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志英
教?授?級高工,上海市食品學會食品安全專業委員會主任。
醬油是極具中國傳統特色的調味品,幾乎每家每戶的廚房都少不了它。而一場涉及某知名調味品企業的醬油的爭議持續發酵,曾在網絡平臺和現實生活中都引發了一系列討論,表明了大家對食品安全的熱切關注。不過,有些說法是與事實不符的,具體剖析如下?:
謠言一
國產內銷的醬油全是添加劑勾兌出來的
無論是國產外銷或內銷的醬油,其主要原料都是水、大豆、小麥和食用鹽,醬油?中,?由?這?些?原?料?釀?造?成?熟?的?釀?造?液?占90%?以?上,?如?果?某?些?產?品?中?添?加?了?食?品添加劑,這些添加劑的總重量只占產品總量的百分之幾。根據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規定,目前醬油中主要允許添加以下三大類食品添加劑?:
增味劑?其中最常見的是增加鮮味的增鮮劑,如谷氨酸鈉、呈味核苷酸二鈉等。谷氨酸鈉就是大家熟悉的味精?;核苷酸二鈉是新一代的核苷酸類增鮮劑,與味精混合使用會產生鮮味倍增的效果,同時還能降低產品成本。因此,一些生產企業喜歡在一般品質的醬油中加入增鮮劑,使原來鮮味平平的醬油變得更為鮮美。
有些廠家還會通過在醬油中增加甜味,使醬油原有的咸味變得柔和、豐富。甜味的來源除了白砂糖外,還有三氯蔗糖等甜味劑。三氯蔗糖是以蔗糖為原料生產的甜味劑,甜味類蔗糖,甜度約為蔗糖的?600?倍,而且價格便宜。三氯蔗糖的安全性較高,我國允許在醬油中的最大使用量為?0.25?克?/?千克,只要不超過此限量,食用安全性是沒有問題的。
著色劑?著色劑也叫色素,醬油中的老抽常用的著色劑是焦糖色。焦糖色是糖類物質(如飴糖、蔗糖、糖蜜、轉化糖、乳糖、麥芽糖漿和淀粉的水解產物等)在高溫下脫水、分解、聚合而成的復雜紅褐色或黑褐色混合物,其中某些為膠質聚集體,是應用較廣泛的半天然食品著色劑。焦糖色素有不同類型,有些焦糖色素適用于可樂等飲料,有些適用于面包、餅干,而用在老抽醬油中的焦糖色素具有強大的上色能力,適用于紅燒類和醬鹵類等食品。由于焦糖色素含有少量的?4-?甲基咪唑,曾引起對其致癌性的質疑,后經研究證實,焦糖色素是安全的,因為它在醬油中僅用作色素,生產中添加量有限,因此,我國的標準中沒有設定其最大使用限量,只建議根據生產需要適量使用。實際生產中,根據焦糖色素和醬油產品的品種不同,一般焦糖色素占醬油總重量的?0.15%~0.35%。

防腐劑?根據國家標準規定,在醬油中允許使用的防腐劑有山梨酸鉀、苯甲酸鈉、丙酸鈉等。我國標準對山梨酸鉀、苯甲酸鈉的最大使用量都限制為?1.0?克?/?千克。
因此,這三類食品添加劑的總使用量一般不會超過醬油總重量的?5%,過去被稱為“配制醬油”的調味液現在已不能再稱為“醬油”。所以“國產內銷醬油全是添加劑勾兌出來的”這一說法完全是謠言。
謠言二
醬油中的防腐劑對人體有害
許多人談防腐劑色變,實際上,在醬油中允許使用的防腐劑只要不超過限量,它們的安全性是沒有問題的。這些防腐劑經過世界各國幾十年的廣泛使用,沒有發現有引發癌癥或其他疾病的風險。我國標準對山梨酸鉀、苯甲酸鈉的最大使用量都限制為?1.0?克?/?千克,所以不必擔心規范生產的醬油中防腐劑安全問題。相對而言,山梨酸鉀的安全性比苯甲酸鈉更好,目前市售的醬油產品中添加山梨酸鉀的居多。
謠言三
我國把有添加劑的醬油賣國內“零添加”的醬油賣國外
我們先從生產技術的角度來討論“零添加”醬油能否可能實現。“零添加”的醬油基本是指生抽醬油,因為它可以不添加焦糖色素,而老抽醬油則很難做到。
增味劑中的增鮮劑也可以不添加,因為大豆蛋白發酵后會產生有自然鮮味的氨基酸。醬油在發酵好后會抽提出發酵液,第一次抽出的液體稱為“頭抽”,它的氨基酸含量最高,色淡而味鮮。每一個發酵罐只能抽一次頭抽,余下的原料還要加鹽水等繼續發酵,第二次抽出的是二抽,依次類推,第三次抽出的則是三抽。將這些不同次數的抽提液按比例配制就得到了生抽醬油。頭抽的比?例?越?高,?生?抽?的鮮味品質也就越好,可以不添加鮮味劑,只是在相同的鮮味下成本較高。
