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霞



隨著社會的進步,學校的教學模式以及培養人才的標準不斷地變更,教育技術的觀念也隨之改變。信息化的時代,是高科技的時代,未來知識的更新速度會越來越快,許多領域已經與信息技術深深融合,在教育方面,技術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致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的賀信中指出:中國堅持不懈推進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為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我們將通過教育信息化,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數字差距,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以往的授課方式中,教師分身乏術,只能服務于一個授課點。而我們的雙師課堂教學是一種新型“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模式,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以“優質高效”為核心理念,以“異地同堂”為開展模式,以“雙師協同”為落地辦法,線上老師負責課程主講、與學生互動,線下老師全程進行學情監督、針對性輔導、查漏補缺、指導練習、診斷反饋等課堂動作,兩位教師分工合作,各負其責,發揮課堂效能,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教與學”新模式。既有別于傳統的班級授課,也有別于網課,是教育與科技相結合的全新模式,有效擴大了教師產能,能夠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和利用的最大化與師資力量配置的最優化。
一、構建適應雙師課堂教學的班級管理方式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前學習準備習慣
學生是師生關系的焦點,是所有教學活動的中心。雙師課堂改變了傳統課堂的物理環境、教學模式和授課結構,要求學生要更積極、更主動地能動性學習。學生在雙師課堂開課之前主動地進行課堂內容的預學,并完成預學單;能規范地做好課前準備,如:準備好預學單、上課題單、書本及學習用具等,并規范擺放的位置。做好、做細課前準備,日積月累養成良好的課前學習習慣。
(二)規范學生課堂行為,提高學習主動性
在數學雙師課堂中,線上線下老師需要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要培養學生善于傾聽的習慣和學習的專注力。要規范學生課堂行為習慣,要求學生能端正坐姿、認真聽講、標準舉手,交流分享聲音洪亮,精神狀態佳,課堂思維靈活,學習氛圍濃郁。
(三)逐步形成數學雙師課堂學生評價機制
班級管理中適時適量地對學生評價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數學雙師課堂教學的班級管理中建立學生評價機制勢在必行。利用“力行爭章集章冊”“班級優化大師”等手段對學生課前預學、課中表現、課后拓展、練習完成都有評價。評價方式多元化,分為生生評價、老師評價、家長評價及學校評價。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并給予一定獎勵,使學生樂于學習,班級學習氛圍積極向上。
二、構建數學雙師課堂教學流程,初步形成“三三”模式
(一)雙師教學“一體雙翼”互動模式
[課前協同準備][課前合作授課][課后互通交流][教育資源共享][教育信息共通][教育成果共榮][線上教師][直播授課][信息反饋][導學授課][互動共學][互動交流][鞏固練習][云平臺][學 生][同堂授課][上傳信息][個性輔導][尋求幫助][質疑提問][學情反饋] [線下教師]雙師課堂互動模式以云平臺、線上和線下教師以及學生為中心,各要素之間建立有機聯結。平臺、教師和學生三大要素,共同構成了雙師課堂的“良性循環體”。以云直播平臺為技術核心,融合希沃授課助手,微信交流溝通,為雙師課堂教學提供了不竭的動力;保障線上教師授課時良好的信息通信環境,教學過程全程錄像,為雙方教師開展課前集體備課、課中合作授課、課后教研、互通交流創造條件。任何一種教學模式和教學環境下,學生都是師生關系的焦點, 是所有教學活動的中心。在我們的雙師課堂中,線上教師和線下教師分別作為實踐模式的“雙翼”,攜手推進雙師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課堂中師師交互,師生交互,生生交互,三方交互協作、互聯互通,共同為學生學習助推助力。改變傳統課堂的物理環境、教學模式、授課結構,改變了教學意識和學習意識,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二)雙師課堂教學實施流程“三三”模式
在學校領導的支持配合下,在教科所葛主任和小學數學教研員的親自指導下,在與“好未來”教育集團的有效溝通下,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摸索實踐后,提煉出了數學雙師教學實施流程的“三三”模式:課前“三定兩準備”、課中“三合作”、課后“三清”。教學實施流程圖如下。
1.課前“三定兩準備”
課前“三定兩準備”是指線上與線下教師一起商定教學內容、教學的流程、各自的教學行為、線下教師課前教學資料的準備、學生授課前教學設備、教具學具的準備,以保證雙師教學順利的開展。
