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多重信號加工角度看人類面孔和嗓音吸引力

2024-01-10 12:00:42李衛君張積家
心理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特征信號信息

張 航 李衛君 張積家

(1 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桂林 541004;2 遼寧師范大學腦與認知神經科學中心,大連 116029)

1 引言

吸引力(attractiveness)是指目標人借助外表的吸引及美感程度, 捕獲知覺者的注意并誘發其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甚至接近意愿(Hill & Puts, 2016;Rhodes, 2006; 李鷗, 陳紅, 2010)。 現實生活中,擁有高吸引力外表的人通常會被認為具有更多社會所期許的積極人格特質,Dion 等人(1972)將這種刻板印象稱為 “美的即是好的”(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有趣的是,Zuckerman 和Driver(1989)發現類似的優勢效應也存在于高吸引力的嗓音中,即“聽起來美的即是好的”(What sounds beautiful is good)。這兩種現象說明, 吸引力的光環效應具有跨通道的一致性, 并且極大地影響著人類的擇偶行為和社會認知(Karwowski et al., 2017)。

目前, 來自不同學科的研究者已經對吸引力的產生機制和影響因素進行了深入探討。 從研究取向上可以大致分成兩類:一類是基于所有者假設,主要分析什么樣的面部特征或嗓音特征更具有吸引力,如性別二態性(sexual dimorphism)、對稱性(symmetry)和平均化(averageness)等線索特征與吸引力的關系 (Bruckert et al., 2010; Hill & Puts, 2016;Hill et al., 2017a; Rhodes, 2006; 李鷗, 陳紅,2010);另一類是基于知覺者假設,研究吸引力的加工方式和神經機制,以及生理、心理和社會環境等因素對吸引力偏好的影響 (寇慧 等, 2013; 吳寶沛等, 2014; 徐華偉等, 2016; 鄭怡等, 2017)。不過, 目前大部分研究都僅從單通道視角考察面孔或嗓音的吸引力,很少有研究關注二者的整合加工。由于人際交往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同時包含了視覺和聽覺線索, 因此有必要開展更具有生態效度的吸引力的跨通道整合研究。實際上,來自不同感覺通道的多重信號能增加所有者成功吸引目標的機率, 也能使知覺者避免因信息匱乏而做出不利的決策(Wells et al., 2009)。本文從所有者和知覺者兩個角度對面孔吸引力和嗓音吸引力的相關研究進行梳理, 闡明多重信號對吸引力的有效傳遞與加工的價值意義,為今后研究者從視聽整合角度探討人類吸引力提供思路啟示。

2 吸引力是多感官的共同體驗

人腦處理信息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多模態感覺整合 (Munoz & Blumstein, 2012)。 因此在社會互動中,人腦會將來自不同感覺通道的信號(如面孔、聲音和氣味等信息) 整合成統一、 連貫的知覺(劉睿等, 2016)。 吸引力也不僅由面孔決定,嗓音甚至體味也同樣影響一個人的魅力 (Hill & Puts, 2016;Roberts et al., 2011; 鄭怡 等,2017; 張航,2019; Zhang et al., 2020)。 吸引力的多感官知覺體現了人類對多重信號的充分利用。 對于知覺者而言, 接收并整合來自不同感官的多重信號有助于獲得豐富的信息,提高選擇最佳伴侶的可能性。對于所有者來講, 釋放多重信號能充分展現自身的優秀品質和資源優勢, 進而提高吸引目標的機會(Candolin, 2003; Ferdenzi et al., 2016; Valentova et al., 2016; Wells et al., 2009)。

根據Partan 和Marler (1999)的觀點,生物在通訊過程中傳遞的多重信號可以分為冗余信號(redundant signal)和非冗余信號(non-redundant signals)(見圖1)。 冗余信號是指來自不同感覺通道的信號所傳遞的信息存在相同的價值和意義, 因而對知覺者產生相同和重復的作用效果。 冗余信號可以降低信息被干擾和削弱的風險, 以保證知覺者在不同環境下做出有效的認知決策。 非冗余信號是指信號之間不具有關聯性, 對知覺者產生不同的作用效果,盡管這可能會造成一定的認知消耗,但卻更有利于知覺者進行多角度的評估和權衡。 例如,Wells 等人(2013)的研究發現,女性的面孔和嗓音在傳遞吸引力時存在冗余性, 同時呈現二者信息可以更好地表達自身的生理優勢。 而男性的面孔和嗓音屬于非冗余信號,面孔主要負責提供生理性信息,嗓音更側重表達社會性信息, 同時接收兩種信號的女性比單獨接收一種信號的女性更能準確評估男性伴侶的綜合質量。因此,從多重信號加工的角度考察人類吸引力有助于全面揭示吸引力的認知機制, 為吸引力的多通道整合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圖1 改編自Partan 和Marler(1999)在Science 雜志發表的多重信號模型

