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探究聽覺統合訓練聯合遞進式情景語言認知訓練對精神發育遲滯(mental retardation,MR)患兒語言功能的影響。方法: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上饒市人民醫院收治的MR患兒中選取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50例)和研究組(50例)。對照組應用遞進式情景語言認知訓練,研究組應用聽覺統合訓練聯合遞進式情景語言認知訓練。比較兩組療效、Gesell發育量表(語言行為、精細動作行為、大運動行為、適應行為、個人-社交行為)評分、S-S兒童語言發育遲緩量表(語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基本操作能力、交流態度)評分、Frenchay構音障礙量表(言語、口部肌肉運動、反射、呼吸)評分和嬰兒-初中生社會生活能力量表評分。結果: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4.00%,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神經心理發育、語言發育、語言功能障礙和社會生活能力各項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聽覺統合訓練聯合遞進式情景語言認知訓練對MR患兒的療效顯著,能有效改善患兒的神經發育情況,減輕語言功能障礙,提高社會生活能力。
【關鍵詞】 聽覺統合訓練 遞進式情景語言認知訓練 精神發育遲滯 患兒 語言功能 語言發育
Observation on the Impact of 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Progressive Situational Language Cognitive Training on Language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LUO Fa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35): -14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progressive situational language cognitive training on language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MR). Method: A total of 100 children with MR admitted to Shangrao People'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form October 2021 to October 2022,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50 cases) and study group (50 case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progressive situational language cognitive training, while study group was given 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progressive situational language cognitive training. The curative effect, Gesell development scale (language behaviors, fine motor behaviors, large motor behaviors, adaption behaviors, personal-social behaviors) scores, S-S children language development delay scale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bility, expression ability, basic operating ability, communication attitude) scores, Frenchay dysarthria scale (language, oral muscle movement, reflex, breath) scores and the infants-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ocial-life abilities scale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study group was 94.00%, higher than 80.00%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P<0.05). After treatment, scores of neuro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language development, language dysfunction and social life abilities in both groups were increased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ose in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P<0.05). Conclusion: Curative effect of 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progressive situational language cognitive training is significant on MR children,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neurological development, reduce language dysfunction and improve social life abilities.
[Key words] 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Progressive situational language cognitive training Mental retardation Children Language function Language develop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 Shangrao People's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 Shangrao 334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3.35.031
