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月
[摘 要]為全面推動高等職業教育改革,“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正式推進,旨在鼓勵高職學生著眼于市場需求,學習并獲取與就業方向相關的職業技能證書,實現個人能力與就業創業需求的無縫對接。“1+X”證書制度意味著要以工作崗位群明確專業群,重構專業群課程體系。因此,文章結合筆者工作經驗,對基于“1+X”證書制度的高職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策略展開分析,以期通過有效的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夯實學生職業發展基礎。
[關鍵詞]“1+X”證書制度;高職院校;專業群;課程體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0.068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20-0215-03
0? ? ?引 言
“1+X”證書制度背景下,高職院校結合人才培養目標,需要高度重視專業群建設工作,其中課程體系構建作為專業群建設的關鍵,一定要確保實施策略的科學合理性。因此,結合“1+X”證書制度展開高職院校的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 ?“1+X”證書制度的內涵
“1+X”證書制度是指在高等教育制度中,學生在完成學位課程的基礎上,參加一定數量的特色學習課程,最終獲得由國家權威機構認證的“X證書”,并與學位證書一同頒發,如“本科學位證書+職業資格證書、高職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等[1]。其中的“1”指的是本科學位證書、高職學歷證書等,“X”指的是其他一些職業能力證書。推行“1+X”證書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鼓勵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同時為企業和行業發展提供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資源。
2? ? ?基于“1+X”證書制度的高職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的重要價值
2.1? ?提升學生職場就業競爭力
“1+X”證書制度允許學生在學習課程的同時獲得職業技能證書,使得學生具備更加實用的職業技能和實踐經驗,能夠更好地適應就業市場的需求[2]。以會計專業為例,學生可以通過學習會計學、財務管理、稅務等課程,獲得會計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1+X”證書制度也為學生提供了很多職業技能證書的選擇,如國家注冊會計師、ACCA國際注冊會計師、稅務師等,學生可以根據個人需求和職業規劃選擇考取相應的證書。學生在學習會計專業的同時,選擇考取ACCA國際注冊會計師證書,可以在學院課程學習的基礎上,深入了解國際財務報表準則、稅法等相關知識,提高跨國企業財務管理能力。
2.2? ?對接行業需求,提升專業能力
高職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要結合產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為學生提供與所學專業對應的職業技能培訓,使其掌握與行業實際需要相契合的知識和技能,提升專業能力。以汽修專業為例,高職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可以通過開設車輛工程、汽車電子技術、發動機維修、汽車精品商務等多門課程,讓學生深入了解汽車維修故障分析、汽車電氣原理、車身油漆噴涂等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汽修技能和服務意識[3]。同時,“1+X”證書制度也為學生提供了很多與汽修專業相關的職業技能證書的選擇,如汽車維修工、汽車修理技術員、汽車電子技工等證書。學生可以根據個人需求和職業規劃選擇考取相應的證書。比如,學生可以選擇學習汽車電子技術并考取汽車電子技工證書,具備電路檢修、故障診斷、維修保養等相關技能,有效提高職業競爭力。
2.3? ?改善高等職業教育質量
通過不斷升級更新課程體系構建高職專業群課程體系,實現與行業實際需要的對接,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促進高等職業教育不斷改進和升級,從而進一步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質量和水平。例如,智能制造專業群的課程體系構建,可以根據智能制造行業的發展趨勢,不斷更新培養計劃和課程體系。通過與行業領先企業的合作,將最新的智能制造技術和應用案例引入課堂,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和應用能力。同時,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課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加強學生對智能制造行業的深入了解,為學生的創業就業提供更多機會。此外,在“1+X”證書制度的推動下,高等職業教育和企業之間的合作也得到了進一步深化。企業可以為學生提供實習、就業機會和行業培訓資源等支持,幫助學生構建職業發展路徑。
3? ? ?基于“1+X”證書制度的高職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策略
