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志惠
[摘 要]近年來,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提升了企業經營管理的質量,同時也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管理作為企業內部管理的核心,其工作質量影響著企業的資金籌集、資金分配等諸多方面,同時也決定著企業是否能夠做到收入增加。新時期,企業亟待通過經營管理模式的數智化轉型,維護企業的常態化發展。基于此,文章以企業的數智化轉型作為研究背景,圍繞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針對企業內部管理中的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建設,從建設方案、建設策略與保障兩個維度展開分析。文章旨在推動企業財務管理智慧化建設進程,在提升企業財務管理質量的基礎上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數智化;智慧共享;財務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0.029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20-0088-04
0? ? ?引 言
從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層面來看,“數智化”的含義有3個方面:其一,將人的智慧與大數據結合,增加數據的應用價值;其二,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實現“人工”工作向“智能”工作的全面轉型;其三,結合工作需求將不同的邏輯根植于軟件之中,在構建人機深度對話渠道的基礎上,形成人機一體的新工作形態。由此可見,數智化轉型視域下企業財務管理也應朝著智慧、智能的方向發展,并重視通過高度的人機協同更為高效地開展財務活動。
1? ? ?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建設方案
企業數智化轉型視域下,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的建設應滿足智能化特性,而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之中,財務數據的采集、處理、分析以及展示均是較為基礎的工作內容。對此,本文將“財務數據”作為關鍵點,構建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如圖1所示。
1.1? ?智能化的數據采集
企業的財務部門是企業內部的一個信息樞紐,在日常工作中,關于各類運營業務的處理均需要財務人員跨部門獲取數據,然而數據需求量大、數據來源渠道復雜、數據格式不統一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因此,在企業數智化轉型過程中解決數據獲取問題,是建設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的基礎問題。若想實現財務數據的智能化采集,企業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1]。
1.1.1? ?應用“機器人”
應用“機器人”開展部分財務工作,如發票交收、員工報銷等工作。在發票交收工作中,企業可以結合企業產品供應商的不同類別引入發票機器人智能終端,而后融合文字識別(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指紋識別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術,由發票機器人替代人工完成發票交收工作;也可以將發票機器人智能終端與稅局系統對接,實現發票合規性的自動化檢查。發票機器人智能終端的引入可以將發票信息、人臉信息等非結構信息轉化為結構化數據,并存儲下來,該部分數據能夠作為財務部門發票結算、抵扣等工作的基礎數據。在員工報銷工作中,企業可以引入報銷機器人智能終端并融合AI技術,采取自動上傳的方式,由報銷機器人掃描、核對員工所上傳的火車票、飛機票等票據,并自動采集票據賬單信息[2]。
1.1.2? ?應用移動掃描與生物識別技術
企業可以應用“移動掃描”技術替代部分財務人員提升數據采集效率。財務工作人員可以使用具備圖像掃描、二維碼掃描等功能的移動手機應用程序(Application,App)時時處處地讀取信息數據,如物資信息、銷售數據、合同信息等。企業還可以利用人體體征的獨特性,在身份認證、單據審核、資金支付等方面引入人臉識別與虹膜識別工具,實現人體生理特征數據與行為特征數據的智能化采集。企業財務數據的智能化采集過程如圖2所示。
1.2? ?智能化的數據處理
