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業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吳少鋒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加追求綠色、健康、無公害的產品。綠殼雞蛋與粉殼、白殼、褐殼雞蛋相比有著更高的營養價值,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是值得推廣的特色產業。綠殼蛋雞是我國獨特的優質畜禽產品,但目前市場上的綠殼雞蛋不僅價格高、產量少、養殖少,而且消費者對綠殼雞蛋的認可度褒貶不一。本文重點分析了綠殼雞蛋的營養價值、綠殼蛋雞的養殖困境以及綠殼蛋雞的養殖策略等問題。
綠殼雞蛋受遺傳、藥物、營養等因素的影響,其蛋殼中含有較高的膽綠素和螯合鋅,因此,蛋殼呈淺綠色[1]。綠殼雞蛋平均每枚重46g,蛋黃大且細膩,色澤為橙黃色,蛋清較稠,含有大量的卵磷脂、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E,還有碘、鋅、硒等微量元素。經貴州師范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檢測,綠殼雞蛋比粉殼、褐殼、白殼雞蛋膽固醇低37%,硒、碘高5 倍,鋅高3 倍,氨基酸含量高5~7 倍,維生素E含量是普通雞蛋的2~3倍,蛋黃色素高達羅氏13級左右(普通雞蛋的蛋黃色素一般為羅氏4級-5級)。
綠殼雞蛋富含鋅,可以改善兒童因缺鋅導致的厭食、異食癖、免疫力低下、生長發育緩慢、認知能力低下等問題,還可以增強兒童記憶力;具有降低中老年人血壓、血脂,軟化血管,預防癌癥,具有健腦益智、延年益壽、增強抵抗力等保健功效;妊娠婦女多吃綠殼雞蛋可以減少胎兒畸形概率,促進胎兒健康生長,改善妊娠婦女惡心、嘔吐等問題,同時還可以給妊娠婦女增加養分,改善睡眠質量;另外,具有推延中年婦女更年期、補血補鐵、美容養顏等功效。
綠殼雞蛋是貨真價實的保健蛋、美容蛋、生命蛋,全國著名營養學家于若木譽之為“神蛋”。2008年獲得國家有機食品認證[2]。綠色蛋雞全身都是寶,不僅雞蛋營養價值高,雞肉的肉質細膩結實、味香新鮮、口感極好,雞湯對產后婦女補氣血、傷員傷口愈合效果顯著。
目前,綠殼雞蛋在絕大部分地區還屬空白,市場上很難見到。只有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大型超市才能見到,產品資源稀少,價格高昂,1kg 高達45 元。除此之外,綠殼雞蛋生產沒有統一的標準,大部分都是以小規模養殖為主,這些地方的設施設備落后,信息閉塞,生產力水平低下,沒有遵循綠色發展理念,缺乏科學的經營管理模式和生態化養殖模式,家禽生活環境質量較差,防疫體系不健全,沒有統一的飼料標準和集約化生產管理,致使產品質量有差異,同時沒有供應商對接,產業鏈條短,造成產品知名度較低,品牌效應不顯著。
優良的品種是發展現代綠殼種雞養殖業、提高綠殼雞蛋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目前我國綠殼雞蛋的種雞來自于黑羽烏骨雞,是一個國內外罕見的特異性遺傳基因群,具有“五黑一綠”的特點,其所產蛋為綠色,集天然黑色食品和綠色食品為一體,是世界罕見的珍禽極品,其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極高。綠殼蛋雞常見于江蘇、湖北、湖南、山東、江西、云南、貴州、海南等地的山林、山區和丘陵。河南省作為人口大省,綠殼蛋雞種禽資源嚴重匱乏,目前生產綠殼雞蛋的只有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和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調查顯示,在國內既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又有重大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綠殼種雞品種民族品牌很少,培育良種的能力不強,綠殼蛋雞的選種選育工作技術不先進,造成禽苗品質良莠不齊,產品產量和質量受到限制,導致生產出來的綠殼雞蛋在成分和營養上有所差異;其次,可提供種禽資源的企業屈指可數,沒有成熟的人工飼養技術,大多數都是小型養殖場或是家庭散養模式,輻射帶動范圍小,效益不明顯,未能滿足市場需求。
小型養殖場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這就使得綠色蛋雞養殖場缺乏專業且成熟的養殖經驗和技術。他們認為只要有資金投入就會有經濟效益收入,沒有意識到科學、專業、合理養殖的重要性。一些蛋雞養殖戶為了降低投資成本,一般會選擇自行對飼料原料進行加工,并收購一些較為廉價的飼料原料,飼料加工設備比較簡單,飼料配方不合理,未添加一些礦物質原料和微量元素。使蛋雞的免疫力低下,易患疾病,給養殖場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同時營養跟不上,蛋雞生長發育緩慢,造成開產時間延遲,產蛋率下降,這直接影響養殖場的經濟效益。
