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敏根
新余市人民醫(yī)院,江西 新余 338099
急性胰腺炎是因體內(nèi)胰酶出現(xiàn)過度激活導致胰腺組織自身消化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與患者不良飲食、生活不規(guī)律、不良習慣等有相關性,具有發(fā)病迅速、病情復雜、致死率高等特點[1]。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腹脹腹痛、惡心等,并伴有炎癥反應,若未及時治療,可發(fā)展為重癥急性胰腺炎,導致出現(xiàn)胰腺出血壞死、多功能器官障礙等嚴重病癥,危害患者生命安全[2]。炎癥反應與免疫功能異常是影響該病的主要因素,目前主要以抗炎、營養(yǎng)支持、抑制胰酶分泌、減少氧化反應等方法為主[3]。烏司他丁是一種非肽類蛋白酶抑制藥,具有抑制蛋白酶合成與釋放的作用,適用于多種胰腺炎病癥的治療[4]。本研究旨在探究烏司他丁輔助治療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癥因子水平及腸黏膜屏障功能的影響。
將新余市人民醫(yī)院2020 年6 月至2022 年6 月收治的68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4 例。觀察組男19 例,女15 例;年齡(47.76±6.31)歲,年齡范圍32~64 歲;發(fā)病至入院時間(19.16±5.39)h,時間范圍2~36 h;疾病嚴重程度:輕度18 例,中度16 例。對照組男16 例,女18 例;年齡(48.27±7.01)歲,年齡范圍30~70 歲;發(fā)病至入院時間(20.48±5.37)h,時間范圍1~42 h;疾病嚴重程度:輕度19 例,中度15 例。本研究經(jīng)新余市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ABL2020-0216)。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臨床資料完整;符合《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5]中的診斷標準;發(fā)病至入院時間<48 h;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膽總管結石嵌頓或急性膽管炎需早期手術治療者;精神障礙或異常無法配合試驗者;對本次試驗藥物過敏者;合并其他消化系統(tǒng)疾病者;合并其他系統(tǒng)感染或免疫系統(tǒng)障礙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合并重要器官嚴重異常者。
兩組患者均采取適量運動、合理作息等措施干預。對照組給予止痛、禁食、營養(yǎng)支持、腸胃降壓、靜脈輸液補足血容量、抑制胰酶分泌、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等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烏司他丁注射液(廣東天普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2 mL∶10 萬IU,國藥準字:H20040506)治療,將20 萬IU 溶于100 mL 的0.9%氯化鈉注射液中進行靜脈滴注,2 次/日。兩組治療均持續(xù)10 d。
(1)療效評價。痊愈:各臨床癥狀均消失,各炎癥因子指標及氧化應激指標水平均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異常表現(xiàn)基本消失,各炎癥因子指標及氧化應激指標檢查均正常;有效:臨床存在輕微異常表現(xiàn),各炎癥因子指標及氧化應激指標明顯好轉;無效:臨床仍存在異常表現(xiàn),各炎癥因子指標及氧化應激指標無明顯變化。治療總有效率=(1-無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炎癥因子水平。采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采用免疫層析法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3)腸黏膜屏障功能。采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采用免疫層析法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腸脂肪酸結合蛋白(IFABP)、內(nèi)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水平。(4)氧化應激指標。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采用Hafeman 氏直接測定法檢測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水平;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清丙二醛(MDA)水平。(5)不良反應。包括皮疹、頭疼、惡心嘔吐等。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例(%)]
