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舒一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隨著社會變革的持續深入,黃河文化的傳播也越來越成為重要的社會議題。近年來,短視頻發展得越來越迅速,其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媒介使用和文化接受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本文在總結短視頻傳播黃河文化的現狀及不足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優化策略。
短視頻傳播黃河文化的現狀
目前,短視頻平臺對黃河文化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黃河文化已乘新媒體這一順風車飛向了大江南北。從近些年來由中國水利報社所主辦的“節水護水DOU行動”來看,通過抖音平臺參加活動的視頻有8萬多條,視頻播放總量高達11.9億,這對于黃河文化的傳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總的來說,黃河流域不同省份之間文化的交流和溝通有助于促進黃河文化傳播。未來,隨著以黃河文化為主題進行短視頻傳播創作的用戶越來越多,各個用戶之間形成聯動后就會吸引更廣泛的人群,進而形成一個更加和諧的黃河文化傳播氛圍,其傳播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短視頻傳播黃河文化的不足
首先,黃河文化的短視頻傳播存在傳播內容不全面的問題。黃河文化分為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其中包括了建筑、飲食、民間藝術等一系列內容。黃河文化體系覆蓋面廣,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價值。短視頻的拍攝和宣傳要有一定的焦點。目前,各大平臺上關于黃河文化的短視頻主要是展示黃河地區風光地貌的,缺少更加深入的文化內涵。
其次,黃河文化的短視頻傳播存在泛娛樂化的問題。傳統媒體占據主流的時候網絡信息的審核機制比較嚴格,并且信息的來源大都是官方媒體,能夠對信息內容進行一定的把關和完善。而進入新社交媒體時代,信息格局開始走向平民化、通俗化和去中心化。目前社交媒體還深刻受到“流量至上”法則的影響和驅動,點贊和評論的數量成為衡量短視頻傳播能力的基本原則,所以很多創作者為了盡可能地吸引更多用戶,制作的黃河文化的短視頻開始表現出泛娛樂化的傾向。這會導致用戶忽略黃河文化本身的文化價值,無法正確地理解黃河文化的審美內涵和歷史底蘊。
最后,黃河文化的短視頻傳播還存在敘事視角單一化的問題。互聯網平臺上大多數關于黃河文化的短視頻都是以官方視角為出發點,以黃河流域文明介紹為重心,在敘事表現上不具備充分的平民化視角,難以使受眾群體產生共鳴和文化歸屬感。另外,短視頻本身有著“快、短、微”等特點,在傳播傳統民俗文化內容的時候對信息的輸出量也極其有限,黃河文化的傳播內容、傳播深度和傳播影響力都無法和傳統意義上的媒體報道相提并論。
短視頻傳播黃河文化的優化策略
首先,做好對短視頻傳播平臺的整合和規劃。信息技術的優化升級推動了短視頻的飛速發展,廣大用戶接觸信息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因此要格外重視對短視頻傳播平臺的整合和規劃。目前,中國的短視頻平臺,尤其是頭部平臺的大數據計算能力都比較強,可以及時識別并分析出自身用戶的相關數據,有效判斷出哪些元素更受歡迎,或哪些內容的短視頻受關注程度更高。在這一基礎上,要充分發揮短視頻平臺在拉取用戶、傳播內容和塑造價值觀等方面的作用,在抖音、bilibili、微博等具有代表性的平臺率先進行嘗試,做好相關內容的審核和推送工作,并將黃河文化和網絡熱點元素進行多樣化的嫁接和組合,實現融合性文化傳播。
其次,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的線上傳播路徑。以抖音短視頻為例,目前,黃河流域已經有多個省市級、縣區級文化博物館開設了官方抖音賬號,其發布的作品主題均以文化遺產項目開發或文化活動介紹為主,視頻時長1—3分鐘,并選擇原創音樂作為背景音樂。這樣雖保證了短視頻的科學性和原創性,但和當下網絡熱點問題密切相關的內容還不夠多。這就需要各大官方平臺積極創建具有特色的抖音賬號,制定科學合理的宣發方案。在視頻內容方面,堅持立足于黃河文化的人文資源優勢,拍攝黃河文化相關科普類視頻,并選用專業解說員對畫面進行實時配音,還可以借助短視頻來生動地演繹“黃河故事”,進一步提升黃河文化的趣味性;在視頻形態方面,可以積極打造1分鐘以內的短視頻,并搭配相應的音樂、解說;還可以嘗試開通直播功能,以這種現代化的形式向全國各地的用戶介紹黃河風情和黃河文化,并在舉辦特色活動時進行實時轉播,以提升賬號流量和用戶黏性。這不但能夠讓更多人直觀地接觸到黃河文化,同時也可以帶動黃河流域旅游行業的深入發展。
最后,可以借助短視頻平臺舉辦多種多樣的黃河文化活動。各大媒體在創作黃河文化類短視頻時,需要選擇契合社會現狀和社會語境的闡釋角度和敘事主題,從人們最關注的熱點話題來切入,運用好短視頻表達碎片化的特點,盡可能地表現黃河文化中經典的、核心的、吸引人的藝術特征,更好地激發用戶的觀看興趣。為了更好地堅定文化自信,黃河流域各地區都已從實際情況出發展開了豐富多樣的黃河文化傳播規劃。河南省文旅廳就曾在2020年聯合相關單位舉辦了“打卡老家河南·弘揚黃河文化”網絡活動,以短視頻的形式呼吁全國各地用戶積極參加。到活動結束,此次活動的微博話題閱讀量多達1.34億次,全網閱讀播放量也高至1.69億次。由此可以看出,短視頻的傳播范圍和傳播能力是非常強的。借助短視頻,年輕一代用戶和中老年用戶完成了內部的溝通和交流,促進了黃河文化傳播。
總之,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呈現出民族性、區域性和地方性的外在特點,并統一于普遍的語言文字、思想情感之中。其反映出黃河流域人們的精神面貌,是繼承和發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作為勞動人民漫長歲月里形成的智慧結晶,黃河文化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動力,也是中華兒女的精神歸宿。因此,對于黃河文化的繼承就是對民族文化的繼承,也只有繼承才能更好地創新。黃河文化以其豐富的內涵和充足的魅力貫穿于中華歷史,對黃河文化的傳播不但為堅定文化自信奠定基礎,更是新時期文化強國的重要使命。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累積而成的優秀的精神寶庫,蘊含著有助于民族復興的多重價值,其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不言而喻。而短視頻是新時期重要的數字生產力,有助于推動文化賦能,理應成為喚醒人民記憶、豐富文化軟實力的中堅力量。因此,我們需要立足于黃河流域獨特的地理優勢和人文資源,繼承優秀的民族傳統,不斷推廣黃河文化。借助短視頻來對黃河文化進行傳播可以實現文字、視頻和音頻的有效融合,提升黃河文化傳播內容的立體化和視覺化效果,為全面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 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