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
〔摘? ? 要〕?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工具和方法,被廣泛應用于各學科的教學實踐中,成為學生掌握知識和提高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本文旨在探究思維導圖在小學3~4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首先介紹小學3~4年級教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教學困境,其次分析思維導圖的教學意義,最后提出思維導圖的教學實踐策略,可全面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 思維導圖;小學3~4年級數學;思考;效率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04? ? 073-075
小學數學是基礎性學科之一,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至關重要。但在現實教學中,教師普遍存在課堂教學方法單一、難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等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因此,探索適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基于此,本文分析小學3~4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現實困境和教學需求,提出思維導圖的教學實踐策略,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一、小學3~4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困境
(一)教學方法單一
傳統的教學方法為講授和練習,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概念、定理和例題,學生在課后完成作業。該教學模式過于單調,學生難以保持長久的學習興趣,更難以提高學習效率。此外,教材內容的呈現也存在問題。大部分教材呈現的是“定義—定理—例題”模式,缺乏趣味性和生動性。該模式常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無法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而且,該模式強調的是機械地計算和運用,缺乏思維的創新和啟發,難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和原理。
(二)學生興趣不高
教學內容的枯燥乏味是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重要原因。數學知識的呈現大多是公式和規則的簡單羅列,其趣味性和生動性有限。教學內容的抽象化使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點,導致學生的學習動力下降。教學難度過大也是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之一。數學作為一門抽象科學,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若教學難度過大,學生則難以理解和掌握知識點,進而失去學習興趣。
二、小學3~4年級數學課堂應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意義
(一)促使學生獨立思考
在使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獨立構思思維導圖中的分支和節點。該過程需要學生動腦思考,可激發學生的思考主動性,提高其獨立思考能力。思維導圖通過將各種信息和概念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分類整理,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之間的關系,自主架構知識體系,使其逐漸養成分類整理的習慣,提高其分類整理能力。在使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各個分支和節點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得到更為系統和全面的知識結構。此過程可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使其有效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此外,思維導圖的使用不僅能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內容的掌握度,還可以激發其創新思維,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發現新的知識點、新的思維方式和新的思維路徑,從而培養其創新思維能力。
(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需要厘清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和邏輯順序。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學生可以有效串聯各個知識點,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有助于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且繪制思維導圖過程中,學生可以將抽象的數學概念以圖形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學習更加具象化、可視化,能夠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幫助其深入掌握數學知識。思維導圖還可以幫助學生將重要性學習信息進行整合,從而引導其深入思考,使其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三)輔助教師完成教學目標
通過思維導圖,教師可以清晰地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準確設計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實現教學目標。而且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案例分析、探究式學習等教學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性。教師利用思維導圖梳理教學內容,可使教學內容更具有系統化和完整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此外,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教師進行教學反思,使其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并對自己的教學方案進行改進,最終提高教學質量。
三、小學3~4年級數學課堂應用思維導圖的實踐
(一)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開始前,教師可以通過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思考、展示課堂主題等方式,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課堂上可向學生提出具體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使其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思考和表達,鼓勵學生在使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提出問題,以幫助其深入理解所學知識。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從而增強其學習的自主性和主體性。在思維導圖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允許學生自由發揮和表達,教師僅需提供模板或者樣例,使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而后根據學生的興趣、能力等因素,將學生分組,讓每個小組的成員互相補充、完善,共同完成思維導圖。在小組繪制完成思維導圖后,讓學生進行展示和分享。可以邀請不同小組的代表,將各自的思維導圖展示出來,讓他組學生進行觀摩和評價。