數智化轉型視域下企業財務數據智能化處理的關鍵在于“業”“財”數據的有機融合。在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建設的過程中,企業可以應用智能化技術,打通業務流程與財務流程中的信息交互鏈路,由此促使業務數據向財務數據高效轉換。一方面,企業需要優化現有財務信息系統的功能,將軟件機器人嵌入財務信息系統之中,為業務數據向財務數據轉換提供技術支撐,而后利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技術讀取財務信息系統各個流程處理節點上的相關數據,并結合區塊鏈等技術實現業務數據的全流程、智能化處理。另一方面,RPA技術對業務數據全流程的抓取將會使得企業財務信息系統產生海量數據,那么在這一環節中企業則需要利用大數據技術結合企業財務部門對于業務數據的需求智能化抽取數據,從而為財務管理人員開展財務分析工作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例如,“企業員工報銷”數據的智能化處理。財務部門工作人員在員工報銷工作中需要獲取業務端員工資金消耗數據信息,還需要線上線下多次審核、查驗票據真偽,且員工報銷的審批環節相對較多,進而導致員工報銷流程長。對此,企業可以基于“線上+線下”混合的方式改變以往的“填單報銷”模式,構建一站式員工自助報銷模式。員工可以在一站式員工自助報銷平臺上在線申請差旅報銷、實時查看報銷審批流程,同時也可以查閱企業在員工差旅報銷方面所設定的費用限額。企業可以在一站式員工自助報銷平臺中設定“關鍵詞”,如交通、煙酒、住宿等,待核對后基于生物識別功能,為通過身份安全認證的員工支付相應的報銷金額[3]。企業員工報銷數據的智能化處理過程如圖3所示。
1.3? ?智能化的數據分析
在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建設中,企業可以基于商業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數據挖掘等技術融合應用軟件機器人實現財務數據的智能化分析。智能化的財務數據分析應從企業的價值出發,將企業的發展戰略作為基本導向,在管理層對財務層的數據分析需求下分領域展開。其一,經營發展領域的數據分析。該領域的智能化數據分析需要財務工作人員從企業業務發展出發,秉持服務業務部門工作的財務分析理念對營銷管理、產品定價數據進行分析。例如,產品定價數據分析,財務工作人員可以梳理企業現有各類產品的定價信息,然后利用大數據技術、敏捷BI技術,對比企業現有各類產品定價信息與市場相關產品定價信息,洞察數據,提取數據,為分析產品定價是否合理提供數據支撐。其二,財務狀況領域的數據分析。該領域的智能化數據分析需要財務工作人員基于財務分析的視角,將各項財務指標作為財務狀況的分析依據從經營業績、盈利能力、應收賬款周轉率、資產負債率等方面建立諸多財務分析模型,并將具體的數據錄入財務信息系統之中,由財務分析機器人自動生成扇形圖或折線圖類型的分析報告。其三,社會貢獻領域的數據分析。該領域的智能化數據分析需要財務部門工作人員從環保投入、新能源投入等指標入手,將智能獲取的數據作為基礎,操作財務信息平臺生成社會貢獻統計數據報表,并借助大數據技術獲取其他同行業企業的社會貢獻數據,對比本企業與同行業企業的社會貢獻水平,由此為企業管理者分析企業的經營水平提供數據支撐。企業經營水平分析模型設計如圖4所示。
1.4? ?智能化的數據展示
在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建設中,企業可以通過應用智能化可視工具實現數據展示的智能化,以此更好地輔助企業決策層制定出科學的經營管理決策。例如,在人機交互層面,企業可以在現有的財務信息管理平臺中增設搜索引擎,為財務部門工作人員實現多主題、多層級的數據尋源提供平臺,細化數據呈現。再如,風險預警方面,企業可以引入機器學習技術,結合企業現狀建立適切的算法模型,將風險因子、風險指標量化呈現出來,為財務部門的財務風險管控工作提供數據支撐;抑或是利用“駕駛艙”、儀表盤等可視化工具將各項財務數據動態化、立體化地呈現出來,為企業決策者快速洞察數據提供便利。
2? ? ?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建設策略與保障
2.1? ?建設策略
2.1.1? ?優化財務信息系統
在企業數智化轉型視域下,雖然國內各行業企業建立了能夠滿足企業日常財務管理需求的財務信息系統,但絕大多數企業現在應用的財務信息系統僅能夠實現財務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并不能夠達到財務管理工作智慧化的水平。因此,本文建議企業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的建設應重視優化企業現行應用的財務信息系統,將上文所述的建設方案作為基礎,圍繞數據的采集、處理、分析以及展示,對當前應用的財務信息系統進行升級,由此進一步提升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效能。例如,應用“云原生服務架構”開發財務綜合平
臺,設置“微服務”模塊,結合企業的經營業務與財務部門工作需求將財務信息平臺的服務進行細分,使不同的服務模塊擁有不同的云服務和微服務。在財務部門工作人員應用該平臺編輯、處理財務信息的過程中,其他部門工作人員可常態化應用財務綜合平臺。再如,利用“云計算”基礎將財務信息系統細分為若干個子系統(數據采集系統、數據處理系統、數據分析系統以及數據展示系統),各子系統間相互獨立,并基于“容器云”細分各子系統的運行環境,縮減每一個子系統在運行過程中耗費的系統資源,從而在整體上提升財務信息系統的運行速率,解決以往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系統中核算子系統、預算子系統運行穩定性問題[4]。
2.1.2? ?重視業財深度融合
