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清
(四川省綿陽市中心醫院,四川 綿陽 621000)
急性動脈栓塞是臨床常見的缺血性血管病。目前,臨床針對頸動脈狹窄,通常選用導管介入溶栓進行治療,同時配合優質的護理服務,可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1]。優質性護理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開展后可明顯提高護理質量。眾多研究表明,此模式用于臨床各類疾病,顯示出良好的護理效果,利于護理工作的高質量進行[2]。本文探討在導管介入溶栓治療急性動脈栓塞患者中應用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病例來源于2019年7月— 2022年9月收治的導管介入溶栓治療急性動脈栓塞患者100例,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55 ~ 74歲,平均(62.26±1.25)歲。觀察組男24 例﹑女26例; 年齡55 ~ 73歲, 平均(62.20±1.31) 歲。2組一般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觀察組開展優質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成立優質性護理干預小組。小組開展導管介入溶栓治療急性動脈栓塞護理干預活動策劃及組織協調工作,小組說出導管介入溶栓治療急性動脈栓塞中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的原因,以“導管介入溶栓”﹑“急性動脈栓塞”等為關鍵詞,進行文獻查找,總結可借鑒的護理方案,結合醫院工作實際,制訂優質性護理干預對策。
(2)術前護理。對急性動脈栓塞患者的病情進行專業化的講解,強調病情嚴重的情況下,說明有必要實施手術治療,接受手術基本流程﹑麻醉方法﹑注意事項,讓患者能夠接受目前的病情,認可導管介入溶栓手術治療方案,能夠配合治療。并且從護理的角度加強宣教,在術前飲食﹑皮膚﹑體位方面提供指導,避免不利因素產生危害。此外,提前備好藥品,術前維持手術室內舒適的溫濕度。
(3)術中護理。協助患者進行體位護理,建立靜脈通路,按需予以吸氧,明確血壓﹑凝血功能指標等,做好穿刺﹑注射﹑檢查﹑麻醉等各項護理配合,注意進行液體管理,控制液體流速,密切觀察生命體征。
(4)術后護理。定時查房,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評估并發癥的風險性,根據具體病情,繼續予以對癥支持治療及相關護理。要重視患者的情緒感受,能夠持續性給予鼓勵﹑安慰,經常告知患者病情的好轉情況,從而讓患者樹立治療信心。定期進行復查,檢測患者體溫,了解患者呼吸狀況,予以睡眠﹑飲食﹑運動指導,提高患者耐受病痛的能力,保證充足的睡眠,保證身體所需營養。
(1)并發癥:記錄2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含感染﹑動脈再狹窄及其他。
(2)生活質量:分別于2組護理前及護理1周后,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評估,包含生理﹑心理﹑社會關系及環境4項內容,評分高,代表患者生存質量高。
(3)心理狀況:分別于2組護理前及護理1周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評分高,代表患者焦慮﹑抑郁嚴重。
(4)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分別于2組護理前及護理1周后,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估,評分高,代表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嚴重。
(5)護理滿意度:采用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與不滿意。
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以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以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00%,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8.00%,觀察組比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1。

表1 2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
護理前,2組WHOQOL-BREF各項目評分對比,P>0.05;護理1周后,2組WHOQOL-BREF各項目評分均顯著高于護理前,同時觀察組WHOQOL-BREF各項目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護理前后WHOQOL-BREF各項目評分對比(,分)

表2 2組護理前后WHOQOL-BREF各項目評分對比(,分)
注:與本組護理前對比,*P<0.05。
?
護理前,2組SAS﹑SDS及NIHSS評分對比,P>0.05;護理1 周后,2 組SAS﹑SDS及NIHSS 評分均比護理前更低,同時觀察組SAS﹑SDS及NIHSS 評分均比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3。
表3 2組護理前后SAS、SDS及NIHSS評分對比(,分)

表3 2組護理前后SAS、SDS及NIHSS評分對比(,分)
注:與本組護理前對比,*P<0.05。
?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4.00%,對照組護理滿意度78.00%,觀察組在2組中更高,P<0.05。見表4。

表4 2組護理滿意度對比[n(%)]
急性動脈栓塞屬于臨床常見病,其臨床發病率逐年增高[3]。當發生急性動脈栓塞后,患者表現為局部疼痛﹑麻木﹑蒼白﹑無脈等癥,病情危急[4]。針對急性動脈栓塞,要提高重視,盡快入院接受專業化治療[5]。導管介入溶栓療法將溶栓導管置入靜脈血栓內,溶栓藥物直接作用于血栓,能顯著提高血栓的溶解率[6]。本文在導管介入溶栓治療急性動脈栓塞患者中,實施優質性護理干預,評價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更低,P<0.05。護理1周后,2 組WHOQOL-BREF 各項目評分均顯著高于護理前,同時觀察組WHOQOLBREF各項目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2組SAS﹑SDS 及NIHSS 評分均比護理前更低,同時觀察組SAS﹑SDS 及NIHSS 評分均比對照組更低,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在2組中更高,P<0.05。證明,在導管介入溶栓治療急性動脈栓塞患者中,實施優質性護理干預,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在導管介入溶栓治療急性動脈栓塞患者中應用優質護理效果更佳,可有效減少并發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與心理狀態,提高護理滿意度。