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新
摘 要:隨著時間的推移,汽車已經進入了每一個家庭,它是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現在我國也在提倡環保,新能源技術的不斷發展,它也被運用到了汽車的生產中,可以預見,未來的汽車生產將會朝著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以往的汽車生產,盡管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品質,但仍然是傳統的動力汽車,如果將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轉型為智能化生產,將會使新能源汽車取代原來傳統的傳統汽車的速度更快,進而降低了汽車尾氣的排放,更好地對環境進行了保護,為人民群眾創造了一個更好的生態環境。論文對我國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生產技術的發展作了較為詳盡的論述。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 智能制造 技術發展
1 引言
汽車工業的發展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然而,隨著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汽車的普及,也導致了越來越嚴重的環境污染,所以,要利用智能制造技術,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既要環保,又要促進汽車行業的穩定發展。
2 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
目前,國內使用混合動力和天然氣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動力來源,以電力為主。從實踐角度來看,在各類新能源汽車當中,純電動汽車是最容易實現智能化的,因為在它上面,包括轉向助力、空調、制動裝置等,都需要用到電力來維持運轉,而所有的信息的傳遞都依靠的是電信號,這對于在汽車中進行信息融合與感知技術非常有利,可以通過人工智能與自動駕駛技術來達到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在新能源汽車生產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對其生產過程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當前,在新能源汽車中運用智能制造技術,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以無人駕駛為代表的智能技術,如無人駕駛是否會被病毒攻擊,無人駕駛能否保證安全,無人駕駛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賠償標準等,都是有爭議的。盡管目前尚無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但新能源車向智能方向發展的趨勢是不會變的。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發展,側重于對車輛的本質特性進行強化,而最主要的是對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安全和舒適性進行提高,在這些功能得到發展之后,再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智能化服務[2]。
3 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技術
汽車制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行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將智能生產技術應用于汽車生產,是促進我國汽車工業迅速發展的有效途徑。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智能制造技術在我國的制造業中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應用,而零部件的生產在汽車制造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隨著機械工業的發展,國內新能源汽車生產所需要的零部件基本能夠滿足。在此背景下,可以增加對新能源汽車的投入,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工廠、生產線的建設與發展[3]。
當前的汽車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市場上的車型五花八門,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能源要想在市場中取勝,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就需要比傳統的汽車更智能化。傳統的燃油車在功能方面比較弱,但新能源車的性能卻在不斷地提高,功能也越來越齊全。在此背景下,汽車制造過程中的設計與生產信息日益復雜化,這反過來促進了新能源汽車制造過程中的柔性制造與信息處理能力的提升。
新能源車的生產工藝和生產工藝都是對傳統燃油車的生產工藝的一種傳承,在生產工藝上存在著一些共性。比如汽車的沖壓、涂裝、焊接、組裝等等。而且,新能源汽車在生產工藝上也和以前的汽車有著很大的不同,它采用的是全新的驅動方式,而且它的操控方式也和以前的汽車有著很大的不同。由于新能源汽車在制造動力總成時,其技術核心是電池系統、馬達驅動系統等,所以,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其制造動力總成的技術。
推動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生產。在生產計劃管理、車間流水線設備的故障分析和維修等方面,可以運用到許多領域。當前,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制造技術,是一種以人工和智能機器人為基礎,通過人工和智能機器人的配合,在某些工作中,利用人工智能和智能機器人來代替人工,把大部分的計算和分析工作,都交給人工智能去完成。
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生產離不開人工智能技術。新能源汽車的整個生產流程比較復雜,生產周期比較長,傳統的以人工為主的生產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求,要在新能源汽車上開發智能化生產技術,就必須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對生產流程進行設計和控制。在傳統的車輛生產工藝中,當設備發生故障時,必須尋找具備相應專業技術的高水平人員對其進行檢修,耗時長,費用高。而在智能制造技術中應用人工智能,只要有一臺機器出了問題,就可以通過人工智能來檢查,從而迅速的發現問題的根源,從而提高生產的效率。也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手段,實時監控設備在生產中的狀況,減少設備發生故障的幾率。
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生產既有關系,又有不同。智能制造系統可以實現與外界的交流交互,并具備持續學習的能力,可以在制造過程中積累相關知識和信息數據。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特點,使得生產過程中的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在新能源汽車生產裝備發生故障的情況下,通過智能制造系統對其進行診斷和維修,從而使其在生產過程中更加穩定。新型的傳感技術應用于智能制造系統,能夠對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監控,提高生產的效率和質量。
智能制造指的是對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流程進行歸納,對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智能化升級。
4 新能源汽車使用的智能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信息技術的進步,新能源汽車的智能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對于電動車用戶來說,外出充電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而在智能技術的幫助下,當用戶想要為車輛充電時,車輛可以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數據來收集周圍的充電樁,并為用戶提供最短的路徑。
與傳統的燃油車相比,新能源車的維護更加簡單和方便,但也要做好日常維護工作,尤其是要注意電池的狀態。通過智能技術,汽車系統可以對車載電池的工作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并及時為用戶提供有關車輛電池的相關信息,在電池出現故障時,可以給出合理的解決辦法。
