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以東莞圖書館暢銷速讀專區的圖書為數據來源,選取低借閱率圖書為研究對象,統計、比較、分析低借閱率圖書的特征,總結圖書低借閱率產生的原因,并借鑒優秀案例提出提升公共圖書館圖書借閱率的策略。
[關鍵詞]暢銷速讀專區圖書 公共圖書館 低借閱率 策略
[分類號]G258.2
1 引言
公共圖書館文獻利用率既是衡量圖書館文獻資源利用情況最直觀的指標數據,也是讀者對館藏資源評價的另一種展現形式。在紙電一體化環境下,文獻利用率低直接影響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也反映出讀者對圖書資源利用不充分的情況。提高低借閱率圖書的價值是提高整體館藏資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同時能為文獻信息處置工作中的剔除環節提供參考依據。
章文浪先生認為,借閱率的統計方法不同,得出的結果也不同,要充分運用文獻的半衰期,這樣的數據才可稱為有效數據,而中文文獻的半衰期約為六年,所以要將統計數據選取在被統計文獻的半衰期內[1]。美國圖書館專家特魯斯威爾認為,一本書進館5年沒被利用,則今后也不會被利用,應該從館藏中剔除。因此筆者選取位于東莞圖書館三樓暢銷圖書速讀專區的書籍作為數據樣本,時間區間為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29日,確保統計數據在文獻半衰期內,為有效數據。
2 數據收集
萬燕萍等在《現代圖書館館藏評價與優化》中第一次提出將館藏的借閱數據分成“零借次級”“低借次級”“中借次級”和“高借次級”4個級別[2],筆者根據萬燕萍提出的館藏次級對暢銷圖書速讀專區的圖書進行統計。暢銷圖書速讀專區的圖書有27937冊,其中高借次級5090冊,中借次級3901冊,低借次級8565冊,零借次級10381冊。從表1可以看出,低借次級圖書和零借次級圖書加起來達到18946冊,占到68%,所以主要選取低借次級和零借次的圖書作為低借閱率圖書的研究對象。
3 低借閱率圖書分析
3.1 不同分類低借閱率圖書分析
通過Interlib業務系統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分類的圖書其低借閱率不同,如表2所示,具體表現為B類、C類、F類、G類、H類、K類、P類、T類、Z類的圖書低借閱率平均在67.0%;E類、J類、N類、O類、U類表現得更為突出,低借閱率達到83.9%;而低借閱率最低的是I類,為33.89%,I類圖書在暢銷圖書速讀專區入藏最多,借閱量最大,說明暢銷圖書速讀專區I類圖書的利用率是最到位的。
3.2 不同出版社低借閱率圖書分析
如表3所示,入藏八十冊以上中文圖書的57家出版社中,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入藏量較大,低借閱率圖書所占比例最低,說明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受讀者的喜愛,品質較高,廣州出版社和上海文化出版社低借閱率圖書所占比例也較低。相對來說,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國言實出版社、北岳文藝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黃易出版社有限公司低借閱率圖書所占比例較高。入藏最多的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低借閱率圖書所占比例是59.8%,受讀者歡迎程度中規中矩,入藏排名第二的中國文史出版社,低借閱率圖書所占比例達到93.8%,考慮其熱度和架位有限,應適當調整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位置。