“專業群”是指高職院校根據自身辦學優勢,將相關專業進行融合組合,形成的一種專業集合[4]。這種專業集合可針對某一技術領域或服務領域,用來滿足市場和行業的需求,并提供更具競爭力的人才。這種形式的專業集合也被稱為“產業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通過建立以市場為導向,注重職業能力培養,推行多元化、個性化課程體系和保障課程質量的方式,高職院校可以有效地構建起滿足市場需求的專業群課程體系。
3.1? ?分析市場和行業需求
在構建專業群課程體系之前,需要通過調研分析市場和行業的需求,了解技術或服務領域的市場和行業趨勢,確定需要提供哪些技能和知識,哪些專業需要融合組合為專業群,從而構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課程體系。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第一,調研市場和行業的需求。針對市場和行業中的人才需求,可以從多方面進行調研。可以通過查詢相關行業報告、調研相關企業的招聘需求信息、與從業人員進行面談、查閱相關網站及論壇等方式,掌握行業的整體概況和發展趨勢,分析市場中新興的技術或服務領域,并推測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為構建高職院校專業群課程體系提供數據支持[5]。
第二,確定需要提供的技能和知識。在了解市場和行業的概況與趨勢后,需要明確市場和行業所需的技能與知識。可以根據崗位職責,明確相關技能要求。同時,還需要對課程所涉及的技能和知識進行梳理與分類,確定需要重點針對哪些技能和知識進行教學,如綜合技能課程、基礎技能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等,為本專業群課程體系的建設提供依據。以信息技術專業群為例,通過調查發現市場和行業對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具備網絡安全、信息安全、數據庫安全等方面的技能;②熟練使用常見的前端、后端、數據庫等相關技術,并能夠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開發和應用;③了解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并具有實際應用經驗;④能夠獨立開發和維護互聯網項目,如網站、手機應用程序(Application,App)等。綜合上述調查結果,確定信息技術專業群需要提供的技能和知識,有了這些明確的技能和知識需求,接下來就可以根據這些需求,結合高職院校自身的教學資源和優勢,設計信息技術專業群的課程體系,同時引入“1+X”證書制度,為學生提供實踐性與實用性強的課程和證書,提升學生的職業競爭力和就業能力。
第三,確定需要融合組合的專業。專業群的構建需要融合組合某種技術或服務領域的相關專業,因此,需要根據市場和行業的需求,明確需要融合組合的專業,劃定專業群的范圍和內容。例如,某高職院校根據市場和行業需求,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軟件工程專業、信息安全專業、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等融合組合為“信息技術”專業群,為后續課程體系的構建提供基礎支撐。
3.2? ?設計課程體系
設計合理的課程是構建專業群課程體系的關鍵。高職院校的專業群課程體系應該涵蓋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等多方面內容,同時應該具有靈活性,以滿足市場和行業需求,并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平臺。
第一,梳理和分類課程。在設計專業群課程體系之前,需要分類和梳理課程。首先,需要明確課程所屬的類別,如綜合技能課程、基礎技能課程、專業技能課程等,以便設計合理的課程結構。其次,需要根據市場和行業需求,分類梳理知識點,將課程涉及的知識點按照重要性和難度等級進行分類,為后續教學提供基礎。
第二,設計核心課程。核心課程是專業群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覆蓋專業群課程體系的核心知識點,并設置一定的實踐環節。核心課程應該設計一套完整的教學計劃和課程大綱,要求學生掌握核心知識點,并能夠在實踐中運用。例如,在構建信息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時,可以根據市場和行業的需求,確定針對網絡安全、前后端開發、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核心課程。同時,應該注重實踐環節的設計,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因此,可以安排實驗課、實習實訓等實踐環節。
第三,設計選修課程。選修課程是專業群課程體系中具有一定靈活性的部分,學生可以根據興趣和職業發展需求,自主選擇學習。在設計選修課程時,應該根據市場、行業需求,以及相關的證書或資質,針對當前流行技術或服務領域設置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與職業發展機會。例如,在信息技術專業群內,相關的選修課程可以包括: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區塊鏈技術等,同時可以將與之相關的證書和資質納入“1+X”證書制度中,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證書和資質,并提高其職業競爭力。
3.3? ?合理確定課程類型