新時期,“業財融合”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企業在業財融合的過程中,對財務部門工作人員的常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企業數智化轉型的背景下,企業智慧共享財務體系的建設也應考慮到“業財融合”這一必然趨勢。從數智化時代發展的層面上看,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并非完全取代財務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而是在數智化時代背景下,財務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轉向財務分析、決策支持、數據分析,由人工智能與財務機器人替代財務部門工作人員完成最為基礎的工作,而企業各項數據的合理化利用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直接的影響,如果企業財務管理并不能夠全面地了解企業的各項經營信息,那么財務管理體系所生成的數據將無法為企業管理者科學決策提供參照。因此,本文建議企業在建設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的過程中應重視業財的深度融合。首先,企業可以利用“數據湖技術”搭建一個業財綜合平臺,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各項業務數據均能夠存儲到“數據湖”之中,然后業財綜合平臺將“數據湖”中的數據作為基礎,對業務數據進行規范化處理,如數據的格式、文件名等。其次,企業將規范化處理后的各類業務數據進行分類,將業務數據轉化為財務信息,存儲并輸出財務信息。最后,財務人員操作業財綜合平臺將輸出的財務信息進行轉化,生成財務報告。由此,在保證財務部門細致獲取業務部門信息的基礎上,實現業務與財務的深度融合。
2.2? ?建設保障
2.2.1? ?制度保障
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的建設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企業業務部門、管理部門、信息中心部門等協同努力,為推進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的建設進程,企業管理者應建立相應的制度,以此指導企業內部各部門同心協力。如財務流程再造制度,要求財務部門徹底轉變原有的財務工作流程,依照最新建設的智能共享財務體系開展財務工作。又如預算反饋制度,財務信息系統中設定不同周期、不同事項、不同科目的預算,一旦出現超出預算的情況,財務信息系統將自動彈出“對話框”,提醒財務人員查找某一事項、某一科目超預算的原因[5]。
2.2.2? ?組織保障
在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建設的過程中,企業需要成立一個臨時的專管部門,由各部門負責人員擔任專管部門的成員,一方面能夠保證企業內部各部門工作人員對于所建設的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有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夠調動各部門工作人員參與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建設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各部門負責人員還承擔著系統使用推廣、財務管理體系講解等宣傳性、輔助性工作,為其所在部門工作人員參與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建設答疑解惑。
2.2.3? ?技術保障
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依托于各項智能技術,各項智能技術的迭代更新在無形之中又對企業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業需要關注各項智能技術的對比應用,秉持著持續完善的建設理念,積極引入新興的智能技術,及時更新終端設備,由此才能夠保證所建設的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具備應用效能。
3? ? ?結束語
本文基于企業數智化轉型視角,將“財務數據”作為切入點設計了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的建設方案,方案涵蓋數據的智能化采集、處理、分析以及展示等4個模塊。同時,本文簡要闡述了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的建設策略與建設保障措施。通過上述理論分析得以明確,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的建設對于各類智能技術存在較強的依賴性,相較于企業當前應用的ERP系統,基于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的財務信息系統是人機的深層交互,也是各項信息技術、智能技術在企業財務管理領域的智慧融合。建設該體系不僅能夠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效能,還能夠促進企業業財的順利融合。
主要參考文獻
[1]李庭,劉廣鵬,付佳楓,等.數字化轉型下智慧財務管理共享體系建設研究[J].中國市場,2023(9):196-198.
[2]吳鵬.國家電網智慧共享工程全過程財務管理體系建設與探索[J].財務與會計,2023(1):53-56.
[3]許曉平.業財融合下建設智慧共享財務管理體系[J].財經界,2022(24):147-149.
[4]林亮亮.新能源汽車的故障問題與維修關鍵技術分析[J].時代汽車,2022(10):120-121.
[5]秦榮生.人工智能與智能會計應用研究[J].會計之友,2020(18):11-13.
[收稿日期]20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