兩組治療前炎癥因子水平比較(P>0.05);兩組治療后hs-CRP、TNF-α、IL-6 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兩組治療前腸黏膜屏障功能比較(P>0.05);兩組治療后ET、IFABP、DAO、D-Lac 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腸黏膜屏障功能指標比較()

表3 兩組腸黏膜屏障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兩組治療前氧化應激指標水平比較(P>0.05);兩組治療后SOD、GSH-Px、MDA、ROS 均改善,且觀察組SOD、GSH-Px 水平高于對照組,MDA、ROS 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表4 兩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例(%)]
急性胰腺炎是臨床常見的急危重癥,主要是由機體內(nèi)胰腺被過度激活導致胰腺組織自身消化的炎癥反應,若未及時治療,病情持續(xù)發(fā)展可出現(xiàn)全身性炎癥反應,造成患者機體免疫功能異常,誘發(fā)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6]。急性胰腺炎突發(fā)性高、病因復雜、發(fā)病因素多,酗酒、暴飲暴食、重度肥胖、高血脂、濫用藥物等均會刺激胰腺分泌過度,導致發(fā)病[7]。急性胰腺炎發(fā)生多與炎癥反應有關。hs-CRP 是由肝臟合成的急性期反應蛋白,當機體出現(xiàn)炎癥反應時會迅速升高;TNF-α 是由巨噬細胞產(chǎn)生,可與多種酶互相作用,導致胰腺組織損傷,激活炎癥反應,同時能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促進T細胞及其他殺傷細胞的活性和殺傷功能,放大炎癥反應;IL-6 是常見的炎癥因子,可作用于多種靶細胞,促進多種炎癥介質的釋放,加重炎癥反應,導致臟器功能受損。治療急性胰腺炎的關鍵在于抑制機體炎癥反應,臨床治療多采取常規(guī)保守治療,抑制炎癥因子釋放作用并不顯著,無法有效緩解炎癥反應,引起免疫損傷,對于重癥患者此類治療方法并不適合,因此尋求一種高效科學的治療方案緩解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癥反應十分必要。
急性胰腺炎的常規(guī)保守治療包括禁食、持續(xù)性腸胃降壓、靜脈輸液補足血容量、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營養(yǎng)支持、止痛等,急性胰腺炎發(fā)生時,上述治療,可有效緩解腸胃壓力、抑制胃酸與胰腺液過度分泌、恢復機體水電解質酸堿平衡、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及維持機體營養(yǎng),提高臨床療效,改善預后[8]。但急性胰腺炎患者仍存在較高的并發(fā)癥風險與致死率,主要原因是保守治療無法有效抑制炎癥因子的釋放與氧化應激反應的發(fā)生,導致炎癥反應反復發(fā)作,加重急性胰腺炎患者癥狀[9]。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炎癥因子水平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氧化應激指標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腸黏膜屏障功能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P<0.05);且兩組均無明顯不良反應。提示烏司他丁輔助治療急性胰腺炎患者,可提高其治療效果,利于減輕機體氧化應激反應,促進體內(nèi)細胞抗氧化,降低炎癥因子水平和腸黏膜屏障功能指標,利于促進腸黏膜修復,防止患者多器官損傷,促進機體恢復。陳穎等[10]研究表明,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烏司他丁治療,可有效抑制炎癥介質的合成與釋放,減輕炎癥反應,促進腸道黏膜屏障功能修復,治療效果顯著,與本研究結論基本一致。烏司他丁是非肽類蛋白酶抑制劑,具有強大的抑酶作用,對多種酶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可改善蛋白代謝異常,促進免疫功能恢復。同時,烏司他丁還具有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平衡、促進腸黏膜屏障功能恢復,抑制心肌抑制因子產(chǎn)生的作用,利于保護體內(nèi)多器官,防止對體內(nèi)多器官及細胞造成損傷,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此外,烏司他丁能夠清除氧自由基,增強體內(nèi)細胞抗氧化能力,減緩細胞氧化反應,抑制炎癥因子釋放,阻止炎癥反應的發(fā)生[11]。
綜上所述,烏司他丁可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療效果,利于降低機體炎癥因子水平和腸黏膜屏障功能指標,改善氧化應激指標,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促進腸黏膜恢復,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且無明顯不良反應,臨床應用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