精神發育遲滯(mental retardation,MR)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成熟前即18歲之前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精神發育不全產生語言障礙、智力障礙、情緒障礙的兒童神經系統疾病[1-2]。以智力低于同齡兒童水平和社會適應困難為主要臨床特征,可伴有自閉癥、腦癱、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等疾病導致終身殘疾,不僅對患兒的身心健康產生極大的危害,還給家庭帶來較大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3-4]。因此采取有效的康復手段來改善MR,提高患兒的智力水平至關重要。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MR,主要通過刺激患兒感覺器官的康復訓練來達到治療目的[5]。而有研究表明,語言功能與患兒的智力水平呈正相關關系,故采用刺激語言功能器官的訓練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智力水平的提高[6]。當前臨床上多采用聽覺統合訓練和遞進式情景語言認知訓練治療,且大量研究證明了上述療法在改善患兒語言發育遲緩方面的優質作用[7-8]。但卻少有文獻研究上述療法的聯合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選用聽覺統合訓練聯合遞進式情景語言認知來探究其對MR患兒語言功能的效果,以期為臨床實踐提供新的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上饒市人民醫院收治的100例MR患兒納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文獻[9]《嬰幼兒發育障礙的診斷及治療》中MR的診斷標準;(2)伴言語表達不能、理解不能、構音障礙等癥狀的語言功能障礙;(3)年齡1~14歲,意識清楚能配合評估;(4)臨床診療資料完整,生命體征平穩。排除標準:(1)存在聽覺障礙、視力障礙、構音異常等其他原因導致語言功能障礙;(2)存在免疫疾病、先天代謝異常疾病、全身感染、心腎功能不全等;(3)合并癲癇、自閉癥、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4)合并腦癱、腦外傷、腦出血等其他神經系統疾病;(5)中途退出或未遵循治療方案。將符合上述標準的100例患兒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50例)和研究組(50例)。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兒監護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基礎治療 兩組均給予神經營養劑等藥物對癥治療,口服吡拉西坦顆粒(生產廠家:江西億友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6022038,規格:每袋重4 g)每日1次,每次半袋;就疾病相關知識和康復訓練技巧對患兒照護者進行宣教;給予作業治療、物理因子治療等其他常規康復訓練。
1.2.2 對照組 應用遞進式情景語言認知訓練。具體方法如下,(1)語言發育水平評定:由語言康復治療師采用S-S兒童語言發育遲緩量表對患兒的發育水平進行評定,再結合其年齡、興趣、體質情況等制訂一對一、個性化、遞進式的康復訓練計劃。(2)設定情景:根據患兒的興趣愛好設計情景,如吊床區、波波球區、秋千區等,在情景下與患兒進行游戲互動,并將語言認知訓練融入情景互動的過程中。(3)認知訓練:一是聽覺訓練,通過播放節奏歡快的兒歌或不同響度的玩具在患兒上方15 cm處進行3~5 s的聽覺刺激,待患兒自行尋找到聲源的位置后再進行調整重復訓練,同時互動過程中治療師可適當調整說話的音調,提高患兒的聲音感知力和主觀能動性;二是視知覺訓練,通過色彩艷麗、閃光的玩具或黑白色圖片等吸引患兒的注意,待患兒注意后將其左右、上下移動來盡可能擴大視野范圍;三是觸覺訓練,通過毛刷、按摩球等物品刺激患兒的觸覺感知力,刺激強度由輕到重,物品由細到粗;四是記憶訓練,可結合聽、視、觸等感官選擇患兒熟悉的食物或人物識別,促進患兒的智力發育。(4)語言訓練:首先是促進患兒與治療師的視線交流;利用簡單的命令、聲響或感興趣的玩具等引導患兒交流,鼓勵進行聲音的模仿;在與患兒互動的過程中治療師可通過口型、手勢、身體動作、指示相關內容物等方式刺激患兒進行言語表達;通過反復播放患兒喜愛的動畫片,引導患兒理解和表達,先對人物等進行簡單的辨認,再從元音輔音逐漸過渡到字、詞、短句、長句模仿動畫片中的發音;通過播放日常熟悉的聲音,訓練患兒進行呼吸、構音訓練等;訓練患兒不同方向抓握物品或輔助抓握、簡單搖晃等。(5)訓練頻次:根據患兒的訓練情況,逐步增加訓練的難度和實現康復目標。每日訓練1次,每次30~40 min,每周5次,持續訓練8周。
1.2.3 研究組 應用聽覺統合訓練聯合遞進式情景語言認知訓練。遞進式情景語言認知訓練的方法同對照組。采用聽覺統合訓練儀進行訓練,主要由播放機、專用碟片(20首音樂)、立體聲均衡器和耳機組成。(1)前期準備:就儀器治療的目的、方法、安全性對患兒監護者進行宣教,安撫監護者的負面情緒;測試患兒聽覺的敏感度以進行音樂的調配。(2)注意事項:治療過程要盡量減少外界干擾,保持環境安靜;保持患兒外耳道干凈,避免外耳道堵塞而使聽力下降;治療中要時刻注意患兒的反應,及時拉回其注意力,引導專心聆聽音樂;監護者要保持患兒有充足的休息,避免訓練過程中患兒熟睡。(3)訓練方法:監護者輔助患兒靜坐后戴上耳機聆聽調配好的音樂。初次輸出音量為正常的50%,兩耳音量相當;切換第2首音樂時輸出音量為正常的70%,兩耳音量相當;切換第3~10首音樂時輸出音量為正常的85%,兩耳音量相當;最后播放第11~20首音樂時輸出音量左耳為正常的70%,右耳為正常水平。每次訓練30 min,每日2次,2次間隔3 h以上,連續治療10 d后休息7 d再進行下一階段的訓練。治療時長為8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神經心理發育評估。采用Gesell發育量表評價患兒的中樞神經功能。識別患兒的神經系統是否存在缺陷,從而發現存在的發育異常。分為語言行為、精細動作行為、大運動行為、適應行為、個人-社交行為共5個分區,各分區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兒發育程度越高、神經損傷程度越低[10]。(2)語言發育情況評估。采用S-S兒童語言發育遲緩量表評估患兒的語言功能,主要包括語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基本操作能力(視聽覺辨別、記憶等)、交流態度等方面,每項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語言功能越強[11]。(3)語言功能障礙情況評估。采用Frenchay構音障礙量表評估患兒的語言功能,包括言語(4項)、口部肌肉運動(舌、唇、喉、下頜、軟腭)(19項)、反射(3項)、呼吸(2項)分區共28項,每項按嚴重程度分為a(正常)~e(嚴重),依次計為4、3、2、1、0分,分數越高表明構音障礙越輕[12]。