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坤 羅俊鴻 楊淮欽 容華蘋 莫木蘭
摘 要: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攀升,企業對專業人才的綜合能力需求越來越高,企業的生產管理與發展等需要更高綜合能力和技術水平的專業人才,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在企業中的需求不斷提高。解決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對專業人才需求的根本方法是本科層次的職業人才培養,更是職業教育體系科學、創新發展的關鍵措施。多元開放、協調發展的專本銜接是職業教育的必然之路。綜上所述,應用型高校在“雙高”背景下正處于銜接專業技術人才走向更高水平、高層次的時代節點,因此,本文將以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為例,研究“2+0”專升本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施。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 專升本教育 汽車服務工程
1 研究背景
1.1 研究意義
2019年,隨著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 20 條”),教育部、財政部印發《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遴選管理辦法(試行)》,我國職業教育正式進入了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建設(簡稱“雙高”計劃)的時代,與 我國普通高等教育“雙一流”相互對應,是國家在職業教育領域的重大戰略部署?!半p高”計劃為高職專科學生提供了多維度的升學渠道,打破了職業教育學生往往只具備專科學歷的消極局面。
近年來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與地方企業緊密合作,在校企合作育人以及產教融合發展等取得了耀眼的成績。隨著“雙高”計劃和“職教20條”的發布,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在應用型技能人才培養上的優勢更加凸顯,在未來承接職業教育本科層次人才培養中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職業本科教育其核心在于專本銜接教育,建立協同創新的專升本人才培養模式有助于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
因此,專升本是高職教育向高層次發展的趨勢,而科學、適用的專升本人才培養模式是職業教育提質培優的基本保障。在此背景下,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探索與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協同開展汽車服務工程“2+0”專升本試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對于實現汽車領域應用型人才培養與珠三角行業企業人才需求無縫對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2 研究綜述
以往職業教育體系的學生無法獲得升學空間,致使優秀的生源不愿接受職業教育,高考低分層次的生源往往才報考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在社會上形成了不良評價。因此拓寬職校生的升學途徑有著重要意義,專升本是連接??茖哟温殬I教育與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紐帶。
專升本教育制度為專科生提供了學業上升的途徑,一方面??粕谕玫缴龑W的機會,另一方面高質量的經濟發展需要更高層次的人才,因此政府、社會、學生廣泛認可該制度。目前,專升本模式大多為“3+2”或“2+2”等形式,專升本大學生在本科院校學習期間,基本完全按照普通本科生的培養模式,這對專升本學生來說顯然不合理。專升本大學生已經成為了本科院校在校大學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些專業,從個別發達地區來看,專升本的學生人數逐年攀升,專升本大學生的占比越來越大,在高等教育中應當得到重視。
1.3 現狀分析
目前,??茖W生通過“專升本”考試進入本科院校繼續深造后,理論知識確實得到提升,但操作技能卻普遍被弱化,最后又成為一個學術研究方向的人才,而并不是國家和社會急需的應用型人才。職業本科院校的專本教育如何在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實現對高等??萍寄芙虒W的延續,是職業本科院校專本銜接面臨的挑戰所在,也是專本銜接面臨的主要問題。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從 2020 年開始試點探索利用自身應用型本科高校和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職業實訓條件優勢,將應用型人才培養和職業技能人 才培養相結合,培養專升本學生具有獨立學習與終身發展的能力,具有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團隊協作的能力,具有較好的集成、技術和管理的創新能力,具備大國工匠精神。以轉型發展為契機,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能力。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目標和擬解決的問題
2.1.1 研究目標
創新建立“2+0”專升本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充分利用我校與深職院的優勢教學支撐條件,以學生為本,制定兼顧應用型和職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專本銜接教育的人才培養計劃,促進我校本科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完善轉本銜接人才培養體系,體現應用型人才一體化培養特色,為廣東應用型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為廣東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總體目標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2.1.2 擬解決的問題
(1)專升本教育體系人才培養層次定位不清晰,人才培養目標不同,教學標準各異,致使對升本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培養不足,偏離“雙高”背景下對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要求。
(2)傳統應用型本科和高職??拼嬖谵k學層次界限,各層次教育體系缺乏溝 通,??茖W生缺少多樣化、多路徑的成才“立交橋”。
2.2 研究與實踐內容
汽車服務工程“2+0”專升本人才培養模式,具體內涵為高職專科學生通過我校專升本選拔考試后,繼續在深職院完成2年本科階段學習,一方面學生扎根高職,持續培養職業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通過深度共享兩校教學資源,培養出技能技術高、專業理論扎實、創新能力強、職業素養高、科研能力強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2.2.1 遵循“技能型”與“應用型”銜接式人才培養的規律,制定汽車服務工程“2+0”專升本人才培養目標
本項目的首要任務是把專本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聯系起來,兼顧“技能型”與“應用型”人才培養規律,面向汽車后市場、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領域,致力于汽車技術應用、汽車服務企業管理、汽車金融與貿易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及管理人才培養。
2.2.2 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和實施方案