還?有?增?味?劑?中?的?甜味劑,完全可以做到不添加,加白砂糖即可,且味道純正自然,還可提高固形物含量。當然,產品成本和熱量也會高些。
最后是防腐劑。醬油是以大豆、小麥等為原料用微生物發酵的產物,其中含有氨基酸等營養物質,是霉菌生長的溫床。醬油在打開瓶蓋后,儲存過程中可能受雜菌污染,導致霉菌超標引起變質。醬油中含有的食鹽成分有一定的抑菌能力,但是通常醬油中的食鹽濃度不足以抑制這些菌類的生長。提高鹽的濃度可以增強抑菌能力,但又對口感和健康不利,因此,在醬油中添加防腐劑來抑制霉變是經濟有效的方法。當然,也可以不添加防腐劑,采取其他抑菌技術來防止醬油變質,目前國內市場上也有不添加防腐劑的國產醬油。

總之,“零添加”醬油在生產技術上完全可以實現,國內外市場上均有“零添加”醬油銷售,我國的各大商超、電商平臺等可見多個國產品牌的“零添加”醬油,消費者完全可以依據口味、
使用頻次、價格等需求自主選購。因此,所謂“我國把有添加劑的醬油賣國內,‘零添加的醬油賣國外”的說法也是謠言。
怎樣選購到好醬油
1?選購醬油要看標簽
??標簽注明氨基酸態氮有多少
氨基酸態氮是醬油釀造過程中產生的氨基酸類物質,其含量與醬油的鮮味和營養價值有關。一般來說,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醬油的等級就越高,味道
越鮮美。我國現行的標準將醬油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共?4?個等級,其中氨基酸態氮含量≥?0.80?克?/100?毫升為特級?;≥?0.70?克?/100?毫升為一級?;≥?0.55?克?/100?毫升為二級?;≥?0.40克?/100?毫升為三級。需要注意的是?:有的醬油很鮮,氨基酸態氮含量比特級醬油還高,這時就要看配料表中是否有谷氨酸鈉、核苷酸二鈉等增鮮劑,因為這些增鮮劑不僅會增加鮮味,也會增加氨基酸態氮的含量。真正質量好的釀造醬油不需添加任何鮮味劑,發酵后自然產生的氨基酸態氮含量已足夠高。
??標簽是否注明釀造醬油
根據我國最新法規,只有純釀造的醬油產品才能被稱為“醬油”,如果添加了未經釀造、用化學水解或酶水解方法制成的、類似醬油的配料,過去稱之為“配制醬油”,現在則不能再稱為“醬油”,只能叫“某某調味液”。
??標簽注明是高鹽稀態發酵醬油,還是低鹽固態發酵醬油
如果是釀造醬油應看清標注的發酵工藝,低鹽固態發酵法釀造的醬油投資少、生產周期短,但風味單薄?;高鹽稀態發酵法釀造的醬油具有較好的醇香味和醬香味。目前市場上高鹽稀態發酵醬油居多。
??標簽注明是生抽還是老抽
國家標準中沒有生抽和老抽的分類,但許多醬油標簽上會標注,這其實是廣東地區的習慣性稱呼。生抽和老抽一般都是釀造醬油,它們的區別在于?:生抽是以黃豆和小麥等為原料,經發酵成熟后提取而成,呈淡紅褐色,味較鮮咸;而老抽是在生抽中加入焦糖色,經特殊工藝制成的濃色醬油,呈棕褐色,味較鮮甜,適用于紅燒類菜肴以增色。
2選購醬油的“一看、二搖、三嘗”
除了看標簽,也?可?直?接?觀?察、品?嘗?醬?油?實?物,進行感官評價。
一看?正常的醬油顏色應為紅褐色,生抽淺、老抽深,但如果醬油顏色過深,則可能是添加了較多的焦糖色,香氣、滋味相對差一些。
二搖?拿起醬油瓶,雙手握瓶前后搖晃。優質醬油中發酵成分較多,含蛋白質、氨基酸,搖晃后會產生很多泡沫,且不易散去,搖晃后靜置一段時間醬油仍澄清,無沉淀,無浮沫,比較黏稠?;劣質醬油大多缺少發酵成分,搖晃后只有少量泡沫且容易散去,搖晃后靜置一段時間后醬油會渾濁、發生沉淀,如果泡沫和浮沫持久不散,很可能加了添加劑。再將醬油瓶倒置,觀察醬油沿瓶壁流下的速度,優質醬油因含有豐富的有機營養成分,黏稠度較高,倒置后流動緩慢;劣質醬油天然釀造的有機成分很少,液體稀薄,黏稠度低,倒置后迅速沿瓶壁流下。
三聞?好醬油具有獨有的酯香氣,細聞下還有大豆原料發酵后獨特的醬香,氣味豐富而醇正。如果聞到酸臭、糊味都是不正常的。
四嘗?優質醬油的鮮、咸、甜各味協調互補,口感鮮美醇厚?;劣質醬油大多咸味重,味感單薄,或鮮味劑味重,沒有發酵醬油產品獨特的鮮醬味,有的嘗起來有些苦澀和其他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