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鵬

進入21世紀以來,檔案和檔案工作的地位與作用日益凸顯。檔案工作在有效維護黨和國家以及社會真實歷史面貌,保持國家體制、政策、秩序的連續性、有效性和科學性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檔案工作也面臨著一些挑戰。黃河檔案館作為中國檔案事業主體的一分子,目前也面臨著一系列新挑戰。對此,我們應當用積極的態度面對,以治黃思維、先行思維、自重思維等新思維武裝頭腦,從創新檔案開發、加強合作共享、推進文化建設三方面采取行動,以歷史的、發展的、統籌的眼光在新時代開拓新思維、采取新行動、實現新作為。
革故鼎新,開拓新思維
檔案事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背景下,要有新的站位、新的思維,唯有如此,檔案事業才能服務于新時代,出彩于新時代。根據當前檔案事業所處的政治、經濟、社會、歷史背景,結合治黃檔案事業的發展歷史和演進脈絡,未來,要實現治黃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有以下幾種新思維。
首先,治黃思維。黃河檔案館作為水利行業的專業檔案館,保存著華夏兒女在各個歷史時期的治黃實踐中形成的具有長期和永久保存價值的原始記錄,其記錄了人民在治黃過程中展現出來的精神風貌、價值取向、道德理念,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和鮮明的時代價值,這些檔案是黃河檔案館的立身之本。治黃思維就是要明確黃河檔案館的主要目標和主要任務是圍繞治理保護黃河,這決定著黃河檔案館在檔案資源體系和檔案利用體系建設方面的方向與重點。
其次,先行思維。從局部的眼光來看,檔案是由文件轉化而來的,意味著文件承載的業務工作的結束。但如果從歷史的眼光來看,當出現同類或相似的事情時,可以向歷史尋找痕跡,借鑒其他的經驗,而檔案中所蘊藏的歷史痕跡與經驗自然是最權威、最真實的,此時,檔案即是這些新事情的開端。這種思維直接決定了檔案工作應具有服務性、先行性、主動性。
最后,自重思維。自重思維,簡言之就是檔案工作者自身應當提高對檔案價值和檔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檔案工作者的內生動力。水利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國英強調指出:“水利檔案資源豐富而珍貴,水利檔案工作重要而繁重。”整體來看,治黃檔案作為河務工作主體開展河道整治、水政監察、防汛抗旱、水資源管理等具體業務的第一手記錄資料,對保存河務歷史、創新河務實踐、傳承河務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撐性意義。治黃檔案工作是河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破解新時代河務工作的矛盾和難題,助推河務工作走向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憑證價值和參考價值。
銳意進取,采取新行動
行動是思維的具體抓手,是思維在實踐層面的延伸,也是檢驗思維有效性的有力工具。黃河檔案館作為承辦檔案工作的業務部門,其對治黃檔案事業的貢獻,是通過長久的檔案業務工作積累來體現的。新時代、新征程,治黃檔案事業要開拓出新天地就必須采取新行動。對此,筆者有以下三點拙見。
首先,創新檔案開發。檔案開發是連接檔案與社會、檔案與人民的主要橋梁,是實現檔案價值、發揮檔案作用、擴大檔案工作影響、提高檔案工作地位的主要形式。對于黃河檔案館來說,檔案開發就是連接治黃檔案事業與治黃事業的主要橋梁。具體來講,創新檔案開發既要在形式上下功夫,也要在內容上多琢磨,比如撰寫發表學術論文,這里的學術論文是要以檔案中的歷史信息為研究載體,而不僅僅是與檔案工作或檔案理論相關;再比如展覽陳列,如何將展覽陳列的效果最大化是重點,可與宣傳部門進行合作,將展覽陳列動態化、網絡化、故事化。
其次,加強合作共享。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既密切了社會聯系,又為社會聯系的密切提供了便利條件。黃河檔案館作為水利系統的專業檔案館,與綜合檔案館相比,在開放性和公共性方面固然存在一定差距,但這不能成為阻礙檔案館開展合作共享的推辭。比如,與系統內上中下游的檔案部門合作,與黃河博物館合作,或者與其他流域機構的檔案部門合作舉辦各種活動、完成各種項目;與系統外的高校合作建立研學實踐基地,為人才培訓和文化輸出提供便利渠道;與民間收藏家合作,加強同他們的聯系,吸引他們向檔案館提供與治黃圖檔有關的線索途徑,捐獻與治黃事業相關的歷史文獻、照片影像、實物檔案等。
最后,推進文化建設。黃河文化是黃河流域人民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推進黃河文化建設,一方面,需集眾人之智,合眾人之心,深化協同合作機制,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雙向發力的工作理念,不僅要擴大協同合作主體的覆蓋面,還要擴充協同合作內容的涉及面。另一方面,需依檔案理論之勢,借現代技術之力,不僅要從檔案記憶觀和紅色檔案的視角對有關黃河檔案資源進行系統整理、深入挖掘,還要借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有關黃河檔案資源進行全面闡釋、多維利用,進一步展現黃河文化的歷史底蘊和時代內涵。
腳踏實地,實現新作為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進程在水利方面的典型縮影。治黃檔案事業作為治黃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治黃歷史的記錄和傳承作出了重大貢獻。要推動治黃檔案事業實現高質量接續發展,需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闖勁,腳踏實地、奮楫前行。
一方面,要立足當前,瞄準治黃檔案事業發展新藍圖。從國家的層面來看,《“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是全國檔案系統在近5年內開展檔案工作的綱領性文獻,其中的指導思想和很多任務及重點工程,對各級檔案部門都具有指導作用和參考價值。黃河檔案館也不例外。無論是制定本單位發展規劃,還是開展日常工作和重點工作,參考此文件的主要內容,了解此文件的主要精神,將確保治黃檔案事業沿著正確的規劃和方向前行。從行業的層面來看,《“十四五”黃委檔案事業發展規劃》是治黃檔案事業在近5年內的專門路線圖和進度表,符合治黃檔案事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和行業特點,是推進治黃檔案事業發展的具體抓手,其中涉及的檔案監督檢查、檔案信息化建設等問題均是制約當前治黃檔案事業發展的難點和痛點,也是推進治黃檔案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
另一方面,要放眼長遠,對標對表全國檔案事業發展新高度。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的檔案工作取得了諸多歷史性的成就,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檔案事業發展道路,這在世界檔案發展史上都具有極強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回望過去,中國檔案事業在70多年的時間里經歷了許多根本性的變化,比如檔案機構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檔案工作從無法可依到有法可依;檔案高等教育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檔案工作經濟成效從小到大;檔案工作投入從少到多;檔案工作理念從管理到治理等等,這些點滴的發展歷史不僅蘊含著中國檔案工作取得驕人成績的基因密碼,也為我們預知未來變化、把握未來發展趨勢和發展方向指明了道路。治黃檔案事業作為全國檔案事業的組成部分,其與國家檔案事業發展的平均水平仍存在一些差距,故而,應當放眼全局和長遠,對標對表全國檔案事業發展新高度,奮力拼搏,迎頭趕上,爭做中國檔案事業發展的領頭羊、排頭兵、先鋒隊。
(作者單位 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