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佳 甘超 羅力陽 SHANG Jia GAN Chao LUO Liyang
闡釋持續照料退休社區會所的組織模式與發展趨勢,以新華家園·頤園為例,從空間規劃、適老關懷、建筑表情方面全方位展現體現“溫度感”的持續照料退休社區會所設計。
老齡化;養老設施;持續照料退休社區;會所
當前,我國老齡化進程發展迅速,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養老設施的社會需求快速增長。聚和設計研究中心依托多年積累的人居與醫療康養類建筑設計經驗,目前正在多項養老項目中進行設計探索與實踐。
近年來,從不同類型業主開發建設的多個養老項目中發現,在多種社區養老模式對比下,持續照料退休社區(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以下簡稱CCRC)作為一種可提供自理、介助、介護服務并強調生活的持續性社區,是業主開發此類項目的首選[1]。而隨著“泰康之家”等險資公司開發的養老項目不斷發展與成熟,CCRC中會所的設計在項目中的地位越發凸顯。
CCRC會所指用于滿足活力老人日常社交、娛樂、餐飲、運動等活動需求的公共場所,通常包含社交中心(四季花廳、兒童活動區、精品超市等)、餐飲中心、康體中心(游泳館、健身房、美發店等)、文娛中心(棋牌室、臺球廳等)、多功能廳、老年大學(圖書室、書畫室、琴房等)及其他老年人活動的公共空間。從CCRC項目規模與會所服務半徑等角度出發,會所常見的組織模式有3種(見圖1)。

1 會所組織模式示意
1)超級會所模式(集中型會所) 該模式將上述各項功能緊湊集約布置,便于集中管理,運營效率高,適用于用地規模相對較小的項目。
2)主、分會所模式(主次型會所) 該模式下會所功能分布相對均勻分散,使用便捷,缺點是不便于集中運營管理,適用于用地規模相對較大的項目。
3)會所群模式(群落型會所) 該模式以一組既相互獨立又緊密聯系的建筑群組織各項功能,服務范圍與集約程度介于上述兩種模式之間。
伴隨CCRC項目的開發建設與迭代更新,其獨立生活公寓套型呈現出精巧化、標準化的趨勢。減小單套面積有助于適當增加坪效,更重要的是,可縮減活力老人停留在居室的時間,進而促進其在公共活動區域進行交往與活動,既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又便于對老年人進行集中管理與照料,有效降低運營成本[2]。因而從某種意義來看,會所已成為CCRC項目設計的關鍵,在體現社區特色與品質方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新華家園·頤園位于北京市延慶區迎賓環島東側,東臨蓮花池村,南臨蓮花苑小區,西側為益祥北街,北側為延慶五中,項目規劃用地面積199303.59m2,總建筑面積約28萬m2,目前一期(包含會所及2座獨立生活公寓)已竣工向社會開放。
延慶為北京的“夏都”,氣候冬冷夏涼,加之項目區位遠離城區,靜居一隅,為避免形成冷清的“鄰避效應”,營造活力而溫暖、熱情而溫馨的養老氛圍,會所作為項目的門戶空間,提出以體現“溫度感”為特點的設計目標。
新華家園·頤園的會所規劃采取“會所群”的組織模式,以入口空間為軸線,組織接待中心、餐飲中心、活動中心、康體中心、展示中心、親子中心等建筑,形成錯落有致的公共建筑群。康體中心與保留的現狀展示中心沿軸線對稱呼應,形成入口空間的歡迎環抱之勢(見圖2,3)。

2 會所總平面

3 會所內景
相較于集中式布局,新華家園·頤園的會所在空間組織上更為有機和豐富,在軸線秩序的控制下有一定的變化,不失活躍,更有利于室外景觀的滲透,易形成室內外空間交互的場所效應(見圖4,5)。

4 體現“溫度感”的家園

5 室外就餐與活動空間
適老化的人文關懷不僅體現在諸多無障礙設施的設置上,而且體現在建筑空間帶來的“溫度感”(見圖6)。為了便于老年人在惡劣天氣條件下暢行無阻,會所群的各個建筑之間均采用風雨連廊相互連接,既相互獨立又緊密聯系(見圖7)。各個活動中心的入口均設置有自動感應裝置的平移門,且門檻高度不超過15mm,以保證老年人的安全(見圖8)。

6 體現“溫度感”的室內空間

7 風雨連廊

8 入口細部
相較會所諸多功能給老年人帶來的身體關懷,其帶給老年人的心理關懷更能彰顯充滿人情味的“溫度感”。老年人在社區的生活并不能孑然一身,而需要同伴與家人的陪伴。作為整個項目的點睛之筆,四季花廳成為老年人之間交流、老年人與家人之間相互陪伴的溫情港灣。四季花廳正對園區主入口,向東西南三面開窗,將周圍景色盡收眼底,弧形的鐵藝天窗使陽光最大程度地撒入內部,室內外一體化的設計處理手法將其整體浸染在溫暖與愜意的室外自然環境中,老年人在此交往休憩,在充滿陽光的自然中被治愈(見圖9)。

9 四季花廳室內
會所立面設計試圖通過建筑色彩、質感與細節營造出溫馨、親切的調性,以紅磚為主要材質,結合新古典的建筑語匯塑造出色彩有溫度、形式有變化、細節有匠心的“溫度感”。將白色、黃色、暗紅色作為立面主色調,分明的天然色彩可幫助老年人獲得更好的空間認知,也使建筑觀感清新、明亮、溫暖且富有生機。建筑語匯方面,拱券、鎖石、八角飄窗、壁燈、鐵藝欄桿、煙囪等諸多古典元素渾然一體,搭配斑駁錯落的紅磚細節,嵌入精致動人的景觀巧思。身處其中,仿佛穿梭于綠蔭掩映下文化氛圍濃厚的常青藤名校之間,此情此景恰如其分地展現了面向老年人的有溫度的親切感、文化感和沉浸感(見圖10)。

10 立面細節
在新華家園·頤園項目一期施工過程中,業主對整體項目定位與功能進行了適當調整,但正如會所和整個項目所營造的“溫度感”——溫暖、宜人、溫馨的氛圍和輕松、休閑、居家的感受,卻自始至終被保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