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公平
摘 要:智能制造是機械制造業的發展方向,是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渠道,能夠變更生產流程,優化產業結構,帶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加快國家的現代化進程。機械設計技術是機械制造業的核心技術,是機械性能的決定因素,能夠提高機械設備的精密度與安全性,提高生產效率,提高制造業的整體利潤。進入新時代以后,智能制造開始應用到機械設計技術中,信息整合、資源分類、新型應用材料等機械技術開始提高,機械設計與制造行業開始走向系統化、自動化、節能化、高效化、專業化的發展道路。
關鍵詞:智能制造 機械設計 創新應用
1 前言
當前機械制造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高新技術不斷取得突破,自動化智能技術開始與機械設計技術相融合,制造業的行業壁壘開始消失。另一方面,中國開始調整經濟發展模式,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機械制造業的發展空間開始減少,行業紅利開始轉移。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機械制造業必須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抓住轉型的關鍵階段,積極推進智能制造的應用,加快機械設計技術的更新換代,提高機械設計技術的科技含量,為機械制造業開創新的發展模式[1]。
2 智能制造的特點
智能制造是機械制造的最新發展模式,能夠實現機械制造的全方位系統化管理,具有鮮明的特質。首先,智能制造具有融合性,能夠進行跨區域的經營管理。在智能制造的管理過程中,人員、車間、部門、分公司、總公司之間有明確的信息傳遞渠道,可以建立上下級或平級之間的信息聯系,方便企業進行的層級管理,建立跨區域的發展模式。其次,智能制造具有安全性,在智能制造的管理過程中,計算機會監控機械的每一個指標,當指標超出正常范圍后,計算機可以直接切斷機械的電源,讓機械直接停止運作,降低機械故障帶來的負面影響。最后,智能制造具有低耗性,智能制造有建模系統,可以在仿真環境下模擬機械制造的全部流程,發現流程中存在的問題,避免真實生產過程中出現錯誤。與此同時,智能制造可以根據真實環境調整機械指標,舉一個例子,智能制造可以根據實際環境調整變壓器的電流,減少電流流過線圈產生的熱量,降低變壓器的耗電量。
3 智能制造的現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的智能制造有了長足的進步,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體系,擁有了許多技術專利,但我國智能制造的研發時間比較短,制作工藝比較粗糙,在設計細節與管理方面存在較大的問題。
3.1 容易發生故障
智能制造是高精度的機械制造體系,零部件比較多,操作流程比較復雜,容易發生故障。目前,智能制造主要有三種故障類型,首先,智能制造可能會出現機械故障,舉一個例子,在機械運轉的過程中,可能有石子或者其他比較硬的物質掉入齒輪內,導致齒輪無法轉動,機械只能被迫停止運行。機械故障具有偶然性與突發性,很難提前進行防范。其次,智能制造可能會出現操作故障,在機械運轉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點擊操作面板,更改操作流程或操作指標,但智能制造的功能按鍵比較多,工作人員很可能會誤觸。操作故障是最常見的故障,需要制定嚴格的操作流程,降低操作故障發生的概率。最后,智能制造可能會出現保養故障,在長時間的運轉下,機械可能會出現損傷,影響機械的正常運轉。舉一個例子,在機械運轉的過程中,機械零件會互相摩擦,釋放大量的熱量,可能會讓零件產生形變,降低機械的精度。
智能制造的故障基本都是細節上的故障,因此,我國需要重視機械設計的細節問題,增加機械設計的考慮因素,提高機械設計的專業水平,減少智能制造的故障,降低智能制造的負面影響[2]。
3.2 發展環境比較差
進入新時代以后,我國經濟開始由高速增長模式轉向高質發展模式,制造業的市場風口開始消失,行業已經飽和,企業之間的競爭開始加大,企業的凈利潤開始減少。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大型的機械制造公司可以拿出足夠的科研資金,進行智能制造的研發,小企業只能繼續使用老舊的機械制造設備,沒有更新換代的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大企業會吞并小企業的市場份額,行業的活力會減弱,競爭創新意識會降低,智能制造會進入停滯發展階段。智能制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在發展期間,國家要加大對小企業的扶持力度,鼓勵企業進行科技研發,改善智能制造的市場環境,促進行業向智能制造方向轉變。
3.3 理念高于技術