3.3 不同出版年代低借閱率圖書分析
當年出版圖書會在第二年達到利用最高峰,低借閱率圖書的比重隨著年份推移不斷加大,符合文獻利用半衰期的原理。藏書出版時間越久,其借閱率降低的概率越大,這一點在1956—2009年出版的圖書尤為明顯,這段時間出版的圖書有九成在2018—2022年沒有被借閱過。暢銷圖書速讀專區中2016—2022年出版的圖書有20527冊,其中低借閱率圖書共12900冊,所占比例為62.8%(見表4)。
4 圖書低借閱率產生的原因
低借閱率的圖書并不意味著其價值為零,只是缺乏價值的挖掘[3]。筆者認為導致圖書借閱率低有以下原因。
4.1 采訪圖書把控不嚴格
從內容質量角度看,低借閱率圖書主要可分成兩類:一類是圖書內容質量問題,現行出版市場準入門檻低,出版商出于利潤考慮,出版的部分圖書內容堪憂,缺乏閱讀價值;另一類是圖書設計制作問題,這類低借閱率圖書的內容質量尚可,但受諸多因素的限制,影響了銷路,例如書名不具吸引力、封面設計老套、腰封不夠醒目、紙張印刷質量不過關、字體大小設置不合理等問題。
從圖書采訪的角度看,公共圖書館也存在館員知識結構不完善的問題,館員缺少讀者調研,不了解讀者的需求和閱讀傾向,盲目采購,自以為購入了有價值的資源,但是讀者不感興趣,這樣圖書就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4]。
4.2 館藏結構不合理
合理的圖書館藏結構,既能滿足讀者的文化需求,又能吸引讀者前往借閱,有助于提高圖書借閱率。公共圖書館的藏書結構是城市文化發展的側面,并與市民讀者的地理分布和閱讀需求息息相關,這要求圖書館藏書的種類也要有普及性。東莞圖書館的暢銷圖書速讀專區的I類圖書入藏最多,借閱量最大固然反映出讀者對此類圖書的熱情,但是圖書館在建設館藏資源時也要注意學科的均衡,增加其他種類圖書的入藏量并加以宣傳推廣,提高書庫整體的借閱量。
4.3 館藏老化
老化是每一本圖書最終都要面對的宿命,不同的是,有些圖書受讀者喜愛而大量翻閱加速老化;有些圖書缺少讀者的關注;有些圖書因潮流一時興起。無論哪種圖書的老化,都躲避不了長期滯架面臨下架的問題,怎樣合理地處理老化的圖書,對圖書借閱率的影響也很大。
4.4 時代潮流、數字媒體的沖擊
閱讀的主題往往受到時代精神、社會風尚、國家倡導的影響,讀者的借閱需求貼合時代風氣的閱讀傾向,這就是書籍主題的熱點。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一些原本內容質量都很好的書籍,熱度一過就呈現低借閱率的情況。讀者的閱讀取向不斷變化,尤其是數字化閱讀使讀者對紙本圖書的需求降低,越來越多的讀者轉向了移動閱讀,到圖書館的讀者減少,對圖書館的關注就會降低,而圖書館相應的宣傳推廣還不夠全面,導致圖書館低借閱率圖書越積越多。
4.5 閱讀推廣工作不到位
對于低借閱率圖書,圖書館疏于宣傳推廣,讀者無法獲得低借閱圖書的出版信息以及借閱信息,這類圖書往往從未被借閱又因為架位原因從而面臨下架。低借閱圖書急切需要建立一種系統、快捷、全面、清晰的圖書信息宣傳體系,無論何種圖書都需要宣傳推廣,對于低借閱率圖書更是迫在眉睫。圖書館應換種方式思考圖書的閱讀推廣,跳出3個月內才是新書的思維局限,將“新書”的定義由時間單項衡量標準拓展至時空雙項衡量標準,將那些長期占領架位,讀者很少問津的圖書都作為新書推廣。
5 提升圖書借閱率的優秀案例
5.1 “誰都沒借過的書籍”展覽
日本東京三鷹市的國際基督教大學圖書館早在2014年就舉辦了“誰都沒借過的書籍”展覽,工作人員在每本書旁都寫上書籍特點,并在推特上每日推薦這些無人問津的書,希望有人把它們借出。活動結束后,共有92本書成功被第一次借出。此后不少中國高校也推出了類似的活動展覽,例如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在2018年讀書月活動啟動儀式中舉辦了“誰都沒有借閱的書”經典書展,吸引不少讀者駐足翻看[5]。