3 所有者角度

所有者即面孔或嗓音的擁有者。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顯示, 所有者本身的面孔和嗓音特征是影響吸引力的先決條件(Chen et al., 1997)。 即使是尚未建立美學文化標準的嬰兒也與成人有著相似的面孔偏好 (Boothroyd et al., 2014; Rubenstein, et al., 1999)。機器學習對面孔吸引力的預測與人類評定結果的一致性高達0.65(Eisenthal et al., 2006),說明美的事物具有人類普遍認同的特征, 至少計算機可以據此進行模擬學習。大量的研究表明,性別二態性、 對稱性和平均化是影響面孔吸引力的主要特征(Rhodes, 2006; 寇慧等, 2013)。 值得注意的是, 這些特征同樣是影響嗓音吸引力的主要因素(Bruckert et al., 2010; Hill et al., 2017a; Re et al., 2012)。 Little 等人(2011a)的研究發現,盡管有吸引力的面孔和嗓音雖然在信息形式上存在差異,但人類對好看面孔和好聽嗓音中的一些線索特征(如性別二態性) 的偏好在不同感覺通道中保持一致, 說明好看面孔和好聽嗓音可能蘊含和傳遞相似的配偶價值信息。

3.1 性別二態性

性別二態性是指同一物種不同性別之間明顯的特征差別,即特征所有者的女性化(feminine)和男性化(masculine)的程度(Rhodes, 2006)。 一些研究表明, 人類更喜歡具有典型性別二態性特征的異性面孔,即男性擁有男性化的面孔,女性擁有女性化的面孔(Komori et al., 2009; Little et al., 2014; Scott& Penton-Voak, 2011),這種偏好存在跨文化的一致性(Jones & Hill, 1993),擴大面孔的性別二態性特征會增加所有者的吸引力 (Perrett et al., 1994;Russell, 2003)。 同樣,具有典型性別二態性特征的嗓音也更容易受到異性的青睞 (Collins, 2000;Collins & Missing, 2003; Feinberg et al., 2008a;Hodges-Simeon, et al., 2010; Puts et al., 2011),盡管該特征是通過聲學軟件人為放大的, 這種偏好效應仍然存在 (Feinberg et al., 2005; Fraccaro et al., 2011; Jones et al., 2010; O’Connor et al.,2012; Puts et al., 2011)。但對于男性面孔的研究出現了較大的分歧(陳麗君等, 2017)。一些研究發現,被試會給予具有女性化特征的男性面孔更高的吸引力分數(Burriss et al., 2014; Harris, 2011; Smithet et al., 2010)。這可能是由于,對典型性別二態性特征的審美偏好主要受到面孔或嗓音所傳遞的生理和進化優勢信息的吸引(Fraccaro et al., 2013)。而對非典型性別二態性特征的偏好可能是受到知覺者生理或社會經驗等因素的影響(DeBruine, 2014),如生理周期(Penton-Voak et al., 1999),短期-長期關系背景的權衡策略(Gangestad & Simpson, 2000)以及好基因-好父親的權衡策略等(Lu et al., 2015)。

