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肖星,王慶華
(1.濱州醫學院護理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3 ;2.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急診重癥監護室,山東 濱州 256611)
重 癥 急 性 胰腺 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臨床上常見的伴有全身及局部并發癥的急腹癥之一[1],具有病情兇險復雜、并發癥多和病死率高等臨床特點,其院內病死率高達10% ~20%[2]。重癥急性胰腺炎相關心肌損傷(SAP-associated cardiac injury, SACI)是SAP 的嚴重并發癥。SAP 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SACI 也會隨之減輕[3]。臨床癥狀、血氣分析指標、疾病嚴重程度評分(新日本嚴重評分等)以及實驗室指標等均可以作為評估SAP 危重程度的指標[4],但存在靈敏性差和特異度低等問題。目前對于SAP 合并SACI 危險因素的相關研究比較罕見。因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136 例SAP 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SAP 患者并發SACI 的早期危險因素。現報道如下。
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2015 年6 月1 日至2023 年6 月1 日就診于某三級甲等醫院的SAP 患者136 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92 人,女性44 人,有飲酒史者45 人,有吸煙史者55 人,存在高血脂者18 人,存在糖尿病者38 人,存在膽道疾病者90 人。根據有無SACI 分為SACI 組(34 例)和非SACI 組(102 例)兩組。納入標準:(1)臨床病歷資料完整;(2)年齡≥18 歲;(3)住院時間≥24 小時。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臟器嚴重疾病和惡性腫瘤者;(2)存在心肺或腫瘤等因素導致的心肌損傷者。本研究經學校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倫研批第2023-171 號)。
(1)重癥急性胰腺炎(SAP)診斷標準:根據2012 年美國亞特蘭大會議制訂的亞特蘭大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進行病情診斷和危重程度分級。(2)SACI診斷標準[5]:鑒于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本研究將心肌損傷作為結局指標,依據生化指標肌鈣蛋白I 正常參考值范圍,將肌鈣蛋白I >0.03 ng/mL 定義為心肌損傷。
白細胞、C- 反應蛋白、肌鈣蛋白I 等相關指標。
采用SPSS 25.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統計。滿足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值± 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未滿足正態分布用四分位數[P50(P25,P75)] 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 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類Logistic 回歸分析,所有檢驗結果均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兩組纖維蛋白原、肌鈣蛋白I、血清淀粉酶、C- 反應蛋白、乳酸脫氫酶、肌酸激酶同工酶、pH 值、堿剩余、鉀離子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余各項指標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SAP 患者并發SACI 的早期危險因素單因素分析
以是否發生SACI 為因變量(是=1,否=0),將表1 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的因素作為自變量(主要賦值見表2),進行多因素二分類Logistic 回歸分析。分析結果顯示肌鈣蛋白I、血清淀粉酶、乳酸脫氫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是SACI 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詳見表3。

表2 SAP 患者并發SACI 的早期危險因素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 回歸分析變量賦值

表3 SAP 患者并發SACI 的早期危險因素多因素二分類Logistic 回歸分析
SAP 作為急性胰腺炎中最為嚴重的一種,發病機制復雜、并發癥多樣[6-7],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當病情惡化時,又可進一步導致炎癥級聯反應、胰腺水腫壞死、感染性休克、心肌損傷等多種嚴重并發癥,對患者生命造成巨大威脅。因此,及時、準確的診斷和精確的病情評估對其診療、護理以及預后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8]顯示SAP 患者在各時間段血清纖維蛋白原均高于其他類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隨著住院時間延長,血清纖維蛋白原水平逐漸升高,這對于預測SACI 的發生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也有研究[9]顯示SAP 患者的心肌酶譜升高比較明顯,與其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狀態密切相關,是SACI 的有效預測指標。肌鈣蛋白I 是一種包含抑制因子的心肌肌鈣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作為心肌組織中重要的能量調節酶,在SACI 的疾病進程中變化明顯;乳酸脫氫酶在機體組織細胞內大量存在,當發生心肌損傷時其水平升高,以上三個指標在原發性心肌損傷和繼發性心肌損傷的預測中具有較好的特異性和靈敏度。血清淀粉酶作為確診SAP 的指標之一,其水平的波動對SACI 的發生發展具有一定的預測價值。這提示,應時刻注意監測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水平,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干預措施。C- 反應蛋白作為急性期反應蛋白的一種,可以分泌多種炎癥因子,當個體發生感染和(或)損傷時其含量迅速增加,進而可損傷心肌組織,故其可以作為預測SAP 時心肌損傷嚴重程度的指標[10]。血氣分析的相關指標變化可以直接反映SAP 患者機體綜合能力狀態。有研究發現,SAP 患者酸堿失衡的發生率位居各種疾病之首,發病后48 h 內的動脈血氣分析對判斷SAP 病情嚴重程度有重要意義。當pH 值平衡失調時,應立即予以干預,從而阻斷機體組織內炎性因子及促炎因子的級聯效應,防止病情繼續惡化。
綜上所述,肌鈣蛋白I、血清淀粉酶、乳酸脫氫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是SAP 患者并發SACI 的早期獨立危險因素,對疾病早期診療和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指導作用。護理人員在實際臨床工作中要密切關注SACI 發生發展風險較高的患者,以達到早期實施監護、制定科學有效的護理策略、有效控制早期發病危險因素和最大程度改善患者健康結局的目的。但由于本研究為單中心、橫斷面研究,樣本量偏少,期望后續能夠進行多中心、大樣本量的研究,以進一步驗證本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