在“十二五”期間,國家開始將新一代信息技術列入戰略發展目標,信息技術等高科技產業開始成為國家重點關注的對象,高新技術理念開始在社會上蔓延開來。舉一個例子,在人工智能比較火的階段,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智能機器人等理念開始涌現。智能制造包含了許多高新技術理念,比如:電子標簽技術、云計算技術,是與高新技術息息相關的產業,是高新技術的具體應用,需要高新技術理念落實到工業制造層面。但在當前的科技水平下,高新技術理念還停留在實驗室研發階段,沒有大規模應用的方法,智能制造無法取得技術層面的突破,無法跟上智能制造理念的發展腳步。與此同時,高新技術理念有互相重疊的部分,功能分類不夠明確,智能制造企業很難分辨其中的差別,容易與錯誤理念進行融合。舉一個例子,在智能制造的發展過程中,企業需要增強機械的感知能力,虛擬現實技術與視覺模擬技術都是視覺相關的技術,都可以提高機械的視覺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很難做出正確的抉擇。因此,國家要加大智能制造的科研力度,抓緊落實高新技術理念,細化高新技術的應用領域,提高智能制造的具體技術,讓智能制造的理念與技術同步發展[3]。
3.4 管理體系比較落后
我國在智能制造的技術層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在智能制造的管理層面比較落后。首先,智能制造的管理方法比較粗糙,智能制造是依靠信息進行管理的系統,對數據有嚴重的依賴性,需要完善的數據傳輸與數據處理系統,但我國大部分企業沒有專業的數據開發平臺,無法形成閉環管理流程,無法發揮智能制造的管理優勢,無法加快企業的管理進程。其次,智能制造的裝備比較落后,智能制造是機械制造產業的上層管理體系,需要具體制造裝備的配合,但我國機械制造的機床比較落后,制造精度比較低,無法滿足智能制造的要求,無法推進機械制造產業的升級與更新。最后,智能制造的組織管理比較落后,在傳統的機械制造中,企業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管理模式,擁有了完善的組織管理體系,但智能制造加快了信息的流通速度,模糊了時間與地區的界限,改變了企業的管理方法,對舊有的組織管理體系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企業的組織系統出現了滯后性,無法與智能制造管理相匹配。
目前,智能制造的管理體系已經嚴重阻礙了智能制造技術的發展,影響了機械制造的產業結構,影響了我國制造強國的建設,因此,我國要完善智能制造的管理體系,改善智能制造的組織管理方法,加大智能制造的管理深度,促使企業向智能管理方向轉變[4]。
4 智能制造在機械設計技術中的應用
在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背景下,機械設計應該與智能制造相結合,機械制造行業應該增加智能制造的應用范圍,提高智能制造的應用水平,盡力提高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的核心競爭力,增加機械設計的行業利潤。
4.1 資源管理的應用
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包括許多的流程,這些流程環環相扣,相互聯系,對資源的要求很高,智能制造能夠辨別資源的類型,做好資源分類工作,提高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的資源利用率。智能制造在資源管理方面的應用有三點體現,首先,智能制造能夠進行資源的模擬,在機械設計的過程中,智能制造可以收集設計信息,提供模擬資源,監督模擬流程,建立機械設計的資源共享模型,實現機械設計的半自動化處理。舉一個例子,在機械設計的過程中,智能制造可以標記機械設計用到的具體資源,如果資源應用錯誤,智能制造就會報警,方便工作人員進行修改。其次,智能制造可以監管資源的使用情況,在機械制造的過程中,實際制造精度與設計制造精度經常存在差異,智能制造可以提供資源各方面的指標,方便工作人員判斷資源的具體使用情況,方便工作人員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資源的配置與用量。最后,智能制造可以統計資源的數量與類型,在機械制造的過程中,產品在不同的階段需要用到不同的資源,智能制造可以收集不同過程的資源使用情況,通過大數據判斷產品的生產流程,為資源采購提供理論依據。
4.2 智能化的應用
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開始研究高附加值的產品,這些產品的生產工藝比較繁復,影響因素比較多,需要進行全方位的管理。智能制造可以規范生產流程,提高產品的品質,因此,機械制造要提高企業的智能化水平,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首先,智能制造可以采集產品各方面的數據,分析產品各方面的性能,輔助企業進行產品設計與制造。舉一個例子,在機械設計的過程中,智能制造可以分析產品的誤差,明確產品的誤差范圍,調整機械制造的精度,避免制造出誤差范圍之外的產品。其次,智能制造可以調整機械制造的工序,提高生產流程的規范性與科學性。舉一個例子,同一個流程可能有不同的制造工具,智能制造可以根據產品的特性選擇合適的工具,提高機械制造的專業程度。最后,智能制造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智能制造可以精準地控制材料用量,避免材料的浪費。舉一個例子,產品生產需要用到0.5克的原材料,人工很難把握0.5克的重量,會增加原材料的用量,增加材料的損耗,而智能制造可以精準投下0.5克的原材料,提高材料的使用率[5]。