防疫對養殖場來說至關重要。經調查,一些養殖戶缺乏科學的防疫知識,對防疫工作不夠重視,如使用一些過期疫苗,疫苗保存的環境條件不適宜或者是疫苗的接種量不足或過多,都會導致疫苗接種不起作用。同時,消毒也是養殖過程中疾病防控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養殖戶缺乏專業的養殖技術,不重視雞場消毒清潔工作,可能造成養殖場大規模疫病的爆發。除此之外,不重視養殖環境條件,如雞場選址不合理,雞舍構造不當,沒有科學的通風換氣系統、排泄物不能徹底進行無害化處理,外界微生物也容易侵入引起雞群發病。
鑒于目前綠殼蛋雞的養殖規模小、養殖基地少的現狀,應加大綠殼蛋雞養殖基地建設。研究表明,綠殼蛋雞抗病力強,適應性廣,喜食青草菜葉,適宜放養,因此,應根據環境承載能力,將養殖基地設在林下、灌叢草地、果園、農田等生態環境中,白天任其覓食,輔以人工補飼,晚歸舍飼的養殖方式,同時,當地政府應對養殖戶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立綠殼蛋雞龍頭企業,推進“創新育種、包裝上市、標準生產、樹立品牌”的經營模式,培育特色綠殼種雞民族品牌。在創新育種方面至關重要,應突出地方特色優勢,培育我國特有的蛋雞品種,建立標準化、規模化種雞場。應遵循“發掘優異性狀、培育特色品系、組建配套系”的技術思路[3]。利用我國當地的種雞資源,收集和篩選育種素材,發掘優異性狀,中科院遺傳研究所血型測定結果表明,應兼顧體型外貌全黑,蛋殼綠、產蛋量、內在質量等性狀指標選育,平衡育種,最后對符合要求的品系雜交組合,進行配合力測定,并申請專利保護和品種審定。在培育出優良的蛋雞品種后,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進行包裝上市以樹立信譽和知名度,通過基地標準化生產后將種雞資源送往全國各地,打造中國特色綠殼種雞民族品牌。
在我國,綠殼蛋雞養殖多采用傳統的簡單、粗放養殖模式,生產水平不高,效應不顯著,發展緩慢,特色養殖經濟效益和綠殼雞蛋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因此,推廣生態化養殖技術,提高綠殼蛋雞的養殖質量,推進這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勢在必行。在養殖場所上,應選擇地勢稍高、陽光充足、通風良好、交通便利的林地或改良草地;在養殖模式上,可借鑒貴州長順的做法,種養結合,生態養殖;在養殖方式上,采用舍內地面平養加室外放養的方式[4]。研究表明,舍內地面平養加室外放養的有機養殖方式,相較于舍內平養和籠養,更能提高蛋雞的生產性能和健康狀況,獲得更好的經濟回報,同時雞蛋的食用品質和營養品質更佳,蛋黃膽固醇含量最低[5];飼料喂養方面,倡導科學飼養,養殖戶可與飼料公司合作,根據雞群不同生長階段和生活習性開發出適宜的飼料;同時,養殖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也至關重要。政府可定期邀請專業人員開展培訓、上門技術指導幫助農民學習科學的飼養管理技術,豐富飼養人員的養殖經驗[6]。另外,確保標準化安全生產非常關鍵。在疾病防控方面,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其相關法規,制定免疫程序,進行免疫登記,使用國家規定的疫苗;采取封閉式養殖,做到人員消毒、車輛消毒、用具消毒、場地消毒、出場消毒,堅持常規消毒、定期消毒相結合;加強養殖場的衛生管理,做好疾病防疫和預防控制,一旦發生疫情,及時向當地獸醫主管部門、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告,服從相關防疫部門做好防治措施;養殖場內的糞便、污水要做到無害化處理,謹防溢漏污染。
在產品宣傳方面,通過展銷、抖音、直播帶貨渠道對綠殼雞蛋的營養價值、優惠政策進行宣傳,增加人們對這一特色產業的認知;另外,通過媒體對綠殼雞蛋品牌進行宣傳,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有影響力的品牌,提高知名度。在產品銷售流通方面,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模式,支持電商企業加盟,借助電子商務平臺,采用新的商業模式,如舉辦展示園、體驗店等;同時,加強對綠殼雞蛋產品環境、采購、運輸、冷藏等環節的監控力度,明確職責分工,確保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保證商品質量;與農貿市場、生鮮批發市場點對點直供直銷,建立農業合作社與養殖場密切的利益合作關系,打開產品銷售渠道;與超市對接,構筑起以加盟超市為主導,養殖場為基礎的商業網絡,實現產品直供,超市直銷,促進綠殼蛋雞養殖業發展;也可創建綠殼蛋雞養殖加盟體系,統一規格標準,打造專屬品牌,滿足不同市場需求[7]。
綠殼蛋雞是我國非常重要的特種家禽資源,具有藥食兼用的價值。綠殼蛋雞抗病力強,適應性好,養殖成本低,養殖前景廣。目前普通雞蛋的市場需求量已達到飽和,滋補保健的綠殼雞蛋逐漸受到居民的青睞,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