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男
艾暢,全名小兒偽麻美芬滴劑,適用嬰幼兒由于感冒、枯草熱或其他上呼吸道過敏引起的鼻塞、流涕和咳嗽等癥狀。5年前,艾暢是醫院和藥店的“明星藥物”,因其能有效改善嬰幼兒感冒癥狀,所以也是很多寶媽們的家庭常備藥。但自2018年6月以后,這個大家熟悉的兒童藥就從市場上悄悄消失了,慢慢變得無處可尋了……對此,廠家給出的理由是由于商業銷售策略調整而停止生產;不過,事實是因為國家注銷了艾暢的藥品批準文件,通俗講就是不允許生產了,根本原因是該藥在兒童人群中的安全問題。
艾暢為復方制劑,每毫升含鹽酸偽麻黃堿9.375 mg、氫溴酸右美沙芬3.125 mg,兩種藥物成分在很多感冒藥中均含有,臨床療效也很明確—那么,為什么兒童不能使用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了解一下這兩種藥物。
一、偽麻黃堿和右美沙芬有哪些特點
1.偽麻黃堿
說起偽麻黃堿,需要先了解一下它的“雙胞胎兄弟”—麻黃堿。兩者化學分子式相同,但分子結構不同,互為立體異構體(類似人的左右手關系),右手型的是麻黃堿,左手型的是偽麻黃堿。
麻黃堿最早是從麻黃草中被發現的,這在我國秦漢時期就有文獻記載:麻黃草的莖煮湯,具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1885年,日本化學家從麻黃中提純出有效成分麻黃堿。1887年,羅馬尼亞化學家用人工的方法合成了麻黃堿。1929年,美國化學家發現麻黃堿有緩解鼻塞和哮喘的功效,而后還發現麻黃堿可以使人的心跳加快,血管收縮,刺激身體機能,給人帶來快感—據此發現,麻黃堿很快便在西方國家中傳播開來,甚至部分運動員在競技比賽中也開始使用。
不過,隨著麻黃堿被濫用,人們逐漸發現其會產生嚴重依賴性和戒斷反應,所以,從1960年開始,世界各國開始限制麻黃堿的使用。另外,麻黃堿(和偽麻黃堿)還是制造冰毒的“前體”,只需通過并不復雜的化學轉化便可將含這種成分的感冒藥提煉加工制成冰毒。所以,自1988年以后,麻黃堿(和偽麻黃堿)即被列入我國管制類易制毒化學品。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所有含麻黃堿的藥物都被我國管制使用,只有單位劑量麻黃堿類含量大于30 mg(不含30 mg)的復方制劑,才會被要求必須憑醫生處方購買(醫院、藥店或電商平臺)。根據我國藥監局網站統計,目前市場上共有300多種含麻黃堿類的復方制劑,去藥店購買此類藥品,藥師一般會要求消費者登記姓名和身份證,同時一次不能買超過2盒或2瓶。
然后是偽麻黃堿,它是兒科最常用的口服鼻減充血劑,能選擇性地收縮上呼吸道血管,消除鼻咽部黏膜充血,從而減輕上呼吸道黏膜充血現象,緩解鼻塞、流涕、打噴嚏等癥狀。偽麻黃堿的給藥方法包括全身口服給藥和鼻腔局部給藥,通常與第一代抗組胺藥(如氯苯那敏)一起作為經典復方制劑被推薦用于普通感冒早期。不過,因為長期或大量服用偽麻黃堿可能出現精神興奮、震顫、焦慮、失眠、心痛、心悸、心跳過快等副作用,也有些兒童也可能表現為嗜睡,所以連續口服不宜超過7天,而長期使用滴鼻劑可能引起反跳現象,表現為鼻塞加重,所以連續用藥不宜超過3天。與此同時,由于偽麻黃堿可以通過血腦屏障和胎盤屏障,可以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精神興奮、易激惹、失眠、心跳加快、不安和震顫等副作用,一般不用于嬰幼兒、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對于兒童或青少年而言,因為身體發育不完全,對藥品的反應與成人有所不同,用藥劑量與成人也存在差異,所以不要按照成人劑量給兒童用藥。
2.右美沙芬
右美沙芬是臨床常用的中樞性鎮咳藥物,通過抑制延腦咳嗽中樞而產生鎮咳作用。右美沙芬在化學結構上類似于嗎啡的衍生物,所以不少人可能會將之與毒品聯系在一起,但是它并不屬于毒品—雖然它的發展確實與毒品有一定關系。