5.2 上海圖書館推出“借閱冷書榜”
上海圖書館2016年2月首次推出“借閱冷書榜”,匯總2010年后入庫、近五年來外借統計為零的數據信息,從中篩選出100本好書向讀者推薦。“冷書榜”在電子屏滾動顯示后,不少圖書陸續有了借閱記錄。2018年8月,上海圖書館繼續發力,在目錄大廳舉辦“書海遺珠——發現暫時被遺忘的好書”文獻推薦展,向讀者集中推介一批少人問津的優質中英文紙質和電子圖書,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上海圖書館副館長周德明表示,對于公共圖書館來說,推廣閱讀是職責所在,通常采用的是熱門圖書推薦法,而上海圖書館采用“逆向思維”,嘗試推出冷門中文圖書,效果十分明顯,展覽剛開始便有64種圖書被借走,一個星期后增加至98種。
5.3 深圳圖書館推出“書海拾遺”書單
深圳圖書館館員在對讀者借閱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后,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優質圖書竟然在入藏上架后從來都沒有被讀者借出過。2018年11月,深圳圖書館推出“書海拾遺”書單,定期從外借館藏圖書中挖掘、篩選被讀者忽略但內容優質的書籍,以書單的方式將這些書呈現給讀者。“書海拾遺”書單每季度更新一期,吸引讀者前來借閱,從而降低零借閱圖書比例。為使這些深藏在圖書館書海里的“珍珠”煥發光彩,深圳圖書館專門搭建平臺向讀者展示和推薦這些原本內容優質的零借閱圖書(特別是近三年入藏的),活動通過“線上書單+線下實體圖書”相結合的方式開展。
5.4 浙江圖書館“置頂”零借閱圖書
浙江圖書館曙光路館三樓保存的是閉架文獻,讀者只有查資料時才會前往,其中所藏很多是“死書,零借閱”。地方文獻部的工作人員想了一個辦法——將這些圖書“置頂”。館員金敏婕認為,讀者看書是有慣性的,有一些書是零借閱,但是你拿出來,讀者還是看的。展覽的書在精不在多,把這幾十本好書擺在這,讀者看到展覽就會來看,這就達到了推薦目的。館員策劃了“兩浙縹緗”系列圖書推介活動,每周一換,通過實體圖書展示、專題片播放等多種方式,向公眾推介圖書。不同的主題擺放不同的書籍,旁邊設有一個電視屏幕,播放專題紀錄片。
6 公共圖書館提升圖書借閱率策略
圖書的低借閱率是圖書館必須面對的客觀現象,可以采取有效策略,將低借閱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實現館藏文獻利用的最大化。
6.1 加強采訪管理,減少低借閱率圖書入藏
(1)書刊自身質量:采訪館員要在采訪前對圖書的質量、作者、出版社、出版年有清楚的認識[6],要重視圖書查重工作,采訪前的圖書查重不僅能夠確定合理的復本采購數量,還能掌握同質圖書的低借閱情況,從而在采訪階段減少低借閱率圖書的同質圖書、復本圖書的采購。
(2)采購操作質量:加強文獻采訪質量,針對不同的讀者提供不同的采購服務。采購人員的責任心和專業水準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圖書的質量控制。對于公共圖書館來說,讀者的需求領域具有普遍性,需求分類不集中、知識涉獵范圍不同,采訪館員應以讀者為中心,加強個性化需求調研,充分了解讀者的閱讀傾向,以現有館藏利用為依據集合讀者調研,有針對性地開展采購工作[7]。
6.2 調整館藏布局,讓低借閱率圖書被看見
王愛、李明偉利用實驗法證明圖書位置距離用戶遠近與取閱量大小呈正相關關系,證實了在物理距離接近用戶書架上的樣本圖書的取閱量和利用率明顯高于遠離用戶書架上的樣本圖書。鑒于此,不僅是零借閱率圖書,圖書館的所有圖書均可以定期設置專題書架,放在距離用戶更近的位置,最好是挨著閱覽室或自習室出入口,這樣用戶會在視覺上優先注意并出于好奇心瀏覽書架。實驗過程發現幾乎每個經過主題書架的用戶都會將視線在書架上停留幾秒鐘,一旦感興趣就會取閱圖書。對那些無人問津、擺放位置偏僻的圖書可以適當調整位置,或者給予特別標注,以此來吸引用戶借閱[8]。館員可從系統中定期抽取部分名人名家和高借閱大類的冷門圖書放在顯眼的專區,增加其曝光度,并設置醒目提示和別具一格的低借閱圖書廣告語,在書籍上架一段時間后,將一些未動的圖書變更陳列位置或陳列樣式引起讀者的興趣,從而達到優化館藏的目的[9]。
