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婉如,劉秀會,曾潔平
(東莞市虎門醫院,廣東 東莞 523900)
腹股溝疝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無論任何年齡段都有可能發生。如果長時間未得到治療,腹股溝疝會逐漸擴大,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影響較大,嚴重時甚至可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除了極個別情況,多數腹股溝疝患者應盡早進行外科手術治療。雖然傳統的手術方法要求患者術后臥床休息3 d、休養3 周,且3 個月內不得從事重體力勞動,但復發率仍然很高,介于10% ~15% 之間[2]。無張力疝修補術相對于傳統手術具有以下優勢[3]:適用范圍廣,特別適用于疝環較大的患者;操作過程中不易使組織脫落,能夠減少術后并發癥;使用材料填充腹腔內的缺損部分,可加固腹股溝管腔,特別適用于腹部橫韌帶較薄的患者,與腹股溝疝修復的原理相符;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不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可早期下床活動;術后復發率較低。高質量的護理注重將病人置于核心位置,能夠對病人的真實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根據病人的實際需求,在圍手術期提供更全面、更舒適的護理服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基于此,本文針對優質護理在無張力疝修補術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展開分析和探究,詳情如下。
選取2021 年8 月至2023 年8 月在我院行無張力疝修補術的76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腹股溝疝的診斷標準,且滿足無張力疝修補術指征;同意參與本次課題研究;具備獨立思考能力,意識清晰。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嚴重疾病者;參與過類似課題研究者;存在溝通、認知、意識障礙者;不遵從醫生安排者;未在知情書上簽字者;中途退出或無法繼續參與課題研究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38)與觀察組(n=38)。對照組:35 例男,3 例女;年齡25 ~77 歲,均值(56.45±7.36)歲;其中2 例腹股溝直疝,36 例腹股溝斜疝;觀察組:36 例男,2 例女;年齡25 ~78 歲,均值(55.85±8.02)歲;其中1 例腹股溝直疝,37 例腹股溝斜疝。全部患者病程:1 個月~10 年,均值(4.35±2.11)年。兩組的一般資料相比未見明顯差異(P>0.05)。
1.2.1 對照組 給予對照組圍手術期常規護理,包括術前告知患者手術流程及疾病相關知識,觀察術前各指標是否符合要求,術后給予患者飲食及用藥指導,告知其出院注意事項和回院復診時間等。
1.2.2 觀察組 給予觀察組圍手術期優質護理,包括術前、術中及術后護理,詳細內容如下:(1)術前護理。①疾病知識解讀:向患者解讀腹股溝疝的癥狀表現及相關注意事項,使其對該病和手術相關內容充分了解,以減輕恐慌、焦慮等負性情緒。②術前準備工作及訓練:協助患者做好術前的準備工作,如備皮、腸道準備等。針對合并高血壓或糖尿病的患者,囑其術前正常用藥,以控制血壓和血糖。指導患者進行排便、排尿及呼吸訓練等。另外,還要提前準備好術中使用的器械、藥物及輔助工具,對其檢查和消毒處理。③術前禁食:根據手術的具體要求,告知患者手術前一晚10 點后禁水禁食,如患者出現饑餓、口渴問題,應盡可能在10 點之前進食,避免因食水問題而影響手術。④術前心理干預:根據患者術前的心理狀態,為其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方法,幫助其緩解不良心態。不良心態多為焦慮、恐慌、畏懼等,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這種心態表示理解,并根據詳細情況給予心理評估。有些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為此要合理開展心理護理工作。護理方法可自行制定,應具備創新性和靈活性,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術前的各種不良情緒,提高對治療的依從性。(2)術中護理。①手術叮囑及溝通:與患者交流、溝通,告知手術流程,幫助其緩解緊張感。鼓勵、支持手術臺上的病人,告知其術中要保證心態放松。②體位干預:患者在手術過程中若出現不適感,可在不影響手術操作及進程的基礎上,適當調整患者的體位,搬動患者時動作要輕柔、緩慢,避免對手術產生影響。③手術輔助工作:配合醫生開展手術,嚴格管理手術器具,確保手術全程處于無菌狀態。④應急準備工作: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如發現異常狀況要立即告知醫生。提前將除顫儀等設備準備好,做好突發事件處理的應急預案,以便及時應對術中出現的突發事件。(3)術后護理。①環境干預:優良的環境能讓患者身心愉悅,對后期恢復有幫助。護理人員要保證病房環境良好,定期打掃病房、整理床單等,確保室內空氣處于流通狀態,且濕度也要適宜。②排便干預:在患者飲食恢復正常后,告知其多喝水,保證腸道濕潤。多吃高纖維食物,以促進排便。在排便后還要留意有關并發癥的發生,及時做好預防工作。③基礎干預:遵醫囑予患者吸氧治療,避免發生低氧血癥,確保血氧量充足。用沙袋壓迫切口,時間為6 ~8h,防止切口出血,換藥時確保無菌操作。密切觀察切口的情況,如有無滲血、裂開、感染等問題,若發現此類問題要立即處理。告知患者術后避免用力咳嗽、排便等,以防導致腹內壓升高。指導患者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攝入量,以提高機體抵抗力。術后協助患者下床活動,以防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并減輕下肢水腫程度。④疼痛干預: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對于疼痛較輕者予以語言鼓勵,指導其通過轉移注意力緩解疼痛。對于疼痛強烈者,遵醫囑應用鎮痛藥物。⑤并發癥干預:為了防止切口感染及切口周邊出現血腫,術后8 h 內需予以患者抗生素治療,避免感染。檢查切口時,要留意切口是否出現滲血、滲液等情況。若患者術后切口出血較嚴重,需遵醫囑應用止血劑。為防止術后尿潴留的發生,在充分保護患者隱私(如將隔離簾拉好)的基礎上,讓其自行在床上小便,并播放流水聲以促進排尿。同時,還可用溫水清洗會陰部,并對下腹部進行熱敷,以刺激泌尿系統神經,促進排尿,緩解陰囊水腫。如患者發生感染,需及時遵醫囑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加重。告知患者術后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適量增加瓜果蔬菜的攝入。另外,密切監控切口的愈合情況,若切口出現液化或未愈合的情況,應及時向醫生報告。