新隨著新能源車的不斷發展,新能源車的車體也越來越多。利用信息融合、環境感知等技術輔助用戶操作,使用戶對自身的操作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也使用戶的操作更加安全。當前,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率非常高,而這些事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人的因素,比如在行車中玩手機,闖紅綠燈,疲勞駕駛,醉酒駕駛等。目前,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都在持續開展著自動駕駛的研發工作,若能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獲得更大的突破與進步,使新能源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得到進一步的改進,將會大大減少國內的交通事故,保障用戶的出行安全。
新能源汽車為了提升其智能程度,可以開發相應的 APP,讓用戶可以在 APP上進行相應的收費,從而增加企業的利潤,但是這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美國和其他國家,軟件收費和知識收費的理念要比國內更加流行,但是美國的 APP收費比例從來沒有超過60%,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軟件收費比例也在逐漸下降。這是因為,車主可以利用其他的軟件來獲得車輛的信息。所以,汽車行業還必須繼續對智能化服務進行深入的研究,并對其進行改進,開發出更多的服務功能,來提高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使用價值。
在當今世界,我國的汽車產業正由傳統的生產產業逐漸轉向以服務產業為主,而我國的服務業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制造,只是其中很小的一環。在這一小部分中,還包含了充電樁的安裝管理和常規維修,以及對充電設備的開發和維護,智能化設備在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的位置和路線方面的展示和規劃,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的更換,和廢舊電池的處置。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智能應用與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化技術等不斷發展,在這種先進的科技驅動下,下一個階段,將會是一個萬物皆有聯系的網絡,而汽車則是這個網絡中最關鍵的一部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一輛純電動車在使用中出現了電量不足的情況,那么該系統就會自動向用戶提示附近的充電站。與此同時,我認為,在物聯網時代,自動駕駛將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推廣,在車輛自動行駛之前,只需要車主報出一個目的地,然后車輛就可以自動駕駛過去,這當中,必然會涉及到計算機、互聯網等技術。從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方向,但是目前的生產技術還存在著一些缺陷,還需要不斷地進步,加速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改造。
5 智能化新能源汽車制造過程
汽車制造業作為國家的支柱產業,能夠有效地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在目前階段,智能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其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目前,各個行業都對智能技術的優點有了充分的認識,并著手將其發揮出來,這既可以加速各個行業的發展,又可以使智能技術進入高領域的市場。就汽車制造行業而言,其產品以各類零部件為主,而我國在機械制造工業上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能夠充分滿足智能汽車的需要。從未來的發展來看,新能源汽車已經有了一些優勢,可以讓公司的領導們考慮投入資金,建設工廠,建設流水線,實現快速發展。另外,在新能源汽車的生產上,如何將現代的信息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同樣是一個難題。由于我國的汽車銷售情況良好,所以,在汽車的生產市場上,存在著競爭,很多企業都意識到了新能源汽車的優越性,而且有了競爭的態勢,這就能夠有效地促進我國傳統汽車的智能化發展。傳統的電力汽車,其功能相對簡單,僅僅作為一種代步工具,而隨著汽車制造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提高,其生產過程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逐步地對其進行了提高。一般的車輛以汽油和柴油為主,在對車輛技術進行改造的過程中,需要對車輛進行沖壓和噴涂,對這一環節的工作的要求相對較高,而目前的新能源汽車的制造,對于車輛的動力系統、控制系統和驅動系統的要求相對較高。對于新能源車來說,智能化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尤其是在生產過程中。這個時候,馮宇就必須要強化自己的車輛,讓他們去做這些事情。相對于傳統車輛生產,新型車輛是車輛生產試驗中的“新品”,若不對車輛生產過程進行嚴格的標準化,將會給車輛的行車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而且,由于新能源汽車才剛剛普及,所以我們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測試,來找出它存在的問題。要想真正做到智能化,就必須要用到人的智慧技術。由于汽車的制造過程比較復雜,所以在制造的過程中,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在以往,以人工為主的生產鏈,已經不能夠適應現代化發展的需求。在汽車的制造過程中,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汽車的制造過程中,可以利用計算機對其進行控制,進而實現工程設計、質量控制和其他的安全操作。在傳統的手工作業方式中,當裝置出現故障時,必須有較高的技術水平才能進行檢修。這樣,雖然能夠讓設備持續工作,但也會耗費很多的時間,極大地影響了工作效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建立了完備的數據庫,并利用微型計算機技術,對設備制造過程中的操作信息進行了采集和處理。
6 結論
本文對我國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生產技術的現狀和發展作了較為詳盡的論述,我國的環境污染仍然比較嚴重,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大量的機動車廢氣,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同時也造成了一定的生態環境破壞。目前,能源緊張已經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而在汽車中運用新能源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目前的環境問題,但是這也給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制造帶來了新的需求,本文從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制造的智能化和使用的智能化三個方面,對其展開了較為詳盡的論述,期望可以為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希望可以更好地對環境進行保護,為人民群眾創造了一個更好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葛智聰. 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技術開發與研究[J]. 汽車與新動力,2022,5(05):28-30.
[2]曹文衛. 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底盤懸架系統智能制造技術[J]. 新能源科技,2022,(07):24-27.
[3]陳凌宇,劉敏,錢洲亥,孫桐.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模組智能制造裝配技術研究[J]. 制造業自動化,2022,44(01):187-190.
[4]羅鑫源. 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技術研究[J]. 新型工業化,2021,11(11):88-89+93.
[5]羅霄松,明新國. 面向節能的汽車變速器智能制造需求分析[J]. 機械設計與研究,2021,37(01):134-138.
[6]毛明. 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底盤懸架系統智能制造技術[J].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21,50(01):224-226.
[7]張娜. 新基建[J]. 紡織導報,2021,(01):32-34.
[8]張瑞虹,王增峰. 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技術發展路徑芻議[J]. 時代汽車,2021,(0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