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忠 王思洋
【關鍵詞】新時代“楓橋經驗” 基層治理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A
2023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新征程上,要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創造更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楓橋經驗”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諸暨楓橋干部群眾的創造和政法工作的生動實踐。60年來,我們黨始終把“楓橋經驗”作為一面代代傳承的光榮旗幟,并伴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創造性地解決不同時期的社會矛盾和問題,使“楓橋經驗”與時俱進、歷久彌新,不斷豐富精神內涵,持續釋放治理效能,展現出持續旺盛的活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作出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批示,闡明了“楓橋經驗”新的時代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機制,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楓橋經驗”不僅是基層社會治理的范本,也是黨領導人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新時代“楓橋經驗”彰顯了中國基層社會治理的獨特優勢和強大活力。全國各地推動“楓橋經驗”不斷拓展,從鄉村到城鎮社區,從社會治安領域擴展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多領域。涌現出了把志愿服務引入社會治理的“紅楓義警”,以云治理平臺為抓手的“烏鎮管家”,傳遞群防群治正能量的“西城大媽”,參與破獲多起明星吸毒等大案要案的“朝陽群眾”,以“網上楓橋”賦能網絡治理的成都互聯網法庭,以信息化、大數據為驅動的“智慧警務”等一大批有影響力的平安建設新名片,不斷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落地生根,使社會治理成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伴隨著平安中國建設的深入推進,人民群眾居家更安心、出行更放心、生活更舒心,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年提升。“平安中國”成為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中國成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國家統計局組織的全國居民對15個主要民生領域現狀的滿意度調查中,對社會治安的滿意度排在第一位。實踐充分證明,新時代“楓橋經驗”是我國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金字招牌”,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法治中國、平安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主要內涵,是適應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深刻變化,堅持以創新發展“楓橋經驗”為總抓手,堅持以平安建設為主線,在社會治理中實行“五個堅持”。
堅持黨建引領。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有效整合基層力量資源。堅持把黨建作為引領發展、推進基層治理的“牛鼻子”,確保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基層各項工作中。推行黨建工作清單制,使黨建工作“脫虛向實”、責任層層落實。實踐證明,黨的領導是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根本保證,要把黨組織的服務管理觸角延伸到基層社會的末梢,實現黨領導下的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堅持人民主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群眾更好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用腳步丈量民情,著力打通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實施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制度,就地化解矛盾糾紛。實踐證明,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關心“關鍵小事”、解決具體問題上,不斷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三治融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是實現鄉村善治的有效途徑。”發揮人民群眾在基層治理中的主體作用,建立完善黨組織領導的基層自治體制機制。深入推進基層法治,更好發揮法治在基層治理中的保障作用,善于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引導和規范社會生活。積極踐行基層德治,發揮道德在基層治理中的規范和約束作用。實踐證明,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要夯實自治基礎,強化法治保障,發揮德治引領,更好地實現基層善治。
堅持“四化并舉”“四防齊抓”。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迅猛發展,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是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的必然要求。一些地方運用互聯網技術手段打造“網上楓橋”,打造“楓橋經驗”升級版,提升了“楓橋經驗”化解矛盾的響應能力和支撐能力。讓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充分發揮其在維護公共利益、救助困難群眾、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中的重要作用。加強預測預警預防工作,堅持“四防齊抓”,推動人防、物防、技防、心防齊抓,確保問題隱患及時發現、及時處置,絕大部分糾紛在鄉鎮以下解決。實踐證明,要堅持“四化并舉”“四防齊抓”,提高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
堅持共建共享。圍繞“誰來治、為誰治”這一基本問題,秉持協商協調、協同協作理念,不斷優化社會治理格局,創新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社會治理制度機制,維護社會平安穩定。“鄉賢參事會”“圓桌問計”“僑鄉楓橋”工作法……各地結合實際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的好形式、好方法。實踐證明,要整合廣大社會成員的力量,增強基層治理的協同性、整體性、實效性。
新時代“楓橋經驗”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在黨的領導下充分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解決群眾自己的事情;就是牢牢抓好基層社會治理,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當前我國處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期,也伴隨社會矛盾多發期,抓好基層治理現代化這項基礎性工作任務艱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