1.3.1 手術相關指標 比較兩組的手術相關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
1.3.2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記錄兩組術后發生的并發癥,包括尿潴留、陰囊水腫、切口周圍血腫等,計算并發癥發生率并予以組間比較。
1.3.3 生活質量 術后采用自制的生活質量評分標準評估兩組的生活質量,評估指標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及社會功能,各指標總分均為100 分,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
1.3.4 護理滿意度 采用自制的問卷調查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分為十分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十分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總滿意度。
數據用SPSS24.0 軟件處理,計數資料用% 表示,計量資料用±s>表示,分別行χ2檢驗、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更少,手術、術后肛門排氣和住院時間均更短(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的對比(± s>)

表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的對比(± s>)
組別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術后肛門排氣時間(h) 術后住院時間(d)對照組(n=38) 99.12±12.33 201.12±54.12 21.23±0.68 7.45±2.13觀察組(n=38) 64.22±10.45 160.23±50.45 7.13±0.95 4.22±1.71 t 值 8.363 3.407 46.742 6.401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7.89%,與對照組的18.42% 相近(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對比[例(%)]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的生理功能評分、心理功能評分和社會功能評分均更高(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生活質量評分的對比(分,± s>)

表3 兩組術后生活質量評分的對比(分,± s>)
組別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社會功能對照組(n=38) 72.13±8.44 75.23±7.44 73.22±8.63觀察組(n=38) 79.56±8.66 80.11±7.56 78.59±8.18 t 值 3.476 2.603 2.555 P 值 <0.001 <0.001 0.013
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7.3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4.21%(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護理滿意度的對比[例(%)]
在成年人中,腹股溝疝的發生率較高,主要發病原因是腹壁肌肉強度降低、腹內壓增高[4]。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男性普遍存在前列腺增生、便秘、咳嗽、排尿異常等問題,易導致腹內壓增高,進而可增加腹股溝疝的發生風險。針對腹股溝疝,目前臨床常采用張力疝修補術或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5],其中張力縫合的弊端較大,而無張力疝修補術則不會對病人的機體造成較大損傷,能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病情復發率,因此在臨床上應用較多[6]。腹股溝疝患者在進行無張力疝修補術后,可能因手術創傷、術中麻醉藥的使用以及術后疼痛等原因導致尿潴留、切口周圍血腫、腹部脹痛等并發癥的發生,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術后恢復。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保證患者的恢復,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文獻報道,針對老年腹股溝疝患者,特別是高齡患者,在圍手術期給予高質量的護理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具有令人滿意的效果[7]。優質護理服務可以提高患者的手術體驗[8]。在手術前,護士通過向患者講解手術過程和注意事項,能幫助其減輕緊張感和恐懼感。術中,護士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與醫生進行溝通,以便采取適當的措施[9],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術后,護士給予患者溫暖的關懷,幫助他們緩解疼痛和不適,并提供相關的護理建議,以促進患者康復。此外,優質護理服務還能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和信任。護士作為患者與醫生之間的橋梁,能夠幫助雙方更好地理解對方的需求和意見。護士要耐心傾聽患者的講述和提出的問題,并提供專業的解答和建議,這種有效的溝通和信任關系可以增強患者對醫療團隊的信心,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及患者術后康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更少,手術、術后肛門排氣和住院時間均更短,術后的生理功能評分、心理功能評分和社會功能評分均更高(P<0.05);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7.3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4.21%(P<0.05)。可見,在無張力疝修補術圍手術期給予患者優質護理干預可保障手術的順利實施,縮短術后恢復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應用價值較高,可進一步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