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一
(北鎮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遼寧 北鎮 121300)
農業生產離不開肥料這個基礎資料,化肥和有機肥在農業生產中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按照現代農業生產發展的要求,要扎實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穩步提升土壤質量等級。當前,在農業生產中仍然存在施肥不科學、不合理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農家肥與化肥的施用比例失調,農家肥施用量過少,導致耕地質量下降,土壤地力降低,土壤板結、酸化等問題;二是化肥用量和施用結構不合理,氮磷鉀和中微量元素養分比例失調,肥料的利用率低,化肥的增產效果不明顯,施肥效益下降;三是沒有掌握科學的用肥方法,盲目施肥,造成肥料浪費,化肥施用過量,對生物有機肥認識度不夠等。生產資料的高投入增加了農民生產成本,盲目過多施用化肥,甚至造成了土地污染。因此實現化肥使用量零增長,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是農業科學、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現有耕地質量總體下降,化肥施用對糧食生產的增產起到關鍵性作用。這與耕地資源需求較大,農戶生產達不到一定規模、肥料品種結構不合理、施肥技術不先進等有關。近年來,化肥的施用主要有4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化肥施用量偏高;二是施肥結構比例不平衡;三是施肥方式單一;四是有機肥資源利用率低。以上原因導致耕地質量下降,土壤地力降低,土壤板結。因此,推進現代化農業“轉方式、調結構”,要實施化肥減量增效,促進節本增效,在減少化肥使用量的基礎上增施生物有機肥、土壤調理劑等新型肥料產品,進一步優化化肥使用結構,改進施肥方式,以便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升耕種質量,助推農業生產綠色發展。
一鞏固基礎工作,擴大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覆蓋率,農技人員要加大力度開展好測土配方施肥工作,促進農戶科技種田意識的不斷增強。二是積極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專家咨詢系統的推廣工作,充分利用12316金農熱線等為農戶測土配方施肥助力。以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核心持續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和化學減量增效,優化施肥方式,調整施肥結構,減少不合理的化肥投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為實現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農業生產走高產高效、綠色優質環保、可持續發展之路。
2.2.1 基肥是基礎 生物有機肥具有疏松板結土壤、改善土壤通氣性能、培肥地力的作用,因此玉米的基肥要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氮磷鉀配合施用。玉米基肥的施用方法有基肥條施、基肥撒施和基肥穴施3種。這些方法,視基肥數量、質量不同而異。
生產上一般每畝施農家肥1000~1600公斤,氮肥(N)6~7公斤,磷肥(P2O5)6~8公斤,鉀肥(K2O)6~10公斤,鋅肥1~2公斤。
2.2.2 重施種肥 施用種肥可以根據基肥的情況施用,注意種肥隔離和控制用量。種肥能夠滿足玉米在苗期生長中對各種養分的需要,有利于壯苗和發達根系。在土壤速效養分比較低、沒有達到高產土壤條件的情況下,必須重視種肥的施用,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復合肥或磷酸二銨等。
2.2.3 適時追肥 生長期間表現為植株脫肥或生育期延后的地塊,適時追施氮肥或鉀肥以滿足玉米各個生長時期的需要。各種玉米追肥重點時期是:攻苗肥,畝施氮肥(N)4~5公斤,鉀肥(K2O)2~3公斤;重施攻穗肥,畝施氮肥(N)5~7公斤;巧施粒肥,畝施氮肥(N)2公斤。追肥所用氮肥通常為尿素。
2.2.4 玉米一次性施肥 一是“一次性二層施肥法”:下層為基肥深施;上層為口肥(種肥),種肥是將少量肥料淺施在種子的斜下方。二是“一次性一層施肥法”:就是采用機械播種的同時利用機械施肥。施肥深度要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