(4)社會生活能力評估。參照嬰兒-初中生社會生活能力量表從獨立生活(31項)、自我管理(18項)、運動(18項)、作業操作(20項)、交往(23項)、參加集體活動(22項)等方面共132項進行評估,每項計為0、1分,統計各維度粗分總和,據患兒的年齡及《粗分與標準分換算表》判定標準分,范圍為5~13分,分值越高表明患兒的社會生活能力越強[13]。(5)療效判定。Gesell發育量表中語言行為主要從表情、發音、聽理解能力、表達能力、認知功能等方面評價語言發育商,語言發育商<75分為正常,55~75分為輕度殘障,40~54分為中度殘障,25~39分為重度殘障,<25分為極重度殘障。①痊愈:語言發育商達同齡兒水平,語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等恢復同齡兒水平;②顯效:語言發育商上升>15分,語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提高2個階段;③有效:語言發育商上升5~14分,語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提高1個階段;④無效:語言發育商上升<5分,語言功能無明顯改善[14]。總有效=痊愈+顯效+有效。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兩組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兩組療效對比
研究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94.00%,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32,P=0.037),見表2。
2.3 兩組神經心理發育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語言行為、精細動作行為、大運動行為、適應行為、個人-社交行為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語言行為、精細動作行為、大運動行為、適應行為、個人-社交行為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語言發育情況對比
治療前,兩組語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基本操作能力、交流態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語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基本操作能力、交流態度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語言功能障礙情況對比
治療前,兩組言語、口部肌肉運動、反射、呼吸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言語、口部肌肉運動、反射、呼吸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2.6 兩組社會生活能力對比
治療前,兩組社會生活能力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社會生活能力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的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開放,新生人口數量不斷增加,但由于環境因素、圍產因素、出生后不良因素等影響導致新生兒的患病率也不斷升高,出現了許多先天性疾病,其中較為常見的是MR,是我國導致兒童殘疾的首要疾病,對家庭和社會均產生極大的負擔[15]。但目前臨床上尚無特效藥物和干預措施能從根本上治愈MR,營養藥物支持、康復功能訓練仍是治療的主要手段,但其改善患兒智力水平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探尋有效長久的康復手段成為廣大學者研究的重點。
相關研究表明,通過聽、視、觸等感官的教學,獲得語言發展的統合信息并在此基礎上加深語言理解能力的學習能顯著促進患兒的智力發育[16]。傳統的語言康復以運動訓練、腦電刺激等為主,能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增加感知語言能力,但對于語言理解能力無較大的作用,MR的作用效果并不理想。據兒童發育規律顯示,中樞神經系統具有較高的代償性,可以通過持續語言學習改變突觸可塑性進而重組大腦語言受損區域,從而恢復語言功能[17]。故本文選擇遞進式情景語言認知訓練聯合聽覺統合訓練來對MR患兒進行研究。
遞進式情景語言認知訓練是在患兒熟悉的情景下對其進行聽覺、視覺、觸覺方面的感知訓練,豐富語言學習的環境,同時加強記憶和語言交流能力訓練,通過循序漸進的內容逐步喚醒患兒潛在的語言能力[18]。聽覺統合訓練利用專業儀器結合患兒的病情特點調配音樂,通過多樣化的感官刺激提高患兒的專注力,增強其交流意識,同時矯正聽覺系統對外界刺激反饋失調情況,增強患兒感知力和促進語言理解力、表達能力的發展[19]。且張海燕等[20]研究中也證明了兩種療法聯合應用能發揮協同效應,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中研究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更是印證了這一觀點。
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神經發育情況、語言發育情況、語言功能障礙改善情況和社會生活能力各項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治療后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表明,聽覺統合訓練聯合遞進式情景語言認知訓練能顯著提高MR患兒的智力發育水平和語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基本操作能力和交流態度,改善口腔肌肉運動和感覺異常,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兩種療法聯合對多感官進行統合,不僅能提高患兒對外界刺激的正向反饋,使大腦半球興奮,增強氧化酶活性和大腦營養供應,恢復神經系統發育,同時多重感官刺激能激活大腦思維潛能,整合大腦思維來促進智力恢復,還對患兒的構音肌群具有顯著的改善作用,減少因運動協調功能下降導致的流涎、伸舌等癥狀,改善發音器官功能,促進患兒正確構音動作的出現,誘使其主動進行語言表達和交流[21]。患兒的語言能力得以改善,以語言交流為主要特征的社會生活能力也自然隨之提高[22]。
綜上所述,聽覺統合訓練聯合遞進式情景語言認知訓練能顯著提高MR患兒的臨床療效,對于促進患兒神經發育,改善語言發育情況,減輕語言功能障礙,提高社會生活能力均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彭睿,毛富強,彭宗禹,等.調序療法對精神發育遲滯IQ值提高的臨床隨機雙盲對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8):1851-1853.