從生理因素來看,在睪酮(testosterone)和雌性激素(oestrogen)的作用下,人類在青春期第二性征發育成熟后表現出高度的性別二態性。通常來講,男性擁有較寬的下顎骨和更突出的顴骨, 女性擁有更圓潤的臉頰和更豐厚的嘴唇 (Pentonvoak & Chen,2004; Smith et al., 2006; 徐華偉等, 2016)。 與此同時, 嗓音特征也隨聲帶和上喉部解剖結構的發育而出現性別差異,男性長且厚的聲帶振動速率慢,女性短而薄的聲帶振動速率快, 導致女性嗓音的基頻①基頻(Fundamental frequency, F0)是復合音中頻率最低的諧波成分,是有效區分性別和衡量性別二態性程度的重要指標。 音高(pitch)是基頻的主觀感覺量。(也稱音高)顯著高于男性(大約高一倍)(Feinberg et al., 2011; Puts et al., 2011)。 由此可見,面孔和嗓音特征的性別二態性都是體內激素分泌狀態的外顯表達。研究還表明:面孔和嗓音的女性化程度可以有效預測女性體內的雌性激素含量, 生殖能力以及抵抗疾病風險的能力 (Feinberg et al.,2006; Smith et al., 2006);面孔和嗓音的男性化程度也可以推測男性體內的睪酮含量, 機體的免疫機能活性以及發育的穩定性(Hill et al., 2017; Pentonvoak & Chen, 2004; Puts et al., 2016)。 總之,生理因素是決定面孔和嗓音的性別二態性的重要條件。 人類偏愛典型性別二態性特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線索能夠反映所有者優良的生理信息, 如性成熟、生殖能力和健康狀況(Foo et al., 2017)。

從進化角度來看, 具有典型性別二態性特征的面孔和嗓音蘊含了相似的配偶價值和資源優勢。 其中,女性化的面孔和嗓音被認為是年輕、健康和優良繁殖能力的象征 (Feinberg et al., 2008a; Puts et al., 2011; Wheatley et al., 2014)。 男性化的面孔和嗓音則被視為具有男子氣概, 更健壯和擁有更大的社會優勢(Feinberg et al., 2005; Hodges-Simeon et al., 2010)。 不僅如此,研究還發現,男性對女性化面孔和嗓音的偏愛均具有方向性(符合線性模型),即隨著面孔或嗓音女性化特征的增大偏愛程度增加。 但是女性對男性吸引力的喜好則不具有方向性,呈現倒“U”型的分布特點。 女性通常不喜歡極端男性化的面孔和基頻低于96Hz 的嗓音(Re et al.,2012; Rhodes et al., 2000)。 原因在于,無論是基于面孔還是嗓音信息, 過于男性化的特征都被認為與消極的人格特質相關,如對婚姻不忠誠(O’Connor et al., 2011), 對后代的撫養投入較少以及具有更高攻擊性和威脅性(吳寶沛等, 2014)。

3.2 對稱性

對稱性是指雙側軀體或左右半臉的相似程度。為了有效解釋對稱性的進化學意義, 研究者常采用波動性不對稱(fluctuating asymmetry, FA)來衡量對稱性。 FA 是機體在面對遺傳和環境壓力時,無法保持穩定的形態從而偏離了完美的雙邊對稱(Thornhill & Gangestad, 1999)。 FA 作為一種生物標志能夠預測基因質量和健康狀況, 甚至是一般智力(Banks et al., 2010)。 盡管對稱的面孔被認為更具有吸引力(Little et al., 2007a; Little, 2008),但Hill 等人(2017a)認為對稱性的美并不總是體現為“對稱”本身,即使只呈現半張面孔線索,被試仍喜歡那些原本就是對稱的面孔 (Zaidel & Hessamian,2010)。 這說明對稱性不只是知覺上的美感體驗,同時也是抽象的生物學信號, 反映了目標人擁有優秀的基因,處于良好的環境且進行著穩態的發育。除視覺線索外, 嗓音信息同樣承擔著優秀基因的外顯表達任務,人類的發音器官(如聲帶,位于喉部的兩瓣左右對稱的膜狀解剖結構) 的雙側對稱性也受到發展穩定性的影響(Hughes et al., 2008)。 臨床研究發現, 單側聲帶病變導致雙側聲帶張力不平衡的無規律震動,是造成病理性嗓音(如嘶啞)的主要原因(Eysholdt et al., 2003)。 此外,所有者的嗓音越具有吸引力,其雙邊對稱性越高(包括面孔、軀體以及內部發音器官)(Abend et al., 2015)。 Hill 等人(2017b)進一步在哈扎人(坦桑尼亞原始狩獵者和采集者) 身上驗證了嗓音吸引力與雙邊FA 存在負相關。 這說明嗓音吸引力是有效預測對稱性的線索,并且具有跨種族的一致性。 不過,兩個研究實際并沒有直接測量發音器官的對稱性,所以未來研究還需進一步精確的測量。 綜上,面孔和嗓音的對稱性特征提供了部分關于個體基因質量和發育穩態的冗余信號。