如《時、分、秒》教學中,教師在介紹時、分、秒的基本概念后,可提出問題或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例如,向學生提問:你們平時用什么工具來看時間?你認識時針、分鐘與秒針嗎?以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主動探究時間的應用和計算方法。在制作思維導圖時,可以引導學生動手設計思維導圖,使其在掌握時間概念、時間單位、時間運算方法的基礎上,自己動手繪制思維導圖,進而提高其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在思維導圖的制作過程中,組織學生分組合作完成任務。使學生能夠交流、合作,互相學習、幫助,進一步加深對時間知識的理解。其間學生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通過小組討論等方式共同探究時間的應用和運用方法。并在思維導圖繪制完成后,鼓勵其進行展示,引導其互相評價和改進,使學生在分享過程中收獲同學的認可和贊賞,增強其自信心和自主學習能力。
(二)整理與復習單元知識
在每個單元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要求學生使用思維導圖記錄其學習內容。教師先提供基本的框架或關鍵詞,幫助學生正確整理知識點。同時使用思維導圖復習所學內容,由教師提出數學問題,或設定數學主題,要求學生以思維導圖形式作答,進而使其有效掌握單元知識。在復習單元知識時,教師也可以使用圖片、顏色和其他視覺元素來增強思維導圖的可視化效果,直觀化展示單元知識的緊密聯系性,使學生可將本單元知識與以往所學知識進行串聯和梳理,進而建立數學知識體系。在單元知識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添加自己的想法和關鍵詞,并適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對數學概念進行思考,使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和記憶知識點。
例如,學習《測量》單元時,教師可規定核心詞匯為“測量”,引導學生填寫知識分支,如測量單位、測量工具與方法等,再鼓勵學生細化各分支知識點,使其有效掌握測量重點知識,厘清測量各知識點的關聯性,同時培養其良好的思維習慣。
(三)開展情境式教學
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幻燈片、視頻、圖片等多媒體材料,營造真實化情境,使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形式進行知識的整理和運用。例如,設計一個情境式問題,使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解決,比如:“小明去商店購物,他共有50元錢,需要買飲料和零食(同時列出各種商品的價目表),請幫他計算一下能買哪些商品。”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要求每個小組選擇一個情境,并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整理出相關的數學知識。小組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在情境式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自主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例如,讓學生設計一個情境問題,并通過思維導圖來解決。
例如,《觀察立體圖形》教學中,教師可制作教學模型,如小區樓房或小學校園的建筑物,使學生處于特定情境中,引導其對教學模型進行觀察,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記錄自己的觀察和發現,使學生在情境中感受立體圖形的特點和規律。教師也可以利用情境式思維導圖教學法,讓學生參與到立體圖形的構造和繪制中。例如,教師可以設計拼圖游戲或是畫圖練習,讓學生在操作中掌握立體圖形的構造方法和繪制技巧。
(四)進行多樣化教學
結合課程內容,設計多樣化的思維導圖任務,包括制作思維導圖、填空思維導圖、連線思維導圖、分類思維導圖等。以上任務可使學生在不同的思維層次上進行思考和操作,從而提高其學習效果。或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角色扮演教學,使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思考和應用數學知識。例如,讓學生扮演商家和顧客,在模擬購買和出售的過程中應用數學知識,并將整個購物過程繪制成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也可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游戲教學,例如在思維導圖中制作數學謎題、數學挑戰題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數學學科可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在思維導圖教學中,可設計關于物理、化學等方面的數學問題,鼓勵學生積極解決以上問題,進而激發其跨學科思維能力,培養其綜合能力。
例如,《面積》教學中,教師可將不同形狀的圖形卡片分成兩組,其中一組為圖形名稱,另一組為對應面積值,指導學生根據思維導圖中的知識點匹配正確的圖形和面積值。或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為每個小組發放不同的面積卡片,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利用思維導圖中的知識點計算卡片上的面積,哪組計算正確的面積最多,則獲勝。或通過角色扮演教學法學習數學知識,開展造房子游戲:讓學生分成建筑師和房主兩組,建筑師需要按照思維導圖中的知識點設計房屋平面圖,并計算出面積值,房主需要按照要求選擇面積最大的房屋設計方案。進行游泳池游戲:將學生分成游泳池設計師和游泳者兩組,游泳池設計師需要按照思維導圖中的知識點設計游泳池平面圖,并計算出面積值;游泳者則需要根據設計方案選擇面積最大的游泳池。
四、結語
思維導圖作為有效的教學工具,?對小學3~4年級數學課堂教學具有積極影響。首先,思維導圖可以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造力,幫助其充分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思維導圖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其深入掌握知識點。此外,思維導圖也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并促進課堂的互動和合作。教師應在思維導圖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思維導圖復習單元知識,并開展情境式教學與多樣化教學,進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獲得更高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文峰.思維導圖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中的運用[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6):1322.
[2]韋亞麗.思維導圖在小學中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實踐[J].科學咨詢,2020(50):233.
[3]陳巖,房斌.思維導圖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中的運用分析[J].考試周刊,2020(8):75-76.
[4]鄭有桂.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低年級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新課程,2020(47):192.
[5]郭進.思維導圖在小學中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實踐[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