最初,很多毒品都是因為良好的藥理作用而被發現的,比如罌粟、鴉片、海洛因、嗎啡、可待因等其實都有不錯的中樞鎮咳功效,只是它們成癮性強,常被濫用,極容易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所以被很多國家嚴格限制使用。
隨后,人們發現了右美沙芬,其化學結構與嗎啡、海洛因相似,但作用受體的選擇性卻跟海洛因、可待因不同。同時,經過長期臨床觀察,也未發現其在規定劑量下會產生成癮性;而且,其鎮咳作用與可待因相等或稍強,但起效更迅速,且一般治療劑量不會抑制呼吸。所以,右美沙芬逐漸替代可待因,用于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引起的干咳,目前臨床使用十分廣泛。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右美沙芬的成癮性相比可待因低很多,但并不意味著完全沒有成癮的風險。早在2010年,美國就報道了青少年因濫用右美沙芬導致死亡的案例,美國FDA也就藥品的安全問題進行了專家評議,結果認為:對于右美沙芬,如果組方合理、小劑量用藥,其作為鎮咳劑是安全的,但濫用則可導致腦損傷、喪失意識、心臟異常跳動甚至死亡等嚴重的不良事件。目前,在美國境內銷售的非處方藥中,大約有100多種含有右美沙芬;而該藥的濫用問題也愈發嚴重,甚至有人在街市上直接出售右美沙芬的粉末純品。不過,美國FDA也只是警告公眾關注右美沙芬使用的潛在危害,不要濫用此類藥物,但并沒有禁用。
同樣,右美沙芬在我國也不屬于管制類藥品—但是,因其可刺激中樞神經,大量服用后可達到和吸毒一樣的欣快感,所以近幾年在我國也有濫用的趨勢。針對這種情況,2021年,我國將其從非處方藥轉為處方藥,并修改了藥品說明書,增加了過量服用可能產生精神混亂、興奮、緊張、煩躁、神志不清、支氣管痙攣等癥狀,刪除了長期服用無成癮性和耐受性的表述。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間,右美沙芬被廣泛用于治療新冠感染引起的干咳無痰癥狀,很多人都可以從電商平臺輕松買到。雖然消費者被要求憑處方購買,但因為缺乏有效監管,右美沙芬仍被大量濫用,因此,2022年12月1日,右美沙芬口服單方制劑被列入《藥品網絡銷售禁止清單(第一版)》。
其實,正常使用含右美沙芬的藥品是安全有效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遵醫囑超量、長期服用右美沙芬,可能會導致成癮,兒童過量使用可能引起嗜睡、緊張、惡心、嘔吐、步態改變等副作用。另外,美國FDA推薦右美沙芬屬于C類用藥,妊娠3個月以內的婦女、有精神病史者、哺乳期婦女禁用。
二、兒童不能用偽麻黃堿和右美沙芬嗎
雖然偽麻黃堿和右美沙芬對中樞神經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在合理的劑量下,該藥品是安全的,能很好地緩解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等癥狀。根據《中國兒童普通感冒規范診治專家共識(2013年)》推薦,適合兒童用的鼻減充血劑、鎮咳藥其實非常有限,偽麻黃堿和右美沙芬是其中相對較安全的藥品,而且市場上銷售的普通感冒復方制劑(表1)基本也都含有這兩種藥物。
通過表1可以看出,有很多感冒藥適用于2歲以上的兒童,所以大家不必因噎廢食,因為擔心副作用而拒絕用藥。不過,嬰幼兒—尤其是2歲以下兒童用藥需特別謹慎,因為他們的器官功能尚未發育完全,通常需根據體重計算用量,避免過量使用,說明書上一般都會建議“謹遵醫囑”。另外,專家指南建議兒童應少用鎮咳藥,多痰或肺瘀血患兒禁用;對于劇烈咳嗽或伴有胸痛和高張性氣胸患兒,可給予鎮咳藥。在感冒初期,通常可以只選擇對癥治療;如果對癥治療1周后仍無明顯好轉或消失,則應及時就醫,以明確診斷或接受進一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