3.3 平均化

平均化是指面孔或嗓音與某群體中大多數人的相似程度(Bruckert et al., 2010; Langlois & Roggman, 1990; Little, 2014; 李鷗, 陳紅, 2010)。有關平均化的研究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 Galton(1878)利用投射的方式將同一人的多張面孔照片融合,得到了一張更有吸引力的合成面孔。 Langlois 和Roggman(1990)利用計算機合成技術驗證了這一結果并提出平均化假設, 認為接近人口平均化水平的面孔更具有吸引力。 Bruckert 等人(2010)使用聲音融合技術將語音融合, 第一次證明平均化可以增加嗓音的吸引力。因此,平均化既是影響面孔吸引力也是影響嗓音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見圖2)。

圖2 平均化對面孔吸引力和嗓音吸引力的影響

平均化對吸引力的作用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平均化特征代表了人口統計學的集中趨勢, 反映了所有者的發育穩定性和良好的適應性(Thornhill &M?ller, 1997),擁有平均化面孔的人也擁有更健康的身體(Little et al., 2011b)。 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平均化并不能間接地反映所有者的基因質量,而是更直接地體現在外顯指標上, 如面部膚色和輪廓的平均化(Lee et al., 2016)。 還有一種解釋是,多張面孔的融合增加了膚質的光滑性 (Little et al.,2011b),因為無論從審美還是進化學的角度,人類都喜歡看起來健康的光滑膚質。 雖然嗓音平均化與基因質量或健康狀況的關聯性還未得到驗證, 但是,Bruckert 等人(2010)的研究發現,平均化可以提高諧噪比(衡量發音器官健康程度的聲學參數,比如患有病理性嗓音粗糙的患者和老年人的嗓音諧噪比顯著低于常人)。 所以,面孔的進化學觀點同樣適用于嗓音, 即那些能夠反映機體健康和繁殖優勢的特征會成為有效吸引異性的信號。在該實驗中,平均化使聲學時頻(spectrotemporal)圖像質地變得更加平滑(見圖2C)。 這與Fink 等人(2001)提出的面孔光滑性假設(smoothing hypothesis)觀點不謀而合,即嗓音中聲學參數的規則性就像面孔中皮膚的粗糙程度一樣,能夠推斷一個人是否年輕和健康。 因此,平均化對面孔和嗓音吸引力也有著相同的影響。

綜上,能夠反映所有者基因優良、身體健康和繁殖優勢等特征的面孔和嗓音被認為更具有吸引力。然而,在現實條件下,人類為了有效展現自身優勢和吸引配偶,并不會僅依賴單通道線索,而是利用多重信號來提高擇偶成功率。其中,冗余信號能加強某種吸引力線索的表達, 非冗余信號可以提供更為全面的信息。 比如,面孔更側重體現直觀的美感,而嗓音更側重表達支配性(Rezlescu et al., 2015)或體型大小(body size)①Morton(1977)認為嗓音是向競爭者和潛在配偶表達自身體型大小的有效信號。 動物處于敵對狀態時,會使用基頻較低的粗獷聲音,而處于驚恐或是想去討好和接近目標對象時,會使用基頻較高的聲音。 這種利用基頻的動機性策略,既可以在對峙過程中警告和嚇退敵人,也可以在擇偶中吸引和討好目標對象。 Xu 等人(2013)的研究結果將該理論延伸到人類,認為人們會基于嗓音讓人聯想到的體型大小來判斷嗓音吸引力。。今后的研究可以重點關注視聽兩個通道信號的整合作用, 從而更深入地理解人類對吸引力的偏好機制。

4 知覺者角度

雖然好看的面孔和好聽的嗓音都具有一些固有的特征, 但是吸引力歸根結底都是知覺者的主觀心理感受。一項雙生子研究的結果表明,個人的人生經歷是決定其面孔吸引力偏好的主要原因, 再次挑戰了審美先天論(Germine et al., 2015)。 此外,因罹患重病而面臨死亡的人會給予面孔更高的吸引力分數, 也說明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知覺者的主觀標準(Danel et al., 2017)。 事實上,知覺者的生物學因素 (如性別和生理狀態)(Feinberg et al.,2006; Penton-Voak et al., 1999; Welling et al.,2008)和社會學因素(如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文化差異)(Little et al., 2007b; Scott et al., 2014),都會對吸引力的認知評價造成影響。值得注意的是,人類對美的感知雖然存在個體差異, 但這種差異性所造成的審美偏好具有跨通道的一致性 (Little et al.,2011a)。此外,知覺者不會單獨加工來自不同感官通道的信息,而是進行積極的整合。所以在日常經驗的作用下形成了這個人“看起來聲音很好聽”或者“聽起來相貌很好看” 的聯覺 (Hughes & Miller,2015)。 研究也證明,男性認為擁有好看面孔的女性同時具有好聽的嗓音(Lander, 2008),女性也認為男性的面孔吸引力和嗓音吸引力之間存在相關性(Feinberg et al., 2008b)。