[2]王東升,湯健.鏡像視覺反饋療法結合運動想象療法在腦性癱瘓合并精神發育遲滯患兒康復訓練中的應用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9,17(21):3452-3455.
[3]張偉群,李峰,陳莉萍,等.精神發育遲滯患兒的多維度訓練干預效果探討[J].上海護理,2021,21(6):15-18.
[4]黃琴,蘇珍輝,肖冬梅.經顱直流電刺激聯合家庭康復指導在發育遲滯患兒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11):185-188.
[5]莫麗華,龍耀斌,鄧艷媚,等.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感覺統合訓練對精神發育遲滯患兒智商及運動發育的影響[J].廣西醫學,2021,43(20):2406-2408,2414.
[6]王亞杰,張貝.多媒體感覺統合訓練配合言語訓練治療腦癱患兒療效及對智力水平、語言功能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8,24(11):1648-1651.
[7]段佳麗,尚清,高超.聽覺統合訓練在智力低下患兒治療中的作用[J].中華生物醫學工程雜志,2017,23(4):314-317.
[8]化艷,袁丹.早期認知語言康復訓練對語言發育遲緩患兒的影響[J].中國臨床研究,2018,31(7):950-953.
[9]李永庫.嬰幼兒發育障礙的診斷及治療[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277.
[10]范篆玲,李輝,張亞欽.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發育商及干預對策[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13):2991-2993.
[11]姚丹,李芳芳,沈季陽,等.S-S語言發育遲緩檢查法評估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發育特征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20,28(1):69-72.
[12]張玲,吳浪龍,康懷鑫,等.口部定位療法聯合引導式教育治療言語語言障礙兒童的療效觀察[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23,31(1):26-30.
[13]屈澤.不同類型腦癱患兒的社會生活能力及其相關因素研究[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9,14(1):43-44.
[14]崔靜,邸衛華,李燕,等.常規康復治療聯合穴位按摩對發育遲滯患兒語言功能及智力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20,23(21):2689-2692.
[15]張瑞芳,王文麗,范果葉,等.305例精神發育遲滯兒童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3):588-589.
[16]錢沁芳,歐萍,楊式薇,等.聽覺統合訓練對整體發育遲緩兒童語言及情緒-社會性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7,32(4):428-433.
[17]劉霞,羅明,王星珍.運動療法聯合早期認知語言康復對發育遲緩患兒運動和語言功能發育的影響[J].重慶醫學,2022,51(13):2242-2246.
[18]朱清,王勇,劉玉娟.早期認知語言康復訓練對發育遲緩患兒的影響[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18,16(6):463-465.
[19]李轉.聽覺統合訓練聯合家庭康復訓練在兒童孤獨癥康復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4):132-134.
[20]張海燕,馮士梅,魏秀芳,等.言語療法配合視聽覺統合康復訓練對精神發育遲滯兒童言語認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干預效果[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22,49(5):832-835.
[21]王素麗,李文妍,岳保珠,等.可視音樂干預對精神發育遲滯兒童心智發育及適應行為能力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7,39(4):460-463.
[22]林小芹,鄧建榮.口肌訓練結合語言認知訓練在智力低下兒童語言康復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8,29(17):2425-2427.
(收稿日期:2023-03-31) (本文編輯:白雅茹)
①江西省上饒市人民醫院 江西 上饒 334000
通信作者: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