6.3 規范典藏制度,做好藏書剔舊和移交工作
隨著文獻增長的速度加快,圖書館館藏文獻跟不上社會需求,導致失去價值的文獻越來越多,書庫空間也越來越緊張。大量低借閱率圖書與新的、有價值的圖書同時擺放在書架上,嚴重影響了圖書館文獻資源利用率的提升,這個時候典藏環節就十分重要。
(1)藏書剔舊:圖書館定期開展藏書剔舊工作,查詢館藏情況,對多次借閱導致的破損圖書可進行補訂或者裝訂,對沒有替代的圖書暫緩剔舊,集中閉架管理,優化館藏空間布局,有效降低館藏低借閱率[10]。
(2)藏書移交:借閱率低的圖書往往因為沒有足夠的空間位置,而選擇典藏移交到其他不對外開放的閱覽室。這些傳統的文獻處置方式只是在上架數量上減少了低利用率文獻,卻沒有發揮這部分文獻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極大浪費。公共圖書館可以參考浙江圖書館的做法,嘗試把閉架的文獻“置頂”,根據自己的館藏特色,篩選出部分低借閱率的優質文獻,通過實體圖書展示、專題片播放,將這些被人遺忘的寶藏書介紹給讀者。
6.4 培養“領航員式”館員
(1)把握時代熱點:人普遍關注熱點,圖書館行業和讀者也不例外。2022年1月,“天才翻譯家”金曉宇火遍網絡,金曉宇翻譯的圖書在各大銷售渠道紛紛斷貨,而在這個熱搜之前,又有多少人關注了金曉宇翻譯的圖書?讓低借閱率圖書變成熱門,這也是圖書館員的工作。東莞圖書館在1月份開始追蹤熱點,嘗試推薦金曉宇翻譯的圖書,讓從前沒被讀者關注的圖書被重新“發現”。
(2)了解讀者需求:圖書館需要不斷完善其管理機制,定時更新圖書,加強對某一閱讀傾向的代表性圖書的恰當宣傳和閱讀指導。注意新書閱讀指導,提高讀者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鑒賞能力,著重圖書導讀工作,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3)提升館員自主能動性:開展線上線下薦購服務,讀者可以選擇服務臺線下登記薦購,也可以通過QQ群、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臺進行薦購。館員對收集到的薦購信息進行整理,對讀者需求的熱門圖書向采編部門建議增加復本采購數量,以滿足讀者的需求。
館員也可以化身書籍推薦官,打造個人IP。建立指標量化引領機制,通過圖書館館員平臺進行量化、推薦與分享,提高館藏利用率,公共圖書館積極引導和鼓勵館員開展文獻導讀工作,打造館員個人IP。館員可以在線上主動向讀者推介文獻,轉發至讀者群、朋友圈推介數字資源,延伸服務空間,提高圖書借閱量。線下在各借閱室擺放新書導讀海報,引導讀者快速查找圖書,有效促進到館讀者量向文獻借閱量的轉化。
6.5 推出多元化的閱讀推廣模式
2017年10月26日,湖北日報以《小眾圖書“眾籌”謀出版》為題報道了湖北出版社出版的《絕跡動物古抄本》的故事,展現了一本冷門書的“熱門”之旅。這是一本優質冷門圖書從無人問津到被出版社發現,囿于經費問題不得不眾籌出版,后被暢銷書作家馬伯庸看到后,經微博、微信、貼吧等自媒體宣傳,受到讀者追捧得以出版的故事。2019年狄青探討了當下對文學娛樂化、作家明星化的設計與認定[11]。而2023年火爆全網的東方甄選就抓住了文學娛樂化、作家明星化的特點,先推出直播賣書,后邀知名作家進入直播間推薦書籍,為圖書銷售不斷創造佳績。這些成功的書籍推廣案例,都是抓住了“流量時代眼球為王”的要點,運用新媒介擴大閱讀推廣范圍,引起更多年輕讀者的共鳴。圖書的營銷和推廣只有結合多元化的新媒體宣傳,例如新書宣傳會、作家現場簽售、暢銷書排行榜、冷門書推薦榜等宣傳方式,才能吸引更多讀者,賦予讀者對書籍的多重感受,引起讀者更廣泛的共鳴。
