯示,該縣全年的晚熟柑橘種植面積12萬~13萬畝,在整個南充市范圍內的排名較為靠前。為進一步提高晚熟柑橘種植產量以及果品質量,在西充縣的實踐中,主要針對晚熟柑橘栽培技術進行優化,并形成了一套更加適合區域氣候、土壤特點的晚熟柑橘高產栽培技術方案。
組織落實晚熟柑橘種植區域的土壤全部深翻處理,并聚土起壟。此時,設定起壟高度維持在0.5~0.6米;設定起壟寬度維持在2~2.5米;設定壟基寬度維持在2~2.5米;控制壟面寬度小于壟基寬度,設定兩者之間的差值維持在20~30厘米即可。提前挖出定植溝或定植穴,控制其規格為1米×0.8米×0.8米,清除雜草并在單個定植穴內投入10~20公斤有機肥、1公斤磷肥,均勻混合土壤。
在2~3月、5~6月或9~10月進行晚熟柑橘植株幼苗定植能夠收獲較為理想的晚熟柑橘植株成活率。定植期間,要求控制晚熟柑橘植株根系舒展且樹體垂直;將晚熟柑橘植株幼苗轉移至定植穴內后,要輕輕踏實表層土壤;確保灌水踏實,避免苗木下陷。
2.3.1 施肥管理 第一,土壤施肥。在新栽培晚熟柑橘植株幼苗新梢生長至3~5厘米,且新根發育后即可組織落實施肥操作。通常來說,在晚熟柑橘植株栽培的第一年與第二年,要在新梢抽出前后10天的范圍內進行施肥,投放的肥料為尿素、高氮復合肥,次數控制在6~8次即可。在秋梢停止生長的條件下(一般為9~10月),結合翻園操作的落實,進行餅肥、腐熟有機肥、復合肥的投放。在晚熟柑橘樹齡不斷增加的條件下,要適當降低施肥頻率,增加鉀肥、磷肥的投放比例。第二,根外追肥。在晚熟柑橘栽培第一年的3~10月,應當以每月一次的頻率進行全營養葉面肥、尿素+磷酸二氫鉀的噴施,為晚熟柑橘植株的健康生長補充養分。實踐中,要避免在降雨或是寒冷氣候條件下進行葉面肥噴施。
2.3.2 灌溉管理 如果在晚熟柑橘生長至萌芽、開花前后出現旱情,則相關人員必須及時組織灌水操作。同時,需要在雨季來臨前期完成對果園山地背溝或是平地廂溝的梳理,為種植區域順暢排水創造良好條件,避免晚熟柑橘植株根系受到種植區域積水的影響而發生腐爛問題。通常來說,如果遭遇持續7天及以上的連續干旱氣候,那么就需要相關人員及時落實灌溉,參考樹冠大小確定灌溉水量,保證能夠澆透厚度為30厘米(最小)的土壤。要在樹盤位置覆蓋雜草,或是適當保留區域土壤表層的雜草,實現降溫保墑。
需要注意的是,在春季、夏季條件下,強化晚熟柑橘種植區域的排水處理極為必要,降低晚熟柑橘根系發霉、枯枝、落花落果等問題的發生概率,提升晚熟柑橘植株的成活率以及果品產量。而一旦晚熟柑橘種植區域內出現積水現象,則需要及時利用以下措施進行補救。
第一,迅速清除種植區域內積水,疏松土壤,并組織落實持續1~2天的晾根處理,使得土壤內存在著的多余水分加速蒸發,支持晚熟柑橘植株根系迅速恢復通氣。
第二,適當投放生根劑,加速晚熟柑橘植株新根的生成;在樹冠位置組織微肥+蕓苔素的噴施,為植株生長補充所需營養,支持晚熟柑橘植株恢復健康。
第三,及時落實合適修剪,全面剔除枯枝、弱枝,摘掉幼果與花朵,提升晚熟柑橘植株成活率;投放病蟲害防治藥劑,保證晚熟柑橘植株健康生長。
在進行晚熟柑橘栽培期間的病蟲害防治實踐中,需要參考晚熟柑橘生長不同階段以及病蟲害種類的不同設定并實施針對性更強的防治措施,具體如下。
第一,在花芽分化期、春梢期,晚熟柑橘生長中的主要病害包括砂皮病、炭疽病、脂點黃斑病、瘡痂病、褐斑病等,為降低相應病害的發生概率,需要進一步強化晚熟柑橘栽培管理,并結合清園操作全面消除田間菌源,為晚熟柑橘的生長創造良好環境條件。同時,可以投放苯甲吡唑、苯甲噻霉酮、吡唑甲硫、代森錳鋅、健氟菌氟環唑、春雷壬菌銅等藥劑,防止病害發生。該生長階段晚熟柑橘面對的主要蟲害及其防治藥劑種類如下,在防治紅蜘蛛與黃蜘蛛期間,可以投放阿維乙螨唑、聯肼螺螨酯、阿維螺螨酯、礦物油等藥劑;在防治花蕾蛆期間,可以投放氯氰菊酯、毒死蜱等藥劑;在防治薊馬期間,可以投放阿維噻蟲嗪、啶蟲脒、乙基多殺菌素等藥劑;在防治木虱期間,可以投放吡蟲啉、毒死蜱等藥劑;在防治蚜蟲期間,可以投放啶蟲脒、毒死蜱、阿維噻蟲嗪等藥劑。
第二,在花期、幼果期,晚熟柑橘生長中的主要病蟲害主要有砂皮病、灰霉病、炭疽病、潰瘍病、紅蜘蛛、蚜蟲、薊馬、花蕾蛆、大食蠅等。此時可以投放的藥劑包括阿維乙螨唑、阿維螺螨酯、聯肼螺螨酯+80%代森錳鋅、丙森鋅+啶蟲脒、啶蟲毒死蜱+硼鋅葉面肥。同時,可以使用赤霉酸920+蕓苔素內酯+鈣硼葉面肥+苯甲噻霉酮等藥劑進行保花保果。需要注意的是,要求病蟲害防治藥劑與保花保果藥劑分開投放。
第三,在膨果期、夏梢生長期,晚熟柑橘生長中的主要病蟲害主要有炭疽病、沙皮病、脂點黃斑病、潰瘍病、銹壁虱、粉虱、木虱、蚜蟲、潛葉蛾等,此時可以投放的藥劑包括代森錳鋅+苯甲或苯甲吡唑+聯肼+螺螨酯+聯菊腚蟲咪+鈣、硼;阿維菌素+螺螨酯+苯甲吡唑或唑醚戊唑醇+甲維虱螨脲+鈣、硼。
在晚熟柑橘的果面基本轉黃且果品相對較硬的條件下,即可組織展開采收操作。若是在實際采收期間遭遇降雨,則要在雨后至少間隔1天的情況下采收;結合“先熟先采,弱樹先采,分批采收,盡早采收”的原則完成對晚熟柑橘的科學采收,為采后樹勢恢復提供更為充足的時間條件支持。同時,要求投放專用的采果剪進行“一果兩剪”,具體來說,第一剪應當從果樹上帶3片葉剪下果實;第二剪要求剪平果柄,避免產生更大的傷口。
綜上所述,結合區域實際條件,從土壤管理、施肥、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多方面入手,調整晚熟柑橘栽培技術及操作要點,能夠達到提升晚熟柑橘總體產量以及現實果品質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