4.1 生物學和社會學因素

女性的生理激素差異對吸引力偏好的影響具有跨通道的一致性。當女性處于高生殖期(卵泡期)時,對陽剛的男性面孔(Penton-Voak et al., 1999)和低沉的男性嗓音(Feinberg et al., 2006)都表現出較高的偏好, 這說明男性化程度高的男性面孔和嗓音都是傳遞“好基因”的信號。同樣,男性在體內睪酮含量較高的時期, 也更喜歡女性化的女性面孔(Welling et al., 2008)。 不過,Kandrik 等人(2016)的研究并未發現男性睪酮含量影響其對女性嗓音的知覺。作者認為,可能男性的擇偶策略較少受到自身生理狀態的影響。 另外該研究所使用的刺激材料的嗓音吸引力的差別閾限 (20%) 較為接近Re 等人(2012)建議的最小差別感覺閾限(18%),可能導致被試對嗓音吸引力的變化不敏感。所以,生理激素是否影響男性的審美偏好還需進一步探究。

在社會學因素中, 知覺者的審美評價受到兩種關系背景的影響:一種是短期性伴侶的選擇,一種是建立長久而穩定的家庭。 受短期擇偶動機驅使的女性, 更傾向于選擇剛毅的男性面孔和低沉的男性嗓音; 而受到長期擇偶動機驅使的女性表現出相反的選擇偏好 (Feinberg et al., 2006; Little et al.,2002)。 多元權衡策略可以較好地解釋這種現象,女性在短期關系中更側重“好基因”的特質,而在選擇長期伴侶時,優先考慮“好父親”的特質(Lu et al.,2015)。 男性的擇偶策略也會受到關系背景的影響,相比于選擇長期固定的戀愛對象, 在選擇短期的性伴侶時會更加偏好女性化程度高的面孔 (Bird et al., 2016)和嗓音(David A Puts et al., 2011)。 此外, 情境因素如疾病威脅也會影響知覺者的審美偏好,女性對病菌的厭惡感越強,越偏好男性化程度高的面孔和嗓音(Jones et al., 2013)。以上證據說明,生物學和社會學因素對人類審美偏好的影響具有跨通道的相似性。

4.2 心理加工模式

大腦的組織原則具有高度吝嗇性(parsimonious)(Ellis, 1989),不僅表現在處理不同感覺通道信息時會采用相似的加工策略 (Belin et al.,2011),還表現在對面孔吸引力和嗓音吸引力采用相似的編碼方式和認知模式(Yovel & Belin, 2013)。Valentine (1991) 提出的面孔空間模板編碼理論認為, 人腦將面部特征性信息編碼為多維坐標空間上的向量, 通過與已經存在的參照模板進行比較可以解碼出該面部特征的意義。其中,距離參照模板越近的面孔越有代表性, 大腦對它們的知覺加工也更加流暢。事實上,人類對于客體知覺的流暢性的偏好恰好是我們體驗到美感的關鍵要素(Oppenheimer,2008; Winkielman et al., 2006)。

同樣, 嗓音特征信息也被編碼為多維聲學特征空間中的向量, 包括嗓音吸引力在內的認知判斷都要基于被表征的位置。 關于嗓音的表征方式存在兩種觀點。早期人們認為嗓音是基于樣例編碼,即聲學特征空間中儲存了一個嗓音樣例, 如果知覺到的嗓音與好聽樣例越相似其吸引力就越高。 這種編碼方式可以較好地解釋經驗的作用, 但是無法解釋平均化可以增加嗓音吸引力這一現象(Petkov & Vuong,2013)。 另一種觀點是基于模板編碼,認為聲學特征空間就像一個多維坐標系, 原點位置儲存著一個典型的嗓音原型(平均化),其它嗓音按照聲學特征分布于原點周圍的坐標系上 (Latinus et al., 2013)。模板編碼理論可以較好解釋平均化提高嗓音吸引力的現象。 例如,Bruckert 等人(2010)的研究發現,平均化程度越高的嗓音越趨近于坐標的中心位置,而未被平均化或平均化程度較低的嗓音則分散在四周。 如果將坐標軸中每個嗓音所在的位置與中心原點之間的距離定義為離心差(distance to mean),可以發現離心差與吸引力的高低呈顯著負相關。 這與面孔吸引力的面孔空間模板編碼理論類似, 即面孔和嗓音特性越接近于人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原型,就越被知覺為更具有吸引力。所以,基于模板的編碼方式可能存在跨通道的一致性。

