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祥榮/江蘇省綠色食品辦公室
葉國平 陳 旭/蘇州市吳中區農業農村局
發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是提高農產品質量的有效途徑,是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在產品端的價值體現。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以發展農產品“三品一標”為抓手,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引導碧螺春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打好“綠色有機牌”,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抓源頭。通過精確施肥提高茶園土壤有機質含量,綜合運用茶園綠色栽培管理技術,創建省市區級茶葉綠色防控示范區6個。抓標準。實施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進企入戶”行動,通過茶農培訓、專題講座、科技下鄉、印發資料、網絡媒體等渠道,宣傳推廣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相關標準。抓基地。東山鎮、金庭鎮成功創建省級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推動建立碧螺春標準茶園5個,27個茶園基地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總面積達1.8萬畝。
打好“地標特色牌”,做強美麗鄉愁產業。加強保護。制定《洞庭山碧螺春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管理辦法》,持續推進原產地茶樹品種的良種化、標準化,對百年以上的老茶樹實行專人護養、重點保護、掛牌建檔、跟蹤觀察,建立洞庭山碧螺春種質資源圃4個。打造品牌。支持東山鎮創建全國洞庭山碧螺春產業強鎮,累計投入9430萬元支持洞庭山碧螺春品牌建設。洞庭山碧螺春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先后獲評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傳承文化。推動碧螺春茶果復合系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基礎條件建設,深挖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農耕文化內涵,改建江南茶文化博物館。促進整合。深入挖掘洞庭山碧螺春生態、休閑、文化等方面價值,推出春、夏、秋、冬4個主題特色旅游節氣品牌,10條精品旅游線路。
打好“提質達標牌”,強化全鏈條監管。突出承諾達標。實施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制定試行實施方案。實現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開具合格證全覆蓋。突出投入品管控。推行農藥投入品集中配送模式,限用農藥定點經營、實名制購買。突出質量追溯。加大“一物一碼”、物聯網遠程監控等質量追溯技術推廣應用,銷售的產品全部使用電子追溯碼。突出市場檢查。聯合市場、公安等部門,開展洞庭山碧螺春專項檢查,開展洞庭山碧螺春品牌專項保護行動。
打好“市場營銷牌”,助力產業增效增收。抓好評選評比“打擂臺”。舉辦各類炒茶能力擂臺賽、“碧螺姑娘”評選,碧螺春紅茶榮獲世界紅茶產品質量推選金獎,洞庭山碧螺春在第四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上被評為推薦產品,區內優質茶企業在“華茗杯”“黃山杯”全國名優綠茶評比中獲特別金獎3個、金獎8個。突出展銷對接“面對面”。赴上海舉辦“好物江南 心上吳中”系列推介活動,充分利用農業展會、博覽會、產品發布會等展銷推介平臺,搭乘直播帶貨、農村電子商務等移動互聯技術“快車”,不斷拓寬品牌流通渠道。用好媒體平臺“主陣地”。央視直播連線洞庭山碧螺春上市場景,新華社、光明日報等23家媒體報道碧螺春開采情況。借助新浪微博、吳中太湖旅游官微等平臺推出碧螺春茶文化主題系列宣傳片等,多措并舉放大“碧螺春”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