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鵬
(山西長平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高平 048499)
在我國大中型煤礦中,巷道采用錨桿支護的比例已超過90%[1]。隨著錨桿支護技術的發展,近些年煤礦巷道的掘進速率和支護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煤巷錨桿(索)支護技術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2-4],研究采動影響條件下回采巷道錨索支護,對快速掘進和支護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長平煤礦下分層回采巷道現采用鋼棚支護形式,支護效果不佳、工作量大、支護成本高。
長平煤礦41052 工作面位于3 號煤層41 采區西翼,工作面位置如圖1 所示。3 號煤層厚4.7 m,傾角13°,采用分層開采法,上分層厚2.4 m,下分層厚2.3 m。41052 工作面為下分層工作面,北部和西部為上下分層均已回采的采空區,南部為大巷保護煤柱,東部為上山保護煤柱。

圖1 工作面位置示意圖
41052 運輸巷位于41051 工作面之下,41051工作面2016 年2 月回采結束,采空區存在積水。41052 運輸巷長度為356 m,平均埋深為473 m。
41052 運輸巷直接頂為金屬網假頂,基本頂為6.2 m 厚的細粒砂巖與砂質泥巖互層。41052 運輸巷的綜合柱狀圖如圖2。

圖2 綜合柱狀圖
在41052 運輸巷中41052 開切眼附近進行頂板鉆孔窺視,3 號煤層頂板以上0~4.2 m 圍巖破碎嚴重,4.2~6.0 m 頂板相對較好,但6.0 m 處有一處明顯裂隙破碎,6.0 m 以上頂板完好,巖體為整體塊狀結構。
根據該礦多個頂分層工作面回采期間的礦壓觀測總結,直接頂冒落高度2~4 m,破斷步距12~17 m,煤層傾斜方向基本頂分段下沉垮落長度7.5~15 m。根據多條下分層煤巷頂板鉆孔窺視情況和打鉆過程排渣情況分析,冒落的破碎帶巖層最大發育高度為6 m,6 m 往上鉆孔壁趨于完整,裂隙較少,推測進入裂隙帶內。
按照長平礦以往下分層回采巷道的支護經驗,此類巷道均采用12#工字鋼棚+工字鋼抬棚被動支護,支架不能提高巷道圍巖的殘余強度,使得巷道松動圍巖壓力全部由支架承受。下分層巷道頂板為垮落后重新壓實和膠結的頂板,支架在對巷道徑向圍巖支護阻力不足時,頂板會發生離層和下沉,圍巖殘余強度會降低,使得巷道松動圈增加,造成巷道變形嚴重。底板為泥巖時,在水的作用下,棚腿會鉆底嚴重,加劇巷道變形。下分層的弱膠結頂板在受到采動影響后,巷道頂板破碎范圍會進一步增加,工字鋼變形嚴重,甚至出現頂梁擋塊脫焊現象,在工作面回采過程中,需要不斷重復修棚換棚,支護成本大大提升。
根據相鄰采區下分層回采巷道掘進觀測結果可知,巷道開口后初期頂板破斷前并不淋水,證明此地質條件下的下分層巷道頂板已經壓實并膠結,具有隔水性,推斷其具有一定承載能力。
根據錨桿支護的“組合梁”[5-6],如果采用長錨索支護,將錨索錨固在深部中粒砂巖層中,通過向錨索施加一定的預應力,巷道頂板下部的破碎膠結層和深部砂巖層可以形成組合梁,巷道兩幫可以看作為組合梁的支點,此種組合梁可以防止巖石沿層面滑動,避免各巖層出現離層現象,增加了整體的抗彎能力,可以穩定支承其上部的巖層載荷。深部裂隙帶的穩定巖層對下部垮落松散層起到懸吊作用。各層間摩擦阻力愈大,整體強度愈大,補強效果愈好。對于回采巷道揭露的層狀巖體,直接頂均有彎曲下沉變形趨勢,如果使用錨索及時將其擠壓,并懸吊在基本頂上,直接頂板就不會與基本頂離層乃至脫落。
實施錨網索支護后,錨索和錨固區域的巖體相互作用形成統一的承載結構,可提高錨固體的力學參數,改善圍巖的力學性能。下分層煤巷的圍巖錨固區內的煤巖體處于破碎區和塑性區,錨固后可以提高其殘余強度,可以改變圍巖的應力狀態,增加圍壓,從而提高圍巖的承載能力。巷道圍巖錨固體強度提高以后,可減少兩幫破碎區、塑性區的范圍和巷道的表面位移,有利于保持巷道圍巖的穩定。
錨索支護降低勞動強度,簡化了施工過程,降低了成本。
根據懸吊理論,頂板錨索錨固力最低要能懸吊頂板淺部松散巖體的重力。
1)頂板錨索長度Lt
式中:La為錨入完整巖體的錨固長度,取1.5 m;Lb為被懸吊的巖層厚度,取6 m;Lc為索具及托盤的厚度,一般取0.15 m;Ld為外露長度,取0.25 m。經計算Lt≥7.90 m。最終,錨索長度定為8.00 m。
2)頂板錨索直徑
錨索的直徑應先按照錨索能承受的最大錨固力進行計算,其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φ為錨索的直徑,mm;Fmax為錨索最大錨固力,500 kN;Rm為鋼絞線的抗拉強度,1860 MPa。經計算可得錨索φ=18.50 mm。因此,可選擇直徑為18.9 mm 的錨索。
3)頂板錨索間排距
按照等間排距計算:
式中:Fmax為最大錨固力,取500 kN;K為1.5~2,取2;γ為懸吊巖石平均容重,取19 000 N/m3;s1、s2為錨索間排距,m。經計算s1=s2=1.48 m??紤]到此巷道為下分層回采巷道,應適當減小錨索間排距,頂錨索間排距初定為900 mm×900 mm。
4)通過懸吊松散層重力驗證頂板錨索直徑
式中:W為破碎巖層單位長度巷道承受頂板的總重力,W=γ×B×Lb,B為巷道寬,4.8 m,經計算,W=547 200 N;n為每排錨索的根數,取5;Ka為安全系數,取0.5。經計算φ=12.2 mm。因此,實際選用錨索的直徑為18.9 mm,符合要求。
5)幫錨索的長度
巷道兩幫潛在破壞區寬度由公式(5)計算:
式中:L1為破壞區寬度,m;h為巷道高度,取3 m;β為煤層內摩擦角,取35°。經計算L1=0.528 m。
幫錨索長度Lw由公式(6)計算:
式中:La為錨入完整巖體的錨固長度,取1.5 m;Lc為索具及托盤的厚度,一般取0.15 m;Ld為外露長度,取0.25 m。經計算Lt≥2.428 m??紤]到此巷道為下分層回采巷道,煤層受上分層回采影響,煤層巖體強度有所減弱,巷幫的上半部煤層幫錨索長度定為4.3 m,下半部巖層幫錨索長度定為2.5 m。
6)幫錨索的間排距
考慮到施工工藝的統一性,令幫錨索間排距相等為sb,sb≤0.5Lt。經計算sb≤1.214 m。綜合考慮頂幫的統一施工,最終將幫錨索間排距定為900 mm×900 mm。
巷道斷面為梯形斷面,底板寬4800 mm,中線高3000 mm,低幫高2450 mm,高幫高3550 mm。結合現場觀測和理論計算結果提出以下支護方案。
頂板錨索:頂板采用Φ18.9 mm×8000 mm 高強預應力錨索,錨索排距為900 mm。考慮到巷道跨度較大,巷道中間的頂板區域在受力變形時彎曲變形將較為嚴重,拉應力區較大,需要通過加密中部頂板錨索間距補償壓應力,以達到改善頂板應力狀態的效果。因此,將頂板中間三根錨索的間距定為800 mm,兩側的兩根錨索間距變為1000 mm,如圖3 所示。錨索預緊力不小于200 kN,錨固力不小于500 kN。沿巷道中心線打設一排單體柱抬棚,單體液壓支柱間距為900 mm。