4.3 認知神經基礎

人腦對面孔信息的識別具有重要的生存意義,這在ERP 和fMRI 的研究中都得到證實。 與非面孔視覺刺激相比,面孔呈現后的130 到200ms 可以記錄到N170 成分(Itier & Taylor, 2004),并能顯著激活位于梭狀回中部、 枕葉外側區和顳上溝后部的面孔識別區 (face-selective brain areas;Kanwisher& Yovel, 2011)。 有趣的是, 與非嗓音聽覺刺激相比, 嗓音也會在200ms 左右記錄到顳頂部正成分(FTPV; Charest et al., 2009), 并顯著激活位于顳上溝前部和中部以及顳橫回的嗓音識別區 (voicesensitiveregions; Belin et al., 2002)。 此外,有吸引力的面孔相較于無吸引力的面孔會誘發早期負成分(EPN) 和晚期頂葉正成分 (LPC; Werheid et al.,2007; 張妍等, 2010)。有吸引力相較于無吸引力嗓音也會誘發相似的腦電特征(Zhang et al., 2020)。這些電生理和腦成像的證據說明, 人腦對面孔和嗓音采用相似的加工模式, 以至一些研究者把嗓音形象比作是一張“聽覺面孔”(Auditory face; Belin et al., 2002)。 實際上,視覺面孔和“聽覺面孔”能共同反映所有者的身份、情緒和吸引力等信息,對兩者的整合加工也是人類適應環境的認知基礎 (Yovel &Belin, 2013)。

面孔吸引力的研究發現, 高吸引力面孔會導致大腦中的獎賞系統活動增強, 如面孔吸引力與內側前額葉區域的激活效應呈線性正相關(O’Doherty et al., 2003)。在嗓音吸引力的研究中,前額葉、梭狀回以及左半球枕葉中部區域被顯著激活(Bestelmeyer et al., 2012)。 值得注意的是,梭狀回被認為是面孔加工的中樞(Kanwisher & Yovel, 2011)。 這說明,盡管處理面孔和嗓音信息的感覺通道是相互分離的解剖結構, 但是兩者在認知功能上存在很大的重疊性。這可能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人類需要多感官協同參與整合多重信號。此外,面孔吸引力和嗓音吸引力都激活了背內側前額葉區域 (Hensel et al.,2015),該區域被認為是社會腦(social brain)的核心(Amodio & Frith, 2006)。 所以,人腦對面孔吸引力和嗓音吸引力的加工可能存在相似的神經基礎。

5 總結與展望

從多重信號加工角度考察人類吸引力, 能為吸引力的跨通道整合研究提供借鑒。首先,來自不同感覺通道的吸引力信號雖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但其本質上都是對所有者基因質量、身體素質、成長環境甚至人格特質等信息的外顯表達, 知覺者會將這些多重信號有效地綜合利用。但是,由于信號間的性質或通道差異, 一些信號可能會在吸引力的判斷中起決定性作用,如面孔吸引力的優勢效應(Rezlescu et al., 2015)。但這并非代表其它信號不重要。同時呈現好看的面孔、 好聽的嗓音甚至好聞的體味都能夠顯著增加吸引力(Ferdenzi et al., 2016)。 其次,人腦對面孔和嗓音信息的加工可能采用相似的編碼模式和加工策略。 人腦中也存在著對跨通道信息整合的特定區域, 如顳上回被認為是負責整合面孔和嗓音信息的主要腦區(Campanella & Belin, 2007),未來開展吸引力的視聽整合研究需要充分考慮相關區域的作用。最后,吸引力是所有者和知覺者相互作用的結果。一方面,所有者的面孔和嗓音特征決定了吸引力信號質量的優劣。另一方面,對吸引力信號的最終評價會受到知覺者的生理狀態、 認知標準和社會環境等因素的調節。此外,所有者也會根據知覺者的反饋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 如面部的裝扮和聲調的調節(Fraccaro et al., 2011)。 所以未來對吸引力整合加工的研究,既要考慮多重信號之間的關系(冗余或非冗余), 也要關注人際互動等生態效度的影響。