6.6 重視圖書“大數據”
在以往圖書館的常規化管理中,大多數人關注的都是熱點和暢銷,缺乏對低借閱率圖書數據的監控、展示、警示和利用。現代社會高度重視大數據,如果圖書館要實行精細化管理和服務,最終實現智慧閱讀,就不能忽略低借閱率圖書的數據。加強館員利用“大數據”管理圖書的能力是大勢所趨,重視對館藏文獻利用的相關調查、統計與研究,加強對半衰期圖書低借閱率統計分析,加強對館藏圖書(特別是核心館藏)逐年低借閱率統計分析,甚至出臺低借閱圖書的選書標準,這些策略都有助于改善低借閱率圖書的尷尬現狀。
7 結語
圖書借閱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館藏圖書的利用情況。首先,公共圖書館需要不斷學習和借鑒提升圖書借閱率的優秀案例,定期從館藏圖書中篩選被讀者忽略但內容優質的書籍呈現給讀者,同時規范圖書的入藏、上架和剔舊,從而讓讀者看到更多高質量圖書;其次,圖書館要重視館員的培養,館員應關注熱點并了解讀者的閱讀需求,開展多元化的閱讀推廣,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對低借閱率圖書的推介力度,實現整體借閱情況良好發展;最后,在數字閱讀風靡的當下,圖書館還要重視圖書“大數據”,做好圖書借閱率的分析和挖掘。公共圖書館積極提升圖書借閱率,引導讀者閱讀習慣的變化,不僅有利于提高整體館藏圖書的利用率,使圖書資源的價值最大化,而且對基層圖書館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可推動整個地區館藏圖書文獻資源功能充分發揮,助力地區公共文化事業更上層樓。
參考文獻:
[1] 章文浪.圖書零借閱率的統計與分析——以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館藏中文圖書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0(3):121-123,103.
[2] 萬燕萍,劉華.現代圖書館館藏評價與優化[J].圖書館論壇,2009(2):159-161.
[3] 王愛,李明偉.基于實驗方法的高校圖書館零借閱率圖書激活路徑研究[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22(2):126-130.
[4] 狄青.哪種作家適合被消費?(外兩篇)[J].文學自由談,2019(6):91-99.
[5] 鄧輝,楊鏡臺.公共圖書館同質化圖書質量控制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1(4):52-55,78.
[6] 楊新涯,劉芳兵.基于零數據理論的閱讀推廣模型與實踐研究[J].圖書與情報,2020(4):1-8.
[7] 孟德泉,等.基于OPAC統計數據的借閱率提升策略探討[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5):73-78.
[8] 張玲.基于圖書“零借閱率”分析的館藏優化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22(20):30-33.
[9] 雷順利.基于零借閱圖書分析的館藏優化和質量控制[J].圖書館雜志,2010(1):9-12,7.
[10] 白君禮.零外借率探微[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1):36-40.
[11] 何靜.再議零外借率——兼與宋德生、白君禮、章文浪等同志商榷[J].圖書館,2012(6):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