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是人才培養的主要落腳點,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為使汽車服務工程“2+0”專升本專業的教育教學更具特色,在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開發過程中,由兩校專業教師根據市場人才需求,開發、審查和評估所有課程及其實施方案,并邀請行業專家進行反復論證,力求做到科學合理,并實行彈性學習制度,專升本學生只要在二至四年完成學業即可。
2.2.3 加強核心課程群建設
開展重點課程、優秀課程和精品課程建設,通過課程建設,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著力建設汽車理論、汽車構造、工程力學、汽車營銷學、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驅動電機技術、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汽車服務企業管理等核心課程,帶動相關課程群的建設。
2.2.4 加強實踐教學建設
建立具有鮮明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包括商業企業經營沙盤模擬實訓、三維建模實訓、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實訓、電動汽車安全與維護、汽車職業技能證書考證、綜合設計、專業實習等部分。在專業教學的同時,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組織學生參加多渠道、多層次的學術、課外科研、文體和社會實踐等活動,組織和鼓勵學生參加全國性競賽,加大各級競賽的培訓力度,提升學生的競賽能力和水平。
2.2.5 雙校聯合教學管理改革
更新教學管理理念,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建立健全嚴格的雙校聯合教學管理制度。完善全方位的信息化教學管理,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進行信息化教學管理活動,充分組織和配置教學資源信息,使信息網絡技術廣泛滲透到教學管理的全過程,從而高效完成既定教學目標。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獻研究
多方面搜集國內外職業本科教育的相關資料,掌握國內外專本銜接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為本項目的深度研究提供參考,啟發研究思路。
2.3.2 現狀調查
通過問卷、個人訪談等方式對專本銜接教育現狀進行研究。通過對粵港澳大灣區行業企業、建設相近專業群的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進行訪談交流,掌握行業企業的現狀與需求以及兄弟院校專升本體系培養的真實情況,并對訪談進行錄音和信息整理。
2.3.3 系統研究法
通過應用系統的理論和方法,對專升本教育體系進行深入的研究。專本銜接的發展要多方面、多維度去思考,解決專升本人才培養模式協調存在于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中。
2.3.4 行動研究
具體實施所構建的人才培養方案,檢驗人才培養效果。
2.4 實施計劃
2.4.1 第一階段(2022.01-2022.12)
(1)“2+0”專升本人才培養方案構思
我校對接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實行“2+0”專升本人才培養模式,在方案的實施過程中,高職學生通過選拔考試后,繼續在深職院進行本科階段的學習,充分發揮兩校在實訓和理論教學環節的優勢,資源共享,實現教育資源最大化利用,以達到專本銜接、校校協調培養人才的目標。
(2)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分析
汽車服務工程“2+0”專升本試點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與職業道德,掌握汽車服務工程必要的基礎理論、技術方法等知識,具有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專業技術的實踐能力,能夠在汽車后市場與新能源汽車領域,從事汽車技術開發與應用、汽車運營與管理、汽車金融服務等工作的高級技術及管理人才。
培養特色為面向汽車后市場、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領域,致力于汽車技術應用、汽車服務企業管理、汽車金融與貿易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及管理人才培養。
2.4.2 第二階段(2023.01-2023.09)
2.4.2.1 理論課程體系的構建
對于汽車服務工程“2+0”專升本模式的本科教育,構建以專業核心課程和主干課程為主,以技術性、應用性、實操性強專業課課程為輔助,融合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綜合教育理論的課程體系。其課程體系分為通識教育、學科基礎教育、專業教育、創新創業、實踐教學等五個教學平臺組成。核心課程包括汽車理論、汽車構造、工程力學、汽車營銷學、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驅動電機技術、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汽車服務企業管理等。
2.4.2.2 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充分利用深職院實訓實操條件,主要開展商業企業經營沙盤模擬實訓、三維建模實訓、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實訓、新能源汽車安全與保養、汽車維修工證書考證、專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
2.4.3 第三階段(2023.10-2023.12)
教學改革效果評估和總結、研究報告撰寫等,具體包括:完善并提交人才培養方案1份,撰寫研究報告1份;撰寫相關論文2篇。
2.5 預期成果和效果
(1)改革課程教學體系,重新構建適應培養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課程體系,不斷優化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撰寫“2+0”試點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一份。
(2)撰寫“2+0”試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論文2篇并公開發表。
(3)通過教改科研項目開展、開放式實驗室教學等一系列教學改革,切實提升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
(4)推動專本銜接的機制體制創新,搭建職業教育多元開放、協調發展的專本銜接“立交橋”。
(5)帶動應用型高校與高職院校深度合作,實現人才培養與崗位、企業(行業)、社會需求的有機銜接,促進地方應用型高校內涵式發展。
2.6 特色與創新
2.6.1 呼應高職專科職業教育——打造對話式人才培養模式
通過與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度協同構建汽車服務工程“2+0”專升本試點專業人才模式,解決高職院校和職業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與評價標準不統一。
基金項目:(1)2021年廣東省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汽車服務工程“2+0”專升本試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GDJG2021097)
(2)2021年廣東省本科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車輛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實踐”(項目編號2021gsjgxm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