目前有關人類吸引力的研究, 主要從單一視覺通道或聽覺通道進行考察。 在取得了重要進展的同時, 可以看到仍然有諸多問題值得進一步探討。 例如,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外表剛毅的男人是個娘娘腔, 也很難接受一個美麗嬌艷的女生是公鴨嗓, 這反映了人類信息加工的期望違反效應(effect of violated expectations)。 fMRI 的研究表明,紋狀體是負責評估和預測錯誤信號的腦區, 當出現期望違反時這個區域會被顯著激活 (Harris &Fiske, 2010), 如果同時呈現的面孔和嗓音在吸引力上出現不一致時,紋狀體是否也會參與?根據經典的“麥格克效應”(Mcgurk & Macdonald, 1976),當人的視覺和聽覺獲得的信息不一致時, 人會優先提取視覺信息,即聽覺在很大程度上受視覺信息影響。那么當面孔吸引力和嗓音吸引力信號產生沖突時,其加工方式又會是怎樣的? 人們常說男性是視覺動物,女性是聽覺動物。那么男性和女性在同時加工聽覺和視覺兩個通道吸引力信息時, 是否男性更依賴視覺信息,女性相對更依賴聽覺信息?這些問題的探討有助于揭示多重信號對人類吸引力加工方式的影響。

最后, 當前研究者更多關注所有者本身所擁有的面部特征和嗓音聲學參數所代表的進化意義,相對忽視知覺者對這些信號的加工。在很多情況下,性吸引并不是決定吸引力的唯一因素 (Franklin &Adams, 2009),今后的研究也要關注面孔和嗓音所蘊含的美學獎賞信號, 并進一步揭示人腦對這兩種信號的加工模式和神經機制是否存在差別。此外,視聽整合的研究認為注意的狀態影響整合的結果,只有當被試的任務是分配性注意(同時注意視覺和聽覺信息),才會易化對目標的反應,即出現雙通道加工信息更快的冗余信號效應 (the redundant signal effect)。 而采用選擇性注意的任務(只注意視覺信息或只注意聽覺信息)則沒有此效應產生(顧吉有, 呂勇, 2016)。所以注意的狀態很可能會對吸引力跨通道信息整合的研究結果造成影響。總之,不止擁有好看的面孔可以吸引目標, 擁有好聽的嗓音同樣會讓對方“一聽鐘情”。 從多重信號加工的角度考察人類吸引力, 有利于進一步揭示吸引力的加工機制和整合方式。 同時,在研究時考慮人的主觀能動性,尤其是所有者和知覺者的相互作用,對全面、詳盡地探究吸引力的影響因素, 以及解釋和預測吸引力的光環效應對社會性行為的影響也非常重要。

猜你喜歡
特征信號信息
信號
鴨綠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18
完形填空二則
如何表達“特征”
不忠誠的四個特征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4
基于FPGA的多功能信號發生器的設計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5:42
抓住特征巧觀察
訂閱信息
中華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基于LabVIEW的力加載信號采集與PID控制
展會信息
中外會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線性代數的應用特征
河南科技(2014年23期)2014-02-27 14:19: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综合片|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色综合网址| 天天色天天综合| 依依成人精品无v国产|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99re免费视频|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av在线手机播放|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精品91视频| 综合色88|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无码在线视频| 精品色综合| 91www在线观看| 国产尤物jk自慰制服喷水| 日韩av在线直播|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一本大道AV人久久综合| 亚洲乱强伦| 激情乱人伦|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国产18页|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2| 91偷拍一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天天色天天综合|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特级毛片| 欧美成人第一页|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美女一级毛片无遮挡内谢| 国产精品999在线| 国产精品区网红主播在线观看| 婷婷亚洲最大| 日韩视频福利| 伊人91视频| 久久黄色免费电影|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色综合激情网| 午夜国产小视频| 丝袜美女被出水视频一区|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五月天久久婷婷| 一级毛片在线直接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网站|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 a级毛片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无码一区18禁| 久草美女视频| 四虎在线高清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 亚洲综合色婷婷|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 www.av男人.com|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二视频| 色婷婷色丁香|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