基于X證書的不同功能確定課程類型是一種將行業需求和職業技能要求轉化為教育課程的方法。X證書是基于相關工作基礎而開發的,是一種反映產業、行業發展趨勢和要求的標準。通過對X證書技能要求的歸納能夠確定不同專業課程的類型,為培養符合產業需求的人才提供參考和指導。在高等職業教育中,針對不同的產業、行業和專業領域,可以開發相應的X證書,并將其作為課程設計的重要參考。基于X證書的不同功能,可以將職業技能要求轉化為具體的課程設計,并為培養適應不同行業和產業需求的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
3.4? ?科學設置實踐環節
“1+X”證書制度注重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因此在專業群課程體系中需要設置一定的實踐環節,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并滿足市場和行業發展需求。因此,依托真實的職場環境,以企業實際需求作為實踐基礎,將“1+X”證書制度與實踐環節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地掌握崗位所需的具體技能和應用能力,更好地投身到實際工作和生產中去。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展開。
第一,實踐項目設計與開展。在專業群課程體系中,可以根據核心專業和行業需求,設計切實可行的實踐項目,讓學生投入到真實的職場環境和實際的企業項目中去。比如,從機械制造的角度出發,組織學生完成一些具體的、可用的機械設計或制造相關的實踐項目,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相關技能和經驗,從而更好地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和面向未來的就業競爭。
第二,實踐場地和設備的建設。為了讓項目實踐能夠順利進行,需要配置所需的實踐場地和設備。學校可以與產業界、行業協會等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投入資源建設實踐基地,提供先進的實踐設備和優越的實踐場地,讓學生獲得高質量的實踐機會。學校通過與產業界或協會的聯合合作,既能夠更便捷地獲取行業最新動態,也能夠使得學生更好地習得職業所需技能和能力,提升其職業發展[6]。
第三,多元實踐方式的創新。在實踐環節中,不同類型和職業需求的學生可以針對性地選擇不同的實踐方式。例如,學生可以自愿參加實習、實踐、實驗、實訓,還可以通過參加校內外競賽、參觀等方式提升專業能力和職業技能。不恰當的實踐學習方式往往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表現和學業質量。因此,學校需要提供多元的實踐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制定相應的實踐評價標準,提高實踐授課的針對性和適用性。
4? ? ?結束語
為滿足新時代“1+X”證書制度背景下的職業人才培養模式,應當以X證書作為邏輯著手點,確定滿足崗位群需求的專業群,構建契合職業與市場需求的課程體系,厘清“1”與“X”的內部協同關系,同時要通過設計課程體系、合理確定課程類型、科學設置實踐環節等一系列舉措,完善高職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促進學生個人能力與就業創業需求實現無縫對接,助力其全面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馬錚,龔福明.“1+X”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課程體系重構探析:以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為例[J].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19(4):51-57.
[2]丁璽.“1+X”證書制度下高職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D].昆明:云南民族大學,2021:35.
[3]吳揚.基于“1+X”證書制度的高職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
[J].江蘇教育,2021(46):49-54.
[4]黃維.“1+X”證書制度下建筑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研究:以長沙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房地產世界,2022(19):63-65.
[5]伍賢洪.學分銀行與“1+X”證書制度關聯下高職機械類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職業技術,2022(12):75-81.
[6]張靖雯,馮帆,甘代偉.“1+X”證書制度下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崗課賽證”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汽車實用技術,2023(4):146-150.
[收稿日期]2023-04-19
[基金項目]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高職院校對接產業鏈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以金融科技應用專業群為例”(2021SJGLX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