圖3 巷道支護設計斷面圖(mm)
幫部錨索:如圖3 所示,煤段采用Φ18.9 mm×4300 mm 高強預應力錨索,巖段采用Φ18.9 mm×2500 mm 高強預應力錨索。錨索預應力不小于200 kN,錨固力不小于500 kN。
采用FLAC3D6.0 數值模擬軟件對錨網索支護效果進行計算分析。模型在巷道軸向方向長為0.9 m,模型尺寸為50 m×50 m×0.9 m,模型頂部邊界施加大小為1.648 MPa 的均布載荷代替頂部巖層,四周限制水平位移,z軸方向限制z方向位移,側壓系數均設為1。
通過現場巖樣采集、實驗室巖石物理力學參數測定后,測得巖塊物理力學參數,再通過Hoek-Brown 準則將巖塊物理力學參數進行折減得到各巖層巖體的物理力學參數,最終巖體的密度ρ、彈性模量Em、泊松比μ、單軸抗拉強度σtm、內聚力cm等巖體力學參數見表1[7]。
將表1 中參數帶入數值模擬軟件進行計算,錨索支護參數完全按照2.3 中的設計結果進行設定,最終得到巷道的位移云圖如圖4。對巷道的頂底板和兩幫中點位置進行巷道表面位移量監測,最終得到頂板下沉量為72 mm,底鼓量為230 mm,高幫移近量為42 mm,低幫移近量為35 mm。從數值模擬結果可以得出,巷道采用錨網索支護后整體的變形量符合安全需求。

圖4 錨網索支護位移云圖
將錨網索支護方案在41042 運輸巷進行現場工業性試驗。巷道掘進后,在距開口距離為50 m和100 m 位置,采用十字布點法對巷道的表面位移量進行觀測。距開口50 m 處巷道頂板下沉量為32 mm,底鼓量為103 mm,高幫移近量為23 mm,低幫移近量為15 mm;距開口100 m 處巷道頂板下沉量為46 mm,底鼓量為113 mm,高幫移近量為45 mm,低幫移近量為24 mm?,F場檢測結果和數值模擬的監測結果比較接近,巷道的變形量可以滿足安全要求。
采用錨網索支護后成本大大減少。傳統工鋼棚支護單價為4562 元/m,錨網索新型支護前期施工中成本為2850 元/m,每米減少投入1712 元。另外,工作面回采時,采用錨網索支護可回收全部頂板錨索梁和托盤,錨網索支護實際投入為1463 元/m,成本單價降低了3099 元/m,全巷預計可減少材料費投入110 萬元。
采用錨網索支護后,勞動組織方式得到了優化,相較于工鋼棚支護每班減少卸、運工鋼棚人員,減少了后期巷道修理人員,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安全系數。
1)通過總結分析長平煤礦下分層回采巷道傳統支護形式的缺點,提出新的錨索支護方案;通過現場觀測和理論計算的方法,確定了錨索支護方案。
2)采用FLAC3D數值模擬軟件建立了41052 運輸巷模型,對錨網索支護效果進行模擬分析,證明了錨網索支護方案的可行性。
3)將所確定的錨網索支護方案應用于41052運輸巷現場施工,巷道掘進后變形量可以滿足安全要求,證明下分層回采巷道在頂板膠結較好時,可以采用錨索梁+金屬網進行支護,可為同等條件下工程提供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