(1)定內容
每一次授課,雙師會根據學生授課時間,學生近期授課情況,提前兩天共同研讀課標、教材及學情確定教學內容。
(2)定教學流程
教學內容商定后,雙師課堂的線上與線下兩位老師會根據孩子的認知規律,商定教學流程,根據教學流程設計教案、制作課件、設計課堂導學單。設計好之后發至微信交流群中,兩位老師再進行多次的修改,最終形成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設計。這樣備課資源共享,教學流程導學單共設計,教學任務提前分工,使得教師課前準備充分,教學目的明確,教學設計精準。
(3)定教學行為
雙師教學本身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一節課堂兩位老師同時授課,線上教師和線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分工合作。每一次教學內容和教學流程商定以后,我們還會多次溝通,根據每一個環節、每一張PPT的教學內容,進行明確分工。線上教師主要工作是進行新課的講授,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布置學生學習的任務,并計時、訂正、講解和評價,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等。線下教師則進行學情的監測、巡視輔導、收集學生作品拍照上傳和個性化輔導等。
(4)準備課前資料
每堂課前,線下老師都會與線上教師進行對接,設計好課堂導學單,并提前將其打印或復印好,課前及時分發給學生。
(5)準備課前教具、學具,測試設備
每一節雙師課,線上老師和線下老師會提前10分鐘準備,測試上課所用設備,看看聲音、圖像是否清晰清楚。線下教師準備好課堂需要演示的教具及課堂分組評價用的表格,板書好課題,強調課堂紀律,提醒學生準備好本節課所需要的學具、題單等。
2.課中“三合作”
(1)組織教學互合作
雙師課堂教學需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并結合實際情況來靈活進行組織教學,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線上老師更多注意語言上的教學組織,如提醒孩子“請看大屏幕”“請認真聽同學講”“請仔細觀察主題圖”……而作為線下教師,多用手勢或眼神提醒學生聽講,如果有個別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則輕輕走到孩子身邊提醒。
(2)課堂互動互合作
高效的課堂教學需要有效的課堂互動,在雙師授課中,兩位授課老師采取了多元化的互動方式。線上教師抽學號、點名、板演、布置獨立思考或者小組學習任務并計時、演示數學思考步驟,展示學生學習成果,布置課堂練習等;線下教師巡視并督促學生完成任務、及時進行指導,觀察學生完成任務時間是否合理,及時與線上老師進行溝通調整,抓住學生課堂中的有效生成,拍照上傳給線上教師進行展示交流,促進和參與課堂的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等,這樣的合作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課堂互動,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3)課堂評價互合作
有效多元的評價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在雙師課堂中,線上授課教師對學生個人的或集體的學習狀態做出精準評價,線下教師將學生劃分為四個學習小組,以“奪紅旗”進階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小組評價,線上線下兩位老師的多元評價,大大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3.課后“三清一交流”
(1)清課堂作業
每節課后,線下教師會利用課后時間對課堂上未完成的任務進行清零,讓學生利用其他時間完成,并進行批改訂正。
(2)清課堂問題
每節課后,線下授課教師會了解學生課堂上的知識點是否理解掌握,不明白的地方會給學生個性化輔導或者再次補充講解,達到教學知識點堂堂清。
(3)清課堂效果和一交流
每節課后,兩位授課教師都會進行課后交流,總結教學中的優點,改正教學中的不足,并及時交流解決方案,修正課堂教學設計和課堂任務分工。教師在互通交流中不斷反思、不斷提升。
信息技術賦能學生成長與發展。雙師課堂給學生留下了什么?毋庸質疑,雙師課堂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時空、教學方法的全面開放,使全體學生在學習內容、教學時空、教學方法上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在有機結合中開拓視野、熏陶情感、發展思維。兩年多來,我們凝心聚力構建“互聯網+”視域下數學雙師課堂教學的創新模式,豐富了課堂,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學習,使學生獲知的數量和獲知的能力得到最優增長,實現“1+1>2”的化學反應。
下一步我們會繼續深度挖掘雙師課堂的師生資源,特別是學生資源,探索多種有效評價工具并常規化使用,形成科學數據,以期達到對學生的精準了解,差異教學;多開展導向性課堂,促進雙師課堂的提質增效;多探索課堂發展方向的可能性,逐步實現“從一對一”到“從一對多”和“從多到優”的模式,更有效地實現精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