4.3 網絡技術的應用
為了提高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的效率,企業經常進行異地生產,智能制造可以將網絡技術應用到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中,搭建企業之間溝通的橋梁,加強企業的管控力度。首先,智能制造可以對遠程設備進行監控,了解廠家的生產進度與生產情況。其次,智能制造可以分析機械的各項參數,及時發現機械的異常情況,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最后,網絡技術可以提高企業的靈活性,在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的過程中,不同地區的負責人可以召開網絡會議,方便企業調配資源,提高各部門的協調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跨區域的企業合作模式會越來越普遍,機械設計企業需要提高對網絡技術的重視程度,發揮網絡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6]。
4.4 創新發展模式
近年來,國家開始倡導綠色發展理念,開展節能減排的生產活動,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是高能耗的產業,需要提高環保意識,建立低耗能的制造體系。智能制造可以創新發展模式,降低企業對環境的不良影響。首先,智能制造可以應用新型材料,開發新型材料的特性。舉一個例子,在機械設計的過程中,智能制造可以使用可降解的材料,提高產品的分解效率,減少工業生產的痕跡,減輕環境保護的壓力。與此同時,智能制造可以用新型材料提高產品的性能,兼顧產品的質量與環保特性。其次,智能制造可以改變企業的組織架構,智能制造可以細化機械設計與制造的流程,將大的部門分割成小的團隊,建立原子化的組織架構,提高企業的組織管理能力。最后,智能制造可以更改企業的發展理念,在智能制造的應用過程中,企業可以深刻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含義,企業會重視研發部門,提高研發部門的資金預算,加大企業研發的力度。久而久之,企業就會形成創新意識,提出更具前景的發展理念,開始引領行業的發展。
創新發展模式是企業領先的根本保證,能夠增加企業的活力,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應該使用智能制造的管理手段,提高對市場的適應能力。
5 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智能制造開始成為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的主流發展方向,開始成為機械設計行業產業升級的標志,開始帶動機械制造行業的改革,開始加快國家的數字化進程。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機械設計應該積極推進智能制造的應用,做好機械設計的資源管理工作,提高機械設計的智能化水平,增加機械設計的網絡聯系,創新機械設計的產業發展模式,努力與國際接軌,實現機械設計的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麗霞,唐義玲.智能制造時代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23(04):33-35.
[2]呂成升.智能制造背景下機械設計及自動化技術發展方向研究[J].智慧中國,2022(11):84-85.
[3]李洋.智能制造背景下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技術發展趨勢分析[J].科技資訊,2022,20(18):57-59.
[4]石鵬,鄧嫄媛,周黎明,宮霞霞.現代數字化設計制造技術在機械設計制造上的應用[J].南方農機,2022,53(14):146-148.
[5]蔡佳麗,蔡麗娟.智能制造背景下機械設計及自動化技術發展方向[J].時代汽車,2022(11):145-146.
[6]李峰.智能制造背景下機械設計及自動化技術發展方向研究[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1(0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